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信息化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

2022-06-09胡进喜

海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电力通信电网电力企业

胡进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个行业均得到有效引入,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同样离不开通信技术的支持。社会经济的变革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电力需求激增,以往传统的电网结构无法满足人们需求,为了有效解决这个时代性问题,应有效融合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建设高效的智能电网,合理完成数据采集、分析与处理工作,在提升业务处理速度的基础上,降低运营成本,促进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兵团电力发展情况

作为新疆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电力装机约为350万千瓦,除建工师和十二师外,其余各师均设立了自己的电网与电源,并成立师属电力公司。同时,兵团电力呈现出典型的农灌负荷特征,表现出季节特点,春灌时期开始走高,过了收获期后开始下降,季节反差较大。且电力发展缺乏有效统筹,能源职责较多,事务繁杂,没有合理优化与整合人力、技术、物力等资源。受相关政策的约束。除此之外,兵团电力发展过程存在明显的兵地矛盾问题,多发生新疆电力公司、水利部门以及兵团电力争夺供电营业区问题。且兵团电力与地方电网的供售电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矛盾分歧较大,国家将2分钱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转为农网还贷基金后,并未扣减下网电价,导致兵团需要多支付给新疆电力公司购电费用。受人力、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兵团电力发展后劲不足,公司规模较小、实力较差,资金收益率较低,不具备滚动发展能力。兵团由主网购电的成本较高,而用电中大多为农业用电,进一步减少了经营利润。

二、电力信息化的现状

(一)初步建设网络体系

电力信息化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转型,在遵循“综合领导、综合设计、统一建设”原则下,构建企业通讯网、数据传输网以及信息应急网络系统,通讯领域由地区性转变为全国性。同时。利用载波、微波、光纤、无线移动以及卫生等多种类型方式进行通讯,基本建设完成了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电力信息与电话会议的网络基础等,电力通讯网达到一定规模。

(二)信息技术水平提升

我国电力企业计算机装备数量大幅度增加,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的数量总共有一千五百多台,各种类型的区域网络达到上千个。同时,利用电力通信网与电芯公众网传输通道,引入接入技术,以集团公司、区域分公司为主节点,建立了核心网络系统,并逐渐延展至各基层电厂的二级网络。

(三)探索新型电网控制技术

电力通信系统中主要的通信方式为光通信技术,包括数据网、视频会议等,公网通信与卫星通信作为辅助通信方式。随着社会需求水平的提升,电力通信系统需要探索新型电网控制技术,并预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试用,之后逐步推广至县级市甚至偏远乡村,在提升服务效能、共享资源的基础上,节约电网建设成本。

(四)电力基础设施不符合现代通讯要求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电力通信系统的通信方式与经营管理发生了较大改变,需要先进通信与网络技术、高水平基础设施的支持,但受技术与资源的限制,当前的基础设施更新无法满足新型的运营标准,电力应用系统与信息发展能力受到制约。

三、电力信息化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对策

(一)技术方面

首先是核心网络层的融合,以IP技术活MPLS技术为基础,创建全新的核心网络,并利用此网络提高其他网络的非延迟功能、拓展性能等,达到高效使用宽带的目的。同时,电力环境下的配电网络具备较强的延伸性,融合网络层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此种延伸性能。其次是接入式技术融合,利用Internet技术与现代WLAN技术,促使更多宽带媒介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当前我国接入网络技术并不成熟,还需进一步融合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以成功时间网络连接。再次是软交换技术融合,软交换技术融合属于双向融合技术,连接多个通信系统,将传统的连接方式转变为IMS系统连接方式。软交换网络发展包括业务平面演变、控制平面演变、传输平面演变以及接入平面演变等内容,在技术融合中消除不同数据间的传输阻碍,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实现自动化操作[1]。

(二)制度方面

一方面是创建电力信息通信统一调度机制,为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融合工作打下基础。在融合期间,电力公司的各个部门应保持独立运行,利用计算机云计算技术构建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两技术的真正融合。这种统一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以传统的服务器为基础,在虚拟化层融合电力企业的各个子系统,并通过异地云计算数据服务中心,连接企业固定终端与各个下属移动终端,及时安全运输各类电力数据,统一调度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在提高电力信息利用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电力信息的正确监控与反馈。另一方面是建立规范的双向融合操作制度,企业的操作机制直接影响着自身发展,为了保证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高效融合,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机制,以电力企业各项基础业务为实施前提,在此业务上逐渐演变。首先,电力企业应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通过运行制度有效约束管理人员,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其次,电力企业应定期考察操作人员的信息通讯能力,合格后才可正式上岗,降低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最后,创建安全的监督机制,革新电力生产技术,构建高效的电力数据化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2]。

(三)泛在电力物联网方面

泛在电力物联网围绕电力系统各个环节,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感知能力,高效安全处理信息,提供智慧化服务。泛在电力物联网支出也会为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供基础,为电力系统的决策与服务工作提供更多实质性支持。

(四)员工培训方面

为了保证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电力企业应充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核心技术,加快两者的融合与发展。对此,电力企业在招聘环节便严格考察员工的技术基础,聘用知识水平高且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保证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有效融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已经工作的岗位人员,应组织培训工作,补充相关专业知识,降低失误发生概率。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开办知识讲座拓宽员工知识范围与眼界,并为业绩优秀的员工提供派遣学习机会,使其在其他企业中学习更多先进的技术与管理办法。必要时,还应考核员工通信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方法的掌握程度,合理实行奖惩措施。

四、电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融合的重要作用

电力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便是实现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且融合不得仅限于技术层面,还包括了业务、管理、网络等多个方面,以更好的统一传统业务与处理设备,获取最先进的服务与应用,确保电网可以实时应用通信系统[3]。同时,融合两项技术,还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节约网络资源。由此看出,電力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融合具备多方面好处。

(一)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

为了构建良好的信息运行环境,应有效引入电力通信技术,突破空间、时间的限制,高效共享信息。电力企业的每个用户均存在不同的电力需求,制定电力运行方案时应结合客户满意度、客户需求等多种因素。而有效融合通信技术与电力信息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电力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实现信息共享,帮助电力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有利于电网稳定运行

电力通信与电力信息融合期间涉及核心网络、软交换、接入网等技术,其中可以灵活使用软交换技术,合理控制操作各项业务,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而使用接入网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电力通讯速度、信息准确度,保证良好的电力运行效果。而核心网技术的使用,可以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三)降低电网运行成本

融合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可以在提升电力业务与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减少管理环节,增加收益渠道,促进电网的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五、总结

为了高质量建设电网,应有效融合电力信息化与电力通信技术,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为了保证两项技术的融合效果,电力企业应建设专门的运行平台,培养专业人才,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贞城,任宗琦,王旭.网络技术在电力信息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9):202-203.

[2]胡剑.电力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探讨[J].信息化建设,2021(5):57.

[3]王素蓉.浅议电力信息通信在建设智能电网中的基础性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3):160-161.

猜你喜欢

电力通信电网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穿越电网
新时期下5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探析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电力通信设备的电源管理和运行维护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