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分析和控制

2022-06-04顾文勍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关键控制点

顾文勍

摘 要:目的:识别和分析上海市某包装饮用水厂的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包装饮用水行业职业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7—9月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定性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量分析职业病危害程度。结果:该厂注塑、吹瓶和内洗有较大噪声危害。结论:包装饮用水生产厂在设计布局时,应将注塑机、吹瓶机和内洗机单独分隔,降低噪声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关键词:包装饮用水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and Key Control Points in the Production of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GU Wenqing

(Tsingtao Beverage Pure Family Health Drinks (Shanghai) Co., Ltd., Shanghai 20013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and analyz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of bottled / barreled drinking water in a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plant in Shanghai, and determine the key control point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in the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industry. Method: From July to September 2021,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qualitatively through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y, and the degree of occupational hazard wa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through on-site monitoring of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Result: The injection molding, bottle blowing and internal washing of the factory had great noise hazards. Conclusion: When designing the layout of packaging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 plant,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bottle blowing machine and internal washing machine should be separated separately to reduce the harm of noise to workers.

Keywords: packaged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 occupational hazards;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自從20世纪90年代某外国著名食品公司将包装饮用水引入中国市场后,人们为了自身健康逐步接受包装饮用水作为一种健康饮品的存在和价值。随着中国市场对包装饮用水的需求快速增长,各类包装饮用水厂商纷纷涌现。因此,本文选择以地下水和自来水同时作为生产水源的生产线,定性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浓度、强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综合判定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制订相应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21年7—9月,使用立意抽样的方法,选择上海市某包装饮用水生产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研究;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包括原水制备、瓶水包装生产、桶水包装生产和辅助单元4个单元。

1.2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先全面了解其生产工艺特征,包括原辅料、水处理工艺、配套工业服务、生产布局、生产线人员配置、生产作业方式和现有职业防控措施等。依据以上信息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采样方案。采用检查表法,逐项检查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和国家标准、规范的符合程度,分析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中找出存在的隐患。

1.2.1 有毒物质

根据《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部分:总则》(GBZ/T 300.1—2017)[1]进行采样,使用大气采样器对生产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1.2.2 噪声

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2]中的方法进行采样分析,使用噪声声级计和个体噪声声级计ASV5911分别对作业现场的噪声危害和特定岗位的噪声危害进行监测。

1.2.3 高温

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3]中的方法进行采样分析,使用干湿球温度仪对作业现场的温度进行监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工艺介绍

上海市某包装饮用水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水处理(地下水、自来水)、瓶装水和桶装水生产;水处理主要包括将自来水或深井水经过充气氧化、砂滤、碳滤、RO反渗透、臭氧杀菌等工序进行处理,水处理过程自动化运行,人员主要为巡检作业。瓶装水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瓶坯吹制、罐装、消毒、套标和装箱裹包等,生产过程为自动化运行,部分生产线套标、贴标工作、瓶盖清洗由人工进行;人员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排除故障。桶装水生产线主要为18.9 L桶装水的生产,生产工艺包括上桶、拔盖、外桶清洗、空桶测漏、空桶质检、内桶清洗、罐装、成品质检及码垛等,空桶质检、套标、成品质检、桶盖清洗为人工操作,其他生产过程为自动化运行,人员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排除故障。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现场化学品的MSDS资料、设备清单、人员访谈等职业卫生调查,该厂按照三班两倒运行,而且其作业方式以自动化作业为主,部分为手工作业相结合。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及其接触情况调查详见表1。

2.3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3.1 噪声检测

使用噪声声级计对作业现场共29个定点进行了检测和评估,确认其中瓶装水生产单元注塑、罐装和桶装水生产单元内洗5个定点的噪声等效声级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2.8%。具体数据见表2。另外使用个体噪声采样仪也同时对作业现场的6个代表性岗位进行了噪声个体采样监测,确认6个工作岗位中2个岗位噪声等效声级超过了职业接触限值,具体数据见表2。

2.3.2 有害因素检测

对作业现场的过氧化氢、乙酸、氢氧化钠和臭氧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后,除了桶装水生产单元的内洗机和罐装工段的过氧化氢之外,其他有害因素的浓强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4]。后期将第1次检测超标数据反馈给厂家后,厂家随即组织对桶装水罐装车间内过氧化氢泡盖消毒设施进行了检查,发现泡盖池上方的排风机故障;排风机修复后,再次对现场进行了复测,确认现场过氧化氢浓度符合标准,具体监测数据见表3。

2.3.3 高温检测

对存在热源的场所进行高温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具体数据见表4。

2.4 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

从职业卫生调查和现场监测结果可知,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噪声的关键控制点则在于瓶装水生产单位的注塑机、吹瓶机,以及桶装水生产单元的内洗机。同时本次现场监测结果也表明,如果经营单位未能有效做好职业健康防护的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则可能导致现场有害化学因素超标的情况发生[5]。

3 结论

国内包装饮用水市场快速增长,因此吸引了眾多企业投入到该行业;其中既有外资企业、大型国企等实力雄厚的饮用水企业,也有民间资本投资的小微型生产企业。规范包装饮用水行业发展,研究其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找到控制职业病的关键控制点,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安全,是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发现,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噪声;其主要关键点是注塑机、吹瓶机和内洗机。因此对于以上3种设备,为从源头上控制其噪声危害,宜在建厂之初将其与其他生产区域进行单独分隔,减少噪声传播。

综上所述,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注塑机、吹瓶机和内洗机的噪声是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在于使用噪声隔断方式将高噪声设备与操作人员、其他低噪声设备进行物理分隔,从而降低噪声危害,以有效保护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1部分:总则:GBZ/T 300.1—201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T 189.8—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GBZ/T 189.7—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关键控制点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优化探析
浅析高速公路企业内部控制
简述HACCP原理在桔子罐头生产中的应用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在冻煮鲍鱼生产中的应用
零售连锁企业物流成本关键控制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关键点的连锁超市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研究
ERP系统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思考
HACCP体系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