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棉织物颜色耐碱稳定性的研究

2018-07-10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白棉纺织物棉纤维

(浙江理工大学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8)

天然彩棉具有天然颜色,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无需染色,符合开发生态纺织品的趋势。但是天然彩棉色系单调、纤维的成熟度较差[1]。为丰富产品颜色,提高产品质量,常常采用彩棉与白棉混纺的方式。

彩棉纤维的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物质、脂肪、灰分和蜡状物质等杂质[2],这些杂质影响纤维的服用性能,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精练、碱缩等工艺过程。

为了探究绿棉色素遇碱和高温的变化,本文从分析绿棉与白棉的微观结构出发,采用绿棉和白棉混纺的方式,纺制58.3 tex的混纺纱,编织成织物,并参考常规的精练工艺和碱缩工艺条件,探讨碱液质量浓度、温度参数对绿棉/白棉混纺织物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1 实 验

1.1 绿棉与白棉结构形态观测

白棉、绿棉纤维经四氧化锇染色固定,切片采用JEM-1200EX透射电镜放大后观察,获得白棉和绿棉纤维的横截面视图。

1.2 绿棉/白棉混纺纱线与织物制备

1.2.1纱线纺制

选用山东寿光生产的绿棉和白棉纤维为原料,设计绿棉/白棉质量比50/50,在小样纺纱机上纺制环锭纱线。纱线的线密度58.3 tex,捻度64捻/10 cm。

1.2.2织物小样织造

使用10针/英寸的电脑横机,采用2根纱并线方式进线,选用合适的密度,编织纬编平纹组织织物若干,用于后整理实验。下机平衡后测试,织物横密为12列/5 cm,纵密为16行/5 cm。

1.3 织物颜色测试

采用SF-600测色光谱仪测定彩棉/白棉混纺织物的颜色变化。SF-600测色光谱仪直接测试织物的Lab变化值[3],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衡量颜色变化的色差值DE。DL表示颜色明度的变化,实验测试结果中DL值为正,说明试样颜色比标样浅;相反DL值为负,颜色比标样深。Da、Db描述色向的变化趋势,实验测试结果中Da为正值,表示织物红色调加深,Da为负值,表示绿色调增加;实验测试结果中Db为正值,表示黄色调加深,Db为负值,表示蓝色调增加。色差值DE用于衡量颜色的总变化,DE在0~0.5,表示两种织物颜色变化不大[4]。

选用生坯织物作为标准样,处理过的织物作为测试样,通过织物的DL、Da、Db、DE值来研究精练和碱缩工艺对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的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每一种实验方案制作、测试3块试样,取平均值作为分析依据。

1.4 精练与碱缩实验

1.4.1精练实验

织物精练的目的是去除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采用氢氧化钠为主练剂,表面活性剂、硅酸钠为助练剂改变精练碱液质量浓度和精练温度,按下列工艺条件对织物进行单因子实验,共15组。

a)工艺处方

氢氧化钠:5、10、15、20、25 g/L;硅酸钠:1%;耐碱渗透剂:1%。

b)工艺条件

浴比:1∶30;精练温度:70、80、90 ℃;精练时间:1 h。

c)工艺过程

织物质量称量→计算氢氧化钠、硅酸钠和耐碱渗透剂的用量,配置相应的煮练液→水浴锅加热至40 ℃,放入织物→继续加热至相应温度,保温煮练1 h→取出织物,热、冷水交替洗3次→烘箱烘干→恒温恒湿放置24 h→SF-600测色光谱仪测定彩棉/白棉混纺织物的颜色变化。

1.4.2碱缩实验

碱缩是棉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使织物紧密。碱缩通常在常温(20 ℃)下进行。在配置碱液过程中,氢氧化钠吸水放热,碱液温度为50 ℃。本文做了20、50 ℃条件下的碱缩实验。

a)工艺条件

氢氧化钠:200 g/L;碱缩温度:20、50 ℃;浸渍时间:10 min。

b)工艺过程

将生坯织物放入200 g/L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10 min→热、冷水洗涤3次去除氢氧化钠→烘箱烘干→恒温恒湿放置24 h→SF-600测色光谱仪测定彩棉/白棉混纺织物的颜色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1 绿棉与白棉结构形态比较

图1为实验用白棉、绿棉纤维的横截面视图。绿棉和白棉的横截面均呈腰圆形;白棉中腔小而圆,绿棉中腔呈干瘪状,可推知白棉成熟度较高,纤维品质更好,绿棉纤维品质较差[5],因此采用白棉/绿棉混纺的方式;白棉几乎不含色素,绿棉含有大量的色素,色素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靠近中腔的次生细胞壁内[6]。

图1 棉纤维横截面视图

2.2 精练对绿棉/白棉混纺织物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改变精练碱液质量浓度、温度,进行单因子实验,以生坯织物作为标准样得到15组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精练前后试样的Lab值

为分析精练中碱液质量浓度、温度对试样颜色的影响,得到图2—图5。

图2 精练碱液质量浓度对DL值的影响

图2表明,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经过精练处理,其DL值均为负值,即经过精练,试样颜色加深;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DL值明显下降;随着温度的增加,DL值呈下降趋势。经过精练工艺,织物DL值的下降范围在-0.26~-1.59。

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经过精练处理,除去棉纤维中的果胶、脂类、糖类等杂质,织物的明度有增加的趋势。

图3 精练碱液质量浓度对Da值的影响

图4 精练碱液质量浓度对Db值的影响

由图3和图4可知,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经过精练处理,其Da、Db值均为负值,即经过精练,试样颜色向绿色调、蓝色调加深;随着碱液质量浓度的增加,Da、Db值下降;随着温度的增加,Da、Db值呈下降趋势;经过精练工艺,织物Da值的下降范围在-0.58~-1.84,Db值的下降范围在-0.67~-1.65。

棉纤维颜色不纯,经过精练后,一些色素因色牢度低被减弱,使得织物颜色更蓝更绿。

图5 精练碱液质量浓度对DE值的影响

根据图5可知,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经过精练处理,其DE值均大于0.5,即经过精练,试样有色差变化;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DE值变大;随着温度的增加,DE值呈上升趋势;经过精练工艺,织物DE值的变化范围在1.1~2.67。

总之,精练碱质量液浓度的增加,温度的上升均使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的颜色变深且向蓝绿色变化。

2.3 碱缩对绿棉/白棉混纺织物颜色稳定性的影响

调整碱缩温度,生坯织物直接进行碱缩处理。以生坯织物作为标准样得到2组测试结果,见表2。50 ℃碱液进行碱缩处理的样品表示为S50;20 ℃碱液进行碱缩处理的样品表示为S20;

表2 碱缩对织物颜色影响

经过碱缩处理,织物颜色变深,颜色鲜艳度变高,其颜色向蓝绿色调变化。

碱缩最小色差值为5.04,而精练的最大色差值为2.67,所以碱缩处理使绿棉/白棉混纺织物变化更大。说明浓碱的处理比温度对绿棉/白棉混纺织物颜色稳定性影响更大。

这是因为通过碱缩,成熟的棉纤维在浓碱的作用下横向上发生剧烈的溶胀反应,由腰圆形变成柱形,同时浓碱会使纤维内的胞腔和纤维内的天然捻度消失,棉织物的色泽鲜艳度也会发生改变。

结合绿棉结构分析,绿棉色素中含有大量羰基、羧基和酚羟基等吸电子基团和羟基、甲氧基等供电子基团[7]。碱性基团为供电子基团。在碱性浴中,绿棉色素中吸电子基团与碱性基团(供电子基团)结合,使绿棉颜色向蓝绿色变化。结果表明:绿棉颜色变化趋势大小与碱性基团浓度有一定关系,随着碱液质量浓

度的增加,绿棉颜色向蓝绿色变化趋势增大。

3 结 论

a)根据单因子变量精练工艺实验结果,精练碱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温度的上升均使绿棉/白棉混纺织物颜色变深且向偏蓝偏绿变化。DE值变化幅度在1.1~2.67,变化幅度较小。

b)碱缩工艺后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的颜色加深且向蓝绿色改变,其色差值DE为5.04、6.13。

c)相同的绿棉/白棉混纺织物,精练处理后色差最大值为2.67,碱缩处理后最小色差值DE为5.04,碱缩工艺后的色差值远大于精练工艺后的色差值,说明浓碱对绿棉织物颜色的稳定性影响更大。

猜你喜欢

白棉纺织物棉纤维
棉花
关于“双显法”对木棉纤维和棉纤维定性鉴别的探讨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聚乙烯亚胺/植酸层层自组装阻燃涤/棉混纺织物制备及其性能
使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和K最近临算法快速自动识别混纺织物的棉毛纤维
棉纤维蠕变与应力松弛行为分析
醋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定量分析方法探讨
循环可再生锦纶织物的前处理工艺
《句号小姐,我们好久不见》
筒车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