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冬奥会人民性的缘起与实践

2022-06-09张矛矛刘艳芹孙葆丽

体育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人民性奥林匹克

张矛矛 刘艳芹 孙葆丽

摘      要:北京冬奥会是具有表征国家重要历史节点意涵的重大标志性活动。人民性是北京冬奥会最鲜明的理论品格,也是办好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引。北京冬奥会人民性缘起于中國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缘起于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与发展需求。北京冬奥会人民性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办赛的4个维度:办赛目的坚持为了人民,举办主体坚持依靠人民,办赛成果坚持由人民共享,办赛过程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运行逻辑。北京冬奥会人民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秉持人民主体性的使命观念,引领全球携手“一起向未来”,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核心内涵,构建以北京冬奥会为轴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将来世界各国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出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关  键  词:北京冬奥会;人民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2)03-0008-06

The origin and practice of the people's nature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ZHANG Maomao1, 2,LIU Yanqin1, 3,SUN Baoli4

(1.School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0,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0,China;

3.Department of Public Teaching,Jinan Vocational College,Jinan 250100,China;

4.Winter Olympics Culture Research Center,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is a major landmark event with the meaning of representing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nod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s nature is the most distinctive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and it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deological guide for running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The people's nature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originates from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also originated from the ideologic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Olympic movement. The practice of the people's nature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games: the purpose of holding the competition is for the people, the main body of the host insists on relying on the people, the results of the competition are shared by the people, and the process of holding the competition adheres to the logic of people's democratic oper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people's nature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show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in the specific practice: adhering to the mission concept of people's subjectivity, leading the world to "work together for the future", tak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sharing, openness and integrity" as the core connotation,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ith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 Games as the axis, and providing Chinese wisdom and Chinese solutions fo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to host the Olympic Games in the future, which embodies important worldwide significance.9BB660CD-5CDA-409B-8D3A-D876A7BDFA62

Keywords: Beijing Winter Olympics;peoples nature;practice

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鲜明的理论品格[1]。“人民性是从全体人民而言的,不能简单地从某一个阶层、某部分群众、某一个具体人来理解人民性。只有站在全体人民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好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2]。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对我国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全球冬季运动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冬奥会人民性的缘起与实践,旨在深入挖掘北京冬奥会人民性的重要理论品格,也为今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筹办和举办发挥重要借鉴作用,更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1  北京冬奥会人民性的缘起

1.1  缘起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階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无产阶级运动的人民性指向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全过程民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都传承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为世界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作为责任担当。

中国共产党发展体育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是其党性使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把增强人民体质、实现民族振兴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成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各级体委机构、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等,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人民运动水平,增强人民身体健康。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重新申请参与国际最高综合性体育赛事奥林匹克运动,结合当时国情制定《奥运争光计划》,使中国竞技体育得到跨越式发展,快速成为竞技体育强国。在竞技体育高速发展时期,同时提出要大力推进群众体育发展,体育一定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基础上普及。没有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就没有雄厚的基础,好的选手就选拔不出来”[4],竞技体育更难迈上新台阶。对此,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均衡发展的思想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是化解难题的关键所在。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同时,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经济等各个方面也会受其影响而生发出新的发展态势,在共同发展的过程里逐渐明晰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体育的需求也逐渐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中国共产党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申办世界最大规模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而承办北京冬奥会是将体育实践与体育文化融为一体的重要事件,将冬奥会的人民性贯穿于这一融合的每个环节之中。核心定位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在实践层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通过参与率的提升来达成人与制度的契合;在文化层面,则是要借助新媒介的传播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将彰显体育精神的信息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有助于提升大众对体育本身的认知,从而使个体由被动的体育参与转为自觉的体育行动。健康体魄是保证中华民族实现赓续的重要前提,人民性也由此被嵌入在中国共产党关于体育建设的每一次决议之中。

1.2  缘起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和发展需求

1)缘起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

北京冬奥会以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为指导方针。“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以其思想体系为灵魂,奥林匹克主义与奥林匹克的宗旨、精神、格言等共同搭建起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基础”[5]。奥林匹克思想体系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改革表现出不同特征,但其核心旨在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社会文化的普遍交流、共同构建和平发展的美好世界,这与人民性思想有着重要联系。

首先,“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6]。深刻阐释奥林匹克主义是从全人类角度出发,注重体质、意志与精神的协调发展,强调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其次,“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观相一致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6]。体现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为全人类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贡献一份力量。再次,“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6]。体现奥林匹克运动将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齐聚一堂,其目的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在竞技舞台上公平竞争,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希望全世界文化相互碰撞,形成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体现出以构建全人类为社会共同体的主体。最后,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6],其中新加入的更团结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全世界人民对奥林匹克宗旨的呼唤,期望奥林匹克运动团结一切力量为建立一个和平而美好的世界做出更多贡献[7]。不论是在何种情境之下,奥林匹克运动起到了勾连不同空间场域的重要作用,体育的无国界性使得各个国家通过身体展演进行交流乃至合作,所以人民性也被赋予了可通约的世界性意涵。9BB660CD-5CDA-409B-8D3A-D876A7BDFA62

2)缘起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需求。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不断深化改革,伴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异化问题也逐渐减少。现存异化问题主要有以下3类:“重物轻人”等本质异化,“执法不公”等过程异化,“锦标主义”等结果异化[8]。这些异化问题偏离人本核心,阻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人民性思想引领下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以人的回归来消解奥林匹克异化问题,对奥林匹克运动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重物轻人”的本质异化即追求外在物质高于追求自身价值,本质的回归即需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淡化物质追求。人民性思想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实现,“成绩不仅仅表征于奖牌的数量上,更在于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能够得以彰显”[9]。运动员自我竞技技能的展现本身也是个体主体性得以表达的途径,这种能够体现个体主体性的人民性思想有助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本质的回归。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执法不公”等过程异化是一种排他行为,未能从全人类为社会共同体的主体角度出发,同时剥夺了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梦想。而人民性思想是坚持从全体人民出发的,不是从某一个人、某一阶级出发,注重全体人民的利益,强调公平、公正和维护全体人民权益,有利于保障全体运动员的梦想实现,助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过程的本质回归。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锦标主義”等结果异化问题,即忽视了人的全面性发展,只注重结果,却忽视过程。人民性思想强调身体与精神和谐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助力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结果的本质回归。因此,人民性思想对现在奥林匹克运动的本质回归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2  北京冬奥会人民性的实践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10]。北京冬奥会承办体现人民性是其鲜明理论品格,提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运的新发展理念,“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战略目标,“京津翼”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冬奥会承办目的坚持为了人民,承办主体坚持依靠人民,承办成果坚持由人民共享,体现出承办过程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逻辑。

2.1  北京冬奥会办赛目的,坚持为了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逐渐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承办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北京冬奥会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一,促进冰雪运动发展,增强人民体质。“我们将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9]。身体健康是人类个体和社会国家发展的根基,把握增强人民体质的责任感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颁布《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等一系列政策,制定“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组织各级各类冰雪赛事,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全国各地区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自申奥成功以来参与过冰雪运动人数达到3.46亿人,2020年冰雪运动学校已经达到2 062所,中国代表团在冰雪竞技上也实现全项目建队,并在北京冬奥会获得奖牌15枚,残奥会获得奖牌61枚,分别位居奖牌榜第3位和首位。这些数据清晰显示,举办北京冬奥会增加人民参与冰雪运动的次数,丰富青少年冰雪体育锻炼活动,促进竞技冰雪运动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举办北京冬奥会,也是基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认同,让奥林匹克精神闪耀中国大地,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北京奥运会筹办过程中出台《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等各种文件为保障,建设各种冬奥文化设施,创造多种文化产品,组织多种文化活动为奥林匹克精神传播载体,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利用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奥林匹克文化,不仅促进奥林匹克文化广泛传播发展,同时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极大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

第三,发展冰雪体育产业,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共产党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归宿。随着大众冰雪运动的普及以及冰雪场馆数量增加,体育产业、体育经济、体育旅游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在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崇礼,现已增至7家大型雪场,增加数万个工作岗位,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很多外地务工人员也都纷纷返回崇礼工作,既提高人民就业率,又促进崇礼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2020到2021年冰雪季,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3 900亿元,说明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取得良好收益。同时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等广泛开展冰雪项目合作,在2021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上国际参与率超过60%,携手共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  北京冬奥会办赛主体,坚持依靠人民

“所谓主体,从哲学意义上看是与客体相对应的存在,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1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12]。“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只要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13]。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申奥成功、从筹办到成功举办,经历近7年时间,凝结着各战线人民的辛勤付出和智慧汗水。

申办北京冬奥会提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理念、承办北京冬奥会提出“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以及彰显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起向未来”冬奥口号,都创造性地将国际奥委会诉求、中国实际诉求融合在一起,依靠人民智慧将办奥运新发展理念创新性融入北京冬奥会全过程并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冬奥会承办过程中国家与地方积极出台一系列支持文件,并根据赛事内容制定不同实施方案,灵活组织各种活动,使冰雪运动普及、奥林匹克教育传播、城市更新、环境保护、赛事服务、赛事文化发展等环节,形成“人人要参与、人人可参与、人人愿参与”的局面,为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注入强大智慧与力量。有这样的人民作为强大后盾,也是在世纪新冠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筹办举办过程中突破一系列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如冬奥场馆建设中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赛事运行中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医疗中集成化移动式高级急救生命一体机,疫情防控中可穿带式体温计,转播中云转播技术等助力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人民作为北京冬奥会的办赛主体,无论是依靠人民智慧,还是依靠人民力量等,都体现北京冬奥会承办主体是依靠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尽力与冬奥会一同构成了共有的实在,在互构中成就奥运会这一盛事也确认了人民的主体性地位。9BB660CD-5CDA-409B-8D3A-D876A7BDFA62

2.3  北京冬奥会办赛成果,坚持人民共享

“冬奥遗产属广义奥运遗产组成部分,是举办冬奥会为人民、城市(地区)和奥林匹克运动所带来或加速的有形和无形的长期物质和精神财富”[14]。北京冬奥会的承办主要在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7个方面产生众多长期收益的奥运遗产。全过程奥运遗产由人民共享,是从根本上回答了北京奥运会举办是为了人民的问题。

一方面体育遗产由人民共享。首先,广泛开展冰雪运动。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通过制定《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2016—2020)》《关于加快发展湖南省冰雪运动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政策,开展“全国大众冰雪季”“百城巡回”等活动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加快大众冰雪运动项目发展和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青少年是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为筑牢这一环节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体系,校内建立冰雪运动旱地化进校园活动等,校外组织开展“全国大众冰雪季”等多种多样活动,共同促进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同时大力优化竞技体育冰雪项目布局,注重竞技人才梯队建设,组建31支国家集训队,覆盖109个小项,取得冬奥会排名第三、残奥会第一的优异成绩,促进冬季竞技水平全面提升[15]。其次,为人民积累一批冰雪运动场馆。“冰丝带”等高标准赛事体育场馆赛后将着力打造成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冰雪运动中心。除赛事体育场馆外标准冰雪体育场馆也已经覆盖全地域,到2021年冰雪场馆共有1 457块,长期为人民群众参与冬季运动提供优质场馆设施;最后,优化冰雪人才队伍建设。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国家与地方积极对冰雪人才队伍进行顶层设计,坚持引进优秀人才、管理经验,走出去学习、培训等方式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法,加快冰雪人才队伍、人才培训体系建设。

另一方面体育衍生遗产由人民共享。第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京张高铁等多条区域内交通道路,形成区域交通网。另外京津冀地区同时在5G基站等通信设施、住宿餐饮、医疗服务、体育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等多方面建设,不仅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发展,还促进各级各类就业数万名,并助力12个贫困县区、93.9万贫困人口快速脱贫,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其他地区也随着冰雪运动的不断普及,增加对冰雪场馆与冰雪活动力度。冰雪运动发展也促进冰雪制造产业、冰雪旅游等新型绿色产业发展,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除此之外,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奥运特许产品销售量不断增加,一度出现一“墩”难求的状态,增加各地经济收入,扎实推进共同致富。第二,生态环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北京冬奥会筹办期间加强治气、治沙、治水等力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张家口市PM2.5浓度分别下降47.9%、26%,林覆盖率分别提升到44%、50%,并加强科技研发力度,推进三合一可持续性管理体系、低碳交通、绿色电力等使用,从源头上抑制污染源,扎实推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使“京津冀”区域及周边空气、水环境等得到良好改善,促进区域内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在全社会开展各类环保教育宣传和垃圾分类等教育活动,在学校利用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等宣传绿色理念,全面增加全社会人民绿色意识,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三,加快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促进社会文明。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制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社会文明行动计划》《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等政策,增加冬奥文化设施,举办“天下华灯”嘉年华等冬奥文化活动,利用“国内国外”“家庭、学校、社会”“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快速宣传学习奥林匹克文化,着力提升社会文明服务水平,形成文明新面貌。

3  北京冬奥运会人民性的世界意义

北京冬奥会从申办到成功举办,全过程立足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全世界谋大同。北京冬奥会人民性抛弃狭隘的利益观念,秉持一种高度的全人类使命观念,引领全球携手“一起向未来”;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核心内涵,构建北京冬奥会全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人民性理念始终贯穿其中。因此,北京冬奥会的承办是理论与实践的双赢,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满足全人类的现实需要,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北京冬奥会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绿色共同体。绿色共同体就是在承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将“自然-人-社会”看成一个整体,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16]。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在规划阶段。北京冬奥会对环境依赖性极强,这也是与北京夏季奥运会最大不同,因此在规划阶段更注重北京冬奥会建筑与生态自然融为一体设计,防止建设过程中过度破坏生态环境,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二,在建设阶段。精选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建设,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增大治水、治沙防治,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始终站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满足北京冬奥会赛事需求,让全世界人民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三,在管理阶段。加强引进冰雪产业等绿色经济,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构建北京冬奥会全过程的绿色共同体。

质言之,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共享共同体。恩格斯指出:“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7]历史是由全人类共同参与、共同尽力的结果。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世界普遍交往的象征性产物,离不开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作用。而北京冬奧会更为深刻地体现这一原则,始终坚持北京冬奥会的世界站位,作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狂欢的盛会,每个人都有参与其中的权力,具有权力色彩的人民性也在其中萌发。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北京冬奥会承办过程,坚持全世界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原则。从最初北京冬奥组委会建立特聘专家制度,以全球视野遴选优秀人才参与冬奥筹办;到奥林匹克赛事文化设计、奥林匹克文化宣传等,坚持全球公开征集,“一起向未来”等口号正式基予此提出;最后在由全世界高水平运动员一起在北京冬奥会舞台进行同台竞争等,这些都体现北京冬奥会坚持全球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的原则。另一方面坚持成果由全世界人民共享。“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8],北京冬奥会这一理念所体现出的普惠性明晰出人民性所隐含的权力色彩。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以全人类为主体,加快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扩大冰雪运动版图、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等,使全世界人民共享北京冬奥会成果。9BB660CD-5CDA-409B-8D3A-D876A7BDFA62

这是一个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9]。尤其在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交汇影响下,承办北京冬奥会携手全世界人民并进,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普遍交流新范式,共同面对北京冬奥会的各种挑战,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坚持面向世界各国引进优秀冬奥发展成果。筹办期间主动向世界冬奥强国学习赛事组织、场馆规划等办赛经验,努力将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另一方面,积极构建文明交流、一起向未来的开放共同体。借助北京冬奥会平台弘扬奥林匹克文化;加强世界普遍交流,尊重各国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原则,坚持取长补短,促进中西方文化共同发展;积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0],这一具有普适性的世界价值观对外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性,是维系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所在。

这是一个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责任共同体。人类遭遇疫情新冠期间举办北京冬奥会困难重重,中国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全力履行申办冬奥会的承诺,这也是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向世界传递团结希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中国在承办北京冬奥会过程中不仅承担本国责任,同时也表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努力做到“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21]。北京冬奥会承办过程中责任共同体主要表现在:首先,努力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即履行自己责任,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将其举办成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其次,遵守国际奥委会规则秩序,信守北京冬奥会申办时所许下的每一项承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把冬奥会办得像冰雪一样纯洁无瑕。最后,承办过程中积极携手全世界人民一起向未来,共同克服冬奥承办以及未来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险阻。所以,北京奥运会所彰显的人民性不仅仅指向中国人民,而是由全世界人民共同构成的人类共同体。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北京冬奥会的承办始终坚持目的为了人民、主体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逻辑。北京冬奥会承办全过程体现了新时代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决心与神圣使命;表达了核心的人民性理论品质,形塑了以奥运精神为内核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满足全人类的现实需要,为将来世界各国承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意蕴[J]. 人民论坛,2020(24):20-23.

[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共产党宣言[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下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 孙葆丽,刘佳. 新冠疫情背景下奥林匹克运动改革新动向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8):1-8.

[6] 奥林匹克宪章[M]. 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2.

[7] 卫京伟.“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作为奥林匹克新格言不成立[J]. 体育科学,2005,25(10):80.

[8] 邵桂华,满江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分析[J]. 体育学刊,2015,22(4):17-21.

[9]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网站.总书记的“冬奥时间线”[EB/OL]. (2021-6-21)[2021-12-13]. https://www.beijing2022.cn/WOG2022H5/index.htm#/?newsId=20210622008012&column=undefined&page=2&sharer=164000&lang=zh

[10] 邵凯. 中国奥林匹克40年:历程、价值、思路[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1):14-19.

[11] 管新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范畴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1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4] 孙葆丽,刘石. 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5):1-6.

[15]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R],2022.

[16] 這一年,总书记的基层足迹[N]. 人民日报,2021-12-31(001).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8]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9]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017.

[20]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002).

[21]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5-19(002).9BB660CD-5CDA-409B-8D3A-D876A7BDFA62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人民性奥林匹克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头脑奥林匹克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