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内涝成因与相关应急救援工作研究

2022-06-02胡笔雄

今日消防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急救援

胡笔雄

摘要:文章结合浙江省丽水市主要市区的地理水文气象特点,分析造成丽水市内涝的主要成因,并结合消防队伍抗洪抢险救援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如何加强城市内涝及相关应急救援工作。

关键词:城市内涝;消防队伍;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2)04-0115-03

每年夏季,我国多地遭遇雷暴天气,雷暴发生时一般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显著降水,这种局地性强对流天气,给很多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2020年,浙江各月降水量占全年比值在1.5%~20.9%之间,10月最小为1.5%,6月份最大为20.9%。其中6月的长梅雨季和8月的2004号台风“黑格比”带来了大范围的暴雨、大暴雨天气,同时因城市排水系统不畅,导致街道成河、汽车淹没、交通停运、人员伤亡等城市内涝灾害。城市内涝的频发,不仅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正常发展。浙江省丽水市近年来也频遭强降雨和城市内涝的侵袭,2020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丽水市城区及周边普降大到暴雨,且局部地区暴雨过程强,先后发生多次城市内涝。2020年6月30日,主城区再遭短时强降雨侵袭,全市共计226个站累积降雨量超过50mm(遂昌和松阳有26个站超过100mm,最大的遂昌湖山141.88mm),引发了较大的次生灾害[1]。

本文选择浙江省西南城市——丽水市,以解剖麻雀的形式,对丽水市主城区地理水文气象情况进行分析,开展城市内涝的成因分析,梳理城市内涝灾害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并就消防救援队伍如何加强城市内涝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探讨。

1  丽水市主城区地理水文气象概况

浙江省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与宁德、温州、南平、衢州等地相交界,坐落于北纬27°25′~28°57′和东经118°41′~120°26′之间。丽水市境内包含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赛江诸多江流,被称为“六江之源”。丽水的地形陡峭,江河、溪流源短流急,河床割切较深,且丽水6-7月梅雨季节降水量大、降水时间长,是诱发水域性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气候条件上,丽水市位于浙江西南地区,属山区丘陵地貌,是一个降雨量多、受季风影响强烈的城市。丽水全市常年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500mm,占全年降水量的80%的出现在3-9月,其中6月最多可达289.1mm,12月仅44.3mm。各地大致自南向北减少,最多庆元1746.8mm,最少莲都为1405.8mm;全市常年的年平均降水日数166.6天,3月最多18.3天,12月最少8.3天。各地来看,南部略多于北部,最多云和177.1天,最少莲都157.8天。丽水市是气象灾害的多发和频发区,气象灾害种类多,每年暴雨、台风、寒潮、低温、大风、冰雹、雷击、高温、干旱等各类气象灾害都会发生,容易引发流域洪涝、小流域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次生或衍生灾害,而丽水的城市内涝灾害是其中发生概率最大、次数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灾害类型。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8月持续一个月的丽水城市内澇,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10亿元,数千人被困,倒塌房屋数百余间,可见城市内涝的危害性。

2  丽水辖区内涝频发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丽水城区内涝问题日益严重,除上述丽水市特殊的地理水文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厄尔尼诺现象不断加剧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流季节性异常情况较往常相比有明显增多,短时内大量降雨,十分容易导致地面积水短时间内增加,造成城市排水瘫痪。如丽水市在2014年8月夏季经受了百年不遇的瓯江洪水;2020年夏季遭遇强台风“黑格比”侵扰,缙云、青田等丽水东部地区平均降雨量均超过120 mm。

2.2  自然储水能力逐年降低

湖泊、洼地、沟塘作为大自然天生的“蓄水容器”,其具有调蓄雨水、涵养渗流等调节径流的作用。原始土壤的内部存在大量的空气空洞,具有良好的水渗透、吸收和储蓄功能。当前,随着丽水城市化不断推进和拓展,自然湖泊的面积逐渐减少,原生土壤表面被柏油、砖石等所覆盖,其自然蓄水功能因此而大打折扣。

3  城区内涝灾害消防应急救援的特点

3.1  灾情任务多、人员装备少

内涝发生在城区时,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城区内部会产生多处内涝点,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及工作,甚至在水流暴涨的时候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灾害发生时,消防队伍往往会在同一时间接到大量的报警电话,这与当前消防队伍有限的人力物力相矛盾,容易出现人力短缺、装备不足的被动情况。

3.2  现场环境杂、布置措施难

灾情发生后,消防队伍需要第一时间赶赴多处灾情地点开展处置。由城市内涝灾害引发的救援任务包括重点部位排涝、人员被困营救、重要物资保护、房屋倒塌救援、电力设施抢救、危险化学品输转、水下人员搜救,以及其他场景的火灾扑救(如一些高压电气设备、电缆因暴雨、台风等情况发生火灾)等。不同的救援任务,需要依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现场环境、灾情特点和变化趋势而采取不同的救援行动和战术措施。这对在基层一线的救援人员的处置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水平。

3.3  安全隐患多、潜在风险大

城镇内涝往往引发或隐藏多种险情:一是建筑物的倒塌。部分房屋在洪水的浸泡下倒塌,给在现场救援的消防员带来威胁。二是水流湍急。城镇地上地下建筑复杂,内涝发生时部分路段水流湍急,给救援增加难度,甚至给救援人员的生命带来威胁。三是水位上涨导致部分窨井盖、孔洞、排水渠等被覆盖,肉眼难以识别,容易导致消防员在救援过程中受限、被困。

3.4  救援难度大、救援时间长

城市内涝发生后,城市道路被广泛覆盖和淹没,水流中经常含有泥沙、垃圾等杂物,易形成淤积并堵塞交通,从而导致消防队伍的车辆、人员、装备、物资难以到达救援现场;在城市内涝期间,城区的通信中继站容易垮塌,消防队伍所配备的通信器材,如手机、单兵4G图传设备、布控球等难以维持良好的信号,且在雨中无法长时间运作,造成前后通信不畅,影响救援进程。同时,城市内涝救援往往处置时间较长。内涝猛烈期间需要营救、转移被困人员,抢救生命财产。洪涝退散过后,消防队伍还需协助环保、公安、医疗、卫生等部门做好后期清扫淤泥、防疫消杀等事项。这对消防救援人员的体力、耐力和精力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4  城市内涝的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

4.1  坚持政府在救援工作中的“一把手”地位

在城市内涝救援中,当地政府在救援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38条规定,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当前,随着国家体制机构改革,我国已经成立以消防救援为“主力军、国家队”的应急管理部门。为保证整体救援行动的高效开展,在发生严重城市内涝的灾害后,消防队伍要主动接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消防主战、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全面参与”综合性消防救援新模式,将应急、公安、交通、气象、水利、地质资源等行业部门、社会救援队伍、应急专家智囊团纳入统一的调度指挥链条,密切沟通联系,强化协同配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救援合力。同时根据灾情需要,适时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会商研判,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决定作战行动,做好各项任务对接,建立起快速反应、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社会联动机制,确保任务分工精确到点、责任到人。

4.2  把握中心主线

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国家队”,其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在城市内涝应急救援中,消防队伍常常受限于救援人员较少、装备配备不充足等现实情况。面对这些情况,消防救援队伍应把握好整个救援行动的核心,将人力、物力精准投入到最需要的位置。

首先,要第一时间抢救人员。在灭火救援行动中,“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是火场中的首要任务,这对城市内涝、抗洪抢险任务来说尤为如此。这是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的崇高使命。在有较多人员被困的城市内涝救援中,消防队伍应把转移人员、开辟道路作为首要的救援战略,为被困人员创造安全可靠的逃生环境,充分利用好小型皮划艇、冲锋舟等水上运输器械,帮助被困人员逃离险境、转危为安。

其次,要守护好重要物资机密。在城市内涝中,消防队伍要科学研判城市内涝的发展形势。对于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场所要第一时间进行驻防营救。同时对于老旧的文化遗址、受灾后无法消除损失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具有特殊性质意义的场所,要重点盯防、重点关注。

最后,要做好排涝去污工作。城市内涝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城市排水系统运转不畅。消防队伍要充分利用好手抬机动泵、浮艇泵、排吸泵等装备,在被困人员密集、重要物资存储区域内开展排涝工作,降低水位,确保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且在水位降低后,协助好医疗、环卫等部门,利用大功率水枪、消防铲等装备,清除道路淤泥污垢,防止内涝后疫病滋生。

4.3  制定城市内涝灾害应急联动预案

抗洪抢险作业环境复杂、危险系数高、不可预见性强,制定预案是有效完成作战任务的保障。消防队伍要结合辖区城市的特点和以往遭受城市内涝灾害的实际,从组织领导、职责分工、战斗编程、力量部署、战勤保障、政工宣传、安全工作等方面,组织消防人员进行认真仔细研究,细化作战任务分成。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应Ⅳ、Ⅲ、Ⅱ和Ⅰ四个等级,进一步修订完善抗洪抢险分级预案。根据水域救援专业队建设标准,按照水域救援基础类、辅救类、通信类、船艇类、系统类、特种类等6大类配齐配足相关装备器材。同时扎实做好日常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能够依据灾情随时紧急调配器材装备,实现装备建设与战斗力生成的协调统一。

4.4  组织好城市内涝应急救援专业训练

随着消防救援队伍转隶改制,抗洪救灾已是消防救援队伍的工作职责之一。做到抗洪抢险训练实训、常态,才能打好有准备之仗。一是全方位提升消防员的基础水域救援本领,强化游泳、潜水、舟艇等水域相关基础体技能训练,打好水域救援的基础根基;二是常态化日常训练模式。抗洪抢险存在季节性,但是日常训练必须常态化,要针对性地开展横渡、攀爬、抛投器、冲锋舟等器材装备操作业务技能训练,要协同无人机通信、制图、喊话、抛投等开展协同训练;三是熟悉辖区水源道路情况,加强辖区地形水情的熟悉,通过实地勘察制定预案,开展静态、动态水域实战实装演练,不断提升技战术水平。

4.5  有效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城市内涝处置及水域救援中消防员存在溺水、划伤、缠绕、舟艇搁浅翻沉、人员失联等风险,易造成人员伤亡。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履责、规范处置”的原则,按照“专业人员作业,专业装备施救”的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各级消防员要认真落实水域救援“五个绝不允许”的基本准则,明确安全负责人,全程狠抓安全措施,严格执行水域救援“五个决不允许”,明确观察员、救援员、安全员等岗位职责任务,规范操作规程和抢险救援行动,按照安全风险从小到大顺序,选择岸上救援、舟艇或直升机救援、入水救援等技术与方法施救,严禁盲目服从、冒险作业,确保参战消防员自身安全。同时,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加强消防员对典型案例的学习研究,努力提高处置灾害事故的指挥能力。从营地驻扎、警戒疏散、安全防护、风险评估、制定方案、人员搜救及险情排除等流程,全面实施安全风险管控。要加强在抗洪救灾战斗中落水急救、舟艇倾覆、防触电等意外事故的自身救护措施,落实制定紧急避险方案,科学施救,临机处置,切实提高指战员科学高效地处置城市内涝的能力。

4.6  优化专业装备配备

按照“满足当前、适当超前”原则,加强实用性、实战性救援装备的配备和统型,满足快速调集、快速运输、快速到达的实战需求,建强、建多、建足物资装备储备点,最大限度地服务实战。依据标准统一、性能充分满足实战需求的水域救援装备建设标准,配齐配强水域救援防护、救生、破拆、通信等各类装备,构建完善水域救援专业装备体系。加强舟艇运输车、模块装备运输车配备,着力提高车辆底盘越野性能及涉水能力,提高装备投送能力。加强装备备份,提高水域救援装备平时的维护保养水平和战时的应急抢修能力,确保在长时间水域救援任务开展期间可以足量补充更换各类损耗装备及保障物资。

5  结语

当前,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其职责和使命进一步向“全灾种、大应急”拓展,对全体消防队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丽水作为年均降水量超过1600mm的亚热带季风城市,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逐年上升。因此,要着眼“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实战需求,准确把握当地城市内涝的灾害特点,完善城市内涝应急处置预案,优化相关水域专业装备配备,狠抓实战化训练演练,加快队伍水域方面能力建设,切实做好城市内涝抢险救援的各项准备任务,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貢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J].水文,1998(02):2-9.

[2]张维迪.浅谈城市内涝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5):1-5.

[3]李志东.佳木斯市城市内涝频发原因和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浅析[J].世纪桥,2013(12):93-94.

[4]李庚武.暴雨洪灾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的研究[C]//中国消防协会灭火救援技术专业委员会.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2014.

[5]郑延林,李志东.提升消防部队应对城市内涝应急救援能力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10):44-47.

猜你喜欢

应急救援
危化品监管 要抓住关键少数
谈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实践
城市消防指挥中心如何更好发挥应急救援中枢作用
考虑灾民感知满意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派遣模型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
电梯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