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研究

2022-06-11李艳丽

中国新通信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产过程信息技术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化,各行业领域之间的生产产品质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企业竞争逐步走向白热化。在电子制造业领域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推动现代企业向着更加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进行信息化的转型改革已经成为电子制造业的重要举措,推动质量管理的精益化和信息化十分重要,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建设背景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电子制造业发挥信息化质量管理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期能够推动电子企业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品质。

关键词:信息技术;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流程重建

一、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发展背景

(一)国家政策全力支持信息化发展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经济面临着持续向好的趋势。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全球企业向着更加高质量水平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电子制造领域之中,企业发展核心的关键就是通过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与管理能力,推动企业持续性发展。电子制造业已经成为实体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以信息技术为抓手高质量的推动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的高质量发展,也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

尤其是在21世纪,电子制造业生产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占据市场的最有效的武器,原有生产模式中低质量的生产过程已经不适用于我国逐步的对外开放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适合我国扩大国内产品内需的核心需求,所以逐步走向高质量生产的道路是我国电子制造业必由之路。

信息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到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质量管理掌握着公司发展的最后关卡,还能够推动企业向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也能够为企业目前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现在的角度来看,企业之中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有了大体的框架。而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着企业向着更加多元化的质量管理模式转变成为枢纽,推动质量管理信息化、革新化、赋能化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背景之下的趋势。就现在质量管理来说,应用信息技术做到多功能化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不足,所以构建信息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生产过程信息化程度加强

电子制造业产品质量管理其重点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管控,电子制造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从最初的“低质量、快销路”的模式走向严格遵循PDCA模式,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其重点就是对生产品控管理的加强。目前为止,我国电子制造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已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基本接轨,部分领域甚至已经达到了国际前列。但质量管理理念的水平仍然较为落后,仍然需要积极的缩短质量管理水平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

我国初期电子制造企业的质量控制主要是以事后检验为主,虽然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影响要素有一部分的管理控制,但是很少对生产质量问题进行更加数据化的统计工作,导致初期我国电子制造业中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往往会重复多次出现,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彻底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关键,导致后期生产过程中问题的反复累积。对于最初阶段我国已经取得的改善成果并没有大范围的加以应用,就导致了推进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质量提升的效果,出现了间断性。我国对于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也是反复多次进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整改工作最终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电子产品质量水平提升较为缓慢。

二、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改善要点

(一)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

紧靠新阶段的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时代下数字化的浪潮推动着企业质量管理向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电子制造业领域之中发生着更加明显的变化,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生产过程监督来说已经略显落后。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质量管理模式正面临着发展的时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使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模式,比如像区块链,大数据等将生产过程模拟化,推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品控更加完善。事实上,通过信息技术对于电子制造业中产品进行监控能够进一步更加精准的对接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打造虚拟的生产过程场景,能够更快地发现风险,并根据相应的特征进行解决。所以推动质量管理的进一步革新,不仅仅能够带动生产部门和质量监管部门理念的提升和革新,还能够进一步推进电子制造业产品的质量管控,符合我国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又符合引进相关人才将前沿技术和具体科技成果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统一化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并不是一项短时间、快效益的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般都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行产品质量控制的阶段,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性阶段,制造业产品在生产出后,要积极地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进行销毁,同时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合格率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第二阶段是推动发展的阶段,产品生产出之后要保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大规模的合格,第三阶段是提升阶段,对于前两个阶段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纠正,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关键之处,并做好预防风险机制。目前我国质量管理所处的阶段是最后一个阶段即创新阶段,在这阶段中,质量管理应当更加贴合于我国信息的发展背景,电子制造业质量管理体系的纷杂,应当尽快建立起统一化的质量管理平台。一个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必须以科学系统为基础,将质量管理体系、系统流程控制与改进防范作为质量管理信息平台的運行支柱,在这一基础上,附加以相关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质量奖惩措施或是行为量化标准等辅助功能,确保构建的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具有完善性,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二)质量管理理念更新

精神的觉醒带动生活的变革,理念的革新带动生产方式的提升。推进产品质量不断地精益化,实现企业收益与发展的双向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将质量管理理念进行革新,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的多层渗透。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质量管理更加注重数据化,尤其是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电子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生产需求的夹击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制造业生产的困境。外部环境的影响震荡着我国电子制造企业的发展,首先是由于疫情的影响,防控措施从初期的暂时应对转化为长期的持续存在,企业之间的防控成本在逐年攀升,而在疫情的影响下世界整体的需求下降,经济发展的需求链和供应链遭受到冲击。企业面临的收益空间不断缩小,对于成本的控制也越来越困难,而产品质量又不容放松。

在这样的局势下,市场要求企业的决策预判周期不断缩短的同时将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才能够保证抓住机遇,而质量管理理念的革新则是应对现下危机的重要路径。同时,外部监管环境逐步的严格化、标准化,企业的发展需求推动电子制造业产品走向更加精细化的方向。

(三)质量管理工具

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分为:SPC,MSA,FMEA,APQP,PPAP,我们选择第一种工具,即SPC进行质量管理的风险管控。从变差的原因来分析,我们主要围绕着设备、料、人、工装、方法、环境等六个方面,在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假如工序之中人占据主导地位,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变差非常明显。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追求自动化,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工序通过设备替代人力资源,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的上料,下料,加工等方面均由机器自动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影响已经被彻底消除,在进行工序调整以及换工装、换产品等程序上产生着影响,所以人对于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的影响更多的是在支持功能方面,而对制造过程的影响较小。但是应当注意在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手工插装活动,比如像电路板需要人工装备的地方仍然具有人的因素影响。从工装和设备的角度来看,设备变压装置热老化、加压系统故障以及工装的严重变形,定位失效或者严重磨损,定位不准等均是变差的特殊原因,在发现这类情况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运行,解决问题。而出现设备液压油粘度微变、加温系统温变或者工装形状公差,工装位置公差等现象时电子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在顾客的使用需求范围之内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在电子制造业中,环境因素十分重要。电子制造产业对于环境十分敏感,倘若环境冬夏温湿度差,严重浮尘则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在电子制造产业之中车间洁净度等级分为100等级。所以在统计过程控制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电子制造业产业之中需求的风险部分进行及时的预警,并建立模型,在出现较大的影响风险是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

三、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电子制造业中一些先进企业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电子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之中对生产产品的质量控制仍然有较大的不足。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质量管理理念革新程度不够。虽然生产部门与质量部门两者具有一定的联合性,但是在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两者的连接度不高。在进行组织结构设置时生产部门与质量管理部门两部门之间的业绩与品控较为分裂,同时两组织部门之间的结构设置略微不合理。同时,质量部门的资源配备相较于生产部门的资源配备较低,这无形之中给整个企业之中透露出一种质量管理不受重视的讯号,尤其是在出现产品生产效率与产品生产质量出现矛盾之时,往往会采用偏向出货优先的方法。同时在现场管理组织模式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些许不足,目前我国电子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绝大多数为自动化进行,但是不乏人工操作部分。在人工操作的管理方面,电子制造企业质量管理模式混乱,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片面。

第二,许多电子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工序时,生产基准书不完善。这也就导致生产过程存在着混乱无序性,当然从这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于环境要素之中的人,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人错误调用程序或是不熟练使用相应仪器往往会造成质量品控下降。

第三,规范化意识较差,企业生产车间环境要求较严格,而质量第一的意识不足,6S规范不彻底导致生产现场环境较差,工作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控制缺失。

四、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提升质量管理措施

(一)加快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关键的质量管理模式

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关键的质量管理模式,其核心就是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开发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要推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应当依托于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生产过程全部数据化、可视化。在电子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强调的是工序流程的重要性,所以在工序流程进行运作时,后台要结合数据库做好日志记录。同时数据库中的数据清理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在无特殊情况条件下,不允许进行数据清理。质量管理体系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流程化,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在这根据电子制造业行业特点和出现的风险进行模型设计,同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升级,提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性,尤其是在信息逐渐便捷化,移动化的特征下,电子制造行业可以自主开发设计质量管理软件,员工可以进行更加便捷化的操作。另一方面推动构建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其首要条件是构建数据库,大量的收集相关数据。

以传统数据库access或MySQL为例,我们可以通过将系统与数据库进行对接,确保数据收集的有序性。当然在数据的数据阶段,主要是进行收录历史数据和行业相关数据,这在一方面可以快速地进行数据的分类和整理,筛选出有用的数据。另一方面,对于数据的收集还能够构建出相关的模型,为后续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基础数据。在数据收成及完成之后,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进入建设完成状态,后续的优化状态需要形成完整的链条工作,一般来说,质量管理在此时应当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此时可以采用PDCA循环方法。该方法是对传统质量管理方法的升级,从注重结果的质量监控过程转向注重过程的质量监控过程。通过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过程,能够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返工现象,降低产品报废率。通过全面设计质量管理的总体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可能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最终逐步优化质量管理方法,最终实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循环流动,同时又向前发展。

(二)推动管理人才输入和培养、加快系统构建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推动电子制造业质量管理逐步的向前发展,其主要核心就是要加强管理人才的输入和培养。加强质量管理人才的输入最主要输入的人才能够将电子制造业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的团队,简而言之就是建立能够符合电子制造业企业自主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的人才,一般来说,这类人才的稀缺度较高,企业吸纳培养成本较大。

所以绝大部分企业通过与外部团队合作,构建属于自己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因此要推动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全面化着重在于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强化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质量管理知识讲授,员工能够在电子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加强产品品控,尤其是在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后,应当尽快让员工熟悉质量管理智能化,数据化的应用。要不断地进行流程系统的建设,流程系统的构建是不间断进行的,是因为时代在不断变化,不断的修改或淘汰原有流程,緊跟企业转型步伐,将信息质量管理体系,融入企业发展整体的信息化战略之中才是推动电子制造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关键。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面优化电子制造业中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其首要的核心关键是提升质量管理的意识,在融入信息化的进程之之下,积极的培养相关人才,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流程体系,让质量管理执行起来更加顺畅。信息化时代要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就需要不断地对产品进行质量管控,强化质量管理的模式,推动质量管理向着更加符合时代的方向发展。才能够真正做到企业质量管理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李艳丽    河北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参  考  文  献

[1]陈芬.信息化时代企业质量管理方法优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 2020(15):80-81.

[2]全面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管控体系建设(上)[J].中国橡胶, 2021,37(03):29-38.

[3]唐建光.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实践经验(下)[J].上海质量,2020(07):53-57.

猜你喜欢

生产过程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电力配网的生产过程管理
高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中药饮片企业生产过程的偏差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