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分析

2022-06-09何翊飞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控系统广电关键技术

何翊飞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县融媒体中心)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形成了冲击,广电媒体顺应发展趋势,优化和完善自身的播出和管控模式,在对传统业务进行创新的同时,积极发展新业务接口,用高质量的信息传递输出积累用户,增强用户黏性。融媒体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助推了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电面临新媒体运营模式带来的挑战,但传统播控技术比较封闭,难以和新媒体技术紧密融合。基于此,广电媒体应当发挥网络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等的作用,改进自身的播控中心关键技术,保障广电播出业务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广电产业实现稳定发展。

1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系统结构概况

1.1 播控中心系统结构

广电播控中心系统是其播控技术的重要体现形式,播控系统由多个不同子系统组合而成,包括总控平台、分控平台、存储平台、监控平台、控制平台和通信平台等[1],各个子系统的作用也不相同(见表1)。各个平台发挥独立作用的同时又彼此相依,共同保证广电播控中心系统的稳定性,将高质量、安全性的广电节目提供给广大用户。

表1 广电播控中心系统结构

1.2 播控中心系统特点

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也是其能够在现代播控系统中大范围应用的主要原因[2]。广电播控工作人员在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播控能力的同时,也可为受众带来更佳的视觉体验。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于总控系统中,不但形成了多级矩阵模式,而且可丰富矩阵功能,增强信号划分,实现播控的高效运行。即使矩阵出现异常,但由于隔离效果影响,不受波及的矩阵依旧能正常运行[3]。另外,现代监控技术在广电播控系统中的应用,能让工作人员更为及时地掌握、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如果发生异常,能第一时间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 融媒体时代广电节目人口覆盖率趋势

近年来,广电节目人口覆盖率逐渐增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广播节目人口覆盖率为98.71%,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为99.07%,截止到2020年,广播、电视节目人口覆盖率已经分别增长为99.38%和99.59%(见图1)。这说明民众对广电节目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广电节目应当提升影响播出质量的播控中心关键技术水平。

3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目前,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应用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服务器异常

广电播控中心技术的核心是音视频服务器,倘若音视频服务器发生异常,必定会影响广电播控效果。一般而言,电源与设备连接环节中容易出现音视频服务器异常,如果异常连续发生,则可能会导致故障[4]。验证与维护音视频服务器异常时,由于存在流程偏差,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标准技术手册,减小音视频服务器故障率,确保播控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3.2 电源异常

广电播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倘若出现电源线路老化或是电压不稳定等情况,必定会影响应用广电播控技术的效果,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系统瘫痪。

4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的管理策略

随着广电5G 建设、高新视频发展、数字内容生产、信息技术和广电行业的融合创新,我国交互式网络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IV)用户规模与互联网电视(Over The Top,OTT)用户规模都呈上升趋势。2018年,我国IPIV 用户为1.54 亿人,OTT 用户4.20亿人,截止到2020年,IPIV 和OTT 用户分别增长到3.00亿人和9.55 亿人,相较于2018年,IPIV 的用户规模将近翻了一番,OTT 用户规模翻了一倍还多(见表2)。这说明广电媒体积极、主动转型升级,基于传统媒体的优势特色,发挥新媒体在信息播放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广电媒体而言,除了改进播控中心技术、构建平稳播控中心平台外,还应当加强播控中心关键技术管理,具体的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表2 2018—2020年我国IPIV 和OTT 用户规模变化表(单位/亿人)

4.1 定期维护检修设备

广电播控系统运行涉及诸多设备,定期检修可及时发现问题,保证播控系统长时间处于正常状态,日常维护可消除安全隐患。但日常检修需要严格根据有关要求展开,若因人力或是其他因素原因不能全面排查各个环节的故障,则需通过定期抽查,尽可能避免设备在运行时发生故障。若检修中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同时采取对应解决措施。通常而言,为了防止设备突发故障影响广电节目的正常播放,需要提前制定危机处理策略,通过日常检修、全面检修以及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实现故障的及时发现、隐患的及时排除[5]。另外,广电播控技术负责人员需要定期更新设备对应的软硬件设施,及时备份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防止突发情况造成信息 流失。

4.2 注重播控中心技术的安全管理

融媒体时代,广电播控中心系统易受网络影响,播控中心系统由于网络的共享性与开放性而存在信息安全风险。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减少播控中心系统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避免发生播出故障,最大程度上保障广电节目的信息安全。广电机构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安全标准与机房安全控制标准,若发生安全问题,可及时采取积极应对策略。播控中心可应用物理隔离技术隔离广电因特网与内网,分开存储外部网络硬盘与服务器、内部网络磁带机与硬盘,降低外部网络和广电播控系统的数据交换频率,防止木马、IP 协议漏洞、系统漏洞等趁机攻击[6]。为了应对电源故障,广电播控中心可实行双电源供电系统,两路电源分别做主用和备用,若发生断电,可即刻启动备用设备,防止由于突发性断电导致节目难以正常播出。另外,广电播控中心需构建相应的安全机制,可结合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内容,制定对应的播控系统访问权限,工作人员经过系统认证、用户信息识别方可访问播控系统,基于用户身份确定对应访问内容,避免非法入侵,保证播控中心系统的安全性。

4.3 重视播控中心技术的管理维护

广电播控中心技术的管理维护工作主要还是依靠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所以提升播控中心技术负责人员的整体素质对播控系统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能更为从容地应对播控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此类工作人员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基于此,广电播控中心可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尽量降低工作人员操作播控平台时出现的人为失误几率,开拓工作人员思想和视野,让其逐渐形成具有批判性与创造性的理念,更好服务于广电播控系统工作。同时,广电播控中心可制定播控中心系统绩效考核制度,在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内容中纳入播控中心系统设备检修保养、安全管理与日常运行等,将这些工作和工作人员的薪资挂钩,避免员工形成僵化思维。另外,广电播控中心可给予业务熟练的技术人员一定的精神以及物质嘉奖,对其努力工作以及积极创新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并且要严处由于个人原因导致播出重大事故或是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促使员工严格依照广电播控中心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与运营管理制度展开工作,以此提升广电播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安 全性。

4.4 加强播控中心系统的科学管控

广电播控中心系统包含丰富且繁杂的内容,唯有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才能较大程度上实现广电节目的顺利播出。广电播控中心系统当前包括网络技术、数据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这些新型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广电播控系统发展的数据化和IP 化,能促使其更快实现媒体融合,但这也对广电播控中心系统的运行水平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对广电播控中心系统的日常运行进行合理管控,可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因此,广电播控中心工作人员要认真观察、记录、分析与总结播控中心系统各个环节的规律与特点,寻找符合自身播控中心系统的运行规律以及实际操作方法[7],通过规范化的材料、设备以及工具等实现规范化运行,加强运行环节管理。

5 结语

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的主要体现之一是能满足民众科教娱乐、休闲、心理放松等需求。融媒体时代,若广电播控系统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其市场占有率将随之降低。播控中心关键技术是广电行业发展的主要技术依据,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份额,广电行业应积极发展新型播控中心关键技术,为传统播控中心关键技术注入新的生命力,让其获得较大发展助推力。同时,广电播控中心关键技术在发展中应体现安全性、可靠性,相关部门应积极构建完善功能的音频、视频网络监测系统。

猜你喜欢

控系统广电关键技术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黑斑蛙养殖关键技术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关于DALI灯控系统的问答精选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多型号车控系统统型设计实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门控系统
数字电视播控系统关键技术探究
广电媒体跨界经营的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