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工程认证育人体系的实践研究

2022-06-15张琰杨硕张琳李亚

教育现代化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体系育人

张琰,杨硕,张琳,李亚

(天津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一 引言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于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如今,国内高等教育届普遍认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后简称“工程认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产出导向”的教育体系和“持续改进”的质量观,保障了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伴随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课程思政得到重视和关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各专业课致力于将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建立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在专业课中推行实施时,存在几点困难。一是在教育理念上,教师不能正确认识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并重关系,“全课程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教师的思政育人意识、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寻找思政与专业课程结合点的主动性[1]。二是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顶层设计不足,不能很好的从本科培养体系出发,基于专业特点和专业育人目标,系统、整体、协同设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达成的途径,明确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门课的教育目标。三是专业课教师关注学生课下活动较少,未建立起课上和课下的联动育人机制,全过程育人的作用发挥不足。四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素质达成、提升等的跟踪评价机制尚需建立和完善。

因此,在工程认证的全员、全过程和全课程育人框架下,如何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在专业层面推动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同时激发专业课教师的育人主动性,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外,强化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2],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二 专业工程认证体系建设和课程思政实施背景

笔者所在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21年9月接受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入校考查,专业通过顶层设计,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制定了合理的培养目标,实现了课程体系中能力要素的布局,建立了持续改进的专业制度机制。专业教师对工程认证的育人理念理解深入,已经明确专业课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素养和能力。

课程思政教育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育人格局设计上具有重合点、相似性和相容性[3]。课程思政想传达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综合素养等建设内涵与工程教育认证的能力达成目标一致,在呼应了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课程思政对人格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工程认证育人体系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的框架和着力点,在毕业要求中深入挖掘符合中国国情和价值观念的元素加以提炼,可以通过这些元素的应用反向促进学生吸收知识、提高能力以及提升素养,能更好地完成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4-5]。

笔者为天津科技大学“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身兼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任和机械机制党支部书记双职责,在工作中注重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促进党建。作为专业教师组成的党支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以支部和所在教研室为主体,在工程认证育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打通思想政治教育和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障碍和壁垒,把立德树人有效落实在学生专业学习的细微之处[6]。对党员教师来说,一方面依托工程认证育人体系和质量观,课程思政更容易被任课教师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实现专业和课程以及育人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从专业的顶层设计出发实施课程思政的融入,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以党建促业务,推动课程思政改革。

三 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融入的措施

为增强党务工作和专业教学的结合度,形成党支部领导下的课程思政新格局,党支部在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如图1所示。具体的工作在以下4个方面开展。

图1 党支部推动课程思政的工作思路

(一) 理论学习,统一认识

由党支部带动,以课程思政的实施为学习内容,在支部的集中学习、主题实践活动中系统学习习近平同志全国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统一党员教师的思想认识,结合工程认证毕业要求,强调课程思政教育与工程认证在育人格局设计上的重合点、相似性和相容性,探讨思政融入工程认证框架的实施方法。

一方面支部通过集中学习“大国工匠精神”“榜样”等宣传和具体实例,如劳动模范、科学家精神、大国重器、探月工程等,为教师的课程思政开展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党支部引导支部党员充分借助教研和党建课题、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工作内容,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学习分享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和经验,对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中思政元素融入的具体实施进行学习和研讨。

(二) 顶层设计,思政元素融入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

基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专业思政”[7],即结合工程认证通用标准的毕业要求,专业顶层设计做好专业人才思政培养目标的深度剖析,并将总目标分解至各毕业要求,同时,结合课程体系中核心课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以及课程性质,将思政元素布局至各专业课程,用以指导教师将思政目标写入课程大纲,并对应以相应的教学环节和考核方式,实现价值引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系统性实施。

(三) 党建+育人,课程思政在育人全过程的实施

建立“双带头人”牵头,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执行课程思政研究和教学的工作机制,将党建阵地融入到学生实践教学之中,运用好机械类学科的技术优势,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与引导。组织专业课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利用课堂这一责任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形成典型课程思政案例,构建专业课案例库。支部带领党员教师通过学生导师、指导科技活动、联系学生支部等开展课外育人工作,将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课内外全过程育人。

(四)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

支部和所在教研室通过学生座谈、调查问卷、听课评价等形式,由学生进行评价,考查思政进课堂的效果和意见建议;通过课堂考核和大作业,由教师考查评价学生素养和价值观表现。将思政育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和课内外教学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构建课程思政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形成理工科专业的教师思政工作品牌和育人载体。

四 顶层设计课程思政要素布局

将思政要素融入课程体系,从专业层面应做的工作是系统化组织专业课课程思政,对接行业标准、岗位特点,基因式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思政内容,形成一条隐性的思政教育体系[8-9],规划思政要素在课程体系中的分布和侧重点,避免重复的思政教育。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工学类专业课程提出的“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要求,专业设置了“(科学)科学精神、(技术)工程伦理、(实践)大国工匠”三大的思政育人版块,每一版块凝练出8点,共计24点思政要素,结合专业课课程性质以及毕业要求体现的能力素质要求,设计思政要素在毕业要求中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在工程认证育人框架下融入思政要素,确保了全员育人精神内涵的达成。

结合表1的思政要素分布,采用与课程体系同行的纵向递进式结构[10],按照专业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自动化控制三大课程链,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规划得出各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重点,如图2所示。工程基础类课程如理论力学、机械原理侧重于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复杂工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制约关系,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的探究、批判和创新精神;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侧重于工程伦理思政要素的融入,在零部件设计和制造工艺规划等的学习中,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环境、法律、人文等问题;在工程实践课程中应更多的注重大国工匠精神的引导和体现,在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的项目实施中,通过文献检索、调研、组内组间讨论和协作等,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勇于担当和创新的精神,并能进一步成长为服务国家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11]。

表1 工程认证育人框架下思政要素在毕业要求中的分布

图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重点

五 课堂外的思政育人工作实施

区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思政育人,党支部结合专业课教师的特点,将课外思政育人重点放在教师与学生的学业互动中,如表2所示。针对大一至大四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业需求,结合全员学生导师政策,支部党员按照工作清单及时与学生沟通,在专业指导、学业规划、思想动态等方面给学生指导,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建立学生的专业自信、学业自信。

表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课外指导工作清单

六 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评价

课程思政虽然是隐性教育,但需要显性成效。将课程思政育人成效与能力和素质育人成效一起实施育人评价,主要通过考核评价和问卷评价两种方式进行。

考核评价是根据表1所示的思政要素分布,针对每门专业课大纲中的思政育人目标,制定思政教育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可以是课堂纪律规范,作业或讨论中的价值观体现或考试中的主观题,将思政目标与能力素质目标等同对待,计算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问卷评价如表3所示,对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进行调查,内容覆盖大一至大四学生,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学业、价值观、心理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同时用于查找育人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全过程跟踪反馈。

表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反馈调查问卷

汇总课程的考核评价和问卷评价结果,用于专业课教师分析思政目标的达成情况,查找在课程思政的实施,教学方式方法,课程高阶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效改进的措施,形成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目标评价与持续改进报告,实现思政教育目标、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持续改进机制,保证育人质量的持续提升。

七 结语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由“双带头人”工作室带动,所在党支部组织了3次以课程思政学习研讨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分别聚焦课程思政的案例学习、思政元素的布局、思政元素的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27门专业课都已修订了教学大纲,确立了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分享专题研讨已举办5 次,对2017-2019级学生开展了3700余人次的调查问卷,实现了对学生课内外指导的全程跟踪和反馈,教师进一步深化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意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强国志向得到激发,学风建设和学生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