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萧公权:成长、读书与治学

2022-05-31魏邦良

同舟共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博士论文公权道题

魏邦良

家庭教育

萧公权幼时父母早逝,12岁时过继给大伯父,大伯父待他如亲子,管教相当严格。萧公权常在外面玩闹嬉戏,有一次被大伯父看见了,严词责备说:“这样没规矩,不像一个斯文人,将来只好去抬轿。” 后来见萧公权读书尚知用心,大伯父背着他夸奖道:“可惜科举废了。否则举人进士这孩子应当有份的。”

大伯父办事精明,交游广泛,在商界颇有名气。他十分重视教育,不惜重金,延师教读。历任塾师中,萧公权印象最深、获益最多的是何笃贞先生。何先生带领他涉猎十三经、《纲鉴易知录》、唐宋名家古文和历代韵文,并指导写作训练,巩固旧学根柢。这为萧公权日后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奠定了基础。

萧公权回忆说:“在这五年当中,在何师教导之下,我才粗浅地认识了中国经史文学的轮廓,经验到学而时习的快感。”此外,何先生还时时鼓励他读一些“合胃口”的杂书,“不限一家,不拘一格”,培养了萧公权博览的习惯,让他获益终生。

1914年,萧公权壮着胆子表示想去新式学堂读书,大伯父当时未置可否,但次年便亲自送他去上海投考学堂。

二伯父曾入仕晚清,民国成立后退居上海,清淡度日。他对晚辈关爱有加,期望甚殷,族中子弟在上海读书时,节假日都住在他家。二伯父有4个儿子,又有6个侄儿在上海读书,一到节假日,家里就成了学生宿舍。

二伯父不苟言笑,不怒自威,晚辈们对他有些畏惧,但偶尔也敢大胆和他开玩笑。一次,二伯父的一个儿子在外面吃了点心,晚饭时食量大减,二伯父不高兴了,说:“平时骂人不中用,说这是个饭桶。假如一个人连饭都不能吃,那岂不是比饭桶还不如吗?”众子侄肃然静听,心照不宣。当晚,二伯父的另一个儿子就提议,明天晚饭时一齐大显身手。果然,第二天晚上,二伯父吩咐开餐,十位健将如风卷残云,把桌上的菜一扫而空。二伯父心领神会,强忍住笑,叫来厨师添菜。

萧公权求学生涯中,二伯父的三儿子萧叔玉给予了他最多帮助和指导。萧公权是在萧叔玉的帮助下,才考取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后来又在他的鼓励下,以中学毕业生身份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三年级。如果不是萧叔玉的鼓励,萧公权不敢报考,因为当年报考者几乎全是各大学一、二年级学生。

萧叔玉为人热诚,治学严谨。后来他和萧公权都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读书,课余常在一起聊天。有一次,萧公权谈话时用了“大概”“差不多”等字眼,萧叔玉立即严肃地批评他,要他尽快改掉这种“不长进的习气”。萧公权后来说:“我虽然不曾完全扫除思想上或言词上模棱的毛病,他的规劝,却至今未忘,使我受益不少。”

1918年,萧公权考取清华学校。二伯父十分高兴,听说他从上海到北京的路费没有着落,立即吩咐儿子给萧公权买好车票,还给了他一些零花錢。两年后,萧公权在清华毕业,回到上海,准备赴美留学。二伯父特意奖赏他一百元,在当时这不是一笔小钱;出国那日,他又亲自到码头送萧公权上船。

萧公权自幼父母双亡,犹能成长成材,实有赖家族长辈护佑栽培之恩。正因如此,萧公权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是在家庭生活当中养成的……尊长和弟兄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方式之下,直接地或间接地,有意地或无意地,给予我几十年的‘家庭教育,奠定了我问学及为人的基础。”

考取清华,感谢几位中学老师

1915年夏天,萧公权考入上海的新式学校基督教青年会中学三年级。有赖塾师何笃贞先生的教导,萧公权的国文成绩高出全班同学,每次作文都名列前茅。

国文教员叶楚伧先生摘取《庄子》中的一句话,布置了一道作文题《神人无功说》,萧公权在文末写道:“夫既无功,呼之曰人,斯为得矣。乃命曰神,不几失之辞费,沉浊而不可庄语乎。”叶先生看了十分欣赏,对萧公权勉励有加。

1918年夏天,萧公权中学毕业,在堂兄萧叔玉的鼓励下,决定报考清华学校高等科三年级。那年能被录取,萧公权感慨道:“真是考运亨通……应该感谢我中学的几位先生……他们所教课程的内容好像是为我所投考清华的预备。”

数学教员何挺然先生教中级代数时,一再要求学生“活用脑筋”,看到习题首先认真分析,决定了解答路径后再动笔做,否则盲目去做,可能白费功夫。碰巧那年清华招生考试所出10道中级代数题,有2道题是不可解的。萧公权拿到试卷,先把10道题认真看了一遍,确定2道题不可解,就全力以赴去做其他8道题,限定时间未到便已完卷。有的考生在那2道题耗时太多,其他题目便不及完成。

英文考试有道题是“把一首诗就其原意,另用字句改写成散文”。萧公权读中学六年级时候,英文教员程万里先生就要求他们做过“改写”的作业,这道题对萧公权来说就驾轻就熟了。很多考生不了解“改写”的意思,这道题只能得零分了。

国文题目更巧了。六年级最后一堂作文课,叶楚伧先生布置的作文题目和清华试卷的作文题目一样。那次作文,很多不成熟之处,叶先生都做了修改,萧公权也牢记在心,只要凭记忆把润色过的原作默写在试卷上即可。于是,他这一篇作文不但“如出宿构”,而且“文不加点”。

赴美留学,“以本人的兴趣为标准”

1922年,梁启超在东南大学讲演《学问之趣味》,建议年轻人:“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他解释说:“嗜好两个字很要紧,一个人受过相当的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请你就选定一门作为终身正业(指从事学者生活的人说),或作为本业劳作以外的副业(指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说)。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他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萧公权最终成为杰出的政治学家,便缘于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情去选科择业。

那时清华还是留美预备学校,尚未改制为大学,两年的清华园生活很快过去,学生循例放洋美国。1920年9月,萧公权入读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他对大部分课程比较满意,但一门“初级新闻采访”课程让他难以应付;学期结束,这门课勉强及格。第二学期开学,他便转投了一向兴趣浓厚的哲学专业,终成一代名家。

萧公权在一篇文章中表达了如下观点:一个人想要学有所成,必须穷年累月,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该学者对自己所选择的專业有强烈的兴趣。换句话说,如果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浓厚的兴趣,即便埋头苦干,也很难取得满意的成绩。萧公权能在政治学领域硕果累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根据兴趣及时改换专业的关键决断。

抗战结束时,老友蒋廷黻曾推荐萧公权担任上海《申报》主笔。萧公权学过新闻,深知报纸是讨论时事、宣传文化的重要阵地,但经过一番思考,他觉得自己的见识、文才、训练和修养等方面不足以胜任这项工作。事实上,抗战前夕和抗战中,萧公权在朋友的敦促下写过一些时论,那些文章都是他埋头苦思、一再修改下完成。既然自己没有“下笔万言,倚马可待”的捷才,萧公权知难而退,婉谢了老友的好意。从根子里说,萧公权不入仕途,不当主笔,还是对从政、办报缺少兴趣。

后来执教清华,萧公权在要求学生完成研读报告时,也提醒学生“以本人的兴趣为标准”:“作研读报告的意义,不在‘应付功令,而在培养研讨的能力和取得写作的经验。选择专题应当以本人的兴趣为标准。撰写报告应当以写成的文字有日后参考的价值为目的。”他叮嘱学生,写一篇报告就是为以后的治学打基础,若想搭建学术“大厦”,读书报告就是奠基的“一撮泥土,一块砖石”,当慎重对待。

出版博士论文,一鸣惊人

1923年6月,萧公权完成论文《多元国家的理论》,获得硕士学位。他还想继续进修,选择了康奈尔大学读博深造,主修哲学,副修政治学。

何炳棣认为,二十世纪炎黄子孙的博士论文,甫一出版即成国际名著者,只有两部,其中一部就是萧公权的博士论文《政治多元论:当代政治理论研究》。萧公权能出版取得国际声誉的博士论文,得益于他的两位导师:狄理教授和恺德林教授。

狄理教授指导学生时,偏重启发而不是一味说教或灌输,他当然有自己的理念,但从不强求学生附和。萧公权说:“他鼓励学生各人自寻途径,自辟境地。学生所见纵然不合他的主张,只要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他也任其并行不悖。”

1925年,萧公权着手撰写博士论文,狄理教授建议他继续拓展硕士期间的研究,以政治多元论为论题。萧公权问狄理教授,是否每写一章,便请他审阅,再写第二章。狄理教授认为不必,对萧公权说:“关于政治多元的种种,到了现在,你所知道的应当较我为多。我未必对你有多少帮助。何况这是你的论文,你应该根据你自己的心得去撰写。导师的职务不是把自己的意见交给研究生去阐发,而是鼓励他们去自寻途径,协助他们去养成独立研究的能力。”

撰写这部让其一鸣惊人的博士论文之初,因为过于重视,萧公权犯了一次错。《论语》有句名言:辞达而已矣。朱熹《论语章句》对这句话的解释是:“辞取达意而已,不以富丽为工。”萧公权知道,这是做文章的最高原则,写学术论文尤应如此。撰写硕士论文时,萧公权小心谨慎,力求辞达而已;但在写博士论文时,萧公权突然觉得,既是博士论文,文字或应华美一些,于是在语词上狠下一番功夫,舞文弄墨,雕章琢句,完成了一篇将近三千字的导论,不无得意地交给狄理教授审阅。过了几天,狄理教授把他叫入办公室,不客气地拿起稿子扔在桌上,说:“这完全不行。”然后一言不发,坐在椅子上生闷气。

拿回稿子,萧公权闭门思过:老师生气是因为失望。导论被否决,完全是他违背了以前奉为圭臬的“辞达而已”的原则,刻意求工,弄巧成拙。又花了一个月时间,删繁就简,洗尽铅华,萧公权重写了导论和第一章初稿。狄理教授看了修改稿非常满意,说:“这就是了。你放手写下去,不妨等全稿写完后拿给我看。”

萧公权花了近一年时间,完成了长达八万字的博士论文,狄理教授和其他几位指导老师表示满意。更有恺德林教授把论文介绍给伦敦的出版社,当即被列入“国际心理学哲学及科学方法丛书”。博士论文的出版,让萧公权跻身世界知名学者行列。

“放眼看书”,归国执教

1926年,萧公权获得博士学位,回到了阔别六载的祖国,先后执教于南开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抗战爆发后,历任四川大学、光华大学等校教授。他在南开奠基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为中国政治学科缔造了新范式,开启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新纪元;其专著《中国政治思想史》至今被奉为经典。

萧公权从教后,把自己的治学经验传授给学生。胡适有句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萧公权认为,在假设和求证之前,还要有一个“放眼看书”的阶段。看书不作假设,会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泥淖;看书不多,轻率假设,就落入“思而不学则怠”的深坑。这里的“书”不仅指普通意义的书,也包括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事实、理论等。经过“放眼看书”,对于研究对象才能加深印象,提出合理的假设;有了假设,再向所看之书中去小心求证。得出的结论才能稳妥、可靠。

关于“放眼看书”,萧公权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尽量阅览有关的各种资料;二、极力避免主观偏见的蒙蔽”。他强调,对直接资料的研读,要“力求精悉”;对简介资料的参考,要尽量广博。他特别反对那种带着观点找资料的做法,认为那种对与自己观点不符的资料视若无睹、故意回避的行为自欺欺人、极不可取。

荀子曰:“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萧公权改为:“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这句话可视为萧公权一生治学态度的总结。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博士论文公权道题
误会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涉税信息共享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与平衡——以纳税人权利保护为切入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有权不用、小权滥用、公权私用 这些权力堵点正在损伤发展
这道题谁会做
博士论文写卤鸡肉不悖科学
第三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获奖名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年下半年博士论文名录
论私权对公权的冲突与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