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強努力 有付出才會有收穫

2022-06-10

澳门月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專業內地項目

提到現在年輕人的發展問題,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從小到大在澳門讀書,給自己的感覺就是方便。上課、上學也就是十分鐘的車程或路程,這讓我們形成一種習慣,就是不願走得很遠……

安逸的環境影響年輕人走出去

我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所謂的旅遊,就是離開澳門本島去氹仔、路環遊。還有,過去澳門人去看演唱會、參加體育活動等時常是免費的,甚至有時候去香港玩都有人送票,因為澳門有賭場等來贊助這些費用,大家過得日子不需要過多地去爭取,得來的東西太容易,這就容易形成一種習慣。多年來澳門的孩子缺少與香港及內地的那種逼迫你去生存的社會環境。

魚活得好不好在於水質,澳門這個環境在回歸前後,尤其回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不需要太多地去打拼。因為經濟好、福利好,讓我們年輕一代已經習慣地意識到自己過得很好、自己過得不錯。不願意去嘗試追求新的東西,畢業了就想著去找一份穩定的政府工或去賭場做一份收入高的工作。

作為一個七十年代出生的澳門人,由於喜歡打球、運動、旅遊,接觸澳門方方面面的年輕人非常多,包括一些從內地來澳門上大學的年輕人、一些新移民,他們的父母輩認為澳門的環境好、福利好,習慣讓孩子們做一些他們自身不願做的事情,就想讓他們去考個政府工、公務員或者賭場公司做。實際現在的這些年輕人眼光不僅面向內地,還面向了國際一些地方,是他們的上一代或者說是我們現在的這一代60、70後的父母,以自己習慣的那個年代思想來灌輸現在的下一代,這是很有問題的。因為一個社會太過單一、太過安逸就會存在問題。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我認為再過十年甚至十幾年,因為現在珠海、深圳的專業領域、管理層等的基本工資跟港澳已差不多了,所以這樣就會吸引人願意出去打拼。還有澳門市場這麼小,只要去過外面的人就會感覺到澳門空間小,沒有太多的事可以做,沒有很好玩的東西。就如同我喜歡大量不一樣的運動,澳門是提供不了的,滑雪、打橄欖球等。主要的原因是以前的政府跟整個城市的氛圍讓我們選擇單一、過的很安逸,使得我們常常覺得政府讓我們幹什麼並不是很感興趣,這種思想深深影響了下一代。

澳門是個人際社會,很多事情都要去靠關係,有些人還習慣於伸手去向政府要錢,得來全不費功夫,這也深深地影響著下一代,這是一個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自我突破尋找空間實現發展

談到走出澳門尋求發展的問題,就如同我們上一代的父母輩,為了生存從內地跑到其它城市或者香港、澳門、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現在反過來了,澳門沒有這種更好的發展環境的時候,人們就需要到其它大城市或者周邊地區去打拼。

我的家境並不富裕,在澳門讀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做設計工作獲取些收入,畢業後兩三年時間就做主管了,後來自己創辦公司開拓業務。我認為從事室內設計的工作,實際就是為客戶服務的工作,為了讓客戶滿意,必須努力地付出。那些年為了獲取項目,爭取一些內地的客戶,我經常是一個星期的時間都在空中來回的飛,時常會貼很多往返的交通等費用來為客人提供周到的設計服務,當時都不會去太多的計較虧和贏的問題。同時加上前些年澳門的經濟情況很好,通過我們專業的服務,業務做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有些年份業務總量達到數千萬甚至上億元。

2014年我在粵澳跨境工業區珠海園區注冊了企業,招聘澳門和內地的員工在那裏工作,同時又在深圳和別的公司開展合作,在上海也有合夥人做些項目。過去室內設計和裝修工程我們都在做,項目一多,有時要管幾十上百人的隊伍,非常耗費精力和體力,會覺得很累。在從事這些工作的過程中,自己開始思考獲取和放棄的問題。

設計屬創意服務行業,要做的專業和精緻,就不可能什麼都去做。就如同一個高級餐廳,你有非常好的出品和菜式,但你不可能連物流等都自己來做,要有選擇做自己擅長的,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我是學設計管理的,多年的工作已積累了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我認為要想在設計及管理方面向更專業的方向發展,就必須放棄下遊的裝飾工程業務,專做設計。

在澳門辦企業前十多年為了拓展內地市場,由於文化背景、對時尚的追求認識及價格等的差異因素,做得比較辛苦。但隨著國內營商環境的改善,交通便利化程度的提升,經過努力情況好了很多,內地業務遍布全國多地。

大概在過了四十歲的時候,我認為自己的學歷不夠,需要更多的在心理學、人文學及與客戶溝通方面充實自己,便選擇了邊管理著公司邊去意大利的米蘭理工大學遊學,主要是通過交流來獲取更多的經驗,認識更多的朋友,開闊自己的專業視野。

設計是一個需要沉澱的行業,需要完全付出的事業。記得我剛入行的那些年,在家裏時常做到深夜4、5點鐘,我父母看不過去就問我哪間公司讓你要做到深夜4、5點鐘,我告訴他們,公司沒有要求我這樣做,是我自己要求自己這樣做,幹不完不行。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包括我自己親戚朋友的一些孩子,他們都比較計較加班付出的問題,雖然這是一種文明的要求,但我認為每個人要選擇自己需要什麼、得到什麼,那就必須有所付出,有付出才有收穫,這也是一個公平的法則。

衝破習慣拓展生活新天地

從小到大我都有接觸過內地,小學時因父母在澳門工作很忙,假期我時常去廣州生活。當時澳門發展的情況比較好,但我挺能接受內地的環境。長大成年後因文化背景、接受的教育不一樣,加上要求會高一些反到會有些心裡抗拒。90年代的中國城市的環境、面貌等都沒有現在發展的那麼好,尤其是二、三線城市。但是那些年我還是完全習慣了內地的生活方式,適應了當地城市的感覺。

作為一個專業搞設計的,走了全世界很多地方,我自認為還是比較挑剔的。我非常在意城市的整個規劃、景觀、空氣、人文,前五、六年我經常會一個月時間在歐洲生活,近幾年我在珠海、深圳生活的時間明顯多了,這兩個城市讓我很喜歡,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更有文創的感覺。藍天白雲、空氣也很好。這兩個城市還有更突出的就是綠化做的好。另外兩個城市都以外來人口為主,這和我的為人處事原則很相近,就是不抗拒與世界各地的人溝通、交流做朋友。就如同自己現在在珠海打球、搞運動,什麼膚色、背景的人都可以在一起。

珠海、深圳包容性很強,這一點甚至好於澳門。我經常還會去江門等地露營,那的風光感覺非常不錯。過去去杭州、蘇州、上海會感覺環境天氣都很好,實際嶺南這邊的人文風情很有味道。由於這邊的華僑非常多,這裏的建築包涵了嶺南、國外的一些風格,比如雕樓、田園、山水都與眾不同。

通過這麼多年實踐摸索,我得出一些認識,室內設計不能過多地去創新,它會沿用很多歷史的經驗,顏色、風格有些可以創新,但它的架構、功能性不能太過創新,要提升一個人的習慣,習慣就是歷史,歷史就是習慣,它是一個沉澱的過程。在這一點上過去我們都是比較浮躁的,總認為設計是一門藝術,缺少與人溝通。我出去講課或演講,首先會灌輸一個理念,就是我們做設計的是一個服務員,我需要用你懂的語言把我的專業告訴你。

營造公平公正

營商環境是最大支持

通過這些年在大灣區注冊公司開辦企業,我認為國家對港澳企業的優惠扶持政策非常多,這兩年疫情就給予了減稅政策。大灣區現在通過手機的微信等就可以辦很多企業和個人的事情,而且經常會收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各種服務性提示,這一點澳門也在學,但很多事情還必須本人跑到窗口去核定辦理。

在安全性方面,我認為珠海、深圳也是非常好的,比如道路上到處設置的攝像頭都會為交通安全提供依據和保障。還有一點就是內地生活的便利程度方面,讓我反而不習慣在澳門。

過去人們比較崇洋媚外,習慣去日本、歐洲等外國旅遊。但這些年去國外十天半個月的旅遊,已開始不習慣了,更喜歡在國內旅遊。比如內地的停車、購物、辦什麼事情等都已變得非常方便。

作為一間不大不小在澳門和內地發展的企業,實際我們不需要政府太多的支持。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自己也做了不少的事情,在國際國內拿了許多獎項,在行業已曉有名氣,我認為政府只要營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讓企業通過公平競爭、適者生存地去發展就好。這一點我認為內地已越來越好,越來越透明,反而澳門很多需要靠人脈來面對很多問題,你怎麼樣宣傳都沒什麼用。內地是靠你的作品、能力來談項目和合作,這一點比澳門要好。

發展環境還須日益公開透明

實際上澳門的今天我很早就有預判,因為產業太單一。前些年我接的設計等業務有娛樂場、商場、酒店、豪宅等等。我算比較幸運,疫情前接了一些大的項目,持續這兩年一直還在運作當中,業務比較平穩。這期間接項目受疫情影響商業上的少了很多,但高端的住宅項目反而有一定增加。

這麼多年在澳門、內地大灣區城市及其它地方開展業務,給我一些比較深的感觸,有些朋友問我是不是在國內接項目、收錢要經常應酬、喝酒,內地人霸道收不到錢,但實際上我覺得這方面澳門反而比內地要嚴重。我在內地很少用酒文化來做事,人們非常看重我的專業,談的項目價格一般都不會隨便降低,而且也比較遵守合約,法律方面也有不錯的保障。反而澳門太過人情的東西,太多人脈的問題要處理。

在深圳、珠海等打拼的這些年,也會遇到一些沒完全明白的事情,比如我在深圳開公司不能用我自然人的身份和內地自然人一起合夥註冊企業,必須是我和內地已註冊的企業一起合夥才能註冊公司。而珠澳跨境工業區註冊的企業是我以個人名義註冊的。

在我們這種服務類企業日常的運作過程中,有時兩邊企業因發工資等原因需要資金相互調配時,面臨兩邊幣種不同,之間有匯率差的問題,如何合理合法地處理這個問題,避免因一些灰色地帶而觸犯法律,還需要政府等相關部門給予必要的指引。這個問題可能對做貿易的企業有相關的操作規定,但對做服務的企業就不是太清晰。

這些年做企業,我很少去找政府,我認為政府就是做好醫療和安全等相關配套的社會服務,營造一個相對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就好,讓政府來養你全家,要管你吃、喝、住等也明顯不合理。難道企業沒生意做就要求政府給錢或給項目嗎,我不能理解這種做法。在市場打拼這二十多年,即便是在最困難的階段,我也沒有想著去找政府來解決什麼問題,有那份精力不如多用在提高專業上和服務客戶上。

在澳門如何讓政府來幫助企業,我認為只要治安良好,公平競爭,政府放出來一些項目也是要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來獲取。作為本澳室內裝飾設計協會的理事長,我有時就想找政府等部門談,政府項目如何能讓行業企業共同參與,而不應一直只給幾家企業去做,要體現公平競爭的原則。

在內地運作企業的這些年,前期稅相對比較高一些,在6%的樣子,疫情後下調到1%,低了很多。同時給人感覺稅的計算方式比較複雜,有些是雙重甚至是多重的交稅,會增加企業的負擔。

避免讓年輕人過“躺平”式生活

內地現在為澳門去註冊的企業及就業人員提供了不少的保障,如可以購買內地醫療保險等。但對內地不少地方為了吸引港澳人員去創業或辦企業,推出各種現金補貼、獎勵等方式比較反感。就如同內地一些朋友說澳門很好呀,每年給一萬元現金分享,實際這都不是很正常的做法。用現金發放吸引人的方式中間容易出現漏洞,比如會有人通過註冊空殼公司的方式來賺取錢財。就好像我法國的一個朋友生了三個孩子,一家人就什麼都不用去做,政策養育了他全家,我也接受不了這種生存的方式。希望每一位正常人都能通過自己付出的方式,獲取應有的回報來生活,而不要通過鉆政府政策空子的方式來生活。

我希望我們的政府能做好社會安全、免費教育、醫療服務、環境建設等工作,讓市民能在法制的環境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健康幸福的生活。但要避免讓年輕人過於安逸,形成不想幹活又想什麼都有的思想,從一開始就在“躺平”式的環境中享受生活。

經歷過香港、澳門這些年各種事情及變化,給我們帶來不少的思考,香港前些年的政治動盪提醒我們社會上出現了什麼問題,應該怎麼去應對和解決。疫情來了,對人類和各國也是一次考驗,如果我們應對好了應該是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在吸引港澳甚至是臺灣的年輕人來內地發展,還要注意關注和解決不同地方之間意識形態方面的一些差異性問題,這是我和很多澳門及內地年輕人接觸過程中,感覺到是最主要的問題。在當今的互聯網世界,資訊發達,每個人對事物會有各自的認知和判斷,在吸引港澳年輕人融入內地的過程中,要善於用更開明的思想、觀點和方式,淡化用過於政治化、教條化和比較刻板的方式或印象與他們開展交流和溝通,這是未來港澳台年輕人融入國家發展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專業內地項目
新文科背景下翻譯技術與本地化管理微專業建設實踐
tuning up
《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發佈就業軌跡發生哪些變化?
C919时间地理
名氣可用用在哪裡?
全球基礎設施中心項目庫正式啟動中國參與發佈首批項目
內地男子涉賭場偷碼就逮
內地漢投資賭廳詐騙600萬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