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技艺 乡情寄托”农村传统手工艺的科普与传承

2022-06-13梁迎春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非遗

梁迎春

摘要:非遗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珍贵文化资源。科普与传承非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如何让农村传统手工技艺手传承下去,非遗科普责无旁贷。文章以非遗中方斗笠为例旨在科普非遗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增强人们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让更多人来关注并传承非遗,让传统手工技艺焕发新活力。

关键词:非遗;传统手工艺;科普与传承;中方斗笠

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人民在自己生活的土地家园,辛勤劳作、耕耘,在与自然、天地、人神中,创造了多彩多姿种类繁多的文化,从远古到现在一代代赓续传承下来的几千年文明史里有着灿若星河的宝贵遗产,特别是源起于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起居民俗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换一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生活文化,离开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乡土环境以及特定的历史和人群,也就无所谓非遗。

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生活中历经一代代口耳相授,言传身教,体现并记录了每一代人们物质和精神追求的风貌,完全属于“过去式”,承载着“过去”的一种集体记忆,是一种不可能重新“生长”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手工艺源于古老原始的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基于人们生活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及民俗信仰习性而产生的。具有源生性和非自觉性,承载着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空间、特定人群的剪不断的“集体记忆”。而这些传统手工艺就主要依靠人们在“吃住穿劳”的生活实践中将传统工艺编成简单易学的歌谣口诀等形式,通过父子或师徒之间口耳相传、手把手传授等方式,一代代有效地保护传承下来,且不断维持和强化了乡村传统手工艺的这种集体文化记忆。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时代的到了,乡村的劳动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古老传统的农村手工艺从事手工生产面临着费时、费力且收益收入低等瓶颈,进而逐步导致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现代工艺取代传统手工艺,非遗传统手工艺面临生存困境。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也逐渐被市场上各种样式新颖价格实惠的工业加工品代替,传统手工品的创作空间和工具也就慢慢消失退出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时空和舞台,自然许多农村传统竹手工艺面临着传承无人、技艺失传的尴尬生存之境,伴随着的是传统手工艺承载的“乡情记忆”模糊化、陌生化和传统村落的解体。

所幸的是,国家政府在发展改革“三农”问题时关注到了这点。“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被重点提及。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重新被关注。在“十三五”规划中,“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被政府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时代凝结着“乡愁”记忆、和“工匠”精神的乡村传统手工艺重新焕发出活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传承农村传统手工艺,科普非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多的“非遗”是中华个民族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承保留下的巨大文化宝库,蕴藏着古代先人质朴的科学、造物思想意识,对创新当代中国科技无疑具有启发意义。可当前我国众多的“非遗”科普价值还没有得以较好挖掘,科普“非遗”非常必要。科普其实也是一个历史时空概念,是一个在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开展科普,一方面要重视科技知识创造性的经济利益的功能转化普及,另一方面也要重视非遗内在的蕴含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科普“非遗”,字面意义理解就是以“非遗”为载体素材来开展科学知识的普及,这兼涉到非遗保护和科普两个领域,文化和科学的融合。一方面,“非遗”里蕴含着技艺知识是过去时空中的素朴科学,站在当今角度来科普就是在讲述中国科学的历史。但另一方面在科普非遗中,我们还应该着重挖掘“非遗”中闪烁着人文精神、工匠精神让更多的人们来关注、保护、传承,从一个角度而言,非遗科普更重要的是在宣传文化,传播一种正能量,传承一种文化的自信力和民族凝聚力。也就是说“非遗”科普的目的性更倾向于传承和保护非遗,主要是针对的就是那些因社会历史发展,正处于濒临失传甚至消失的传统技艺,而这些技艺承载着人们的集体技艺,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普其实就是“非遗”保护的内在缘由。

湖南省级非遗中方斗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湖南怀化中方县中方镇斗笠久负盛名,而历史可追溯至原始农耕文化时代,那时候农耕农民没有蓑衣遮阳挡雨,古代中方居民就用稻草、麦杆、棕榈叶等植物做成简易的斗笠,作为劳动生产时挡雨遮阳。中方斗笠有4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制作匠心独运工艺精湛。中方竹编斗笠的编织原材料就地取材,采用的当地各种竹子,但不同工序要用到的竹子种类又不同,编织篾为水竹,弓篾要用楠竹,圈篾则用桃竹。从一根根竹子到斗笠制作成品要经过破篾、拉丝、编织、插顶、摊纸、铺棕、锁边、刷浆等大小70多道工序,有完善的技艺体系。而按材料制作和工艺可分为粗制斗笠、细制斗笠、精制斗笠、实用型斗笠、工艺型斗笠多种,品种也异常丰富,有罗纱,马尾,棕式、板棕式、尼龙式、布式、纸式、麻式等10多个品种。改革开放后,中方斗笠,以轻便、精巧、光亮、耐用而著称,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由于其产品独树一帜,国家外贸部门把它推向国际市场,使这一民间工艺品飘洋过海,受到新加坡、日本、美國和芬兰等国客商的青睐,也给中方县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自豪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轻便雨衣雨具不断更新出现,中方斗笠也渐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斗笠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也处在失传的边缘,村里也只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舍不得放弃这门手艺,仍然保留着手工编制斗笠的传统。透过编织斗笠的过程,我们看到了时光沉淀的指尖技艺。而对于那些还在编织斗笠的老人来说,斗笠不只是劳动时戴在头上的工具,还是一份特殊的情感记忆,也是一抹浓浓的乡情寄托。试想,非遗科普中方斗笠时,如果只注重其中素朴的科学知识技艺如何摊纸、刷浆等,而忽略了老艺人手指下寄托的那份情怀和匠心,科普也就失去了其内涵价值意义。如果活在当下的人们都把老祖宗留下的“非遗”弃之不管,随其消殆亡,我们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也会真正碎片化而断裂。因此,让广大民众了解关注熟悉我国传统非遗中所蕴含的科技知识、人文精神。这应该是当前“非遗”科普所必须与急迫做的。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科普多样性,使科普变得多样、高效方且更容易让人接受。而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出现,则让非遗科普范围更广,受众人群更多。乡村传统手工的相关科普。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方式起,把文字和图片编辑通过网络社区形式复制式对外宣传,起到了较好科普效应。当然信息数据化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非遗”科普有可取性,但同时要根据科普的目的,总结实践经验,去探索不同情境下的科普最好效果。“非遗”对于乡村传统手工艺科普的模式不外乎两种:普通模式和专家模式。二者针对的目标对象群不一样。普通模式的“非遗”科普,受众人群是普及面较大的普通民众。这类人群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人生阅历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采用普通科普模式时,表述的的内容要通俗易懂,不能太深奥和专业化;科普的方式方法要生动有趣,故事带入感强,具体直接科普途径最好是沉浸式体验和实践操作,也就是普通民众能直接身临其境的可触可感可互相交流的科普现场展示、“非遗”文化空间以及大众传媒。比如说进行中方斗笠非遗科普时,可以在科普现场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斗笠的编织,并进行解说,观众可以实践操作并请传承人具体指导。这种模式把民众和“非遗”传承人连接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普通民众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当然利用非遗文化空间也可以达到非遗科普目的。在中方古镇古街,利用文旅开发,给中方斗笠非遗科普创设一个文化空间,店铺门面摆放上各种类型的斗笠,那些还会制作斗笠的老艺人坐在街上现场编织斗笠,这种科普方式也能让游客和普通民众直观感受,凸显出非遗科普主题。普通模式的“非遗”科普要达及的正是这种在体验中不自觉捕地让广大民众追寻到科学文明之光。当然,如果要追求非遗科普知识的而精准、规范、客观,专家模式的科普就不可少。比如说斗笠制作中刷的浆的成分、作用、比例这些涉及准确严谨的科学技术知识,有专家在现场咨询答问无疑能起到全面客观的科普效果。

前面所述,科普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传统手工艺非遗科普与传承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科普实践也并没充分达及“非遗”科普的目的:科技与文化两方面的融合。科普受众还局限于专家学者的研究领域小众,人们对非遗的传承保护意识还处于被动科普状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科普方式有待进一步推进。“指尖技艺 乡情寄托”的农村传统手工艺科普与传承工作,任重且道远。

参考文献:

[1]鲁可荣 胡凤娇.以竹为生:乡村传统手工艺的集体记忆建构及价值传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20.

[2]http://baike.baidu.com/view/179914.htm;百度文科,2008-04-20.

[3]http://baike.baidu.com/view/8226604.htm;百度文科,2008-04-20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2021年度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科普专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ZK4432。

猜你喜欢

传统手工艺非遗
非遗视角下探析豫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策略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建的路径分析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