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的意蕴、样态及保障

2022-05-30李臣之张潇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套餐学校服务

李臣之 张潇云

摘      要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即在课后服务时段,学生在学校教师引领下,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自主选择与建构的课后服务课程,课程多元“营养”丰富、贴合“体质”顺性适需、满足“食欲”契合兴趣、自主挑选各取所需。课后服务课程“套餐”表现为基本课程、特色课程、留白课程三种课程样态,通过科学搭配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共进,形成合力。

关 键 词 课后服务  课程套餐  定制课程

引用格式 李臣之,张潇云.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的意蕴、样态及保障[J].教学与管理,2022(28):69-71.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提出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课后服务是课内学习的重要延伸和补充,是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和立德树人机制完善的重要内容,已从基本定位、实施形态、供给方式等方面被赋予全新的价值[1]。为此,课后服务必须高质量课程化,应利用好这一相对灵活的时段,遵循“满足共需、服务特需”[2]的基本准则,开设更多高质量课程,让课后服务真正“有味”、有趣、有效,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課后服务课程“套餐”的意蕴

学生日益生长的个性化追求使其不再满足于“千人一面”的基础课程,在课后服务时段应改变传统课程供给模式,为每一位学生定制课程“套餐”,保证学生“吃得饱”的同时又要“吃得好”。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应具备两个核心特质:其一,作为学校“产品”的课程“套餐”本身要有均衡性、适宜性和趣味性;其二,学生作为课程“消费者”享有一定的课程自主选择权。由此,课后服务课程“套餐”内涵为: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提供一张包含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菜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建议下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自主选择、搭配组合课程,形成一份独属于自己的具有均衡性、适宜性和趣味性的课程“套餐”。

1.课程多元,“营养”丰富

学校以课程组合的多样性来适应学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实现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课后服务课程“套餐”,这需要以多元且“营养”丰富的课程为前提。首先,在课程类别上要打破统一的课程束缚,兼顾各类课程的“营养”要素,以多元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其次,课程内容上要尽可能全面、新颖,注重各类课程的统一;最后,课程结构要科学,反复征求各方意见,用适宜的比例搭配、组合来满足学生的“课程营养”需要。

2.贴合“体质”,顺性适需

套餐要贴合人的体质,课后服务课程“套餐”也要做到顺性适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和专长,以此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顺性”是指顺应学生本性、贴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适需”是指要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既是面向学生群体的,更是面向学生个体的。要发挥课程育人的最佳效能,就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基于个体需要来精准设计、量身定制。

3.满足“食欲”,契合兴趣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学生的兴趣千差万别,对课程的偏好本就有所不同,并且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情境下、由不同的老师教授,感受亦不同。因此,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的课程,只有真正满足学生喜好的,才能被视为“珍”。因此,在课程“套餐”的组合中,首先要提高课程魅力、吸引学生深入其中;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选择,要关注并尽量平衡学生的喜好,当兴趣出现转移的时候,也要鼓励学生多多尝试别的课程。如此,每一套私人定制的课后服务课程“套餐”都凝聚着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教师因材施教,学生各长其能。

4.自主挑选,各取所需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的高度自选性就是要将学生置于中心,通过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在最大程度上彰显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学生自由挑选、各取所需,大大减轻了课程供求双方的矛盾,提升学习满意度。由于课后服务课程是学生自由意志的结晶,因此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程的学习之中,即使课业繁重,也认为是“甜蜜的负担”,这种学习获得感与自我效能感又会激发他们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二、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的基本样态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的生成并非一味做加法,而是要分清主次,合理搭配,形成“基本课程+特色课程+留白课程”的组合方式。

1.基本课程:面向全体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是以学校为实施载体的,基本课程相当于“主食”,通常占50%比重。但与课内学习时段的国家课程不同,课后服务时段的基本课程是满足所有在校接受晚托的学生的课业辅导及答疑需要,学生必须参与,可根据自身情况及学习能力选择差异化“服务”。

《中国青年报》针对“课后延时服务,家长有什么期待”主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2.7%的受访家长希望在课后服务安排课业辅导和答疑,69.7%的家长希望能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紧随其后的才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炼等活动[3]。可见,中小学生的课业辅导及答疑问题仍是家长的聚焦点。因此,课后服务基本课程应抓主要矛盾,先解决学生的“课业难题”:首先,让所有学生在课后服务时段有“课”上,教师不“放羊”,让所有学生享受到优质课程服务;其次,对于个别课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答疑,满足“补偿学习需要”,保证“必须上的课”;最后,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拓展延伸,依据学习能力设计相应的课程,包括做“跨学科”“研究型”“实践类”大作业。

2.特色课程:按需选择

特色课程作为“配菜”,是课程“套餐”自主选择和多样性的保证,通常占套餐25%~50%比重,学生可选择一类或多类特色课程组合进课程“套餐”。

(1)生活技能类

生活技能类课程是将生活作为课程设计的源头,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学习。通过逐级开设与学生年龄相匹配的生活类课程,如家务整理、烘焙体验、理财课堂等,使其在学习中自然地掌握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达到自我管理、完善和发展的目的。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在生活技能类课程建设上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4],学校不仅针对1~9年级分别开设了整理、烘焙、烹饪、茶艺、生态种植等课程,还在校园内开辟了“生活农场”,如土培园、中草药园、水培园等基地,培养学生立足社会必备的生活素养,以及独立生活、创新生活的能力,为成长奠定基础。

(2)传统文化类

融入传统文化,结合地方特色开设课后服务课程,不仅有助于涵养学生的本土情怀、培养文化认同感、缓解文化失根的危机,又可以为生活课程多加一剂“调味品”,增加“食欲”。地方文化是课程产生与发展的源泉之一,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要将地方文化融入课程,首先要为课程打上“地方烙印”,让课程具有一定的“本土味”[5]。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经验,开展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同时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包括传承地方文化的手艺人、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参与课程建设,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3)艺术陶冶类

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等。此类课程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书法、绘画、音乐、手工编织等等。也可以针对中高年级开设艺术作品鉴赏和电影赏析课,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建国大业》:观影前,教师讲解电影背景,在观影中采用分段赏析的模式,以事件转换为分割点与历史知识相串联,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学习的融通。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我国建国初期的历史,加深对民族精神实质的理解。

(4)科技创新类

科技创新类课程重在普及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浓厚兴趣,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学校可以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STEAM课程、SCRATCH少儿编程课程、趣味3D打印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热点时事类

社会热点也是极佳的课程资源,如在我国冬奥会召开期间,开设“奥运课程”,通过带领学生体验奥运项目、观看奥运赛事,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学生不屈不挠、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组建“模拟联合国”,扮演不同国家外交代表,针对国际要闻发表个人观点,通过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等多边议事机构的运作方式,了解时事政治。

(6)“花样”体育类

体育运动是人类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起来的对自己身体素质培养的科学活动,体育竞技类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强健体魄。在课后服務时段,除常规体育类课程,也可以由教师牵头设计一些花样体育活动,例如篮球、足球、跳绳、健美操、“四人三足”游戏等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

3.留白课程:自主建构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要想让学生成为“主人翁”,就一定要生成一片留白区域供学生涂抹。留白课程是指在课程“套餐”已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或本校课程不能满足学生个人学习需求时,应留有一片余地,让学生自主发起或与同伴合作建构课程,学校提供必要的师资、学习资源等支持。这种“自发”的课程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能很好地培育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在自主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组织、合作、创造能力,还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的保障

“一人一案”的课程“套餐”是未来课后服务发展的趋势,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必然途径,要保障其顺利推行,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贡献力量,还涉及家庭、政府等教育责任的重新分配,需要各方利益主体在制度框架下承担相应的责任,携手共进。

1.学校支持,教师引领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的实施需要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精准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课程进行科学有序的结构设计,形成内容多元、安排合理、资源丰富的课程体系。同时,在课后服务时段,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课程,除了向社会赎买,就是由教师开设并监管,因此课程“套餐”的推广需要强大的师资队伍支持。首先,课程“套餐”的实施以教学作为手段,需要大批教师为依托,力争实现“一对几”“一对一”的理想模式。其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课程分层分级要求教师提升课程领导力;课程的拓展性、全面性、跨学科性又使教师既当专才,又当全才;最后,教师也要兼顾课后服务课程与日常教学工作,实现融会贯通。

2.家长配合,信任孩子

课后服务课程“套餐”要尊重家长意愿,在保证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基础上,精心设计课程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家长也要认可学校的教育理念。在现今“分数至上”观念仍大行其道的基础上,课后服务课程“套餐”给予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自主规划课后的时光。与此相应,家长也需要扭转观念,相信和认可孩子的选择,做“守望者”。最后,家委会作为家校沟通交流的“传声筒”,应将家长对课后服务课程的需求、建议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反馈给学校做适当的调整,实现家校协同育桃李。

3.政府搭台,社会参与

教育是系统工程,开展好课后服务也需依靠社会力量。对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规划,激活社会各界的能力和资源,根据各校课后服务课程建设需求,协助学校引进具有一定资质和良好社会声誉、服务供给能力强的优质社会力量参与到学校课后服务建设,如聘请校外专家参与课程“套餐”建设,招募社会机构对学校的特色课程、留白课程建设提供师资,吸纳在校大学生、社会志愿者等配合课程实施、保障学生安全等,让课后服务更加有序,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真正做到学生开心、家长满意,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黄晓玲.“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课程化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22(04):25-29.

[2] 代建军.定制课程:价值、内涵和研制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8):32-37.

[3] 孙山.92.9%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延时服务[N].中国青年报,2021-04-22.

[4] 王湘蓉,孟令豹.用课程“链接”生活——“教育家办学”之深圳市龙华区玉龙学校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家,2018(16):38.

[5] 李臣之,王虹.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1):28-34+44.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套餐学校服务
《加什么不要钱》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儿童套餐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学校推介
婚姻是一份套餐
老了也要有尊严地吃饭 你家老人需要这套餐具吗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