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认证OBE 理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构建

2022-06-06朱江晖陈明艳

山东纺织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服装校企模块

朱江晖,陈明艳

(温州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至关重要。为了通过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进而推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我国于2016 年6 月正式加入了《华盛顿协议》。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作为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核心要求,“基于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 - based Education, OBE)”是其核心理念[1]。并且,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在我国的开展、推广与普及,该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些理念可以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从而保证教育目标与结果产出的一致性。其中,毕业要求作为培养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是保证其实现的关键,与认证标准的其他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国际工程教育学位互认的具体体现[2]。作为支撑毕业要求所有课程的教学背景目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通用标准12 项毕业要求的核心要素[3]。

国内纺织服装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中普遍存在工程实践能力弱,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尤其是解决复杂工程能力较差的问题。因此,与认证标准相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4-5]。本文以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 理念,以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构建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本科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基于“4 层次、4 模块、4 能力”的结构框架,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全覆盖、体系化、高阶性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1.1 “4 层次”指的是由“基础实验层、工程实践层、综合设计与竞赛实践层、产学研创新实践层”构成的分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

基础实验层是指包含了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在内的基础性实验环节,并且根据实验类型的不同,按照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开展。工程实践层是指综合考虑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流程,通过服装产品的市场调查、款式与面料设计、结构与样板设计、加工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的训练,掌握服装产品设计与加工的方案设计及实施,形成渐进式的人才培养。综合设计与竞赛实践层是指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服装设计、服装立体裁剪及造型创意设计、产品开发等各类专业竞赛,通过参加实战性的专业赛事,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产学研创新实践层是指以导师制为核心,通过企业、学院、学校、省、国家各级别和多样化的课外产学研项目的实施,以产学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1.2 “4 模块”指的是与4 层次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由“基础实验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创新实践模块”构成的涵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模块化、全覆盖实践环节。

基础实验模块包括《服装材料学》《服装人体工程学》《图形软件基础》《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实验》《程序设计基础》等实验环节。专业实践模块包括《服装立体裁剪》《服装CAD》《服装三维设计》《服装工艺基础》《女装结构与纸样》《女装工艺》《男装结构与纸样》《男装工艺》等实践环节。综合实践模块包括《服装市场调查》《服装面料设计实践》《服装产品开发实践》《企业认知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内实践项目,以及“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内的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课外实践项目。创新实践模块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课外实验室开放项目、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学生科研项目等课外实践项目。

1.3 “4 能力”指的是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实现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能力进阶。

基础能力是指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掌握了本学科及专业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的训练能够使学生逐渐树立起较强的工程意识,在能力的进阶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专业能力指的是通过专业课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包括系统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经过企业认知实践、专业实习,使学生具有企业工程经历和职业规范。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指的是在工程实践中形成的创新、团队协作、沟通等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关注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 一体化校内外工程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前述的“4 层次、4 模块、4 能力”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校外资源整合,构建了校内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学科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产学研时尚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等4个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2.1 通过升级改造现有实验室,建成服装的结构设计板房、缝制工艺基础实验室、面料设计实验室、CAD 数字化实验室、综合项目实验室;同时,结合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构建了满足学生进行服装数字化的人体建模、款式设计、样板设计、虚拟缝制、动态走秀的模拟与仿真实践的软、硬件服装三维虚拟试衣平台,以及服装智能化生产流水线模拟实验室。

2.2 整合优化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数字化、服装立体裁剪、服装产品项目开发、服装生产管理、服装智能制造等课程的实验实训项目资源,增强实践教学中基础与应用、技术与创新的衔接,强调实践教学的渐进性与连续性。

2.3 依托与行业企业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聘请服装企业管理、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企业导师,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人才培养环节的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估等;通过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引入企业优秀案例,突出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校企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建立一批服装企业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满足学生进入服装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需要;专业教师定期下服装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把服装企业实际的技术需求进一步转化成为各类研究课题,以源自企业的实际问题带动学生参与竞赛及开展产学研创新实践,形成有效的双导师制产学研创新机制。

2.4 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进一步细化支撑实现毕业要求的教学目标、实践内容、考核评价方式,制定对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考核评价机制。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教学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为主线,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3 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的措施和效果

3.1 校外实践教育

为了更好的推进学生完成校外实践与实习,本专业积极与企业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实践和实习基地,为本专业学生的服装企业岗位实习、见习实习、服装企业生产管理实习、合作教育等提供了工程实践平台,有效促进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校外实习基地均为与服装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每个基地均配备有实习指导教师,这些教师作为专业兼职教师参与实习指导与成绩评定。

3.1.1 构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体平台

依托浙江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温州大学——浙江风笛服饰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联合浙江省风笛服饰有限公司建立服装3D 虚拟仿真实验室、服装面料检测实验室,以及服装新产品开发设计室,为学生搭建企业现场教学的岗前培训和集中实践的场所,促进育人与产业衔接,为实现长远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

3.1.2 校外实践教育

一是大一新生通过《企业认知实践》课程,了解服装行业背景、服装企业文化、岗位设置,以及实际感受企业工作环境,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职业的规划;增加浙江省报喜鸟智能生产线与互联网运营平台见习,加强学生对纺织服装前沿科技领域的认知度。

二是大二、大三学生多门专业实践课实施项目进课堂、师生驻企业的校企双师互作的教育培养模式。

三是《专业实习》课程探索师徒制教学,建立实习管理和考核档案,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2 校内实践教育

3.2.1 修订培养方案

根据互联网+服装数字科技对学科及专业的影响,以及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化对新岗位的要求,专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加强前沿科技知识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适应数字科技环境下新岗位、新技术的需求。

3.2.2 研发虚拟时装秀助力企业升级

一是我校新建服装虚仿实践中心、电脑横机室、服装单件流水线3 个实验室,增设《服装三维设计》《服装大数据》《针织版型设计》等3门课程,培养服装数字智能科技知识技能,拓宽学生就业机会,适应服装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积极为企业输送人才,促进育人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

二是师生入驻企业,专业教师为企业员工培训《3D 虚仿技术》,企业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技术,并应用该系统开展服装产品开发,获得了省时省资、省力省物的高效益,赢得企业认同。

三是针对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师生研发虚仿时装秀实验平台,助力服装企业,获2 项软件著作权授权;围绕国家大创项目,积极参展参赛的推广活动。学生在项目中成长成才,获得了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服饰创意大赛科技组一等奖,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相继进行了报道。

3.3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效果

3.3.1 校企实践基地贯通培养模式,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助力企业升级

校企共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实体平台,开展学生实践教育,师徒制与考核机制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学校服装虚仿实践中心不仅提供学生科技大创的实践平台,也使企业产品开发实现了省时省资、省人力和物力的高效益。务实长效的产教融合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创新中提升、在竞赛中成长、在参与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也助力企业升级。

3.3.2 校企共同培养服装新科技菁英,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基于校企实践基地贯通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专业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教育,提升了专业建设的集成性、实践性及创新性,促进了育人与产业衔接,培养了服装应用型新科技菁英,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4 结语

通过基于专业认证OBE 理念的“4 层次、4模块、4 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现了实践教学“基础实验—工程实践—综合设计与竞赛实践—产学研创新实践”的有机衔接,以及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工程实践综合能力、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逐级递进。同时,构建了以服装为特色,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一体化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有效地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通过落地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的构建,可以为推动专业认证和提升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猜你喜欢

服装校企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让人心碎的服装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