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人物画中的意境之美

2022-06-06刘大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物画国画

摘 要:在世界历史体系中,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民族心灵的深层折射。在古代文明体系中,传承下来的许多珍贵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和活力生机。因此,加强古代文学艺术的特征研究,有利于古代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画的发展,传统美学促进了国画意境模式的生成,在后续发展中,意境是审美文化的重要内容,意境也十分注重精神表达。国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人物画意境,展现了艺术生活,展现了艺术感染力,让观赏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国画人物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国画;人物画;意境之美

在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和积累中,古代文学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受到地域差异、独特民俗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融合了个体情感,趋向社会化发展。另外,文学艺术通过多方汇聚、整合,使得文明要素得以传递,具有多元化审美趣味,形态化、直观化地反映了民族性格。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传承了诸多珍贵文明,影响至今。

在中国画中,意境是其灵魂所在,展现意境,可使国画更具艺术色彩。此外,利用意境表达,可有效区分中国画和西方美术作品。在意境表述中,我国国画艺术家作出不懈努力,在作画中体现意境追求。同时,因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许多国家的艺术作品也逐渐走向国际文化舞台,文化交融对中华传统艺术造成一定冲击。针对年轻一代,需积极传承传统文化,推广意境之美,使我国国画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对中国国画艺术的实践和研究,探讨国画人物画中的意境之美。

一、意境发展历程分析

立足意境发展分析,“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学评判中。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文学评判领域曾出现有关意境的理论。在唐宋时期,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发展到鼎盛,意境理论也被引入诗歌领域。针对国画创造,对意境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这种严格要求也可以追溯至宋朝时期。例如,北宋著名山水画画家郭熙在创作过程中,就展现了对国画意境的关注。同时,随着文化的传承、发展,国画创作者不断创新,在绘画创作中,更为注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个人主观意愿、情感表现得到全面展现。

在人物画意境发展方面,在人物画创作中,敦煌莫高窟壁画呈现出壮观、宏伟的构图。针对人物造型设定,创作人员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精力,利用线条有效串联人物造型,哪怕流传到现代,其意境之美也令人惊叹。人物画从隋朝开始,取得了阶段性发展成果,并进入到成熟阶段,我国的整体绘画朝着鼎盛时期发展。在唐代时期,人物画的意境就较为突出。如唐代画家张萱《捣练图》(图1),人物极具代表性,对当时城市妇女劳作场景进行描绘,人物的性格及表情得到精妙展现,通过人物服饰装饰对当时的生活状态进行生动刻画,充分表现了人物画的意境之美。

同时,意境具有人本内涵。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涵盖了人本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的深厚创造力。处于古代文明中,人类对现存万物进行衡量,处于定势模式下,通过文化传承,衍生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并深入人心。与敬重神灵相比,中华民族更关注人类发展,以“功德心”获得深层次释放,彼此关爱、追求幸福。例如,孔子为实现内心目标,放弃原本温暖、安逸的生活状态,废寝忘食,并未感觉自己正在衰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折射了充实、自信的人文内涵。同时,人本内涵更为重视正确的“真善美”价值追求。与儒家思想比较,庄子则超脱日常,以本真、浪漫心态对待生命,更加珍爱自然,通过超脱环境,追求自由,折射更高尊严、本真,与人本思维更为契合。中国古代艺术在真实人间中产生,又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注重人类本源的发展动力、价值创造。如《山海经》所释,更加注重神话意境的创设。在文学艺术产生的初始阶段,艺术品有祭祀的用途,但即使是早期的艺术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包含浓厚的生活气息。鸟、鱼、花等元素,可通过描绘的方式,应用于彩色陶器中,各类容器也包含图腾神秘物件,体现了更为深厚的内在追求。

二、国画人物画的意境表达

第一,情节构思。美术作品要想展现出意境之美,则需要表现出作者的绘画构思,通过情节构思,反映作品与艺术家本身情感生活、经历的紧密关系。构思作为美术作品的精髓所在,也是国画创作的重要理论要点,可为国画创造注入意境灵魂。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之中即可感受艺术的存在,但艺术的表现与创作离不开创作者发现美的能力。艺术创作者通过从生活中获得不同的感悟,以笔画记录出生活之美,进而实现绘画构思。在人物绘画中融入情节构思,能够提高绘画的整体审美,融合意境美感,让作品能够更深刻地展现出来,传达人物画的精神。

第二,精心构图。构图是画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意境表现的基础。根据人物画的构图不同,观赏者可感受不同的创作背景。创作者通过构图对人物画的人物心理、情感进行充分展现,进而表达意境。针对初学者而言,只有掌握绘画构图,方可将自身个性与绘画创作有机融合。

第三,笔墨和意境融合。在国画的艺术创作中,笔墨是最为关键的创作载体、表现形式,也是区分国画和其他画作的关键点。同时,笔墨也是意境的重要表现方式。对传统国画创作而言,如果说笔是绘画的骨,那么墨就是绘画的肉,从中可以看出笔墨在人物画创作中所占的关键位置。如果有笔而无墨,那么绘画就显得无力,如果有墨而无笔,那么绘画就失去真意。为此,在绘画创作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笔墨优势,就会展现不同的美感。古代人物画作利用线条展开勾勒,利用笔墨来展现背景、人物表情等。因古代艺术家笔墨用法存在较大差异,不管哪一种方法,对人物画中的人物展现都有着积极影响。画家利用笔墨能够传达意境,更好地烘托畫家的情感表达、心理状态。

第四,寄托情感。艺术创作普遍能够表达创作者情感,对意境的最终表达有着直接影响。对于意境传达,画家会根据自身主观情感,展现不同意境,使后人在欣赏画作时能够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简单来说,意境即是画作本身所画物象和创作者个人情感的有机融合。对于人物画创作,不论是人物创作,或是景色描绘,都是抒发艺术家自身情感。然而,处于艺术创作阶段,艺术家一般不会直白地传递情感,而是利用侧面烘托的形式,抒发自身真实情感,达到画作和情感二者合一的效果。为此,在人物画创作中,画家需在描绘环境的同时,融入自身情感,利用人物、景色的设定,展现自身所要表达的相关意境。可以说,无论是诗词、歌曲、国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创作者的艺术作品创作,除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外,更多的是通过国画作品抒发自身情感。53A48330-89AD-4908-8B7F-05443E8D5C10

第五,转变意境表达方式。随着人物画不断发展,在人物细节刻画上,必须达到生动传神效果,方可形神具备表达情感,展现意境之美。对于我国古代艺术创作,一般通过动作、形态表达画作真实情感,以展现人物性格,更好地展现意境。例如《韩熙载夜宴图》,该作品的创作者顾闳中,通过绘画良好地展现了韩熙载的心理状态。韩熙载博学多才,具有远大抱负,然而却遭统治者猜忌,只能装作沉迷于歌舞、纵情声色的模样。创作者通过描绘韩熙载在夜宴中郁郁寡欢的人物形象,展现其复杂的心理状态。通过人物细节处理,流露人物情感,展现人物情感。近年来,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出现了融合,国画人物画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含蓄的方式进行表达。为此,我们必须不断转变意境表达方式,通过符合现代国画人物画的创作方式,更好地展现艺术意境之美。

三、国画人物画蕴藏意境之美

首先,国画人物画的文艺功能。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十分重视情怀的抒发,也注重教化,将社会、个体融入更广的范围内,文学、艺术具备双重功能,二者均不可忽视。处于这种背景中,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往往也会融入教化内涵。在春秋战国时期,教化必要的载体就是诗歌,通过诗歌反映的情怀、情境推进教化。儒家为宣扬自身宏观理想、社会愿景,提倡个体、社会不能互相脱离,主张文学艺术、诗歌都为礼乐秩序服务。明朝时期戏曲发展,通过戏曲传递道德教化内容,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绘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也受此影响,传统国画创作者会通过绘画的方式指引人们向善,劝诫人们重视人伦等道德内容。其中,国画人物画更具文艺功能,意境表达更具魅力。立足社会角度,展示批判倾向,督促改进社会弊端,而通过吸纳个体视角,对深层社会内涵进行折射,具备双重效能。同时,绘画作品的多元化,也展现外在形态,对内心情绪进行寄托,并融合诗画意境。

其次,国画人物画善于接纳改变。传统古典文艺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稳定性特点,折射了一定的民族特质。古代文化艺术应不断传承,并不断创新,汇聚精神本质共性。在立足根本导向的基础上,国画人物画需重视价值认知的不变性,如提倡“善”而摒弃“淫道”,提倡“高尚”而摒弃“庸俗”,坚持“包容”的根本趋向,做到与时俱进。在古代许多文学艺术作品中,都将时代精神融入其中。立足文学艺术的形式、题材和风格,文学艺术都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但随着时代发展,内在精神并未改变,依然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底蕴。在社会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文学艺术作品也随之更新和发展,且添加了诸多色彩,具有更多的欣赏性、体悟性。

最后,国画人物画的形式特征。在世界绘画体系中,中国画意境最唯美,含义最丰富。中国国画具有独特的绘画体系,中国画的作者基本都是文人士大夫,他们画画注重主观情绪与意识的抒发,饱含了丰富的情感,使读者如痴如醉,难以言表。同時,中国文学艺术所饱含的文化元素,汇聚了民族精神,折射了时代的盛衰更替和百姓的生活百态,又饱含了诸多思绪、情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文学艺术发展中,不管是文学广度和艺术深度,都获得历史性发展,如果研究不深,难以触摸深厚情感,无法反映中国特有的国画人物画历史文化。随着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取得大幅度进步,国画人物画是中华文化、民族特色的直接体现。

四、结语

在人物画审美中,意境表达属于一种特殊表现方式。近年来,随着时代快速发展,在意境表达上,形式也十分多样,不论运用哪一方式表达意境,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针对国画人物画创作。画家需充分表达人物美,在意境传递表达上,还需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增加创新气息,不断满足人物画的审美需求,展现国画人物画的文化内涵。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洗礼,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由于古代文化艺术包含了浓厚的文明本质,反映了中华民族长久发展中形成的优良品格、日常习俗,通过这些要素,体现了鲜明个体特征,对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指引作用。发挥中国国画人物画艺术的优势,继承优质品质和艺术形式,有利于中华民族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徐蕾.浅析人物画中的意境布局[J].金田,2013(1):98.

[2]朱晓雨.中国画线条在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探索[D].重庆:重庆大学,2016.

[3]李卫东.国画人物中“意境”的传达与表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315-316.

[4]傅嘉芹.当代高等美术院校中国人物画发展之浅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1):80-83.

[5]郑格.用传统中国画之“点”营造人物创作意境:以郑军里水墨画为例[J].南方文坛,2019(1):175-177.

[6]宋扬,刘颖.浅谈中国绘画审美之意境[J].艺海,2016(12):68-70.

[7]杨晓峰.简析国画人物中意境的传达与表现[J].大观,2020(3):9-10.

[8]杨洁.意境之美: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和欣赏[J].美术大观,2010(7):257.

[9]王静.国画人物画中的“意境”表现手法探析[J].中外交流,2019(38):44.

[10]贺小玲.国画人物画中意境的传达与表现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4):19.

作者简介:

刘大琳,硕士,上海立达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53A48330-89AD-4908-8B7F-05443E8D5C10

猜你喜欢

人物画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由“象”达“意”——唐代人物画设色方式探究
钟磬共振 大写开怀——张宜的人物画
《难忘岁月》(国画)
《幽深》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