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电容式电压互感器3U0越线告警缺陷分析及处理

2022-06-06李锐锋田烨杰

农村电气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电容量电容式互感器

郭 晓,周 刚,李锐锋,田烨杰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浙江 嘉兴 314000)

由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具有耐电强度高、绝缘裕度大,且在运行中能抑制铁磁谐振,同时可以搭载通信信号,在测量、保护及遥控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因此在35 kV 及以上的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1]。本文通过对一起220 kV 母线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故障的现场进行分析,剖析了CVT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进一步分析归纳了CVT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预防措施,同时分析了一般对于CVT 检测过程,通过案例分析了故障原因、故障类型,并针对性提出了处理情况以及预防这些故障的措施和建议。

1 事件概况

监控发现某220 kV 副母压变3U0告警,告警电压2.7 V。三相电压:A 相132.87 V,B 相131.71 V,C相135.83 V。C相电压偏高,初步怀疑上节电容存在局部击穿,计划结合综合检修进行检查。

2 设备情况

现场检查表明CVT及其他装置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具体参数为:某220 kV 副母线电压互感器,型号为TYD3-220/ 3-0.01H,出厂时间为2009 年7月1日,投运时间为2010年6月29日,并且上次检修时间为2016年4月30日。

3 检查分析与处理情况

2021年4月30日对某220 kV副母线电压互感器进行了诊断性试验,具体试验数据如下所示(试验温度:28 ℃;试验湿度:35%)。

3.1 绝缘电阻试验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绝缘电阻没有明显变化,因此电磁单元内部各部件绝缘电阻正常。

表1 绝缘电阻试验情况

3.2 损耗与电容量试验情况

表3 变压比检测

从介质损耗与电容量试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C 相耦合电容C11(上节)的介质损耗tgδ和电容量变化均不符合标准Q/GDW1168—201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中第5.6.1.1中规定的CVT巡检及例行试验项目中“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量初值差应不超过±2%(警示值);介质损耗因数≤0.0025(膜纸复合)(注意值)”的规定,因此基本可确定该电容单元绝缘出现明显劣化现象。

4 故障原因分析

4.1 CVT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如图1 所示,220 kV 电路中的CVT 主要由电容分压器和其他电磁单元组成(包含补偿电抗器L、中间变压器T及阻尼装置等),电容分压器又包括高压电容器C1(包含上节C11和下节C12)和中压电容器C2。

图1 220 kV CVT结构示意图

二次侧的电压值须要由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KU进行计算。

式中:C11为耦合电容(上节);C12为耦合电容(下节);C2为分压电容(下节)。其中U1为高低压端子之间的电压差,U2为中压端子上所加的电压。二次绕组的电压可以通过U2与中间变压器的变比的比值得到。

4.2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常见的故障类型分析

在实际运行中,CVT的常见故障类型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4.2.1 过热故障

CVT的过热故障也是在运行中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如当流过CVT的电流过大,内部结构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引起局部过热,当温度长时间明显高于环境温度时,称之为过热,从而引起热老化,而长时间的过热如不能及时冷却即会产生烧毁,严重者还可能产生爆炸,影响电网的安全[2]。而预防故障的方法就是定期利用红外测温装置对设备进行检测,同时密切关注是否有过热引起烧蚀的迹象,定期进行维护。

4.2.2 局部放电故障

CVT的局部放电故障主要原因一般CVT组件受潮或者不完全真空引起,受潮会引起局部凝结水汽,由于水汽导电性,在高电场下产生局放[3];而如密封不严会使外界的杂质陆续进入元件内,长时间引起局部放电。因此,如要预防局部放电故障就要通过定期测量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一旦发现缺陷应第一时间进行维护。

4.2.3 绝缘老化故障

常年运行于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如高温、污染严重等,会加速设备的寿命老化,使设备的性能提前降低,因此在选择设备时也要根据环境的条件来选择,同时巡检的周期也要根据环境适当进行调整。

4.2.4 产品质量引起的故障

在实际工程中产品的厂家、批次的差异,很可能出现有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也有的元件是因维护而更换的,更换产品与原产品的标准也有一定差异而引起故障。为了避免此类故障,须在施工时对质量严格把关,进行充分的试验。同时对出现故障的元件批次进行跟踪,避免出现同类故障,做到超前防范。

4.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故障检测方法

在对CVT进行检测试验时,一般要经过如图2所示的步骤:

检测外观时一般须对CVT金属件外露表面的防腐蚀层涂层进行检查,保证瓷套的完好性,然后须进一步检查元件的密封和焊接情况,避免出现漏油现象。已知的影响绝缘电阻测量的因素有:湿度、温度、表面脏污和受潮、被测设备剩余电荷、兆欧表容量的影响[4]。通过测量电容值和损耗tgδ可以有效对CVT的性能进行检验。

经现场检查与试验,如图1 所示,当C相耦合电容C11增大时,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分压比KU=由出厂时的6.37 下降为6.22,减少为出厂时的97.6%。当中间变压器变比未发生改变时,C 相电容器一次端子对二次端子的变比K也将下降为正常状态的97.6%左右。由试验结果可知,AB 相一次对dadn 的变比均在1250 左右,因此C 相电容器未出现绝缘层击穿前,其一次对dadn 的变比也应在1250 左右。当出现绝缘层击穿后,C 相一次对dadn 的变比变为1250×97.6%=1220,该值与C相实测值1220吻合。另外,从三相变比看,当C相变比变为1220后,考虑变比测量误差和三相相角误差,2.48 V与告警值2.6 V基本吻合。

综上,此次220 kV 副母线3U0越限报警的原因为C相耦合电容C11(上节)绝缘劣化,使电容量增加。电容量的变化引起了电容器分压比的变化,从而三相电压不平衡量增大,进而导致C 相压变变比误差增大,最终引起3U0越限报警。后期,对三相电压互感器进行了整体更换,更换后3U0越限报警消除。现场对C相耦合电容C11(上节)进行了多次试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其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均超过规程要求,怀疑其为电容元件层间绝缘存在击穿现象。

5 后续措施

经现场检查与试验,可以看出:

3U0越限报警虽已消除,但导致C 相耦合电容C11(上节)绝缘劣化的原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于产品本身质量的原因,建议对该批次电压互感器加强关注,重点排查,尤其是介质损耗或电容量增长较快或试验数值已经较大的设备,同时要及时整理完整的设备缺陷报告,指导以后工作的开展。

须查看元件投运的时间,如长期运行,可能是绝缘老化,同时须进一步开展绝缘油试验并返厂解体检查,以确认该绝缘劣化的最终诱因。

6 结束语

随着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在中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统计表明其出现故障量也随之增加,经过现场试验证明,CVT 的故障一般与其结构原理、工艺质量、日常维护频率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某220 kV 变电站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3U0越线告警缺陷,分析得出告警的原因为耦合电容绝缘劣化引起的。除此以外,通过分析其他事故案例均存在此类问题。因此须不断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测。在以后的CVT验收中将此项作为一个重要标准,从而避免此类型异常再次出现,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电容量电容式互感器
牵引变电所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检测方法的研究
10kV计量柜互感器安装方式改进研究
电容式传感系统数据处理电路的设计
110kV干式电流互感器带电测试结果异常分析及处理
基于FDC2214电容式传感器的手势识别装置
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式研究
论述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应用
关于建筑电气低压配电设计中各种接地系统的研究
精心设计实验 化解教学难点
浅谈10kV并联电容器组常见故障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