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直径筒仓储粮性能探讨*

2022-06-01祁正亚范渭东夏永刚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粮温筒仓气调

祁正亚 冯 硕 范渭东 夏永刚

(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顺德直属库 528308)

浅圆仓因机械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容量大,储粮性能好等特点,在现代粮仓建设中,越来越受到储粮企业欢迎,它也成为近年来粮仓建设的主要仓型之一。通常将筒仓仓壁高度与内径之比小于1.5的圆筒仓称为浅圆仓,早期的浅圆仓仓容量一般在1万吨以下,随着粮仓建设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土地节约化使用要求,仓房高度、容量等不断扩大,出现了单仓仓容达到2万吨左右,筒体超过50 m的仓房,我们将这种体积容量明显增大后的“浅圆仓”,给予了新的名字“大直径筒仓”。体积的增大,也带来了仓房储粮性能的变化,如防潮、保温、通风、气密性能。因此,该仓型所呈现的一些储粮特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库地处珠三角中心地带的佛山市顺德区,2017年以后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批大直径筒仓,单仓仓容为19700 t,直径28 m,装粮高度为42.4 m,为架空式结构。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大直径筒仓能够综合应用通风、谷冷、气调、控温等储粮技术,保证储粮效果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储粮效率。目前,我库部分储粮已经过一个储存周期并顺利出库,从整个储存周期以及轮换出库品质情况看,粮情较为稳定,品质保持较好,保管损耗较低。为进一步掌握大直径筒仓的储粮特点,不断提升该仓型的管理水平,我们对该仓型储粮性能进行探讨。

1 防潮性

大直径筒仓与外界相连的部位主要有通风系统、进出粮口。通风系统包括:仓上部4个自然通风口、4个轴流风机口与外部连通,底部设有4个通风管道、2个回风管道与仓内地槽相连,以及仓上1个进人孔。进出粮口包括:仓上1个入粮口、仓下14个出粮口、2个侧壁发放口,均采用双层闸阀密封。大直径筒仓采用架空式设计,整体离地面3 m,底部混凝土地台厚度为1.2 m,内含环形通风地槽、出粮口。侧壁厚0.25 m,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出粮口、侧壁发放口等闸阀部位受外界冷热影响易形成结露,因此在入仓前上述部位采用大糠填充。表1为部分储粮仓房1年中仓内相对湿度变化情况。

表1 不同仓房一年中相对湿度变化情况

由于采用整体滑膜浇筑,且与外界相连的仅是一些孔洞部位,大直径筒仓整体防潮性能较好,仓内相对湿度较为稳定。但仓门、侧壁发放口由于是二次浇筑部位,施工时易产生蜂窝现象,外界湿气渗入,造成局部防潮性下降,日常工作中,要加强检查,若上述部位的湿度明显改变,可采取灌浆填充,解决局部防潮性不足的问题。

2 保温性

大直径筒仓仓壁采用整体模技术,但仓壁仅厚25 cm,保温性能一般,由于粮食是热的不良导体,热量对外层1 m~2 m范围影响较大,易于形成“热皮”效应,同时大直径筒仓容量较大,内部粮温受外部影响又较小,又具有明显的“冷心”作用,整体粮温上升的速度较为缓慢。单个大直径筒仓设置了33条测温电缆,分为三圈,其中内圈6条,距离仓壁12 m,中圈10条,距离仓壁 7 m,外圈17条,距离仓壁2 m。图1表明,大直径筒仓外圈易受外界影响,中圈、内圈温度较为稳定且趋于一致。

图1 大直径筒仓1年中不同圈层粮温变化

表2对比了我库大直径筒仓、高大平房仓、立筒仓2020年度平均粮温变化情况。从表2中可看出,大直径筒仓保温性能最好,全年粮温上升幅度最低。利用其较大“冷心”作用,可最大程度延缓整体粮温上升的速度,实现控温储粮。

表2 大直径筒仓、高大平房仓、立筒仓1年内平均粮温变化情况(单位:℃)

3 通风性能

3.1 通风均匀性

我库大直径筒仓采用环形地槽通风,地槽分为三圈风道,并设有4个通风口,其中2个通风口连接内圈、中圈风道,2个通风口连接外圈风道。由于粮层较高,通风阻力较大,低功率风机往往达不到克服风阻要求,因此采用大功率风机进行通风降温。

由于风机的风压较大,在通风过程中,我库采用表3中的风机进行通风。表4为大直径筒仓通风后,内圈、中圈、外圈以及上、中、下层的平均粮温情况。从粮温情况看,大直径筒仓地槽结构通风,内圈、中圈、外圈温度相差不大,均匀性较好。而受粮层高,阻力大,降温传导慢的影响,上下层粮温存在一定的差距,上层较下层温度明显偏高,但由于粮层高,折算成温度梯度差则并不高,因此,这一温度差在允许范围内。总体来看,大直径筒仓整体通风均匀性较好。

表3 大直径筒仓所使用的三种降温风机

表4 大直径筒仓分层、分圈温度情况(单位:℃)

3.2 通风能耗

从表5通风能耗看,谷物冷却机能耗在0.54 kW·h/℃·t~0.67 kW·h/℃·t,离心风机能耗在0.20 kW·h/℃·t~0.32 kW·h/℃·t,因为谷冷机单位能耗输出较高,除风机能耗外,还包含降温能耗。而我库地处南方地区,冬季利用外界低温通风时机较少,日常主要依靠谷物冷却机降温通风。

表5 大直径筒仓通风能耗情况

4 气密性能

大直径筒仓采用整体滑膜施工,整体气密性主要受孔洞部位的影响。如仓顶部有33条测温电缆线口穿过,仓底有14个出粮口,仓底部的出粮口在粮食入仓前要进行彻底检查清洁,防止出现粮粒堵塞关闭不严情况,给后期补漏带来较大困难。粮食入库完成后,气调作业前,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测,用肥皂水对不同部位进行检查,对发现的渗漏部位采用中性硅酮结构胶、韧性防水涂料等进行补漏,直到达到气密性要求。经上述处理,我库大直径筒仓实仓气密性检测结果见表6。

表6 大直径筒仓实仓气密性检测结果(单位:s)

由表6可以看出,大直径筒仓整体气密性较好。但各仓之间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对于各个孔洞处理效果不同而造成。通过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如在孔洞部位使用预制件,减少测温电缆穿过仓顶的数量等,可以进一步提升大直径筒仓的气密性效果。气密性能得到保证,有利于提升充氮气调储粮技术的效果。

5 气调技术应用

目前我库所有大直径筒仓实现了气调储粮全覆盖,基本杜绝了使用磷化铝等化学药剂进行虫害防治。从防治的效果看,无论防虫,还是杀虫方面,均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5.1 气调浓度

大直径筒仓采用氮气气调防治,浓度主要分三个区域,即杀虫、防虫及防护区,上述区域的氮气分界浓度为98%、95%,为保持在杀虫浓度区以上,需多次充补氮,一般充补氮3~4次,可使氮气维持98%的时间达45 d以上,彻底杀灭粮堆内各种虫态害虫。随后,氮气浓度逐步衰减,当浓度超过95%,对虫害仍具有较好抑制作用,低于95%,进入物理防护阶段。Q1仓氮气浓度变化见图2。

图2 Q1仓氮气浓度变化情况

大直径筒仓整体氮气浓度较为稳定,但在局部区域,如大门口、侧壁发放口、底部区域等孔洞部位,气体易于渗漏,上述部位浓度较其它部位低,因此,气调期间,要加强孔洞部位的浓度检测,适时开启环流,弥补浓度不均的问题。

5.2 气调效果

大直径筒仓的气调工艺多样,可采用上充下排,下充上排等充氮工艺,根据虫害发生的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充氮工艺,都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2020年度,我库部分仓房一年仅开展单个周期的气调充氮,密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密闭期间,保持一定的氮气浓度,并加强定期检测。散气后入仓检查,未发现活虫。说明大直径筒仓较适用于气调储粮技术应用。

5.3 气调能耗

制氮机为高能耗设备,大直径筒仓体积大,需要充氮的时间较长,我库对单个大直径筒仓采用2台350 m3/h的制氮机组同时充氮,以减少整体充氮时间,单个大直径筒仓的充氮时间大约需要90 h左右。表7为我库大直径筒仓和高大平房仓2020年充氮能耗情况。

从表7中可看出,大直径筒仓全年充氮能耗要高于高大平房仓,这主要是因为大直径筒仓整体体积较大,装满粮后,上部留出的空间也较高大平房仓气囊体积要大很多,要将上部空间氧气完全置换出来,所需要的氮气浓度总量较大。如何进一步优化工艺,降低充氮成本,是大直径筒仓应用气调储粮技术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表7 大直径筒仓、高大平房仓全年充氮气调能耗对比

6 储存品质及损耗情况

我库大直径筒仓自2017年投入装粮使用以来,部分仓已经过一个储存周期,目前已顺利出库。从整个储存周期看,大直径筒仓储存的粮食品质较为稳定,储存指标变化缓慢(见表8),出库损耗较小。尤其是采用气调、控温储存等技术,出库时粮食外观色泽较为新鲜,品质保持较好,与其它储粮仓型相比,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更好。为轮换出库创造了一定效益。

表8 大直径筒仓一个储存周期粮食品质变化情况

表9说明,大直径筒仓储存一个周期的总体损耗率较低。这与大直径筒仓粮层大,通风均匀,粮情稳定,水分散失少等因素有关,体现了大直径筒仓在节损降耗方面的明显优势。

表9 2020年大直径筒仓粮食出库损耗情况(总损耗)

7 小结

大直径筒仓是进一步扩大的“浅圆仓”,其体积、容量等大幅增加,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新仓型。从储粮性能来看,大直径筒仓具有较好的防潮性、保温性能,其较大的“冷心”效应有利于延缓粮温上升,使粮情长期保持稳定。其粮层较厚,阻力较大,需要采用大功率风机长时间进行通风,但总体看通风后温度梯度较小,均匀性较好,能耗可控。大直径筒仓整体气密性较好,有利于推广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且气调防治效果较好。从储存品质来看,大直径筒仓储粮可使粮质更加稳定,色泽更新鲜。其储存平均损耗率较低。从管理的角度看,大直径筒仓占地面积小,同时人工管理成本低,是一种节约又高效的仓型。但大直径筒仓又是新出现的仓型,其需要配置大功率风机、制氮机等设备,所需要的能耗需求较高,只有通过优化工艺,完善管理流程,不断提高单位能耗利用率,才能发挥其在绿色储粮、规模化储粮、节损降耗方面的优势。

猜你喜欢

粮温筒仓气调
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
浅圆仓不同通风方式降温效果和耗能对比*
浅圆仓东西面靠墙粮温变化研究*
气调贮藏技术在苹果储藏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矮胖式筒仓集群爆破切口参数设计及预处理技术❋
华南地区准低温储藏大米覆膜试验
我国气调贮藏技术在果蔬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筒仓—贮料—地基系统地震响应研究及优化设计
高温高湿区大直径浅圆仓不同风机组负压通风试验
气调包装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