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GIL模型推进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策略选择

2022-06-01陈秀宇敬龙军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足球青少年校园

陈秀宇,敬龙军

(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旨在巩固和完善校园足球工作制度体系,推进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校园足球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完善人格及锤炼意志品质、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1]、培养足球后备人才[2]”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止到2019年12月,教育部已认定27 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160个校园足球试点区(县),设立38个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布局建设80个“满天星”训练营,现有181所招收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高校,但在推进校园足球的实践中面临着“场地资金师资队伍等资源的匮乏、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局限性及竞赛异化、学生家长学校主体间关系的矛盾、足球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淡薄等核心问题[3]”.本文基于AGIL模型这一全新的分析视角去解析校园足球系统发展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推进新时代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策略,以期实现我国校园足球的长足性发展,助推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1 理论框架: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AGIL模型

AGIL模型是美国社会学家帕金森于1953年在系统论基础之上构建的行动系统模型.该模型将社会行动系统分为行为、人格、社会、文化四大子系统,并分别对应适应(A)、目标达成(G)、整合(I)和潜在模式维持(P)四大功能[4](如图1),主要解决行动系统中前提性、方向性、协调性和持续性的问题.四大子系统通过处理彼此间矛盾冲突,不断满足系统内外部的功能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包容、紧密联系的整体以维持整个行动系统的动态平衡.校园足球是一个复杂行动系统,其功能的发挥要受家长、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参与足球动机、满足升学等内在需求的影响和制约[5],因此通过帕金森AGIL模型有助于整体把握全面分析当前我国校园足球系统在发挥其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维模四大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解释构成这些功能的结构因素的合理性,从而通过调整校园足球系统结构以维持自身发展.

图1 AGIL模型理论框架图

1.1 适应功能

AGIL模型认为,适应是行动系统生存的前提条件.换言之,行动系统只有具备适应外在环境需要的能力时才能获得相应的生存资源.校园足球系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其适应功能主要表现为:其一,以校园足球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运动具有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校园足球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身心割裂看体育”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足球运动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的育人手段.其二,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鼓励广大青少年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在实现“量”增长的同时,稳步提高“质”,从而充实足球人才储备,为足球职业化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足球职业化改革成果甚微,竞技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发展振兴足球事业,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始启动,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强调足球“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由此将足球的普及重心转移到校园.因此校园足球适应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此外通过足球普及和提高的“双向驱动”,畅通青少年学生升学、进入职业足球联赛通道等多向选择,进一步推动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1.2 目标达成功能

AGIL模型认为,目标达成功能是指行动系统根据内外部环境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内外界环境的变化加强对系统内部的资源利用以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种过程,该功能指明了行动系统的方向,在整个行动系统中发挥着保障作用.发展校园足球,实现“体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畅通竞技人才通道、推进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三大目标.一方面是通过足球进入校园,将阳光体育运动形式融入到学校体育中,将提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其掌握运动知识技能、培养意志品质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换言之足球充当对青少年进行技战术和意志品质的教育媒介[6];另一方面是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完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校园足球事业发展根基[7],同时为有足球天赋的人才提供有效的升学或成材平台.从英、德、法、日四国的成功经验探讨构建校园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发现先进的足球发展理念是实现校园足球人才培养和选拔目标的重要基础[8].对此我国在发展校园足球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国情和发展实践,充分彰显足球的教育价值,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足球人口基数扩大、竞技能力提高等目标的实现,实现校园足球系统持续稳定发展.

1.3 整合功能

AGIL模型认为,行动系统是由发挥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整合功能主要是指系统通过构建自身结构、合理配置已有资源来解决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冲突矛盾,实现整个行动系统的良好循环.实现校园足球这个行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体教融合中体育和教育的师资、场地、资金等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第一,师资力量是校园足球发展的关键,教练员肩负着足球运动组织、执行、推广的责任,其教学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敬业程度直接决定着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9],也影响着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和足球后备人才的质量.第二,基础设施是校园足球开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标准化的足球场地和成套的训练器械很大程度上会促进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第三,稳定的资金投入是校园足球常态化开展的保障.通过对校园足球系统的师资、场地、资金进行优化整合,满足校园足球的发展需求,促进校园足球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

1.4 维模功能

AGIL模型认为,行动系统中的维模功能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文化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以此形成极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推动行动系统的可持续性.校园足球的本质就是文化[10],因为当校园足球仅作为足球的一个子项目时,其对个体影响是相对短暂的,只有当其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才能获得更加持久的影响力.首先,明确校园足球承载足球文化的核心内容.足球文化不仅是足球技战术的传授,还包括足球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习得.其次,明确校园足球文化传承方式.为实现足球文化传承的整体性,校园足球进行了“回归教育部门”的管理机制重塑,通过抓好“家长+校长”动力机制努力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的良好氛围[11].最后,青少年学生对校园足球文化的高度认同也至关重要.校园足球的开展会潜移默化对青少年积极参与足球运动和享受足球乐趣产生积极影响.校园足球不仅是开展足球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的系统过程,更是构建足球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的过程,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有助于形成坚固的支撑系统以促进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

2 现实困境: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与不足

2.1 校园足球发展环境障碍

校园足球的适应发展指实现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目标、完善足球人才培养及保障制度、打通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赛事的通道.当前,深化足球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于全面高素质足球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于全面高素质足球人才供求的缺口,我国校园足球与社会发展环境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其一,从青少年的层面看,校园足球逐渐驶离初始方向,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足球梦也是中国梦,在深化足球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在发展的初期就被赋予新内涵,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利用足球运动这一平台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目标发生了偏离.很多从事校园足球的工作者仅关注足球对体质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未将促进身心健康、培养意志品质和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校园足球不等于“体质足球”,增强体质是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任务,钟秉枢学者也曾指出:“体育的重点不仅是增强体质,其本质是以体育人,主动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12].其二,从足球运动发展的层面看,校园足球仍未实现足球人口在“质”上的提高,与职业足球联赛连接上存在通道阻塞.就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赛事相适应的问题上,学者们各执一词.孙健等.[13]曾指出:中国足协与负责校园足球的教育部通力合作,那我们的校园足球也可以像其它足球强国一样完成足球的普及和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重任;谢松林等[14]对此提出质疑,校园足球本质来说仍是业余足球,由于自身发展基础薄弱、优质足球资源缺乏,难以承担职业足球的重任.总的来说,校园足球是衔接职业足球的重要一环,如何从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训练营中选拔后备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如何让具备天赋的青少年获得更多专业性指导机会?如何实现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赛事的有效衔接是校园足球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校园足球方向定位模糊

目标达成是指行动系统主动地调动系统内部各种能量来实现总体目标.校园足球设定了强身健体、掌握基本的足球知识技能、培养健全人格[15]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四维目标,校园足球教育不同于“德智体美”的四育,强调教学内容必须与足球知识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对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产生积极作用,内容易懂便于吸收;教学手段多样化,侧重于普罗大众的教育方式;教学时间与学生上体育课、参与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的时间相符;教学地点最好选择在学校.足球运动除了实现强身健体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更要注重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塑造,从整体上看,校园足球在实现体质健康水平上更加倾向于学生教育层面的习得.此外校园足球的发展主要分为普及和提高两个阶段以满足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普及是指“固本浚源”的过程,是指全体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广泛参与竞赛活动磨炼意志品质的过程;而提高是指学校体育在打牢普及根基上,与体育部门合作加强普及和提升的衔接,给予有足球特长学生接受专业训练和竞赛机会,并为其提供升学或进入职业化平台.现阶段,谈校园足球的发展目标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校园足球重于普及,而校园足球作为教育手段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开展校园足球的真正目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发展足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足球水平,建立完备的、相对稳定的训练与竞赛体系,调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动力.显然,校园足球不可呈现“一元化”发展,何以多元化?凝聚校园足球发展目标的共识,才能使校园足球发展步入快车道.

2.3 校园足球资源保障不足

当前校园足球的整合功能发挥不够理想,存在着师资不足、资源利用率低、资金保障欠缺等问题.校园足球资源整合的不充分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校园足球系统内部资源整合不够.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报告(2015—2019)》数据表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校园足球场地120 960块,虽已完成了《全国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所设定任务的80%,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校园足球活动人口的需求;2015—2019年间我国设立5个校园足球的教练员培训基地,培训足球教师7 056名,努力补齐了足球师资不足的短板,从培训力度和人数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普及校园足球所需要的师资需求相比,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校园足球活动的直接保障就是经费,虽然政府每年拨出数千万资金来发展校园足球,但是平均到各学校比列却不均衡;竞赛资源分布窄,目前校园足球竞赛仍是以校际比赛为主,校内联赛的开展频率较低,没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足球比赛中来.另一方面,外部资源不能整合到校园足球系统中.2015年起教育部接替体育总局掌管校园足球,但由于教育部和体育系统存在着职能交叉,难以有效整合教育部的事权优势和体育部门的特长优势.在校园足球这一行动系统中,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场地设施、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等具有稀缺性,如何合理地整合校园足球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校园足球急需解决的问题.

2.4 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虚化

随着实践的发展,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观念出现偏差,维模功能弱化.一方面观念不一致使足球和文化难以实现真正的结合,这也是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障碍[2].从形式上看是足球这一运动项目进入校园,其本质上是将足球作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载体进入校园,而足球文化能否在学校中生根发芽需要得到家庭、社会人员的支持.当前,国家已推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来支持校园足球计划,但是在“应试教育、成绩至上”的思维模式下,青少年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下降,转变成被动参与运动的状态.此外在校园足球的开展过程中,青少年一味地进行机械性练习,导致在比赛中技战术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和合理应用,通过竞技比赛以培养健全人格的构想成为空谈;家长也质疑校园足球对学生文化成绩的影响和足球职业化的出路问题,可见足球虽形式上走进了校园,但是足球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仍游离在校园之外.另一方面,我国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16],校园足球丧失了对青少年的道德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初衷,出现足球异化的“功利式”现象,致使足球文化高度认同的意识被冲淡,足球对青少年的归属感降低,维模功能弱化.

3 推进路径: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策略选择

四位一体的AGIL模型,相互促进也相互制约,构建一套物质资源丰富、目标明确、系统间协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校园足球作为一种行动系统,它的产生、发展、成熟和继续发展需要始终具备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维模等功能.部分校园足球的研究中,一方面孤立地分析某一子系统或具体环节,缺乏对整体系统的宏观考虑,校园足球出现外部环境压力大、目标定位模糊、资源整合能力不足、文化建设环节薄弱等问题;另一方面,窥探校园足球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期破解我国校园足球发挥困境是一良策,但不同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的差异化会呈现出校园足球发展理念和模式选择的多元化.因此,本文从本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出发,根据 AGIL模型的四大功能,提出了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路径(图2).

图2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AGIL模型图

3.1 以国家战略为依托,实现适应功能

校园足球系统是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系统的子系统,校园足球的社会适应从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大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和发展空间,经过子系统间的统筹配置来构建适宜校园足球发展的环境,为足球运动规范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供能.教育部曾在2015年就出台了《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明确地把立德树人作为发挥青少年足球的根本任务,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17].鉴于此,对于校园足球我们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共识,培养身心健康和完整人格的青少年学生.目前中国足球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足球改革问题也将一直成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系列校园足球改革政策的出台,无疑对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不论是校园足球事业的管理者或是实践者,都应该对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首先,校园足球具有足球发展战略的必要基因,也是我国足球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三级训练网”输送人才的体制逐渐萎缩,足球后备人才队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后备力量的供给情况不容乐观.中共中央、国务院高举“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旗帜,领导们也开始重视学校在国家、省、市、区等足球比赛中的成绩,并将成绩视为衡量校园足球水平的唯一标准,校园足球由此变成学校提高知名度的一种途径.在这种求知若渴的足球人才氛围中,校园足球有着过多的不可承受之重,特别是在我国足球基础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把更多的人力、财力、精力投入到“提高阶段”,过于注重比赛成绩,无异于拔苗助长.从足球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以足球启迪人性、健全人格、强身健体、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首要[18],对此新一轮校园足球活动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首要任务,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校园足球的宗旨.其次,校园足球和职业足球在赛事体系上的适应需要坚持“整体设计、整体推进、各成体系、相互支撑”的原则[19].全面打造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为校园足球高水平球队与职业球队提供同台对抗的机会,吸引校园足球中高水平队伍参赛,真正实现双方在足球赛事上的适应.因此,在国家战略的依托下,新时代校园足球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职业足球赛事上的适应.

3.2 以正确价值为导向,实现目标达成功能

基于正确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设定并努力达成合理的目标是校园足球践行的方向.换言之,只有全面深刻地认识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价值,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为什么做”的疑问,进而找到“如何发展”的方向.校园足球要以教育为导向,把增强青少年体质、掌握足球基本知识技能、塑造意志品质的新时代人才需求作为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夯实金字塔塔基,发掘足球人才,振兴中国足球事业,这是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价值所在.校园足球目标的实现过程,一方面需要根据体育教学和足球发展的新形势制定出新的计划,学校体育从强体的单一目标走向全面育人的多目标,换言之,在注重“术”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育”的特殊功能.对此学校在推动校园足球过程中注重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匹配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路径更新教学课程体系,更重要的是经常开展以“班级—校内—校际—市级—省级—全国联赛”横向拓宽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纵向延展相结合的校园足球竞赛,依托体育竞赛这一媒介培养学生意志品质[20],将体育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需要重视校园足球管理主体,既包括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涉及地方体育部门和足球协会.在维护目标功能时,应发挥各主体自身的优势,如学校和教育部门层面可以侧重于学生足球兴趣、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层面的教育,体育部门和足球协会则侧重于进阶的足球技、战术训练,彼此各司其职.总而言之,摆正普及和提高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校园足球“以普及为主,以提高为贵”的发展方向[21].只言提高不讲普及,中国足球发展就如同无米之炊,反之只重普及不发展精英,校园足球只是哗世取宠.整个校园足球活动由复杂多向逐步走向明晰有序,校园目标功能的实现事半功倍,中国足球的再次崛起指日可待.

3.3 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实现整合功能

资源整合是整个系统内部的能量来源,保证行动系统的合理运转.在校园足球运动系统中的资源整合则是对师资、基础设施和资金资源的整合.其一,师资队伍的整合.遵循“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原则,构建“学校体育—业余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相互补充的师资体系,有效充实和提升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强化校园足球的师资建设.针对我国足球专业师资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的现状,学校应积极调动和发展社会足球人力资源,如业余足球俱乐部的“补充模式”: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甚至具有足球特长的社会指导员成立足球俱乐部和足球特长培训班,把业余俱乐部作为校园足球的“补充”,对部分能力突出的球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足球学校的“体教融合模式”:足球学校注重文化学习和足球训练相结合,打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通道;职业俱乐部的“球探模式”.其二,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加大对校园足球场地设施的投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足球场地资源[22],另一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和管理足球场地,由政府向社会付费购买场地资源再下发至学校.其三,资金资源的整合.资金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直接影响到校园足球普及与提升的程度.当前中央财政拨款与地方专项基金是支持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主要资金源,而如火如荼的校园足球发展形势要求国家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此时实现“国家拨款+地方专项基金+筹借社会经费+学校自筹”一体化对保障校园足球资金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5].校园足球系统需要充分提升子系统中的师资、场地、资金等资源的整合能力,使之成为一个有序整体,协调发展.

3.4 以足球文化为媒介,实现维模功能

文化是体育项目发展的精髓,换句话说,校园足球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只有良好的足球文化才能实现校园足球的健康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匮乏是中国竞技足球难以取得突破的一大难点,淡薄的足球氛围和薄弱的社会基础让作为文化活动的校园足球举步维艰.通过优化校园足球的内外环境,提升校长、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于校园足球及其文化的认识,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完善维模功能.在外环境方面,搭建“政府引导—学校主体—家庭配合—社会支持”的校园足球发展平台建设.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做好校园足球的制度创新工作,继续出台和完善有关体教融合政策,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的学训矛盾;学校作为开展校园足球的主阵地,应真正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校园足球场地器材等物质的投入、场地建设与管理等足球校园的建设,帮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中享受足球文化,保障校园足球战略顺利实施;家长应该摒弃“应试教育”发展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热爱、参与、享受校园足球;社会动用自身的力量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多元化的路径.在内环境方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将足球元素融入到校园足球的文化建设之中.借助于网络、广播等媒体,宣传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提升校园足球的认同感,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塑造优良品质;引导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节”“足球趣味活动”等活动,让校园足球在学校体育改革中释放引领效应;将校园足球纳入到阳光体育运动,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深入挖掘和传播足球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热情.综上所述,在推广校园足球的过程中,在传授足球理论和教学运动技术的同时,也应注重足球文化的整合、导向和延续功能的构建.通过建立校园足球平台发展的外环境和完善校园足球文化的顶层建设等途径塑造足球文化认同,完善组织维模功能,以确保系统的良性运行.

4 结 语

校园足球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产生与存在必然与我国学校教学改革、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存在适应、目标、整合、维模的互动,在实践上与AGIL模型相契合.同时,在新时代深化我国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校园足球已成为体教融合的先行项目,为学生升学或跻身职业道路建立平台.目前,校园足球正努力尝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体教融合之路,帮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培养意志的同时,也为职业足球输送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足球青少年校园
青少年发明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