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2022-05-30戴木才

学习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把握文化形态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唯物史观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不断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对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结合;  丰富内涵

[中图分类号] B307;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6-0004-05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论断。结合新时代新要求,科学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丰富内涵,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不能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自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明尤其是资本主义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共产党虽然是经过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成长起来的,但并不是文化复古主义者或全盘西化论者,而是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合中西两种文化的优点,改正其缺点,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历来认为,不忘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创新发展。今天的中国人,从一出生就必须面对和接受祖先留传下来的语言文字、礼仪习俗和价值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可能也没有办法逃避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毛泽东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而,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1

中国共产党历来主张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不能丢。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挖掘和阐发其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持在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上下功夫,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成果和智慧结晶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果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毛泽东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3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历史和現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4

坚持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要求,服务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都植根于一定的经济基础,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不过,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传承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本质上虽然是中国古代社会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性,但不同的阶级阶层在共同生活、交往实践和文化传承过程中也形成了某些共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辩证地看到其两面性。中国共产党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到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面,也看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一面,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

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的旧政治和旧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旧文化的根据;而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5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思想文化必须与之相适应,决定了传统文化必须发生相应变革。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时代发展,同样要求传统文化必须与之相适应,并发生相应变革。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经济政治性质的根本变化上看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根本区别,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要求有批判地继承。毛泽东认为,继承传统文化首先要有一个批判、清理、选择、吸收的过程,“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1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也是把握一种思想理论、文化形态的精神实质与内在逻辑的落脚点。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占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谋利益。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鉴别、选择、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判断标准,就是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立足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服务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而又良莠不齐。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服务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对传统文化的不同部分有区别地对待,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鉴别、选择、吸收的重要标准,把以少数封建统治者为主体的旧文化改造为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从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从“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都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价值观,体现了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观、文化观和发展观。

坚持唯物辩证分析的科学态度,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华传统文化遭遇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巨大挑战。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我国思想界曾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如中体西用论、西体中用论、综合创新论、全盘西化论、全面复古论、中西互为体用论等,各种观点和认识甚嚣尘上。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不仅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发展必须面对和回答的时代课题,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进程中不能不面对的重大命题。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唯物史观辩证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采取了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并把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所谓批判地继承,即运用辩证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批判、继承与弘扬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始终反对简单、粗暴地对待传统文化,认为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两面性,主张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科学分析传统文化的内容特质、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甄别其精华和糟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体两面”。在对待古今文化的关系上,主张既不能厚今薄古、以今非古,也不能厚古薄今、以古非今,而是要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所谓古为今用,并不是“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1绝不是完全回归和照搬照抄传统文化;所谓推陈出新,就是必须结合现实条件和时代要求,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创造出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总要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文化。正是因为坚持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从而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重要指针,依然适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他提出的继承创新传统文化要结合新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原则,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指针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新时代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指针,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历史自觉的充分体现,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保障。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只有科学地对待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同时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务”。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融合,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一样,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辩证的科学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既珍惜和维护本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又承认和尊重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并以一种世界胸怀、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大胆学习、汲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所凝结的一切有益成果。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历来主张辩证看待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包容性、独立性与开放性、本土化与国际化,充分体现了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融合,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和提升中华文化的文明水平,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彰显中华文化的本色和发展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多样而丰富,因互鉴而进步。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同时,世界文明的互通互鉴又不能丧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而是要结合本民族和本国实际,将外来文化为我所用,提升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毛泽东曾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1他强调:“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2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充分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本色、长处、优点的同时,始终坚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3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

每个时代的思想文化都必须实现对以往思想文化的创新和超越,都要进一步思考和回答时代课题、完成时代任务,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创造,形成关于时代课题和时代精神的思想认识、理论阐释和道德支撑。这是实现每个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和关键。没有创新和超越,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繁荣,关键在于融古于今、汇外通中。所谓“古”即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谓“今”即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谓“外”即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有益成果,所谓“中”即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融古于今、汇外通中,才能创造中华新文化,才能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既定条件,而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一切优秀成果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补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中华文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了丰富营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的开辟,遣隋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远洋,等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文化自信不是要搞自我封闭、闭关锁国,更不能自大自负自满,而是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优点和精华,从而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对待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重要指针和“两创”原则,还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洋为中用的重要方针,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对外来文化做到洋为中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文化,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重大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A02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戴木才,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 王晓方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形态及其相关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析
浅谈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