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2-06-13李德鹏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物流业耦合旅游业

□ 李德鹏,朱 航,彭 利

(新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引言

物流业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支柱,极大地保障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对旅游业起着促进和保障作用,旅游业同样也对物流业具有反向拉动作用[1],这些因素使得两个产业势必产生交叉融合发展。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表现出巨大的物流需求及物流区域优势,同时,由于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当地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之一。但新疆经济一直存在以乌鲁木齐为轴心向周边地区递减的空间演变特征,那么,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否也呈这种空间分布状况?影响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以上问题的回答对协调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关系,科学准确地评价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调整各地区物流产业和旅游产业产业布局、经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当前,学界对物流业与旅游业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李耀珍[2]概述了物流业和旅游业的内涵和特征,说明了两大产业相互促进的具体表现,并为进一步推进两大产业相互促进提出了建议。郭向阳等[3]等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等,系统分析了云南省旅游与交通服务功能协调的时空演进模式。申桂娟[4]基于VAR模型验证了河南旅游业与物流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陈江[5]认为旅游业和物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一方面,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物流业合理发展也将推动旅游业向新的方向转变。

综上,在城镇化与物流业高度融合的背景下,研究二者耦合协调度水平更具现实意义。从研究形式上来看,当前探讨物流业与旅游业关系的文献多为定性描述,定量分析较少;从研究地域上来看,对新疆地区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研究更为少见,尤其缺少结合具体实例和数据对物流产业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并对地区间进行分析比较。因此,本文通过构建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产业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模型,对新疆各地区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量与评价,最终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影响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因素。对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和影响因素的诊断,一方面可以为新疆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和重要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欠发达地区物流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3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3.1 指标选取

本研究参考数位学者[2-5]对物流评价指标和旅游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构建,将旅游业划分为旅游产业绩效水平、旅游产业要素水平2个一级指标和基于此的6个二级指标的旅游业指标体系;将物流业划分为物流经济基础、物流需求、物流规模及物流环境影响4个一级指标和基于此的8个二级指标的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新疆物流业-旅游业系统指标体系

3.2 数据来源

由于相关数据未完整统计出台,故研究时段为2009-2018年,选取新疆14个地州市作为研究单元,物流业与旅游业数据从2009-2018年《国家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及各地州市发展公报中获取,其中部分空气质量数据及其他环境数据从2009-2018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获取。

4 研究方法

4.1 耦合协调度模型

①计算各指标综合发展指数。

Ui=∑wiXij

(1)

其中,Xij表示第i个系统第j个指标值;wi为各指标权重;Ui为第i个系统的综合指数。关于数据预处理与熵权法计算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可参考文献[6]。

②耦合度计算。

(2)

Cn∈[0,1],为各系统的耦合度,本文研究对象为两个系统,故n=2。

③协调度计算。

协调度指不同系统耦合状态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可用于反映不同系统相互作用时耦合状况的好坏。协调度D的计算如下:

(3)

其中,T为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系统的综合评价值,γ1为物流业系统占耦合系统的比重,γ2为旅游业系统占耦合系统的比重,γ1+γ2=1。本文认为二者对耦合系统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设定r1=r2=0.5。根据协调度系数可将协调度细分为10种状态[7],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协调等级与划分标准

4.2 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根据新疆物流业-旅游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国内旅游收入(a)、入境旅游收入(b)、星级宾馆数(c)、旅行社总数(d)、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数(e)、固定资产投资总额(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g)、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h)、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i)、公路货运量(j)、货物周转量(k)、道路交通等效声级(l)、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m)及空气质量优良率(n)14个指标,因为各指标原始数据存在量纲差异与异方差性,故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处理,其中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m)及空气质量优良率(n)为两个相对量指标,构建模型如下:

D=α+β1lna+β2lnb+β3lnc+β4lnd +β5lne+β6lnf+β7lng+β8lnh+β9lni+β10lnj+β11lnk+β12lnl+β13m+β14n+ξ

(4)

其中,α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ξ为政策因素及区域差异等其他因素对协调度的影响。

5 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5.1 物流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时序分析

通过式(1)对新疆14个地区2009-2018年物流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指数进行测算。

图1为全疆2009-2018年物流业发展水平,从时间维度来看,新疆各地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大致都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整体下降的趋势;从空间尺度考量,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主要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和伊犁州等。其中,乌鲁木齐市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数整体来看最高,其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具有巨大的物流需求及物流区域优势。克拉玛依市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分析发现:克拉玛依是以石油石化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石油石化物流需求量大,但涉及物流运输的货物种类较为单一,处于滞后状态,各个物流企业规模扩张缓慢。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分别为吐鲁番市、哈密市和塔城,其中,哈密市与其他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相比,有明显上升趋势。通过对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大小的区域分布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新疆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评价指数较高的城市相应的地区生产总值也较高,并且新疆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整体上不高,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

图1 2009-2018年新疆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

从图2中不难发现,从空间尺度来看,新疆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乌鲁木齐市和伊犁州。虽然乌鲁木齐市的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在全疆处于领先地位,但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8年下降到最低值0.29,分析发现:2018年乌鲁木齐市入境旅游收入为19616万美元,同比下降 54.3%,入境旅游业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乌鲁木齐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伊犁州的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产业发展逐渐成熟,在2018年达到了0.40,位于全疆最高点。第二梯队为吐鲁番市、昌吉州、阿勒泰地区和喀什地区。吐鲁番市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数分别在2010年达到0.09、2014年达到0.13,其余年份无明显波动,昌吉州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产业水平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十分有限。阿勒泰地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无明显波动,喀什地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来看略有波动,有微弱的下降趋势。第三梯队为克拉玛依市、哈密市、塔城、博州、巴州、克州、和田地区。克州及和田地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与第一梯队地区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差距过大,“两级分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十分明显,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协调发展势在必行。

图2 2009-2018年新疆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

5.2 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5.2.1 新疆物流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分析

本文计算得到新疆总体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值,具体见表3(因篇幅所限,本文仅报告 2009年、2012年、2015年以及 2018 年新疆各地州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从整体考量,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等级整体较低,基本上各年份每个地区都处于失调状态,二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没有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是有较大幅度的波动,2018年新疆整体发展水平与前三年相比出现倒退现象。就各地区差异而言,2009-2018年乌鲁木齐市整体协调水平高于其他区域,除2014年和2018年为濒临失调外,其余年份均为勉强协调。伊犁州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等级处于第二位,整体协调水平趋势向好,从2009年轻度失调发展到2018年濒临失调。昌吉州从2009年中度失调发展到2018年轻度失调,协调水平不断上升,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没有达到协调状态。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阿勒泰地区、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的协调水平变化幅度非常小,2009-2018年一直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协调水平较低。哈密市协调水平有上升趋势,从2012年严重失调发展到2015年中度失调,但2018年又下降至严重失调。塔城、博州、克州、和田地区协调水平非常低,2009-2018年耦合协调度等级基本上一直属于严重失调。

表3 2009-2018年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度D

5.2.2 新疆物流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检验

为进一步探究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空间特征,利用stata软件空间计量功能,计算出2009-2018年新疆14个地区全局自相关检验值(Moran’s I),见表4。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发现,2009-2018年,Moran’s I绝对值均接近0.1,数值偏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z绝对值均小于1.96,p值均大于0.05,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新疆物流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度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表4 Moran’s I指数检验结果

虽然研究表明耦合协调度在全局不相关,但在局部上不一定就没有空间聚集现象,2009-2018年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Moran’s I数值变化幅度非常小,且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只选取三年绘制图形,对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局部自相关检验,结果见图3、图4、图5。结果表明新疆物流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度不存在局部自相关性。

图3 2009年Moran’s I 散点图

图4 2013年Moran’s I 散点图

图5 2018年Moran’s I 散点图

6 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首先对物流业与旅游业各指标进行VIF共线性检验,剔除了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h)。在原始数据中,截面数N大于时间数量T,所以面板数据为短面板数据,采用HT检验的方法对短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单位根检验显示所有指标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所有数据在5%的检验水平都是平稳的,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面板模型。

表5 HT单位根检验结果

再通过hausman检验对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的使用进行判定,若hausman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P=0.0000,拒绝原假设,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旅游产业绩效水平是影响耦合协调度(D)的首要因素,国内旅游收入(lna)和入境旅游收入(lnb)对耦合协调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161和0.0055,且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最直观的指标之一,能够显著地协调物流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关系,在旅游业对物流业起反作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m)对耦合协调度的相关系数为0.0588。所占比重的增加,可以反映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作用、旅游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愿望越来越强烈,旅游业发展进步,从而体现对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

物流规模对耦合协调度(D)的影响仅次于旅游产业绩效水平。货物周转量(lnk)和公路货运量(lnj)对耦合协调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378和0.0015,且前者通过1%显著性检验,说明物流规模是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支持;物流环境的消极影响对两大产业协调发展存在制约效果。道路交通等效声级(lnl)和空气质量优良率(n)对耦合协调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311和-0.0001,前者通过1%显著性检验,后者对两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较小且尚不显著。道路交通等效声级对协调发展起到了较大的负向作用,车辆噪音会降低旅游消费者的旅游质量和增加设备更换成本;物流经济基础对两大产业协调发展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lng)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lnf)相关系数分别为0.0114和0.003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于物流基础设施等建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代表了物流基础设施与要素流通相结合板块的发展,前者能避免物流基础设施的停滞不前,后者促进物流业不断发展,进而推动两大产业协调发展。

旅游产业要素水平和物流需求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较小且尚不显著,但却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星级宾馆数(lnc)、旅行社总数(lnd)、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数(ln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73、0.0043和0.0041。这三个指标涉及到的旅游三大要素“吃住游”是旅游业的基础支撑消费者旅游的保障,因此对两大产业协调发展有着一定影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lni)的相关系数为0.01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反映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总成果,其数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物流产业中物流需求的大小,这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能完全忽略。

7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进行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①从空间尺度考量,新疆物流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旅游业方面相比于物流业方面不平衡的程度更加明显,但各地旅游业与物流业综合发展水平均表现出上升-下降的二阶段趋势。在两大产业发展水平的比较中,乌鲁木齐市都处于领先地位。②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没有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部分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长期处于较低值,耦合协调度等级整体较低,基本上各年份每个地区都处于失调状态。从空间演变特征来看,新疆以乌鲁木齐市为主要核心区域,伊犁州为次要核心区域,呈现出以乌鲁木齐为轴心,周边地区递减的规律。③在空间相关性方面,根据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Moran’s I数值可知,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过程中并不存在空间自相关。④有关物流业-旅游业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旅游产业绩效水平、物流规模、物流经济基础这三个层面的指标对两大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环境影响这类指标对协调发展有着显著负面影响,进一步可筛选出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货物周转量,道路交通等效声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五个关键驱动因素。

通过分析新疆物流业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现状,给出以下政策建议:①不断提升物流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距。两大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是协调发展的根基,两大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区域不平衡现象明显都不利于良性的协调发展。乌鲁木齐市产业发展水平在全疆较高,其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可在其他地区发展中得到借鉴。②持续提升新疆物流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水平,目前应强化两大产业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市场共享等方面协调发展。新疆两大产业协调发展存在时空分异,根据时空演变特征,应保持并提升乌鲁木齐市协调发展水平,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渗漏效应。其次,对周边协调发展水平欠佳的地区应增大物流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进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平衡发展。③针对国内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货物周转量,道路交通等效声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这五个关键影响因素,保持并优化两大产业在旅游产业绩效水平、物流规模、物流环境影响、物流经济基础四大层面的协调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两大产业的市场活力,推动协调发展,还应增强旅游产业要素水平和物流需求这两个层面对物流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效果。

猜你喜欢

物流业耦合旅游业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泉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物流业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物流业与交通运输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