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哲学中“儿童”意象的三重意蕴

2022-06-15靳东超

学理论·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希腊人马克思儿童

摘 要:马克思哲学中的“儿童”意象有着三重理论意蕴:作为社会发展之阶段的“儿童”、作为现代弊端之批判的“儿童”、作为共产主义之复归的“儿童”,其哲学意蕴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批判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笔下的“儿童”意象内在包含了鲜明的实践指向及方法论意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之科学规律、坚持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之批判、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揭示马克思哲学中的“儿童”意象及意蕴,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人类进步历程中发挥应有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提供了哲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关键词:马克思;儿童;哲学意象;希腊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5-0025-03

意象(imagery)是指被赋予人之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蕴含着特殊含义和文化意味的具体形象。马克思不仅仅是从经验的视角,即现实境遇的具体儿童中抽象出儿童的基本特质,也是从哲学的高度审视“儿童”,他将“儿童”视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童年阶段的理论尝试表明,马克思突破了唯“知性”和逻辑是瞻的思维方式,既看到了“在场”即“儿童”对象化、实然化的存在,又看到了其超越的、自在的存在,即作为哲学意象的“儿童”。深刻理解马克思哲学中“儿童”意象的深刻意蕴,既要回归其文本与语境,亦需结合马克思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哲学旨趣进行合理的发散,以全面、整体地再现马克思哲学中“儿童”的理论塑像。

一、马克思笔下“儿童”意象:文本及其语境

回顾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做出关于“儿童”意象论述的文本:“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每一个时代的固有的性格不是纯真地活跃在儿童的天性中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1]按照辩证逻辑的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规律,对这段话的完整全面理解,需要将马克思的文本内容与德国历史语境相结合而进行考察。

把希腊人比喻成自然的、天真朴素的、令人倾慕的人类“童年”,是德国古典美学哲学语境中较常用的例子。对马克思“劳动异化”概念的提出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席勒就曾在类似的语境中使用过这一比喻,席勒认为“人是自然时所表现的人性就是素朴。素朴作为人的本性,历史范本就是古代人——希腊人;在现实中的范本就是儿童。现代人只有在童年时代才是素朴的,历史上只有希腊人才是素朴的。”[2]古希腊人以一种朴素的唯物论观察客观世界,古希腊的文化与艺术没有将自然排挤出人的精神世界,凭借儿童般的想象与创造精神,希腊人将人本性中对自然的天真景仰转化为对神灵有节制而不失诚意的崇拜,故而得以成为淳朴儿童的象征。

马克思在文本中一连发出四道反问,其目的并不是等待他人回答问题,而是以这种特殊的语气,表达出自己对问题本身所持有的坚定、鲜明的肯定态度。作为“人类童年”的古代希腊人为什么会令人倾慕呢?马克思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从“异化”的角度进行考察,马克思认为,就人类生产活动的目的性而言,古代的生产是以肯定、服务人的自由自觉的内在本质为目的,而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生产却以积敛财富为目的,本应是目的的人反而成了达到此目的的手段,人自由自觉的内在本质,于资本逻辑影响而陷入普遍“物化”与全面“异化”的境地。马克思将异化的现代人的本质和素朴的古代人的本质两相对照,以希腊人为代表的人类“儿童”阶段的“天真”“真实”“纯真”等“天性”的美好,它“使成人感到愉快”甚至感到“崇高”。

结合马克思文本内容与其历史语境,不难发现,马克思对过去的倾慕、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皆包含于其笔下的“儿童”意象之中,对这一意象的考察,不应止于文本及其语境,更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揭示其丰富深刻的内在意蕴。

二、马克思哲学中“儿童”意象的三重哲学意蕴

基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文本内容,结合马克思理论的基本思想与哲学旨趣,马克思哲学中“儿童”意象包含了以下三种哲学意蕴:作为社会发展之阶段的“儿童”,作为现代弊端之批判的“儿童”,作为共产主义之复归的“儿童”。

(一)作为社会发展之阶段的“儿童”

马克思致力于揭示人类社会形态变迁之内因,马克思必须展开一项前提性工作即对历史上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进程进行回顾,马克思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依据提出:“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1]在马克思的思维方式中,“童年”成为他描述古希腊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之历史阶段的一个形象化的视角,希腊人得以被归结为“正常的儿童”。古希腊文明被公认为西方文明的渊源,西方有记载的文艺、科技等人文成就都是从古代希腊开始,在西方文明史视域下,人类自主地书写自身文明的时代,就是古希腊时代,与此对应,在人成长的历程中,开始拥有并发挥自主意识的阶段就是一个人的童年阶段。马克思将古希腊置于人类社会形态变迁的历史图景中进行考察,在文本中以此论证“物质生产同精神生产之间的不平衡的关系”[3]。处于“古代的”生产方式所对应的社会形态,即便古希腊人已学会使用铁器提高生产力,政治上也建立了维护个人财产和自由贸易的城邦制度,但将其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其物质生产水平仍是稚嫩、落后的,如同身体力量仍未发展健全的儿童。作为人类社会之“童年”时代的古希腊,正是个体的人成长阶段中正对世界充满幻想,却仍能自由、天真生活的童年时代的鲜明对照。

(二)作为现代弊端之批判的“儿童”

马克思对“古希腊”、对“儿童”的赞扬其实是他展开并实现对现代弊端之批判的方式。0675C28F-04CA-4DBA-AB50-A5B7B99172F6

作为现代弊端之批判的“儿童”,承载了马克思对古代人的生存状态、古代精神价值的憧憬,也隐含着马克思针对现代弊端多维批判的理论向度。其一,工业革命在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却造成了人的“异化”,本是出于服务人类而生产的机器反过来奴役人,工人只能一味重复单调乏味的劳动,作为主体的人能动性丧失,作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本质被遮掩,成为机器的附庸,失却了“儿童”的自由与纯真。其二,“古代的精神价值在现代性的推展中被解构”[4],崇高的古典精神为逐利的现代精神所替代。马克思以“生产的目的”为标准,做出了“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得多”[1]的感叹,在古代的生产方式中,各方面生产活动所服务的对象终究指向人自身。在资本主义引领之下,现代生产方式开启,而资本无限逐利的本性也决定了现代精神价值与古代精神的颠倒,即财富取代人本身,表现为生产的目标,生产的目的由人转变为物,现代的生产已经异化,其价值指向已然违背了服务人本身的初心,失却了“孩童”般的纯真。其三,启蒙运动为后人留下了理性这一不朽的遗产,而对唯理性至上的推崇必将导致个人感性体验的压抑,浪漫主义思想家布莱克、诺法里斯呼吁“人的内心探索是现代社会的唯一治疗物”[5],作为启蒙理性之反叛的浪漫主义思潮深得人心,启蒙主义理性与浪漫主义感性的矛盾让人陷入反思与再反思的循环,那是一个信仰纷乱迷失、思想缺少统合的年代,工业时代的物质发展却使人在精神世界里失格,人的思想及社会生活状况都愈加复杂,置身其中的人也倍加焦虑。

马克思看到了现代性弊端显露于社会各个方面,看到了社会形态演进历程中的“成长的烦恼”,这激起了他想要“回到过去”的冲动,但他也深知“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因而马克思借“儿童”这一隐喻,展开并实现对现代弊端的审思与批判。

(三)作为共产主义之复归的“儿童”

人不能拒绝成长,历史也总是向前发展,马克思不仅将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比作个人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更呼吁人应当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再现儿童的真实。

“再现”这一概念多次出现在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无论在《逻辑学》中或是在其他地方,‘再现这个概念就是类的再现的生命过程。我在儿童的身上再现自己的本质……我们在马克思那里也可以看到这个概念来说明人的生命的用法。”[6]里夫希茨结合德国哲学的习惯用语对马克思文本的初始语境进行还原,他认为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应该在成人这一相对成熟的阶段上把自己“儿童”般的生命力真实地再现出来,所谓生命力即是人身心达成和谐状态而自然外溢的活力,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7]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克服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复归于彼此依赖的社会性,个人得以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自由人的联合体”真实服务于个人能动的自由发展和活动并为之创造条件,个人得以是自由的个人。可见,共产主义是在“否定之否定”层面上对“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肯定,是人向其本质复归的代名词。

所谓“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意味着人类不可能逃避成长的过程,也不能简单地重新还原为儿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对原初状态下人的鲜明否定,它颠覆了传统,带来了人本身及其所处的社会的“异化”,却也为其向更高等次的成长演进创造了条件,是“儿童”必然经历的成长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对否定者的否定,作为否定之否定的共产主义,复归了“人是人最高本质”的哲学归旨,不过,这种复归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向着“儿童”之真实本性的回归。

三、马克思“儿童”哲学意象的启示

马克思赞许“儿童”的德性,却并未把眼光仅仅停留在作为哲学意象的“儿童”身上,相反,他呼吁人应当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再现儿童的真实,可见,马克思更寄希望于人类的成年,更寄希望于现实的人的现实实践。

(一)澄明“儿童”之本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之科学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科学认识,这一理论揭示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规律。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是由“社会历史进步的尺度”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因此,澄明“儿童”之本性,促进人类社会形态向着共产主义演进,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在当时人类社会正经历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发展的时代方位决定了,只有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突破资本主义框架以解决其基本矛盾,破解资本主义对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推动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以实现共产主义阶段向“儿童”之本性的复归。

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掌握对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例如一个人由“儿童”向“成人”的自然成长阶段,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态也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判定自身时代方位的坐标,也为我们科学预判未来的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依据。马克思的“两個必然”“两个绝不会”思想启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主观冒进,亦不可抛弃奋斗等待其自然到来,澄明“儿童”之本性,需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推进社会发展自然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敞显“儿童”之天真:坚持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之批判

“作为‘主体化的资本支配着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构成了现代性的主体”[8],而作为遮蔽了“儿童”天真本性的现代性之弊端,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内在逻辑的一致,也正因此,马克思针对“现代性”的批判并没有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而是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造成社会不平等以及经济危机的根源。

坚持对资本主义所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资本主义文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发挥着维护资本主义生产观念、维护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控制社会大众思想方面等意识形态功能,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坚持资本主义文化批判就是揭示其置多数人于被剥削境地且为少数人服务的本质,批判其所宣称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念之虚伪性,批判其全球渗透扩张所带来生态破坏、族群冲突、饥饿贫困等问题的扩张逻辑。0675C28F-04CA-4DBA-AB50-A5B7B99172F6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真实、最有力的批判。公有制作为对私有制下资本逻辑弊端的扬弃,是共产主义这一高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突破资本主义的框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助推社会全面进步与彰显自身优势的辩证统一与历史过程中达到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最真实、最有力的批判。

(三)复归“儿童”之真实: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批判的目的在于实现对批判對象的超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正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路径。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科学认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有机体从“孩童”至“成熟”的蜕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物质生产能力与社会基本矛盾在这一进程中作为动力发挥作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在历史规律的框架内展开与推演,同时,统合了世界观塑造与方法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下人类思考与确证自身定位提供了丰富启示,即便资本主义的力量在众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不可避免,对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按照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一般规律,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此基础上展开改造世界、变革历史的客观实践,成为具备先进觉悟的人民进行历史书写的实践指向。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发扬无产阶级斗争精神。共产主义这一客观历史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先进、成熟的政党的正确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是推进人类历史进步的先进力量,共产主义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才能由理想变为现实。此外,共产主义的来临必须经过工人阶级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达成,无产阶级必须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从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三大基本领域与资产阶级开展全面的斗争,以此推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转化,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与变化,从而推进人类社会迈向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俞兆平.文学研究中思维逻辑的误区[J].文学评论,2002(2).

[3]王汝良.也谈马克思笔下的三种“儿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2-02(B02).

[4]何中华.马克思哲学与浪漫主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

[5][英]邓肯·希思,朱迪·伯瑞汉姆.视读浪漫主义[M].李娟,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104.

[6][苏]里夫希茨.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M].吴元迈,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5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张鹏.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D].长春:吉林大学,2018:87.

收稿日期:2021-12-16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道民本:中华文明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21FKSB045)

作者简介:靳东超,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0675C28F-04CA-4DBA-AB50-A5B7B99172F6

猜你喜欢

希腊人马克思儿童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阿基与乌龟之被偷换的概念
简析形成希腊与罗马众神差异的成因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古代希腊人的族群话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古风时代希腊人的葬仪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