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路径选择
——基于社会学专业视角

2022-06-09韩梦露赵艺晨龙潇宇

广西教育·D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边缘化社会学大学生

韩梦露,赵艺晨,龙潇宇

(云南师范大学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1)

据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消息,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 万人,同比增加167 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1]。受经济下行、疫情叠加、应届生求职数量远远高于预期多重因素影响,“高学历低就业”现象将日益严峻,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就业渠道将更加狭窄。

图1 高校毕业人数(万)

图2 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升学率就业率未就业率对比图

另据《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该校社会学专业升学率持续上升,2015~2020年依次为7.14%、23.26%、10.64%、15.63%、12.50%、19.05%。毕业生就业率除2017年达87.23%小高峰外逐年走低,2020年达最大峰值47.62%,其他年份依次为3.57%、4.65%、2.13%、6.25%、25%。就业方向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就业对口率自2015~2020年依次为19.64%、6.98%、6.38%、3.13%、12.50%、2.38%。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连年暴涨,加之热门专业内卷,边缘化专业学生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日趋激烈。面对边缘化专业学生就业困境,深入分析问题成因,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边缘化(marginalize)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提出来的社会学术语[2]。从字面语义来看,边缘化即远离中心、远离主流社会,处于不重要或边缘地位。边缘化专业,指的是处于弱势地位且获取资源较少的专业。

依据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边缘化专业可分以下三类:一是冷门专业。这类专业就业岗位有限、薪酬待遇较低、发展前景不明朗。如社会学、历史学等专业。二是基础专业。如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因偏重理论研究其隐性价值无法直接量化,难以得到社会和高校自身的重视。三是新开设专业。学科建设百事待兴,专业特色与优势、学生学业水平和专业技能有待市场检验。

(一)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作为就业市场的弱势群体,边缘化专业学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所学专业与劳动力市场严重脱节。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更让他们输在了求职就业的起点。

1.社会认可度低

与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相比,边缘化专业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不是很高。以社会学专业为例,很多人把社会学、社会工作、社区工作混为一谈,认为社会学专业毕业后就是去社区、街道办事处等事业单位。而一旦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边缘化专业学生就会转入热门专业。从学校角度看,部分高校对边缘化专业存在歧视,在政策引导、师资配置和奖学金、助学金及推优名额等教学资源分配上厚此薄彼。边缘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接触不到就业平台,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以致错过大量就业机会。就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目前几乎不存在完全对口的工作岗位,毕业生求职往往挤占心理学、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等专业职位。

2.与市场需求脱节

受专业背景、环境的影响,边缘化专业学生就业取向表现出明显的细化、小众化特点。有的学生选择考研,有的学生则放弃专业特长,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工作领域。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48.7%选择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25.4%进入国企,14.9%在银行担任销售经理,6.7%在互联网企业担任产品经理助理,4.3%从事媒体行业。

3.就业机会不均等

区域收入差距拉大、阶层贫富悬殊直接造成了边缘化专业学生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央行《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前10%的家庭,拥有全社会49%的财富;底层20%的家庭,净资产只占全社会的2.3%[3]。2009年安徽省对省辖6 所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社会学、哲学等一些边缘化专业学生87%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4]。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急于借助大学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贫困的家境迫使他们只能选择门槛、费用相对较低的边缘化专业。

4.就业难引发社会问题

一些大学生求职受挫后,美好的理想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差距会让他们产生很大的挫败感。据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在求职受挫后有9.6%的学生生活态度消极,21.3%的学生自我怀疑,4.9%的学生怀疑政府公信力,有49.6%的毕业生加入了收入水平低、工作不稳定、基本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蚁族”。而“蚁族”的出现,极有可能对在校大学生传导学习心理极端化、就业心理消极化等思想情绪,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总量已超2亿。边缘化专业学生长期处于“史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季”困境。高等教育社会流动功能弱化、二元劳动力市场差距拉大、大学生就业成本攀升,是导致其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1.高等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的功能弱化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 万,比上年增加近五成;2021年增至909 万,比上年增长12.6%。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就业市场开始由“卖方”走向“买方”,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慢就业”等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去年3月1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4%[5]。一些高校只追求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招生标准、生源质量整体下降,教学硬件、师资配备滞后,使“先天不足”的边缘化专业学生长期处于低效教育状态。学生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拿到手的文凭,并非他们想象中的就业“敲门砖”。

2.二元劳动力市场促使大学生就业方向趋于单向性

新结构主义社会学家皮奥里(Michael J.Piore)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内部)市场和二级(外部)市场[6]。一级市场多为大单位、大企业,待遇优越、工作稳定、发展空间大;二级市场多为小单位、小企业,薪酬偏低、工作不稳定、发展空间有限。

大学生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优先选择北上广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其次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或私企。以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为例,毕业生择业意向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到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依次递减,占比为22.7%、22.6%、19.1%、19.0%、11.0%、2.0%。而举国关注的“国考热”在2021年再创新高。据央视新闻、中新社、中国青年报消息:截止2021年10月24日,2022年公务员国考报名过审人数超过183 万人,热门岗位竞争超两万选一[7]。

大量的人才涌入,助长了人才流入地“人才高消费”和“低学历人才闲置”现象,造成了人才与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中西部、偏远乡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因位置偏远、环境不良,苦于无法吸引到亟需的人才资源。

二、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

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边缘化专业学生就业路径亟待优化。应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作为既关乎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8],发挥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作用,促进边缘化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

1.提高边缘化专业的社会认同感

(1)提高边缘化专业的社会认知度。学界普遍认为,基础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学科是应用学科的基础,对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高校竞争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9]。有学者认为,边缘化专业更适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10]。社会学专业对个人的心理健全、人格完善、客观科学看待和处理社会问题更具有积极的意义。方小玲认为,社会学专业应时代而生,学科特色的时代性应予彰显[11]。为此,必须重视边缘化专业基础学科建设。

(2)加强边缘化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教育。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极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高校应适当放宽条件,允许学生转到比自己所在专业录取分数低的专业,空出名额可通过专业测试的形式遴选想要转入的学生。可完善辅修专业制度,为一部分希望进入适合自己专业的学生创造机会。还可从专业培养和就业指导两方面入手,帮助其实现专业认知重建,提升其专业就业能力。

(3)开展边缘化专业知识宣传活动。每年录用大学毕业生最多的用人单位是企业。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开展“网络直播”“线上展览”等展示活动,或组织线上答题、有奖竞猜活动,宣传边缘化专业知识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提高企业对边缘化专业的知晓度和认知度,不断扩大边缘化学科专业的影响力、竞争力。

2.提升边缘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1)优化高校专业设置。边缘化专业的出现是劳动力供给出了问题[12]。相关部门应扶持建设一批最具前瞻性、引领性、研究性的边缘化学科专业,在政策倾斜、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雪中送炭”,不断提高边缘化专业的建设内涵。高校也应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增设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公共服务领域急需的专业[13],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开展人才市场需求预测。只有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调整,人才供需矛盾才能真正缓解。一是建立边缘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专业的设立、撤销及招生规模应结合第一志愿平均报考率、平均转专业率、教师人均绩效、就业创业等情况综合考量,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调整。二是建立边缘化专业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机制,合理设置招生专业和人数,创新设置“交叉学科”“新兴学科”,针对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促进紧缺型实用型人才培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高校应积极引导教师走出校园,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对接。以云南省为例,该省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八大重点产业。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定期安排教师深入相关企业,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在企业转移转化,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4)扶持边缘化专业学科建设。边缘化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大学前两年不分专业,先修“共同的基础课”,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既缩短了劳动力培养周期,也可一定程度上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应增强社会学等人文学科设置的精准度和前瞻性,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可采取小班化教学、长学制模式、精细化培养,以满足社会对边缘化专业人才的高质量需求。

3.促进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就业机会平等

(1)建立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我国特有的“差序格局”对边缘化专业学生就业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公务员单位“逢进必考”缓解了这种影响,但仍存在各种不公正现象,一些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内部招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相关部门应严格规范招聘权力和行为,加大公开招聘工作的公信度和透明度,将家庭社会资本对就业过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2)降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大学教育的高成本对边缘化专业大学生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应综合考虑地域差别、专业差异等因素,提高生均教育经费标准,降低专业收费标准,引导银行提供低利率、零利率助学贷款,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支持。还应探索实行更合理、更完善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提高奖助覆盖面,不断增强边缘化专业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3)引导大学毕业生顺畅有序流动。高校毕业生愿意到东部地区就业,在于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应依托“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等平台,加大双一流高校与中西部地方高校合作办学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留住人才。岳昌君认为:中西部地区、基层地区高素质人才较少,人力资本很容易贬值,应给予他们“人力资本保值收入”作为补偿[14]。

4.提高边缘化专业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1)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部分边缘化专业学生求职能力低,对自己缺乏准确定位是重要原因。应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针对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应引导他们合理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并分年级、有重点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其次还应对规划及时进行细化、评估和调整,确保其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2)搭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高校能否提供有价值的就业指导,直接影响边缘化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开辟边缘化专业学生就业渠道。如黑龙江工业学院与鸡西市人社部门打造政校合作联合体,边缘化专业学生可全方位享受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红利[15]。再如四川大学加强产教融合,把5 家由该校教授创办的企业打造成了优势学科产业高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和创业培训示范基地[16]。

(3)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如何才能顺利就业创业,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和调适。一是克服盲目乐观或消极懈怠情绪,既要勇于挑战自我,也要提高抗挫折能力,提高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学生兼职、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培养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三是主动接受和融入“零工经济”“平台经济”新就业形态,积极尝试以“两栖”或“斜杠”方式实现自主性就业创业[17]。

猜你喜欢

边缘化社会学大学生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
萨娜的“边缘化”写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