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中嵌瓷的工艺特点及艺术特征研究

2022-06-11李彦昱殷健强王晓晓

工业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岭南

李彦昱 殷健强 王晓晓

关键词:岭南;建筑装饰;嵌瓷;工艺特点;艺术特征

嵌瓷是岭南地区一种独特的民族建筑装饰工艺,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万历年间,1900 年左右达到鼎盛,成为岭南地区祠堂、庙宇等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章以潮州嵌瓷的见闻为基础,辅之以专业的文献资料,对嵌瓷的制作形式和工艺特点等进行叙述。

1 岭南地区嵌瓷的工艺特点

岭南地区的嵌瓷大多装饰于建筑屋脊之上,需经受百年风雨的考验。嵌瓷匠人针对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利用特殊的建筑装饰材料和工艺,使得嵌瓷能够在室外环境下坚固持久、不褪色,留存至今。其特有的材料工具和工艺形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建筑装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下分别从上述两方面对嵌瓷的工艺特点进行探析。

1.1 材料工具匠心独运

1.1.1 骨架

嵌瓷的“骨架”主要由瓦片、砖块、瓦筒、灰浆,辅之以铁线、铜丝、钢钉等构成。匠人们将铁线、铜丝与灰浆进行结合,在加固坯体的同时也可增加其灵活性,部分嵌瓷成品各部位可以任意弯曲延展,是数代匠人们智慧的结晶。瓦片用于塑造嵌瓷摆件的形坯,以及人物、动物的躯干部分,如图1 所示。

1.1.2 瓷料

瓷料因其良好的抗风化、耐腐蚀特性及极低的吸水率,在众多建筑装饰材料中脱颖而出,成为岭南地区的传统建筑装饰。嵌瓷产生初期,瓷料主要来自一些废弃瓷器或碎瓷片。而今,瓷料主要由一些碗、碟、杯状的瓷器刷上色彩后大烤而成,或者用价格便宜、器性偏软、易于剪裁的低温釉下彩瓷器,由枫溪等地的陶瓷商家生产供货[1],如图2 所示。嵌瓷匠会根据各种形式设计的要求,用特制工具进行剪裁,空余时间也会剪出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瓷片备用。据卢渤鑫先生口述,剪一块条状瓷片需耗时18 天之久。现场制作时如遇到瓷片不够或造型独特时,也会根据需要现场进行嵌切。常见的瓷料主要有月牙形、椭圆形、长条形、菱形、水滴形等。颜色主要有:(1) 大红、桔红、桃红;(2) 大绿、二绿、浅绿;(3) 深黄、浅黄;(4) 深蓝、浅蓝;(5) 茄灰、白、黑几种[2]。卢芝高父子曾提出用玉石作为嵌瓷瓷料的设想,制作出表现力更强、更为精美的嵌瓷艺术作品,不过至今仍未付诸实践。

1.1.3 灰浆

灰浆则主要由雪蛤、蚝壳等地方材料烧制而成的貝灰粉制作而成。潮州嵌瓷对灰浆的划分十分细致,包括草根灰浆、大白灰浆、二白灰浆、头面灰浆、灰膏泥等。草根灰浆是用草根或麻皮浸烂后,人工锤槌至碎烂,掺入1 :1 的贝灰砂浆而成;大白灰浆是用宣纸或高粱纸浸透后,磨成沫状纸根,与100—200 目筛后的优质贝灰粉,槌至冒泥而不粘锤而成;二白灰浆是用草纸根与过50—80 目筛的贝灰粉,槌至冒泥而不粘锤而成;头面灰浆是用宣纸沫或草纸与过200 目筛的最好、最白的贝灰粉混合后加水调稀漂4—5 次,槌至看不到宣纸沫或草纸且不粘锤而成,将制作好的头面灰浆一块块泡在水中,用的时候再拿出来;灰膏与头面灰浆制作方法大致相同,无需加入纸沫,去水后的灰膏成为灰膏条需经历3 至4 个月的日晒雨淋,嵌瓷匠人需将其加水并研磨成灰膏泥使用[3]。据卢顺生先生口述,泡贝壳灰的水可以用来修缮风化脱落的老墙面等。

1.1.4 糖灰

糖灰是粗坯与瓷片及人像头部的黏合剂,由糖分占比60%—70% 的红糖溶液与二白灰浆拌匀而成,黏合力、耐久性极佳,制作完成需要泡在水中,使用时再取出。据卢顺生先生口述,贝灰是气硬性材料,属无机物,见到空气就会凝结,收缩之后表面易出现裂痕,黏合剂中加入红糖这种有机物可以有效地避免开裂。这种糖水灰泥附着在建筑物上,可以有效地抵挡洪涝及自然侵蚀对建筑物本体的影响,在潮湿多雨的岭南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今,许多地区的嵌瓷匠人已经开始使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水泥代替了传统的糖灰,不仅在黏合力与耐久性上大打折扣,也失去了传统的匠人精神与味道。

1.1.5 颜料

岭南地区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颜料多以矿物质材料与牛胶水混合调制而成,耐酸碱,经久不褪色,用以施加在嵌瓷灰泥粗坯或瓷片间隙中。主要颜色包括:水泥红、水泥绿、水泥黄、石黄、佛青、石绿、浓青、红丹、乌烟等,这些母色在嵌瓷匠人手中可以调配出许多复色,如图3 所示。而今,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考虑,很多嵌瓷匠人都开始改用丙烯、水泥漆等化学颜料进行嵌瓷制作[4]。

1.1.6 工具

嵌瓷的制作工具除部分通用器具外,多是嵌瓷匠人自制而成,多依赖匠人本身对嵌瓷制作的体悟,属于“专属”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打坯工具、剪裁工具、彩绘工具。打坯工具主要包括灰匙、镊子、小刀、铁铲等,其中较为特殊的“灰匙”因形似汤勺而得名,多为不锈钢材质,根据不同的用法选择相应的型号;剪裁工具主要包括砂轮、界尺、饶钳、剪刀等,其中较为特殊的“绕钳”为嵌瓷专用器具,钳口扁平且硬度较高,多为合金材质,根据瓷料形制大小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型号,如图4 所示;彩绘工具主要包括毛笔、刷子等,主要用于嵌瓷人物头像的彩绘、嵌瓷衣物褶皱的表现,以及嵌瓷缝隙的填色补色等,部分嵌瓷摆件还需题名、署名等。

1.2 工艺形式别出心裁

根据嵌瓷成品的呈现形式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平嵌、浮嵌、立体嵌三种。

1.2.1 平嵌

平嵌是先用草根灰勾勒底稿,佛青画出轮廓,再将瓷片剪裁成需要的平面图案,用糖灰直接将剪好的瓷片进行平面拼贴,与西方的“马赛克”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无瓷片的地方可以用二白灰浆抹画后进行上色。作品表面凹凸不明显,着重于画面的构图,一般用于近景、小型图案纹样,主要运用于传统建筑的侧脊、山花上,常与浮嵌结合使用。

1.2.2 浮嵌

浮嵌多用于屋顶,通常以绘画图样为基础塑形,追求多层次的装饰效果。匠人先用草根灰勾勒底稿,佛青画出轮廓,用灰泥以浮雕的形式对作品粗坯进行塑造,再用大白灰浆抹画幅底部后进行上色,而后将各色瓷片用糖灰嵌于粗坯之上,塑造出花鸟鱼虫、龙凤走兽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主要运用于祠堂、庙宇等建筑的屋脊、山墙,以及传统民居的门厅、壁堵之上。

1.2.3 立体嵌

立体嵌又称为圆嵌,是三种形式中工艺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一种,注重画面的饱满、均匀和对称,最终效果可以360°观赏[5]。先用瓦片、红砖碎混合灰浆、麻丝等,在屋顶或墙面塑出技骨模坯,再用草根灰加糖灰塑出设计好的图形,而后用糖灰嵌贴各色瓷片,有时还需在衣物褶皱等处加画线条,效果越发逼真。主要运用于建筑的正脊、垂脊、排头之上。

2 岭南地区嵌瓷的艺术特征

嵌瓷是岭南地区民间审美的重要载体之一。寻常人家的屋宇之上,常常装饰着花卉、鸟兽、鱼虾、人物等,多是瑞祥之物,蕴意着一家人平安富贵;在宗祠、寺庙等地方,其屋檐之上,则立有龙凤、麒麟等各式各样的瑞兽,亦或是各种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庄重威严,含怒而视,无形中烘托了庙堂的严肃凝重,更在民众心中增添了一抹“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神秘。嵌瓷表达了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

2.1 表现手法扣人心弦

2.1.1 造型生动

在嵌瓷的造型上,无论是飞禽走兽还是花鸟虫鱼,它们的动作和生长态势都表现得惟妙惟肖。制作人物嵌瓷时,匠人们也会从人体本身出发,模拟相应的动作,使得嵌瓷作品科学合理、栩栩如生。人物衣着也会精心地进行处理,将瓷料接缝等制作成衣物的褶皱,并在瓷片表面绘制相应的细线,嵌瓷作品更加逼真、形象。

2.1.2 色彩丰富

在嵌瓷的用色上,匠人们多采用红绿色系,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并辅之以黄、白、蓝、黑等色系。植物茎叶的深浅变化,动物羽毛的浓淡交替,人物衣着的色彩纷呈,无一不展现出嵌瓷作品优秀的色彩展现力与艺术感染力。

2.2 艺术题材包罗万象

2.2.1 题材内容

嵌瓷题材从内容方面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生活题材、瑞兽题材、人物题材三类。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在建筑装饰的运用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1) 生活题材。生活题材是嵌瓷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题材,分布于屋檐下、脊肚上或墙壁主体形象的周围,具有陪衬作用,也可作为单独的室内装饰画。生活题材涉及范围广、形式灵活随意,嵌瓷匠人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创作,如花、鸟、鱼、虫、蔬菜、瓜果、器物等。虾蟹寓意“渔业丰收”菊花寓意“杞菊延年”,喜鹊寓意“喜报来传”,花瓶寓意“平安顺遂”等,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瑞兽题材。瑞兽题材嵌瓷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表现题材,一般装饰于祠堂、庙宇的正脊,创作对象大多为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珍禽、瑞兽,例如龙、凤、仙鹤、麒麟、神鹿等。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中的嵌瓷通常有《双龙戏珠》《双龙夺宝》《双凤朝牡丹》《双龙双凤》《麒麟双凤》等主题。龙、凤、麒麟等图腾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都体现出神秘的色彩和民间信仰,代表着祥瑞与吉庆。麒麟有驱邪镇宅、招财进宝等吉祥之意。龙为灵兽之尊,是远古部族各图腾的组合形态,如图5 所示。

3) 人物题材。早期的庙宇、宗祠是人们教育和信仰的中心。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嵌瓷中的人物题材大多位于屋顶的正脊和垂带,主要取材于传统的民间小说、民间故事、戏曲人物等,多为忠孝节义、惩恶扬善等题材,在宗族团结、民众教化上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例如,《三国演义》等民间小说中的历史人物,《白蛇传》等民间故事中的故事情节。六百多年历史的潮剧为嵌瓷提供了大量的创作题材,嵌瓷匠人将潮剧当作模板,将帝王将相、历史典故、英雄人物、打斗画面等潮剧名段移植到嵌瓷的創作中,他们手下的嵌瓷人物造型生动、形象丰满、神情兼备,是嵌瓷艺术的精髓,如图6 所示。

2.2.2 题材特点

嵌瓷题材不仅在内容上各具特色,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展现出宗族性、寓意性、故事性等特点,承载了岭南地区的民风与民俗。

1) 宗族性。嵌瓷承载了许多民俗风情和人居文化符号。岭南人,尤其是潮汕人,重血缘宗亲与祖先崇拜,传统的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流传至今。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海上贸易条件,使得“下海”经商成为了当地人普遍的谋生手段之一。对于诸多背井离乡的岭南人及其家人而言,祈求祖先与神明的庇护成为了面对航行途中无法预测和认知风险的“定心丸”。长久以往,宗族信仰的传统便延续下来,成为岭南地区人民的精神信仰和情感寄托。嵌瓷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工艺,被赋予了文化的意义,是岭南人精神文化的载体。大多岭南地区的嵌瓷都是作为祠堂、庙宇等建筑装饰或立体神像出现,因此嵌瓷题材大多具有宗族性。

2) 寓意性。祥瑞之物是嵌瓷最普遍的表现题材。吉祥图案不仅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也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象征,其主要寓意为“喜、贵、寿、富”,传达了劳动人民对于功名、权利、财富、寿命、多子多孙的意愿。除此之外,日常的蔬菜瓜果、家禽走兽在现代嵌瓷应用的范畴更加广泛,喜闻乐见的生活性题材更易于欣赏。例如,寓意多子多孙的莲花、寓意平安顺遂的花瓶、寓意杞菊延年的菊花,以及寓意吉祥幸福的孔雀等等。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传统吉祥物,几乎所有的嵌瓷题材都具有一定的寓意性,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故事性。嵌瓷经常采用一组或者多组的图案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嵌瓷作品内涵丰富,画面生动活泼,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普遍位于祠堂、庙宇的屋脊之上。嵌瓷作品所传达的人物、图案多种多样,它们大多来自传统民间故事、英雄人物、戏剧等题材,每一幅图案都有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具有深刻的教育与文化寓意,映射出祖辈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期待。卢芝高先生的嵌瓷作品《十五贯》描述的便是一名廉洁正直的太守况钟,冒着丢官的风险重判冤案,捉拿真凶娄阿鼠的故事。卢老刻画的娄阿鼠尖嘴猴腮、龅牙鼠相、丑态毕露,与精明睿智、正气凛然的况钟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图7 所示。

3 结语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岭南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及其他各地区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了岭南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舶来文化等相互交融、丰富多元,却又保持其原生性的地域文化特征,因此嵌瓷艺术应运而生。岭南传统建筑装饰中的嵌瓷工艺精湛、题材广泛,展示出纯真自然、生动活泼的艺术造型。文章从材料工具、工艺形式等方面分析了嵌瓷的工艺特点,又从艺术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归纳出嵌瓷的艺术特征,以期为相关学术研究及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猜你喜欢

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岭南
忆岭南
雨岭南
不辞长作岭南人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金华市建筑装饰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浅议侗族戏剧的艺术特征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绿色建筑装饰理念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