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度塔城地区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2022-06-14程立彬李金伟

中国纤检 2022年5期
关键词:白棉塔城地区皮棉

文/程立彬 李金伟

1 塔城地区棉花种植概况

塔城地区含四县三市,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是新疆北部地区光热资源最丰富和无霜期最长的区域,非常适宜棉花的种植生长。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约360万亩,种植机械化、采棉机械化已全面覆盖。塔城地区的棉花种植主要集中在乌苏、沙湾两市。此外,和丰县的南部开发区和托里县与乌苏市相邻地界也有种植。按照棉花种植历史年代分区:乌苏、沙湾及周边区域为老棉区,和丰县南部开发区和沙湾市沙北新区为新棉区。按照棉花质量区分,有些区域可划分为优质棉生产基地,例如:乌苏市车排子镇、石桥乡、甘家湖牧场区域,沙湾市四套河子镇、沙北新区和丰县南部开发区及托里县部分地域,其土壤及局部气候等条件更加适合棉花生长需求,加工后棉纤维颜色洁白,品质好,可纺性能高,这些优质棉享誉全疆乃至全国棉花行业。

2 塔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情况

塔城地区行政辖区内2021年度公示棉花加工企业154家,最终参与2021年棉花收购加工的企业为145家:乌苏市99家、沙湾市42家、和丰县2家、托里县2家,其中包括兵团公示企业6家(乌苏市5家、沙湾市1家,准许收购和加工兵团棉花)。

3 塔城地区棉花产量及质量分析

3.1 棉花产量相对稳定

2018年度我地区棉花公证检验量为51.3万吨、2019年度为49.4万吨、2020年度为60.3万吨、2021年度为56.1万余吨,近4年皮棉生产总量相对稳定。主要原因是:一是近几年棉花整体种植面积及亩产相对稳定,产棉县市农业部门持续推广棉花种植“一主两辅”,保单产促品质的效果明显。二是辖区内有些企业具有兵团收购加工资质,部分兵团籽棉流入辖区企业,增加皮棉生产数量。三是乌苏、沙湾交通方便,是北疆棉花交易的中心地带,企业竞价收购籽棉的情况明显并且每年的籽棉收购量基本持平。市场收购价格竞争主要表现在2020年度和2021年度,尤其是2021年度棉花收购价格甚至较往年的价格翻了一番,籽棉收购价格一路攀升至12.2元/公斤,全年平均收购价格也在10元左右,由于价格优势,博乐精河县、昌吉玛纳斯县大量籽棉甚至其他较远地区的籽棉都有流入本辖区销售现象,当然本地产出的籽棉也有少部分流向奎屯市、克拉玛依市等外地销售的情况,但是根据塔城地区棉花种植总面积和农业部门测算的单产数据折合成皮棉总量,塔城地区原本生产加工皮棉在57万吨也是正常范围的数据。

3.2 2021年度棉花质量分析

对比发现,2021年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共检验皮棉约56万吨、1.3万批,整体各项指标与2020年同比如下:颜色级方面,白棉类占比99%,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平均长度29.45mm,同比提升0.78mm;平均断裂比强度值29.2cN/dtex,同比提升0.85cN/dtex;马克隆值(A+B)占比88%,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长度整齐度(U1+U2)占比34%,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轧工质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2021年塔城地区整体棉花内在品质明显好于2020年,尤其是棉纤维的长度和断裂比强度有大幅度提升,马克隆值有所下降,B2比例提高、C2比例下降。按照农业生产和纺纱需求定义的中高端棉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即棉纤维长度≥29mm、断裂比强度值≥28.5cN/dtex、马克隆值在A级和B2档次之间,近3年塔城地区中高端棉花占比为:2019年占比48.48%、2020年占比14.08%、2021年占比57.8%,通过综合检验指标分析得出塔城地区2021年生产加工的棉纤维纺纱性能明显好于往年(2020年由于棉花采收季节整体气温偏高更加适合棉桃开裂,所以棉花平均亩产较高,但棉纤维过于成熟,内在品质较差)。

3.3 棉纤维主要指标分析

3.3.1 颜色级

2021年塔城地区加工皮棉白棉占比99%,同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白棉二级占比为3%,较上个年度同期下降约3个百分点;白棉三级占比74%,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白棉四级占比22%,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淡点污棉占比1%,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淡黄染棉类、黄染棉类数量占比不多,相比去年也有所下降。

2021年本地区棉花颜色类别相对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但是级别相对略有下降。例如白棉三级占比下降而白棉四级占比上升。棉花颜色级别相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主要是前期棉花加工企业生产的皮棉杂质含量(不孕籽、棉叶)相对较多,在检验测试过程中降低了棉纤维原有的色泽反射率。2021年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类别明显下降,与本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棉花收购及加工质量的监督工作密不可分,尤其是在2021年“监管护棉”行动中促质量、抓重点,监督各企业严格执行棉花收购环节的“一试五定”检验流程,杜绝收购超水分棉、超杂棉行为,明确要求各企业必须分类、分级加工籽棉,严查混等混级加工等违法违规行为效果显著。关于前期本区棉花生产杂质含量较大、降低棉花颜色级别的情况,本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原因并组织专家通过技术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进一步规范了棉花加工企业在棉花收购、分级分垛、加工等环节的秩序,有效提高了棉花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在中后期棉花生产过程中,白棉三级及以上级别明显提升。

图1 棉花颜色级

3.3.2 长度级

加工皮棉平均长度29.45mm,较上一年度同期提升0.78mm。其中,长度级为29mm的棉花占比最大,为58%,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长度30mm占比为20%,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长度级为28mm、27mm及以下的棉花占比分别为21%、1%,较上一年度同期分别减少33、16个百分点。根据棉花长度的平均数值及较长纤维占比分析,2021年本地区棉花纤维长度质量提升明显。

图2 棉花长度级

3.3.3 马克隆值

马克隆值是棉纤维成熟度和线密度的综合指标,是纺纱前端配棉关键性指标,对于成纱质量和后期印染工序都至关重要。2021年我地区加工皮棉马克隆值A级占比5%,较上一年度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马克隆值B2档占比最大,为83%,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C级占比为12%,基本都是C2档(≥5.0),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C1和B1档次占比不足1%。

图3 棉花马克隆值

3.3.4 断裂比强度

2021年本地区加工生产皮棉的平均断裂比强度为29.2cN/dtex,同比提升0.8cN/dtex。其中,S1:很强(≥31.0)占比5%,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S2:强(29.0~30.9)占比51%,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S3:中等(26.0~28.9)占比4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S4:差和S5:很差档次数量很少。

图4 棉花断裂比强度

3.3.5 长度整齐度

棉纤维长度整齐度高档次U2(83.0~85.9)占比为35%,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中等U3(80.0~82.9)占比64%,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低(77.0~79.9)占比1%,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图5 棉花长度整齐度

3.3.6 轧工质量

加工皮棉轧工质量P2档占比最大,为98%,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P1档占比为1%,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P3档较差的占比为1%,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图6 棉花轧工质量

4 塔城地区产棉县市片区数据统计

乌苏市:2021年参与棉花公检企业99家,生产加工皮棉约35万吨,相对上一年度减少约4万吨。其中白棉三级及以上级别占比77%,同比上一年度下降了9个百分点;平均长度29.14mm,同比提升0.91mm,长度级为29mm及以上的棉花占比80%,同比上升了51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值为29.14cN/dtex,同比提高0.92cN/dtex,断裂比强度在29cN/dtex及以上的棉花占比为57%,同比上升了31个百分点;马克隆值级为A+B的棉花占比为89%,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长度整齐度指数为U1+U2的棉花占比38%,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

沙湾市:2021年参与棉花公检企业42家,生产加工皮棉19万吨,相对上一年度增加了1.6万吨。白棉三级及以上级别占比75%,同比上一年度下降了12个百分点;平均长度29.26mm,同比提升0.78mm,长度级为29mm及以上的棉花占比73%,同比上升了49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为28.94cN/dtex,同比提升0.68cN/dtex,断裂比强度在29cN/dtex及以上的棉花占比为51%,同比上升了25个百分点;马克隆值级为A+B的棉花占比为86%,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长度整齐度指数为U1+U2的棉花占比27%,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

托里县:2021年参与棉花公检企业2家,检验棉花1.08万吨,相对上一年减少约0.69万吨。白棉三级及以上级别棉花占比97%,同比上一年同期持平;长度级为29mm及以上的棉花占比80%,同比上升了20个百分点;断裂比强度在29cN/dtex及以上的棉花占比63%,同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马克隆值级为A+B的棉花占比为85%,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长度整齐度指数为U1+U2的棉花占比38%,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

和丰县:2021年参与棉花公检企业2家,检验棉花0.97万吨,相对上一年增加了约0.08万吨。白棉三级及以上级别棉花占比96%,同比上一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长度级为29mm及以上的棉花占比90%,同比上升了47个百分点;断裂比强度在29cN/dtex及以上的棉花占比81%,同比上升了39个百分点;马克隆值级为A+B的棉花占比为98%,与2020年持平,其中A级占比达到27%;长度整齐度指数为U1+U2的棉花占比41%,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

5 塔城地区产棉县市棉花质量数据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的“按照农业生产和纺纱需求定义的中高端棉”,各产棉县中高端棉产出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和丰县77.2%、托里县61%、乌苏市57.8%、沙湾市48%。

5.1 各项指标分类分析

颜色级指标:2021年棉花颜色级白棉类相比上一年度占比提高,淡点污棉及其他类别明显下降,但是白棉类别中白棉三级及以上级别占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片区为沙湾市下降12个百分点,乌苏市下降9个百分点。

长度指标:2021年塔城地区棉纤维平均长度为29.44mm,同比上一年度提升0.78mm;长度级为29mm及以上的棉花占比为78%,同比上一年度提升了50个百分点。各产棉区的棉纤维长度质量大幅度提升,其中长度级在29mm及以上的棉花占比提升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苏市51%、沙湾市49%、和丰县47%、托里县20%。由于乌苏市棉花检验量是其他片区检验量总和的两倍,再加上乌苏市长度指标提升幅度明显,所以塔城地区整体长度指标2021年度提升幅度较大。

断裂比强度指标:2021年塔城地区棉纤维平均断裂比强度为29.2cN/dtex,同比去年提升0.85cN/dtex,断裂比强度在29cN/dtex及以上的棉花占比为56%,同比去年提升了30个百分点。各产棉区的棉纤维断裂比强度质量大幅度提升,其中断裂比强度值在29cN/dtex及以上棉花占比提升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和丰县39%、乌苏市31%、沙湾市27%、托里县11%。

马克隆值指标:2021年塔城地区马克隆值A级和B级的棉花占比8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棉纤维可纺性能明显提高。各县市马克隆值A级和B级的棉花占比提高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苏市23%、沙湾市21%、托里县10%。和丰县相对2020年马克隆值虽然持平,但是马克隆A级占比达到27%,再加上棉花颜色级别好、纤维长度长、断裂比强度强、棉纤维整体指标一致性强,是纺织企业纺纱的优质原料。

长度整齐度指数指标:2021年塔城地区棉花长度整齐度指数在很高档次U1(≥86.0)与高档次U2(83.0~85.9)的棉花合计占比为34%,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各县市该占比提升幅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乌苏市21%、和丰县17%、沙湾市11%、托里县11%。

5.2 各县市棉花综合数据分析结果

和丰县、托里县棉花产量少,棉花质量相对稳定。乌苏、沙湾棉花在2021年除颜色级指标下降外,其他指标大幅度提升。

6 前期棉花颜色级指标下降的原因分析

2021年塔城地区白棉二级及白棉三级相对2020年占比下降;白棉四级占比上升,棉花在颜色级指标方面整体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前期棉花生产杂质含量大,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

6.1 棉花种植

首先,本辖区棉花种植在喷洒脱叶剂时大部分采用无人机作业,由于无人机喷施脱叶剂没有相关作业标准,喷洒脱叶剂基本依照往年的经验进行作业,脱叶效果不如机械作业,致使棉叶脱落不理想,机械采收时棉叶及其他杂质含量较大,不利于棉花加工。其次,有些农户加大脱叶剂配比或者添加除草剂致使棉纤维停止生长,丧失了棉纤维原有的光泽度,颜色级指标必然下降。

6.2 采收机械短缺

2021年塔城地区约有一半的采棉机外出(南疆)工作,造成棉花采收季节采棉机短缺,为加快采收进度无形中降低了采收质量。2021年棉花加工企业普遍反映籽棉杂质含量高于上一年度。

6.3 棉花加工

一是有些企业为降低籽棉加工过程中的衣分亏损率降低了排杂力度,皮棉杂质含量大,降低了棉纤维原有的色泽反射率。二是2021年前期的棉花马克隆值较高、棉纤维柔韧性差,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受损,有些企业为确保长度值降低排杂力度。三是加工企业对即将加工的籽棉没能做到实时检测回潮率,再加上烘干设备的参数调整不匹配,影响棉花加工过程中的杂质排除效果。四是有些企业由于棉花价格原因前期收购量不大,基本上是现收现加工,在加工过程中籽棉夹杂的碎棉叶并没有完全丧失水分,棉叶颜色还处于绿色状态,在加工过程中不仅影响杂质排除,甚至嫩绿的棉叶受机械作用,液汁污染棉纤维造成加工皮棉颜色级别下降。

7 进一步提升棉花质量的建议

7.1 农业部门要继续推进棉花品种“一主两辅”的种植导向,并对已确定的棉花品种实施质量监测和追溯,选出适合本区域棉花种植的优质高产机采棉品种。各县市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十四五”优质棉种植基地的建设,确保优质棉生产比例,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7.2 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规范棉花种植、采收机械化作业标准,制定地方或行业性标准并监督落实到位。例如脱叶剂的喷洒方式、采棉机作业等标准或技术规范都是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7.3 建立健全农户销售籽棉与棉花加工质量溯源的智慧平台,进一步完善棉花质量补贴方式。建议棉花质量补贴应依托棉花品种、种植模式、棉花加工质量溯源智慧平台进行质量补贴,不再依托棉花目标价格相关内容或补贴比例进行二次补贴,总之棉花质量补贴要尽可能形成独立的补贴体系。

7.4 继续加强和完善企业监督机制。首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继续配齐配强专业的纤维质量监督管理执法队伍,要毫不放松对棉花收购、加工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完善质量信用评级制度,在创建棉花区域品牌的同时提升监管效率。其次,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执行切实有效的监管方式和手段,服务自治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7.5 前几年国家取消了注册棉花检验师资格证,虽然棉花检验工作资格条件放宽,但是棉花加工企业的质检技术人才却出现了短缺或断层,并且存在工作流动性大、不固定等特点,不利于棉花质量提升的长远规划。建议在国家棉花标准重新修订以后,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应当结合新的棉花标准尽快制定棉花质量检验师和棉花加工技师的持证上岗及持续性教育和培养计划等。

猜你喜欢

白棉塔城地区皮棉
雪花飘飘
塔城地区皮棉公检量突破30万t
气流喷气式皮棉清理机
美国2018/2019年度皮棉总产达400万t
绿棉织物颜色耐碱稳定性的研究
筒车谣
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顺利完成2016年度棉花仪器化公检工作
调运皮棉
影响皮清机皮棉气流输送加工质量的问题分析
云与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