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2-06-06汤敏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公关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党史调研问卷

文/汤敏(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7)

一、问卷调研的基本情况

1.问卷的设计

为了解高校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设计了《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调查问卷,共15题,包括单选题与多选题。

2.问卷形式、发放与回收

通过“问卷星”网络调查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党史教育现状,本次调研以南通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有效问卷为470份,调研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较高。样本对象性别情况见表1、政治面貌见表2、年级特征见表3。

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特征统计

表2 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统计

表3 调查对象的年级特征统计

二、大学生党史教育现状

通过汇总并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对于“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党史”问题进行调研,84.27%的学生选择 “有必要”,13.48%的学生选择 “都可以”,2.25%的学生选择“没必要”。

对于“您对党史了解多少?”这一问题进行调研,有34.83%的学生选择 “非常了解”, 60.67% 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两者合计总占比为:95.51%,“不了解”的占比4.49%。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党史有很强的学习愿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对党的历史了解得还不够,进一步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三、大学生党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党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生对党史课堂教学的评价”进行调研,95.5%的大学生对党史课堂教学基本满意及以上。对于“您对党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进行调研。选择“内容单调枯燥”的占37.08%,“教育途径太少”占41.57%,“教学方式单一”占40.45%。由此分析,大学生对现有课堂教学是比较认可的,但是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途径以及教学方式是不满意的。

2.党史教育活动与传播存在的问题

针对“您认为目前学校举办的有关党史的报告、讲座、论坛等活动有何不足?”进行调研,选择“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讲座”与“专业性太强,听不懂”的占比较高,分别为37.08%,35.96%。

针对“您认为在大学中传播党史知识的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进行调研,选择最多的为“学习途径太少,较少接触”,比例为41.57%。进一步说明新时代大学渴望获取最新的党史知识,并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方式进行党史学习。

四、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创新路径

建议从优化高校思政课程建设、融合理论与实践建设、加强教育基地与典型人物建设三个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图1 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路径研究

1.优化高校思政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党史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不仅需要思政课程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努力,更需要高校所有老师的全员参与[1]。

(1)加强党史教育课程建设

在教学内容上,针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可以单列思政课程中的党史教育专题,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了解党史;一方面还可以增加公共选修课,根据时间线、故事线等开设不同的课程,吸引大学生参与党史学习[2];一方面可以把专业知识与党史教育相结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拓展了学生知党爱党的信念,也可以带动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党史教育中;另一方面适逢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日、党和国家重要纪念活动,思政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拓展讲解党史知识。

(2)创新党史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调研可知,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以及党史教育中,确实存在着教育方式单一、教学方法枯燥、灌输式教学等不足,导致大学生对党史学习缺乏兴趣。因此,需要提升人才培养方式,改变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借助中国大学MOOC(慕课)[3]、职教云等平台进行互联网教学,鼓励高校教师创建党史在线课程,使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涉及党的基本理论,可以由传统课堂承担,对于时事政治等热点任务则由MOOC平台负责,通过师生线上线下互动,吸引学生参与党史学习。

2.融合理论与实践建设

对大学生的人才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1)开展党史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党史教育为中心,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更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发挥党史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4],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布置校园环境、统一校园标识、校园广播、加强学风建设等方式,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

(2)丰富党史教育拓展活动

在加强中国共产党党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共党史教育拓展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开展中共党史教育知识竞赛、大学生党史辩论赛、大学生党史主题展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一方面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地加深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另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受到教育和影响,进而增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加强教育基地与典型人物建设

教育基地现场教学与典型人物宣传教育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1)利用革命教育基地拓展党史教育

高校可充分发挥当地各类社会资源,如纪念馆、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等,这些资源记载着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各个时期进行艰苦奋斗的历程,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独一无二的历史遗迹[5]。高校可以依托相关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立体的党史教育,在现场环境的熏陶下,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2)选取典型人物示例进行示范教育

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也是党史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党史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了解不同时期党内历史人物,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优秀品格,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更要继承发扬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光荣传统,坚定为祖国做贡献的信念。高校也可以树立一批学校典型学生,比如最美逆行者等,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例感染更多的大学生。

五、结语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党史的学习程度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进一步优化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路径,加强大学生的党史教育意义重大,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一起努力,引导大学生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去坚持真理的勇气,去塑造高尚的道德。

猜你喜欢

党史调研问卷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问卷网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