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2022-06-01艾融陈益铭

中学历史教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概念核心

艾融 陈益铭

针对统编教材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课时紧、内容多等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使学生通过对重点内容、核心概念、关键问题的理解,带动对整个学习专题的探讨和认识的深化。[1]历史学科核心概念是指最上位的、能够反映学科特性的抽象概念(如战争、革命等)。[2]以中国近代史为例,近代化、救亡图存、革命与改良、经济结构的变动、思想解放等均属于核心概念。以核心概念组织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实现学习内容的整合及学习过程的优化,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进而达成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本文以中国近代史为例,从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概念教学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一、利用概念图示,知识体系化,外显核心概念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利于解决课堂内外所遇到的各类问题。[3]歷史概念体系,就是历史学科基本结构的集中体现,核心概念在其中起到统摄全局、串联彼此的关键作用。通过概念图示来构建概念体系、展示学科结构,助力学生达成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概念图是一种增进理解的技术,能够呈现历史概念间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或并列关系,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清晰化和结构化。[4]应用概念图,能使得原本孤立、零散的概念更具条理性、系统性,进而让概念之间的联系直观呈现在头脑中。一方面,概念图示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另一方面,学生在动手绘制的过程中也能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如关于“近代化”这一核心概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制作概念图(如图1),关注“近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内涵方面,“近代化”涉及到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等方面,外延方面,近代化既包括中国的,也包括世界其它地区的,其中以西方为主要代表。

这一概念图示梳理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理解到,中国近代化道路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工业化的起步与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化深入到制度层面,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表现,民国成立后,民主共和屡遭破坏,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为改造国民思想而掀起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近代化。

同时,该概念图示还联系了西方近代化道路,通过对比可知,西方的近代化道路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传播了人文主义、理性精神,促进了思想的解放,进而带动了政治领域的变革,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步建立是其重要表现,而民主政体的确立与发展又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得以推进。

通过制作上述概念图示,把握纵横联系,梳理中外关联,学生对“近代化”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更加整体化、立体化。余文森教授认为,“从知识本身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联系”,“从学生学习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组织”,“从课程的角度而言,整体意味着‘统整”。[5]因此,通过多元联系且结构严密的概念图示展开教学,逐步建立起核心概念与其它概念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把课堂知识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化的重要路径。

二、借用情境教学,神入历史,理解核心概念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心智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与知识,就是汤与盐的关系。[6]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历史情境的设计,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7]因此,借用情境教学,引领学生神入历史,有助于理解核心概念。

以核心概念“中国近(现)代化”为例,2021年广州一模第19题就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学习情境:

有学者以“中国+现代化”或“中国现代化”为检索词,在《申报》《申报月刊》全文数据库中共获有效文本116篇(时间跨度为1929—1949年)。其数据整理如下:

(注:坚持中国特色是指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再囿于美国或苏联的模式,而是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化要走自己的道路。)

——据黄敏《近代现代化强国梦的话语建构》

问题:解读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须回到1929—1949年的中国,紧紧围绕“近代化”(或“现代化”)这一核心概念展开思考,为何此阶段《申报》关于现代化侧重方面的话语倾向更青睐于工业化?结合所学分析可知,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矛盾日益加深,抗战使国人逐步认识到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有了工业化才能增强国防力量。为何关于现代化方式路径的话语倾向更侧重社会主义?结合时代背景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路径受到质疑,同期,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增强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的信心。

因此,基于上述情境的分析,学生在调动必备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化”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也得到涵育。

另如,2018年全国Ⅱ卷高考第42题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材料(略)展示了张之洞创办和发展汉阳铁厂的历程,问题是: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答好本题,学生首先须理解“现代化”的内涵,并充分提取材料信息,再调动中国近现代史的必备知识,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大改造”、改革开放等,最后才能得出启示,如市场、资金、技术与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工业化成功之路、官商不分的体制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等。17758201-3D5E-4CE4-841B-79E69847C37D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些启示不只是基于历史的,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汲取历史上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及教训,以便更好地为当下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学生在解构题目、辨析概念、提取材料、调动所学的过程中,对“现代化”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了,且能做到以史为鉴,激励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的育人功能。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核心概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思考当时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这既有利于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有助于加强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理解。

三、巧用问题驱动,逐层深入,深化核心概念

问题是学习的敲门砖,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有效的学习过程。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一目中明确提出,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以问题为引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是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紧扣课标,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提炼核心概念,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问题,形成问题链,展开教学。

如笔者在执教高三专题复习课《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时,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这一核心概念设计了以下问题:

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路是如何展开的呢?(请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现这一历程)

2.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对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以及陈旭麓的内部变革说进行辨析,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带来怎样的变化?(请对三组材料进行解读,并指出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考查历史的)

第1个问题,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时间轴、思维导图、表格、大事年表等)去梳理自1840年以来国人的思想解放之路,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落实了必备知识。第2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的历史解释,并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其进行辩证的评价。第3个问题通过三组不同的材料,分三个不同的角度(从对外称呼看政府观念的变化、从商业广告看社会时尚的变化、从历史反思看近代思想的新因素)来探究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然后通过思想新因素,即取向社会主义,过渡到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将近代和现代的思想解放联系起来,实现概念上的纵向贯通。在这一过程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目标培育逐步得以实现。

上述设计借用问题驱动,三个问题紧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核心概念,层层递进,既体现了概念教学的进阶性,又达成了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问题驱动”绝非传统意义上以知识为重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模式。它是在滋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前提下,基于“生本意识”和“目标诉求”,充分发掘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所蕴涵的具有思维价值和探究意义的问题,撬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从时空变换、史料辨识等多角度理解和解释历史,在问题探寻中怡情养性,生成发自内心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追求。[8]

综上,在教学实践中,若能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利用概念图示,知识体系化,外显核心概念;利用情境教学,神入历史,理解核心概念;巧用问题驱动,逐层深入,深化核心概念,必将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当然,关于核心概念的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仍需持续、深入的探讨。

【注释】

[1][7]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 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7页。

[2]陈志刚、王继平:《大概念的理解与教师备课》,《历史教学》2020年第17期,第38页。

[3][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第 26—30 页。

[4]陳志刚、孟佳:《从核心素养的落地谈历史概念教学的实施》,《历史教学》2018年第23期,第12页。

[5]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79—182页。

[6]王继平、张汉林:《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2012年第19期,第42页。

[8] 吴富林:《“问题驱动”与学科素养之达成》,《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4期,第112页。17758201-3D5E-4CE4-841B-79E69847C37D

猜你喜欢

现代化概念核心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