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以东川区八角地村为例

2022-06-13张后增

山西农经 2022年10期
关键词:风貌院落村落

□袁 西,张后增

(1.昆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2.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和发展很久远,至今仍然保留着较原始的布局形式和时代特征,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建筑景观特质和较高的旅游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是我国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不可磨灭。随着城镇化继续扩张,“一刀切”式的村落保护和开发形式往往适得其反。

乡村风景园林是自然景观、农业景观、聚落景观的有机结合,是国家生态安全建构的重要屏障和涵养地。传统村落作为典型的乡村风景园林,是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以来,各级政府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结合传统村落自身优势资源,统筹兼顾,良性激活,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更加“健康”,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迎来了新生。

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研究背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振兴的实施要求,结合风景园林学、景观规划学领域的生态思想,以东川区八角地村为例,旨在通过“微创新、微干预、微引进”的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之新路。“微干预”即避免过多的人为、技术因素影响,尊重村落景观格局、建筑风貌、空间分布;“微创新”即减少人为拆建,避免使用过多的现代化建筑技艺和建筑材料破坏传统建筑特质和院落形制;“微引进”即避免引进过多的商业文化造成村落生态环境破坏。

1 八角地村概况

1.1 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康熙年间,朝廷在此地大规模开采铜矿,并就地设炉炼铜。雍正年间,因最深的一口矿坑打出了大水,开采被迫叫停。炼铜遗址及未开采完的十几口矿坑至今尚存。矿山停采、矿工撤离后,有8 名矿工自愿留在当地租山开垦,划地种植,就工房而安家落户,他们是来自不同省份的赵、王、张、李、冯、贺、肖、许8 个姓氏的汉族民工。由于该地山林产权为东川区祝国寺所有,寺院将这里的山林、草地划分成8份,分别租给这8 户人家开垦耕种。当地人习惯将1份称作“一角”,8 份土地就称为“八角地”,八角地村由此得名。

1.2 村落概况

八角地村隶属于东川区碧谷街道办事处李子沟村委会管辖,位于昆明市东川区东北部牯牛山腹地、深沟森林公园尽头。村落背靠大牯牛峰支脉凤凰山,面向深沟河。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八角地村自然灾害频发。当地政府已进行了整村易地安置搬迁,目前八角地村无常住人口,保留了原有的石板房村落。村落海拔2 520 m,气温垂直分布,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质。八角地村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植被丰富、气候宜人。6 m 宽的柏油公路穿村而过,从城区沿盘山公路而上仅15 km。八角地村东与小牯牛山相望,南面为东川区主城区,西邻李子沟村,北靠大牯牛峰支脉凤凰山,是典型的高寒山区传统聚居地(见图1、图2)。

图1 八角地村区位

图2 八角地村航拍

1.3 村落格局特征

八角地村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式分布。村落内98%的建筑为石板房,分布集中。整个村落坐落于半山缓坡地带,入村的石板路宽仅2 m。村落内部,各个院落由两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串联起来。村落中间散置着大小面积不一的菜地和经济农作物耕地,保留着多棵上百年的老核桃树,生长茂盛。总体上,村落视野开阔,空间结构清晰,自然景观优美罕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空间特征和谐地融为一体,呈现出世外桃源般的高山村落意境(见图3)。

图3 八角地村全景

1.4 建筑风貌特征

八角地村现存的民居建筑均为石板房。院落方位多坐北朝南,建筑的主要功能为居住用房和牲畜圈养用房。居住用房大多为1~2 层的土木结构建筑。院落格局由住房、圈舍、土墙相互围合而成,目前保留的院落形式有3 种(见图4),每个院落占地200~300 m,空间紧凑。

图4 八角地村院落格局

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构造材料采用当地青石、片石为建筑基础,墙体通过泥土和砂石混合后层层冲实构筑。建筑顶部多为坡屋顶,通过木屋架结构支撑。当地盛产黑青石板,居民就地取材,将黑青石板作为房屋的“瓦”利用。建筑风貌用材传统、格局精巧、功能明确、色彩质朴,体现出八角地村独特的建筑美感。

1.5 历史文化特征

在未整村搬迁之前,八角地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农耕文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场调研时发现,八角地村至今仍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工具,比如石制猪食槽、犁、铁锄、石磨、竹篓筐、镰刀等。这些农用生产生活工具是八角地村农耕文化的具体符号。八角地村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有山歌对唱、编织刺绣等。

2 村落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院落年久失修导致损坏严重

现场调研时发现,八角地村部分民居院落年代久远,建筑整体保护程度较差(见图5),存在损坏、损毁的情况。八角地村院落均为土木结构建筑,多年来缺乏修缮和维护,加之高寒山区风霜雨雪的侵蚀,很多土墙出现风化甚至垮塌的情况。

图5 八角地村传统风貌建筑现状

部分房屋的承重墙体出现裂缝,建筑结构存在不稳定性,亟须做结构加固处理。部分屋顶石板滑落、松动,致使覆盖性能减弱。少数院落内荒草丛生,格局不清晰,基本丧失原有功能。少部分石板房已坍塌凋敝,接近消亡状态。

2.2 常住人口流失导致不断衰败

随着时代变迁,城市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和就业渠道,特别是整体搬迁之后,八角地村人口严重流失,导致村落“空心化”。八角地村地处偏远山区,逐渐被边缘化。村落衰败主要表现为村落生活环境杂乱,基础设施滞后,建筑破损严重,传统的农耕文化后继无人,村落生活气息消失,丧失生机与活力,村落风貌逐渐走向衰败。

2.3 重视程度低导致主体缺失

当地群众和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和认识程度不高,导致保护主体缺失。从当地政府的角度看,缺乏广泛的宣传和充足的专项资金支持,难以使先进的技术和保护措施跟传统村落自身发展相结合。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间的衔接不够密切,缺乏专项保护组织,相关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从当地村民的角度看,群众没有传统村落保护意识,对传统村落能带来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认为保护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应该以政府为主体。这些问题造成管理主体和保护主体缺失,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八角地村保护与开发

3.1 以“微创新”为前提的村落风貌规划

乡村要振兴,规划必先行。八角地村整村搬迁之后,保留了地域特色鲜明、建筑风貌独特的民居建筑和村落格局。应以“微创新”的村落风貌规划为前提,在维持八角地村村落本身独有的村落格局特征、自然环境条件、资源价值的基础之上,进行村落风貌规划。防止大拆大建造成村落内、外部的格局破坏,保持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大刀阔斧地移除区域内具有象征性和地域性历史环境要素、名木古树资源、历史遗迹,充分挖掘农耕文化历史、民间民俗文化并加以发展传承。通过少创新、少波动、少涉及的方式,达到“应保尽保”,充分衔接八角地村历史文化内容,开展具有指导性的村落风貌规划蓝图。

3.2 以“微干预”为核心的传统建筑保护

石板房是东川区石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八角地村最具代表性的村落符号,具有不可代替性。乡村的村落是一个由多种功能单元和结构单元组成的有别于城镇的系统。为了永久性保护和传承历史建筑文化,通过分析石板房的空间特点、建筑结构、构筑要素,以“微干预”的方式,对破损的建筑进行修缮和复原。针对建筑风格的保持,采用木材、石材、土壤等乡土气息浓重的本土建筑材料进行修缮,保持八角地村传统建筑的文化特点。切忌使用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堆砌和表面塑造,改变原有的色彩和意境效果。对于即将破灭的传统院落,应以“刺绣”的方式加以复原和修缮,避免拆除重建破坏村落风貌格局。在传统民居建筑的修缮中体现原真性,是八角地村村落风貌具有可持续性、可传承性的核心因素。

3.3 以“微引进”为关键的文旅康养开发

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于传统民居和村镇聚落的研究,既不应当持有消极无为的态度,也不应当急功近利以求立竿见影。对于八角地村来说,既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又要实现资源价值,这需要找到一个双向发展的平衡点,即“微引进”文旅康养的开发主体。要找到这个平衡点,需发挥当地政府统筹发展的作用。

充分尊重八角地村历史文化和资源开发条件,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立足本村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资源禀赋、旅游资源,结合当地政府上位发展规划,少量吸纳以文旅康养作为主要产业的开发主体,挖掘历史遗迹、传统技艺、民俗体验、生态康养等方式,激发传统村落旅游经济价值。通过“微引进”,既可以使八角地村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得到保护,保证村落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避免造成“网红”式打卡地,又可以永续性发挥村落在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等方面的价值,从而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同步推进。

4 结束语

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八角地村为例,结合大量现场研究工作,在分析和总结建筑文化特色、村落风貌、景观格局、自然资源、旅游开发的基础之上,以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要求为研究背景,探讨八角地村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策略,提出“微创新、微干预、微引进”的保护和开发模式。从传统建筑保护措施、村落风貌规划、文旅康养开发等方面着手,为八角地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具体策略。

猜你喜欢

风貌院落村落
包裹的一切
院落春秋
油画《村落》
院落春秋
引发海啸(下)
院落春秋
库车城市风貌
院落·中国
新休闲主义风貌
泥火的实验和表达理念的个人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