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 昔日困难帮扶村 今朝田园综合体

2022-06-02撰文潘丽娅摄影袁丽

求贤 2022年5期
关键词:综合体田园景区

撰文/潘丽娅 摄影/袁丽

产业振兴,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天津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构建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着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

依托独特人文、自然资源,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加强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健全完善田园综合体产业规划,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开辟千亩蟹田稻,打造生态六埠景区,形成“一红一绿”的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

因地制宜找到乡村振兴新出路

5月中旬,西青区辛口镇生态六埠景区内,伴随着轰鸣声,插秧机正开足马力来回插秧,绿油油的秧苗伴随着机械的规律运动,整齐地插进平整的稻田中,一派繁忙景象。不远处,盛开的冰岛虞美人花花海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拍照。荷塘里,睡莲早早吐露花蕊,白鹭、野鸭等水鸟在水中嬉戏……

“现在第六埠村的田园综合体产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西青区认定的困难帮扶村。”第六埠村党委副书记倪国志介绍说,第六埠村位于天津市区西南20 多公里,子牙河、大清河、独流减河三河交汇,穿村而过,自然环境相对优渥。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全国,第六埠村都有着辉煌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凭借着印染、纺织、制衣等产业,位列全国“百强村”第29 名。但随着市场变化,村里的产业没了以往的优势,而且企业排放的污水废气等还令整个村庄“垃圾围村庄、臭水满河塘”,成了西青区第一批结对帮扶的困难村。很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无奈告别村子,外出打工谋生。村“两委”班子知道,要想摘掉“困难村”的帽子,就必须找到更适合的产业。

痛定思痛,第六埠村瞄准绿色生态,融合一二三产业,准备走一条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产业的新路。近年来,村“两委”结合第六埠村地处三河交汇、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经过土地改造、水利疏通、涵闸建设,采取了水稻、青蟹套作的立体种植养殖新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

瞄准时机带动产业振兴

找到“病根”,第六埠村的治理和发展就有了发力点。

2015年起,村“两委”对全村所有沟渠实施清淤,硬起手腕保水护绿,筑堤挖河、深耕整理、播种青饲、套养青蟹……经过一系列改造,往昔水淹地变身蟹稻田。2017年,村“两委”瞄准生态资源,试种170 亩水稻,套养螃蟹,经过一年的努力,水稻亩产达到550 公斤以上,收获了10 万公斤稻谷。2018年,村“两委”投入力量从577 户村民手中流转了将近1000亩荒废土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蟹田稻生产基地被西青区委定为第六埠村产业帮扶项目,从插秧到收割全部实现机械化,水稻从2017年试种到2019年连续三年大丰收,稻米品质优。2019年,第六埠村水稻亩产600 公斤、产蟹4000 余公斤,给村里带来200多万元进账。连续几年开发的钓蟹旅游项目,也让游人络绎不绝,第六埠村看准时机,全力推动生态旅游发展,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田园综合体产业。“我们利用三河汇景水资源,打造稻田景区的特色,推进竹筏船观光、钓鱼钓蟹、稻田插秧、六埠雪乡等项目建设。经过不断努力,红色旅游和千亩水稻、万亩蔬菜基地有机结合,构成了第六埠村特有的‘一红加一绿’产业结构。”倪国志说。目前,第六埠村丰富的田园风光和红色教育资源在吸引来大批游客的同时,还把蟹田大米和绿色蔬菜向全社会推介,而旅游项目的有效推进,既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解决村民就业,提高村民家庭收入。

经过几年的建设,第六埠村大力发展现代旅游,打造千亩蟹田稻生态种植基地、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形成了特色产业格局,成为国家级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2019年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列为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创新思路打造田园综合体

经过几年的发展,第六埠村在摘掉“困难村”帽子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之路。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于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第六埠村在做好绿色经济的同时,对生态六埠景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进一步的增加、完善,新开发了花海50 亩,设计火炬、花朵、蝴蝶三个造型,根据不同季节,设计了不同花期的品种,做到游客不论什么时候来都能看到花盛开。经过精心的管理,生态六埠景区引来无数游客。同时,景区还增加了荷塘泛舟、小动物萌宠园、野外露营等项目,年接待游客达6 万人次,实现年综合经济效益100 多万元。“接下来,生态六埠景区将进一步研究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充分发挥花海景观、荷塘泛舟、小动物萌宠园等项目的作用,做好今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倪国志说,第六埠村将根据资金情况,逐步开发老清河堤下树林,共计24000 平方米,构成以人民广场、铁索桥为中心,稻田观光和儿童乐园有效连接的特色景区,以景区生态旅游为原点,撬动全域产业发展。

“我们一直坚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南泥湾农业研学基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倪国志介绍说,2021年,第六埠村打造了南泥湾农业研学基地,继续探索农事体验新模式,丰富活动项目内容,创建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创建市级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合理布局种植品种,做到春天既有种植又有采摘,秋天采摘品种连续不断,满足各中小学不同时间的预定。为天津市各大中小学生们讲解农业知识,介绍各种传统农具的使用, 以及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品尝丰收的喜悦,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播种采摘,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帮助学生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河汇景,产业兴农。未来,第六埠村将充分发挥都市农业、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优势,全力打造集现代都市农林区、生态文化旅游区、田园康养居住区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地。”倪国志说,第六埠村将为从产业兴旺走向乡村振兴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综合体田园景区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摘牌』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