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研究

2022-06-02张水平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画

【摘要】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对象是中华大地雄伟傲岸的大好河山,是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精神,讲究的是形神兼备,是在对山川河流的取景创作中不断整合大自然中的万物元素,并且将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处世态度融合其中,最终完成画作。在这其中,对景写生对于创作者有着创造性的启发意义,身处具体的自然山水之间,自然能够感受到不同景象下的内心独白,从而创作出生动的山水画作。这样的画作也就蕴含了世间万物的规律变化,显得磅礴大气,使人颇感流连忘返。基于此,本文就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画;山水画;对景写生;由景至境

【中图分类号】J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5-178-03

【本文著录格式】张水平.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3(05):178-18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人越来越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升华和真实情感的表露,越来越希望生活和审美水平更上一层楼,山水画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大众审美的认可。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一套体系,也给中华传统文化留下了众多绘画理论和创作技法。中国山水画虽然因为创作对象为自然风景而为人熟知,但是山川河流始终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静态的画作或是想象中的画作很难感染人。优秀的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被世人所惊叹,更多是因为画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刻画到了画作当中,对景写生在期间功不可没。

一、对景写生概述

对景写生中的“写生”二字早在《后画录》中就有记载,指的是将人物特征描绘的活灵活现。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家在描绘山川河流中,不仅仅是将画作对象描绘的形象生动,还是将自身对山川河流的感受置于其中,将山水看似缭乱无章的模样塑造成具备内在神韵的艺术作品,借助山水景观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就是对景写生。因此,在对景写生就是说当创作者在描绘自然风景时,力求身处所在环境当中,从大山大河中收集积累绘画素材,不断获得创作灵感。同时,在不断感悟的过程中,持续理解自然万物的内在规律,发现自然万物的灵魂所在。很多画家在云游四方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自然的最佳途径,不断比较和把握山川大河的绝妙之处,不断积累自己内心的情感,将景色和内心情感持续交融,最终表现出绘画对象的神韵所在。

对景写生的最开始,要求创作者用独具匠心的艺术审美选择大自然中的一处秀美景色,首先要让自己过目难忘,然后才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艺术创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给创作者一个心领神会的良好意境,偏向于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抒发内心对大好河山的情感,接着才能够对自然事物进行画卷上的美术处理和情感灌注,让看似无序的自然环境变得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因此,对景写生的前提是创作者高度尊重自然万物运行规律,从适合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画面入手,选择加强或弱化的方式进行绘画。例如《清明上河图》,创作者采取了典型的对景写生手法,既有近景中的热闹集市,也有远处的郊野景象,体现出全景构图思维。

二、对景写生在表现方法上的作用

对景写生手法发展历程长,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到今天,对景写生衍生出的内容越来越多,帮助创作者更加默契地掌握大自然规律和中国山水画创作技巧。中国山水画特色明确,讲究大山大河中的自然物象的位置布局和作者意境,其表现形式非常丰富,而对景写生在表现方法上大大帮助了创作者画好中国山水画。

(一)提升创作者观察能力

由于中国山水画选择的绘画对象是自然山川,那么在画作的创作过程中,就不可缺少观察这一基本表现方法,而且创作者必须掌握从观察山川到抒发情感完成创作的全程能力,并且要在完成创作后,能够使作品与广大欣赏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和审美共情。同时,观察能力提升后,能够帮助作者提升山水画的绘画技巧,不断找出自身的绘画特色,不断寻找画作的新素材。对景写生首先提升了创作者的多角度观察能力,创作者在游历大好河山寻找创作素材时,不能仅从某一定固定视点进行观察,而应当满足散点透视的要求,利用好对景写生的便利,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去观察创作对象。第二是真情实感地观察。虽然大部分画家的绘画功底较好,但是由于不同人的成长环境不同,道德修养不同,那么一定会出现审美和情感上的差异。从这一方面来讲,观察是创作者对创作素材的主观判断。在主观判断的过程中,创作者会选择出其认为值得表现的部分进行绘画,突出其个人情感。因此,对景写生能够提升创作者真情实感的观察能力,提升写意水平。第三是提升创作者把握物象结构的能力。在创作观察中,创作者首先就要理解所描绘物体的结构和组成规律,例如山石的结构、树木花草的生长以及河流的流向变化等等。同时,创作者选择墨水的浓淡和绘画线条的变化,都需要根据物体本身的结构进行考虑。在對景写生的过程中,绘画者对物体结构的把握能力会不断上升,最终改善绘画者的中国山水画创作能力。四是提升创作者的默写能力。对景写生并非是面对创作物体进行从头到尾的全过程绘画,一般都是在创作者进行细致观察并且胸有成熟后,在安静的馆舍默写完成。在此过程中,创作者会获得理性认识和思维结构层面的默写能力提升,达到观察的创作目的。

(二)提升创作者的速写能力

对景写生的常见绘画技法包括粗细法、疏密法和反衬法等。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的上述绘画技法能力将得到显著改善,从而提升创作者的速写能力。其中,粗细法指的是在绘画过程中使用较粗的线条创作画作中的近景或者重点区域,中、远距离景色则采用较细的线条进行创造,使得山水画具有较强的远近空间感,同时突出画面构图中的主次关系,让欣赏者做到一目了然。疏密法是对于近景和绘画重点内容采取较密的线条进行细致勾画,从而突出这一部分内容,在使用较为稀疏的线条创作其它部分内容,使得整幅画作韵律感十足,表现出部分耐人寻味之感,有的放矢的突出重点内容。反衬法则是重点描绘主要内容的另一方法,通过对主要内容附近物体的线条密度加强,让画作中的近景和重要部分显得更加清晰完整,在整体上产生明显的黑白对比和反差,提升整幅画作的美感和艺术感。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细致对物体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确定速写使用的各项绘画技法,从而不断提升绘画基本功,增强自山水画的速写能力,高质量完成中国山水画作。

(三)提升绘画的透视效果

对景写生的一大特色就是能够让创作者亲身体会描绘物体的具体情况,用心感受大山大河的变化规律。中国山水画的主流创作思路是采取散点透视的技法,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西方画作中常见的焦点透视技法。西方画作往往会受单一视角的创作显示,画家从某一角度观察到什么内容就创作出什么内容。而中国山水画则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需要创作者精心调和画作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散点透视就为创作技法的改善提供了便利。在对景写生多角度观察的过程中,给予了创作者思路更加发散的意境和审美情趣,做到不刻板地画出现实景色,也减少时间空间对创作的影响,因而在创作思路和章法上灵活程度较强,这也使得中国山水画在创作章法上独树一帜,显得精妙绝伦。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通过不断观察和确定绘画细节,不断丰富散点透视的结构关系,充分发挥绘画技法构建具备美感和规律的画作,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遵循透视规律,从而不断提升有限画面中的延伸效果,让创作者的个人情感突破既定画面的限制,不断提升整个绘画构图上的透视效果。

三、对景写生提升中国山水画意境

对景造境是画家采取对景写生技法的根本目的,也是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对景造境需要创作者深入所描绘景色的实际区域,不断从游历和观察中找到创作灵感,塑造画作内涵,抽取个人生活中的情感志向。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让不同的山水物体显示出不同的意境。对于某一客观物体,创作者的直观感受和內心情感一定不尽相同,想要表达的绘画见解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在自身观察上逐渐树立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因而,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会在主观上确定整幅画作最重要的景观,并且在一定的情感指引之下进行渲染和描绘,最终希望达到突出主要物体的目的。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创作者的心境会出现改变,例如在昆仑山脉中自然会感受到高山挺拔雄伟的震撼,在江南水乡自然能够体会到连绵细雨的柔情。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差较大,一年四季、纬度差异、区域差异都会产生当地景观的鲜明特征,即使是面对同一处景象,在不同的季节进行对镜写生,其画作的重点表现内容也会不尽相同,这种季节差别越大,画作中的意境越显得不同。这就是对景写生的宝贵作用,就是在作者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形成不同景象的不同意境,这是其它创作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从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来看,当对景写生深入实际当中后,创作者将加深对描绘景象的自我认识和创作理解,加深对特定地域地貌的了解,在掌握特定地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构造规律,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歌颂大好河山的冲动,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不断筛选最具地貌特征和雄伟景象的绘画素材,将画面中的山水不断朝着自己理想的境界靠近,再通过不同的创作手法形成个性鲜明的意境。

四、对景写生强化景与境的差异

在对景写生的实地感悟当中,不同的创作者有着不同的情感构建风格,对景写生在其中的应用能够强化景与境的差异。例如,创作者通过对景写生能够更加清晰的体会自己对远山远景的情感。创作者往往不会对远山远景进行细节描绘,但是对远山远景的构图能够完善山水画的空间结构,从而利用远山远景衬托出对近景的主题情感。同时,在创作者通过绘画力求表现出远山远景带来的气势磅礴之感时,实际上也对山水画的感染力做出了提升,更加衬托出整幅山水画的线条美感。同时,不同的远山,其线条是不尽相同的,表达的气势也是具有差异的。与单纯依靠创作者的想象相比,对景写生能够让创作者更加注意到不同山势和周围景色搭配的跌宕起伏,避免山水画创作过于刻板,也避免了在山水画创作中失去特有景色特有情景。在对景写生的应用下,创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在画作中细致表现远山的外形和具体结构,避免前后景重点把握不够的情况发生。远山在整幅画作的构图中实际上应当与观赏者相隔较远的距离,虽然远山在画面中不会给人近山那种扑面而来的雄伟和仰望之感,但是远山实际上蕴含的宁静、厚重和恬淡的情境是能够和近山的雄伟相互补充的,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使山水画的创作更加带有自然景观的活力。

我们选择山水画创作中的江南地区水乡景观为例,不同画家的绘画结构会塑造出差异性显著的境,在对小桥流水的绘画中,一般创作者会在对景写生中进行速写,在完成大概的创作思路后,与其它速写中的具体景观密切联系,完善整幅画作中的绘画构思。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创作的景与境的差异,例如江南房屋住舍在画作中的具体摆放位置,小桥和小河的搭配绘画等,建构出一幅精致的江南水乡之景,并且在构图的不同中体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境。除了对构图结构的组织,为了显示出江南水乡的具体特点,创作者还应当塑造江南水乡在春季梅雨时节那种恬淡的环境,可以使用墨色的浓淡对比和线条的粗细对比对远山进行绘画,同时与近山和留白相对比。其中,留白可以是江南丰富的水汽,可以是山间的小河,也可以是梅雨时节的填空等等,不管在哪一部分进行突出留白,在山水画构成上的作用的相似的,突出一幅成功的山水画作的画面效果,强化想要塑造的境,给观赏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江南水乡灵动的感觉。此外,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创作者能够得到各类来自大自然的感受和创作灵感,一幅江南水乡画作的画面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创作者的思维扩张是不受限制的。在对江南水乡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对景写生能够给作者带来成熟大胆的绘画构思,使人们熟悉的江南水乡不仅仅是常规的景色复制,而是可以在各类绘画手法的帮助下,把纷繁复杂的江南水乡景致一点点构建到有限的画面之中,让画面中的江南水乡较实际情景有所变化,减少呆板的概念化特征,既能够体现绘画的艺术性特征,又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出山水画的创作技巧,这些创作灵感和精力能够在对景写生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五、结语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表现方法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骨骼。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对景写生可以达到个人情感和山川大河景色的统一,从而塑造画作的绝妙意境,抒发个人的理想志向,使画作达到震撼人心、彼此共情的理想效果。同时,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能够提升画家的观察能力、构图能力和速写能力,让画家在游历大自然当中发现山川大河的独特魅力,不断寻找自身的情感表达欲望,同时不断陶冶自身的审美情绪和道德情操,从而创作出更加具备情感内涵的山水画。

参考文献:

[1]郑翔. 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的“意在笔先”——对中国山水画的借鉴[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5):81-83.

[2]熊小勇.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境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40-42.

[3]韩静.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J].美术界,2013(8):75-75.

[4]刘丽.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5]李芃霏.论中国山水画中对景写生的造境艺术[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7(9):128.

作者简介:张水平(1982-),男,甘肃天水人,本科,馆员(中级),研究方向为中国山水画创作。

猜你喜欢

山水画中国画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英国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书画名人汇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