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2022-06-11陈心怡

工业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文化

陈心怡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振兴;景观设计

与城市相比,我国乡村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存在环境恶化、特色文化加速流失等问题[1]。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一段时期的发展,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利用地域特色文化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才可长久持续。在设计与规划时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地域文化环境的景观,目前乡村景观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在不破坏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建设。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地域文化

从广义上讲,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累、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2]。是在自然环境、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结果。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文水系、地形地势、物产特点等区位条件,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关键条件。例如南橘北枳,南北方人的性格具有较大差异等。物质文化是文化内涵的载体,通常可以直观反映出当地的特色,其中包括饮食习惯、服饰特点、建筑风格等。非物质文化没有特定的物质形态,多体现为一些精神及民俗文化,例如一些地方礼仪、传统技艺、婚嫁习俗等。地域文化是乡村景观设计的灵感来源,通过文化增添景观肌理,能使景观更具永续性。

1.2 乡村景观

乡村的整体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大量的村落、乡镇及多样化的居民聚集点,乡村对于我国整体的社会结构体系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乡村景观是当地各方面的综合表现,涵盖了经济、社会、人文、自然等。虽然不同历史,不同自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乡村景观,但美丽乡村景观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与环境相协调。与城市景观不同的是,乡村景观的吸引力在于其地域性、生态性、多样性和民族性。更加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材料上多为乡土材料,景观配置布局多为自然式。乡村景观是地域文化的载体,通过景观传递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和创作将地域文化进行延续和传承。

2 乡村景观设计现状

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近年来大量乡村开始进行景观改造设计,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破坏原有乡村的自然风貌会导致乡村景观衰退。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下,部分农村面貌发生了变化,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文化、生态冲击,农村日益表现出“类城镇化”的趋势[4]。未重视乡村自然资源配置问题,导致自然植被减少、景观硬化。一系列改造措施使得乡村景观空间失去了原有的乡土风情,缺失了生态活力。

景观批量化生产导致地域特色缺失。当前人们更加关注农村经济、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采用复制粘贴式的建设,缺乏对乡村整体历史文脉、自然生态环境的考虑,出现景观设计趋同、“千村一面”等问题,各村庄之间都设计同样的景观[5]。使得地域文化流失严重,当地人民的文化认同感下降。随着乡村的逐渐城市化,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自然风貌和历史积淀逐渐被磨灭。

未考虑人的功能需求导致设计流于表面。很多村庄的景观建设只依赖于区域建设者和设计师的规划,过于注重外在形式上的美观表现,花费大量资金构建形象工程,没有实际的文化内涵和功能价值。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未合理分析不同人群的需要,也忽略了村民对生产、休闲、游憩等基本功能的真实需求。

3 基于地域文化的鄉村景观设计意义

3.1 保护乡村自然生态景观

将地域文化赋予给景观,能使其文化特色更好地得到保护。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应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遵循适地性原则,减少人工造景、采用硬质铺装、砍伐植被来增加空地面积等城市化改造方式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用自然手段进行造景,让乡村景观与环境更好地融合,更具生命力。

3.2 促进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的长久沉淀,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将其融入乡村景观中,可以增强当地人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将本土文化传递给外来游客,促进文化传播与发展。将文化运用于设计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学习的方式。想真正做到富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设计要经过反复的推敲,这就要求设计者对文化要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当地文化进行灵活地运用。

3.3 增强当地的旅游竞争力

目前乡村是人们旅游目的地的热门选项,各乡村都抓住这个风口发展旅游业。乡村的地域特色是被选择为旅游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将吸引更多人群,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带动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设计意义,主要体现于自然、人文和经济三个方面。要着力打造与自然和谐,富含人文风情、有旅游竞争力的乡村景观。

4 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设计原则及方法

4.1 设计原则

4.1.1 尊重自然――生态性原则

自然环境是地域文化中的一部分,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体现乡村景观的原始面貌。从整体出发,统筹规划,使用传统的生态乡土材料,如竹子、木头、砖瓦等,它们在我国传统建筑中应用较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在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对原景观造成的破坏,尽量保留原始植被、建筑等景观风貌。乡村景观设计的目的是在保护乡村生态的基础上,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因此,要遵循生态性原则,对场地原有生态的破坏降到最小,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4.1.2 文化传承――地域性原则

需充分理解地方文化,让地域文化应用符合当地实际。村落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在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往往是景观设计的主题及灵感来源。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乡村地域历史文化景观及传统习俗的保留与恢复,使得不同地域的乡村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想要将地域文化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中,就要从历史源头开始思考。分析不同地域乡村景观之间的差异,以文化为基础打造特色地域景观。

4.1.3 以人为本――人性化原则

“以人为本”是我国古代“人本”理念的重要传承,其本身就属于一种文化理念应用,与地域性文化应用属于同类别[6]。所有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要考虑人的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需求。地域文化的应用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在此基础上也需要考虑物质需求,兼顾景观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在对于乡村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性质人群对文化和功能的需求,打造人性化的景观。

4.2 设计方法

4.2.1 载体传递法

精神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一定的景观载体来体现。在设计中可以运用当地特色的民间工艺手法或现代技术等方式,将特色文化故事、民俗风情等地域文化在景观构筑物中表现出来。通过构造公共艺术景观小品展现当地文化,增强景观的活力及场地的可识别性。

4.2.2 重构修缮法

将现有乡村景观与地域文化进行结合改造设计,找到景观中的文化缺失部分并加以完善,重新构建并进行景观再设计。对于历史较久远的景观构筑物,应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尽可能还原其原始风貌。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原有资源,避免历史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保留一定的文化底蘊。

4.2.3 元素串联法

元素串联法是通过符号化和情景化的艺术手法表现,将景观空间的各要素串联起来。符号化设计是一种对信息的整合提取,经过系统的设计将零散的文化进行整合,可反映出人们的思维方式及生活观念。情景化设计可通过分析场地的历史文化故事、人文民俗风情等特性进行情景编排,打造系列主题故事景观。这两个手法在景观中可起到线的串联作用,构成整体性景观。

在对乡村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时,要对场地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在不破坏地域生态环境基础上,将景观与环境相融合。在地域文化景观构建时,要将自己对于文化的理解通过景观载体展现出来。采用符号化、情景化的设计思路,使文化附着于景观,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在进行人文文化景观构建时,要从多角度思考,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5 瞿家湾镇滨水景观改造设计

5.1 区位概况

瞿家湾镇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与监利县的交界处,南临洪湖,北濒内荆河。有三横两纵的自然水系,城镇被水系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区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开阔,雨水充沛,适合植物和农作物生长,尤以水产品遐迩皆知。

5.2 项目改造优势与现状问题分析

5.2.1 优势

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瞿家湾镇是湘鄂西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历史使该地具有红色文化底蕴。三面环水具有丰富的鱼虾资源,地处平原有“鱼米之乡”的称号,有特色的洪湖水文化,生长了荷花、莲藕等多种水生植物。当地还有以渔民文化为主的民俗风情,包括自清朝以来广泛流传在洪湖渔民中的歌舞节目、荷花节文化、龙舟赛传统等。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当地政府和人民都将目光聚焦于乡村的景观建设上。为了更好地满足乡村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注重提升新农村景观设计的水平,彰显乡村风土人情[7]。

5.2.2 现状问题

依据实地考察调研,拍摄现场图片,对场地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图1)。场地内道路系统不完善,空间结构单一,没有满足人们活动的区域规划。土地缺乏合理的规划且杂乱不堪,造成部分土地浪费。原有水池被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和杂草覆盖,生活用水排放未合理净化。没有洪湖元素符号,缺乏当地特色文化的运用,未发挥红色文化基地的教育作用。

5.3 设计理念

以瞿家湾的红色文化为基础,从鱼米之乡为切入点寻找当地的乡土文化元素加以运用,构造了一个集生态休闲、文娱教育、农耕体验为一体的滨水景观空间。传递红色文化,承载乡土情怀,增强旅游特色,宣扬和发展洪湖精神,展现百湖之市的魅力。在最少程度破坏其景观的基础上,提供给当地村民更好的生活场所和休闲空间,提升和丰富了游客的体验感,通过旅游带动经济发展。根据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概念导图的绘制,如图2 所示。

5.4 分区设计

从三个方面对地块进行大致划分,“红色记忆+ 自然生态+旅游体验”形成综合性滨水景观。功能分区如图3 所示。

5.4.1 以红色记忆铸魂

区域入口处设置了红色文化广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起到了集散作用,同时可用作红色文化展示区域,贴近当地文化。根据瞿家湾镇的革命故事,在滨水入口区域设置洪湖游击队的船型景观雕塑,展现红船精神。同时,采用铺装形式建立革命历史事件时间轴,呈现革命者在根据地走过的艰辛历程,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景观中。

5.4.2 以洪湖文化筑体

洪湖市是百湖之市,有丰富的河湖文化。在场地改造中,保留原有池塘,打造荷花池,作为生态休闲空间。人们可在此赏荷、采莲,感受洪湖藕文化。在景观小品设置上,运用渔民文化,设置鱼叉、竹编鱼篓等形状的造型路灯。在平坦区域搭建戏台,供表演展示当地民俗歌舞戏剧,如洪湖渔鼓、湖虾弄鲇等。

5.4.3 以水乡田园增活

基于当地水乡的田园特色,打造码头景观及农田景观。建造时采用木头、竹子、石块等乡土材料用作铺装和景观小品搭建。一方面更具自然生态感,增强可观性;另一方面利用废弃材料,降低构造成本,激发乡村活力。码头在造型上采用自然流线形构造出鱼的形态,与鱼米之乡相呼应。根据场地高差,打造小型梯田景观,划分农田区域给当地村民,提供采摘体验场地。对于游客而言,增加了人与场地的互动性,更有体验感;对于本地村民而言,能吸引游客采摘,获得了农业与旅游双重经济收益,将土地利用最大化。充分挖瞿家湾红色精神、水乡文化等人文自然资源,构筑富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

6 结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的发展多依赖于政府决策和外部补贴,忽视了乡村地域文化和环境的差异。目前人们逐渐趋向于追求自然风光、乡土风情,使乡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瞿家湾滨水景观设计案例阐释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得出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注入地域文化因素,一方面可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当地的旅游文化吸引力,从而带来了经济效益。富有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更具活性,在文化的支撑下乡村景观更易取得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乡村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地域生态的保护,特色文化的传承,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景观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谁远谁近?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