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难无情人有情

2022-06-02肖赣贞

检察风云 2022年10期
关键词:遇难者空难灾难

肖赣贞

空难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

每一次空难都是泪水汹涌的悲剧,在沉重的时刻,人们唯有对遇难者寄以深切的缅怀。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也无法预测生命的无常,唯有珍惜当下。

空难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如同巨石砸进大海,荡起一圈一圈的波纹,以遇难者家属为中心层层展开,也给救援人员甚至普通民众留下心理阴影,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遇难者家属在许多人的拥抱下,捡拾起破碎的心,踏上自我心理修复的漫漫长路。

帮家属释放痛苦

事故突如其来,遇难者家属遭受的心理创伤无疑是巨大的。他们出现心理危机和情绪危机时,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对心理障碍者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预防发生心理或精神障碍疾患。

哀伤辅导有体认失落、体验哀痛和体现新生三个阶段。体认失落是通过看遗物,看照片,和亲人告别。有的人不表达悲伤,外表看上去反应不大,仿佛没有发生什么,实际上问题反而更严重,放在心里憋成了内伤。体验哀痛通常会持续两三个月,回忆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是这个阶段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在一个月以前,关于“有趣难忘的往事,想跟已故亲人说的话,对方给你带来最重要的影响”一类的话题基本上是禁忌的,两三个月后可以谈谈这些事情。三个月后进入体现新生阶段,遇难者家属找到安放死者的方式,完成亲人的夙愿。

灾后心理辅导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帮助遇难者家属找到应对困难和意外的内生力量,不是让他们去压抑自己的感受。经历重大变故后,家属普遍处于孤独无助的心理状态。对他们要做的是悉心理解、用心倾听和暖心陪伴,而不是说“想开点”“不要哭了”之类的话。如果家属一味压抑情感,则可能出现自杀行为。不要过度打扰,以免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只有让家属自然地宣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支持,才能帮助他们走过这一段艰难的路程,激活应对困难、意外的内在力量。

一些遇难者家属选择通过网络讲述家人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纾解”的方式,网友要给予足够的尊重,感谢他们发自内心的分享。专家指出,如果网友真想帮助遇难者家属渡过难关,就不要在网络上转发转播未经证实的信息。本着只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关注事件进展的同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灾难发生后,如何跟遇难者家属提起事故和逝者,才能使伤害最小化?这需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主观意愿,如果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此时不断地向他们提问会适得其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让家属们相互倾诉和交流,共同表达痛苦和哀思,说出内心对于生活的困惑,宣泄心理压力。由于共同经历了灾难,他们彼此之间更容易相互支持。加上心理专家的引领,不断变换思维角度,拓宽对于事件的认知,就能为今后的康复奠定基础。

媒体不要擅自发布与空难相关的未经证实的信息来扰乱遇难者家属的心绪,但可以分享如何经历灾难、有何感受的话题,为正处于痛苦中的家属提供参考。但是这种分享必须真诚关切,充分尊重每一个人在灾难面前的切身感受。无论有多么愤怒,多么痛苦,多么难以自拔,都是正常的。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如果在报道中突出“幸存者”,可能会对遇难者家属造成伤害,“幸存者”有时也会遭受心理创伤。

空难发生后的技术分析和调查取证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越等到后面遇难者家属可能越烦躁,甚至不吃不喝不睡等。有的人可能坚持不下去,健康每况愈下,甚至因刺激产生轻生想法。在心理专家看来,漫长的心理恢复和疗愈,要等到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才能“真正开始”。灾后心理救援工作也称为社会心理支持,非常重要。不仅属于专业心理医生的工作,还是全社会的责任。

为救援人员疗伤

在灾难现场,各类救援人员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他们强大,无畏,英勇,无私,是给遇难者家属带来希望的主心骨。但是,从灾难心理学的角度,救援人员是需要得到心理援助的第二级人群。由于工作环境、任务和角色的特殊性,他们在灾难发生后会立刻投入抢救工作中。由于不得不直面那些惨痛的画面,加上超负荷工作、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紧绷、巨大的体力和情感透支,救援人员更容易产生情绪和认知及行为上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他们受创伤的程度仅次于直接卷入灾难事件的人员、伤员和家属。

救援人员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激动和兴奋期,他们调动全部的情绪和精力参与救援工作,抱着还有生还者的期望。其次,随着救援活动的开展,救援人员接收越来越多的负面信息。面对事故现场的惨烈状况,他们的心理状态进入否认和怀疑期,不愿意相信现实真的如此残酷,并产生愤怒、恐惧、害怕等情绪,感觉到强烈的无助和无价值感。第三,若是前一阶段的情绪没有得到缓解,救援者就会进入麻木和回避期。他们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也不愿意与人谈及任何与灾难有关的信息,甚至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在灾难救援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接近半数的现场救援人员有惊恐、闪回、恶梦、睡眠困难、焦虑和紧张,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员有反复思考、震惊反应、头痛、疲乏感、情绪沮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现场的另一支救援力量是心理工作者,他们一方面对别人给予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自己也极易在突发灾难后遭遇心理问题。他们在倾听遇难者家属倾诉的时候,如果过度地共情,会出现替代性创伤。

救援人员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同样遭受着灾难带来的心理创伤的影响,因此心理援助非常必要。对他们的心理干预一般分为4步:执行任务前制订科学周密的应对计划,并通过演习明确任务,减轻预期焦虑,建立团队自信心;执行任务时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与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2小时);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救援人员减轻心理压力;任务结束后安排休息放松,使他们尽快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复原,为求助者安排适当的心理干预,以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使民众少受影响

大多数人在看到空难新闻的第一时间就开始难受,从一开始的“不敢置信”“否认”“沮丧”,祈祷“奇迹”的发生,到慢慢接受事实,出现寝食难安、焦虑恐惧、情绪低落等替代性创伤症状,这些症状将影响一些人的工作和生活。有的人第一时间给身边经常坐飞机的家属或者朋友打电话,确认他们是否平安。

除了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对事件的情绪反应。有的在社交媒体上留言:“想关注整个事件的进展,但是看得越多越难受,甚至一想到遇难者亲属不得不面对失去他们的痛苦,自己也会忍不住流泪。”“再也不敢坐飞机了。”“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一位网友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看到新闻时,如果我妈在落地那边等我,眼看着落地时间越来越近,心里越来越高兴,然后一直盯着的屏幕突然显示‘航班事故……一想到这个场景,我就忍不住痛哭。”

身为普通民众,在哀悼之余如何避免形成替代性创伤呢?如果已经沉浸在悲伤、压抑中无法自拔,就要尽可能地避免过度关注空难的相关负面报道,比如飞机失事的画面、遇难者残骸、受难者家属痛哭的场景等等。这些会进一步加深创伤体验。有的人甚至会想象如果自己是受害者,面临飞机失事时的恐慌感和无助感,无疑会加剧心理负担。做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如呼吸放松训练、肌肉放松训练以及冥想等。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或者轉移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上,有利于缓解焦虑情绪。如果有人情绪体验非常强烈,很可能意味着这件事触发了那些以往堆积起来的、不曾被察觉的创伤,可以尝试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去做一些自我探索并成长。正确认识小概率空难事件,从统计学角度看飞机依旧是很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灾难也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民众不必过度恐慌。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FDF61C7C-528A-4EF2-B8E2-A7457FB7D463

猜你喜欢

遇难者空难灾难
这四个小孩,空难后丛林生存40天
雷击灾难
空难的那些事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军机空难 一箩筐
空难
遇难者
灾难不是“假想敌”
防范“抗生素灾难”
法航29具遇难者遗体被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