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后台走向前台:新媒介视域下主持人的自我呈现研究

2022-05-31刘聪聪

声屏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后台主持人媒介

□ 刘聪聪

播音主持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手段,其发展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并驾齐驱。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创造出了新的媒介景观,现实生活与网络平台的交互使得主持人的自我呈现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其提出了更多维度的要求。

主持人自我呈现的舞台的多元化

作为舞台的新媒介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平台为了抢夺更多的注意力资源,获得更多的流量以扩大自身的媒体影响力,纷纷利用新媒介手段重塑主持人的媒体形象。传统媒体开始着力于结合不同新型媒介形式开始创新发展,凭借直播、Vlog、AI主播、抖音、微博、云访谈等技术,开拓了大众传播的新途径,主持人也在积极利用多元化的叙述空间进行自我形象的呈现。以抖音平台为例,“沉浸式传播使用户仿佛身临其境,提高了用户的感官体验、交互体验和情感体验”。主流媒体在抖音官方账号上的短视频输出,使大众更广泛更快速地了解时事。大众很难追踪观看长达半个小时的新闻节目或者实时直播的新闻发布会,但通过短视频进行片段化、精炼化地提取播放,可获得更大范围的关注度。

前台:舞台上的表演者——镜头前的“我”。传统电视节目是由多部门、多工种集体合作生产的,主持人是节目中的重要一环,是“‘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其自我呈现在特定的框架内运行,受众通过电视台的节目输出了解主持人这一社会角色,认知中的主持人形象是职业身份上的荧屏形象。戈夫曼认为前台是“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其中,个人前台包含了表演者的外表(appearance)和举止(manner),通过外表可解读出表演者社会身份的相关信息,通过举止能够据此分析表演者的预期效果。康辉在《新闻联播》中,不管是新闻播报行为还是西装革履的形象,观众能够从主体的动作发出和服饰装扮等方面,根据自己以往固有的经验判断此时此刻的康辉扮演的是播音员的角色。

后台:舞台下的表演者——幕后与生活中的“我”。戈夫曼以“角色”(character)作为研究对象,角色在舞台上进行符合观众预期的表演来刻意展示自己。除了前台区域的表演外,角色在后台中的行为呈现仍然为自我呈现的一部分。后台区域“即与给定的表演相关联,在这里的表演所促成的印象,故意要制造出与前台表演相反的效果”。对于有声语言从业者的主持人来说,他们在后台除了幕后的备稿、化妆、搭档交流、演播室彩排等工作相关的活动外,生活中的形象也逐渐被大众知晓。

伴随新媒介平台的应用,主持人可以跳出既有职业框架更多展示生活中的“我”。主体利用个人微博、抖音账号等手段,呈现与荧幕前不同的行为表现,内容可为烹饪、健身、化妆、好物分享、购物等,并与受众留言或者弹幕交流,鲜明的个性和社交属性对观看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与节目中的“我”形成反差,陌生感带来新鲜感,增加了与受众的黏性,提升了受众对该主持人的喜爱程度,从而反哺节目收视。如李思思私底下是一位健身达人,后台区域的主持人生活场域与普通大众无异,通过生活中“我”的呈现可以获取相同社区里大众的关注,吸引受众从生活舞台延伸至职业舞台,从而扩大主持人的传媒影响力。

主持人的自我呈现逐渐后台前置化。“互联网技术让社会传播在多方面发生巨变,其中一个本质性的改变是重塑了个体的空间意识——现代技术改造和重建了个体的空间感,从而使个体行为展示的前台与后台的区隔被打破。”后台的概念具有双重相对性,即与前台相互依存、相互转换。主持人自我呈现逐渐后台前置化表现在呈现方式的转变,包括节目类型的转变和视频角度的转变。

首先是节目类型的转变。在《你好,生活》中,尼格买提在荧屏上是诙谐幽默的主持人定位,当倪萍提到其母亲生病到去世的经历时小尼掩面哭泣,让大众看到了一个柔情脆弱的儿子角色。《央young之夏》由月亮姐姐、尼格买提、康辉、倪萍作为四名队长,带领央视40位播音员、主持人、记者比赛角逐,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角色呈现。新闻播音员和综艺节目主持人转型作为嘉宾参与真人秀,通过节目类型的转变更新角色认知,丰富了自身形象。

其次是视频角度的转变。康辉新闻主播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在“康辉的Vlog”中,他一改正襟危坐的形象以第一视角向受众介绍了央视内部环境、机场媒体区、新闻采访车、话筒、出国访问的护照、用了20年的行李箱等。这种由多部门团体协作的“他者”视角到第一人称视角自我记录的主动表达的转变,是技术发展带来的呈现方式多样化和呈现场域的创新。

主持人自我呈现效果的期待

主持人作为个体依照“常规程序”存在于社会环境中,期望在公共领域中塑造“理想化”的自身形象,完成具有自我独特风格的人物设定。然而,新媒介的出现让每一个用户都有表达的权力,通过评论、弹幕、留言等方式传达自己对主持人行为的期待,这导致主体在公共领域中受到来自个体、他人和社会对角色呈现的限制与关注。因此,自我、受众与社会的三重期待影响着主持人自我呈现的内容和形式。

自我期待。一方面,主持人通过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团队协作下完成节目创作,继而在官方媒体平台播出,达到职业身份所呈现的理想预期;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介平台发布自我日常生活动态,从自我视角出发,自己设置舞台剧本,呈现除屏幕职业形象以外的社会身份。通过公开私人领域,在受众的“凝视”下,主体此时此刻作为表演者内心需求得到满足,完成了自我表现,实现了自我认同。

在社交本能的驱使下,主体期望自我表达能够得到关注和反馈,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展示自身尽可能完美的一面,规避掉可能引起受众反感的一面,从而获得受众的喜爱与好评。“从社会资本理论来看,社交媒体自我呈现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或者社会支持感,进而增进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因此,主持人通过在官方和新媒介双重平台完成自我期待,获得自身职业身份带来的荣誉感和幕后自我呈现带来的满足感。

受众期待。新兴的媒体平台、灵活的移动终端加之多元化的媒介生态,使得观众在社交媒体中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导致主持人在公共视域中的自我呈现受到了观众限制,同时受众对主持人包含形象期待、道德品质期待和对经典荧幕形象解构后的后台形象期待。首先,受众希望自己所喜爱的主持人要符合主持人的整体形象标准,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风格独特的气质类别,展现主持人自身的专属人格魅力和性格吸引力,如王冰冰的甜美亲和、撒贝宁的风趣幽默等。其次,受众期望荧幕上的主持人表里如一,是德艺双馨的媒体人,道德品质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受众的关注度和粘性。受众期待自己追捧的主持人如同节目呈现的一样美好,一则负面新闻便可能会使主持人的人设彻底崩塌,从而在荧幕上消失。最后就是打破常规的荧幕形象,展现后台领域,满足受众期待,达到预期的形象塑造效果。

自我呈现舞台的变化丰富着主体形象,日常化的服饰妆容和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受众从仅仅了解主体的职业角色中扮演的“我”到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我”。主持人利用微博、抖音号发布自己的生活动态,展现了一个更饱满、多层次、立体化的名人形象,个性化的真实和生活化的记录引起了受众的共鸣。

社会期待。如今电子媒介已经构成网状传播模式,互联网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受到来自网络传播信息的影响,社会对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的期待提升为社会正能量的引领者、优秀文化的传播者,甚至是大国形象的代言者。

首先,社会环境建构了一个庞大的常规程序,规训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表演者的行动,所以主体在网络中进行自我形象建构时,并非仅单纯地进行自我表现,而是要受到社会框架的约束,民众也更期待主持人发挥作为公众人物的示范、榜样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其次,社会期望主持人这一群体凭借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名人形象,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董卿在担任《主持人大赛》的点评嘉宾时,凭借自身深厚的文化涵养一语中的、妙语频出,展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主持人形象。同时,她在相继主持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和《故事里的中国》后,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光彩,在社会上引发极大反响。

最后,社会对主持人的期待也体现在其为大国形象的代言者。杨澜在2001年作为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形象大使,代表中方做了申奥陈述,展现了大国形象;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时访问了希腊和巴西两国,康辉作为随行记者对此行进行了实时的现场报道,发出了中国之声。

主持人自我呈现的意义及提升策略

主持人自我呈现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发展和媒介的迭代更新,主持人自我呈现样态多样化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自我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让主持人在镜头面前尽可能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自身鲜明的个性风格,打造专属的品牌形象,增加主体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和标识性,在受众的反馈与好评中得到一定的满足感。另一方面,主持人自我呈现样态多样化也使新闻节目更具观看性和吸引力。如“两会”期间,当康辉以记者身份出现在Vlog视频中时,第一视角的呈现方式让受众产生一种“我也在现场”的感觉,提升了受众的临场体验,给其带来了熟悉感与参与感,从而使本来严肃的时政类信息传播更加贴近生活且被更多人所关注接纳,具有极强的人格化特点。

主持人自我呈现的提升策略。一、掌握新媒介的使用方法,丰富自我呈现的舞台。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主持人不可因循守旧,受困于自身熟练的媒介平台。主持人要更新对自我角色的认知,积极迎接新技术的到来,加深对新媒介平台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在实战中体会媒介融合发展的最新走向”,从而丰富自我呈现的舞台场景,塑造立体饱满的荧幕形象,更好地完成主持创作活动,获得受众的持续关注和认可。

二、提升主持人自我呈现时的媒介素养。主持人作为媒体人理应比普通大众拥有更高的媒介素养,要善于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独立思考。这就要求主持人不断提升自身知识储备的深度与广度,增加文化修养和艺术品鉴力;切不可故步自封,及时根据新媒介的发展实时掌握更多新技能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以适应媒介环境的变化;端正自身态度,培养新闻敏感性。

三、主持人自我呈现区域需以行为规范为准绳。“当某个行动者扮演着一种已获确认的社会角色时,他通常都会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为他设置好了。”主持人这一社会角色通过荧屏被大众所认知和熟悉,相应地受众对该角色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要求也就更为严苛,时刻监督其树立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正面形象。因此,主持人的自我呈现行为必须在特定的符合主旋律的框架中进行。

当下,部分节目主持人有时为达到一定的节目效果,会有攻击嘉宾身体缺陷的言语表达,亦或是开一些所谓大尺度的玩笑,甚至在好物推荐时一味媚外,这些都是目前主持人自我呈现时暴露出来的弊病,与其公众人物的行为规范严重不符。主持人在使用新媒介手段进行自我呈现时,要清楚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新媒介本身,更是新媒介的使用者。因此,主持人的自我呈现要在规范的区域内进行关于个人正能量的形象传播,传递的内容要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从而建构处于理想化状态下的名人形象。

结语

智媒时代伴随着新媒介手段的革新,主持人自我呈现的舞台不断演变,逐渐呈现后台前置化趋势,呈现效果受到多方期待。主持人群体亟需廓清在全新场域中如何利用新媒介平台进行角色表演,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从而塑造理想化的公众形象。

猜你喜欢

后台主持人媒介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后台暗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前台、后台精彩花絮停不了
以“后台”的名义节省电池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