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涂鸦艺术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22-05-30罗修蝶

艺术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涂鸦艺术的推广可以促进社区文化更加丰富多样,优化社区形象,装饰居民生活空间,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凝聚力,从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文章探讨涂鸦艺术的起源、特点,简述中国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现状,针对涂鸦艺术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发展提出建议,提炼出当今涂鸦艺术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用的新形式,希望能对提高社区居民文化建设的文明程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涂鸦艺术;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0-0-03

0 引言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和文明水平[1]。在多元社区文化建设体系中,涂鸦艺术代表着新时代背景下的娱乐精神,其以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使绘画者与观看者之间实现了跨空间沟通。它不仅激发了社区居民日常交流的积极性,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在居民的审美品位和精神文明追求两个层面都产生了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可见,在构建文明城市、打造社区文化的今天,涂鸦艺术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

1 涂鸦艺术的起源与特点

1.1 涂鸦艺术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涂鸦艺术在美国纽约最穷的街区布朗克士兴起。当时贫困落败且遭受歧视的黑人只能通过各种娱乐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涂鸦就是其中一种宣泄方式。对他们而言,在街头涂鸦是为了表现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而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一种公共艺术。到了90年代,涂鸦艺术逐渐被人们认可并接受,在地域上开始延伸发展。

涂鸦艺术于20世纪末期传入中国。我国早期的涂鸦艺术以模仿国外的模式与内容为主,作品表现形式上略显拘束。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发达城市户外场所中的涂鸦,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丰富性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并逐渐变成一种潮流[2]。

1.2 涂鸦艺术特点

1.2.1 涂鸦艺术具有时代性

涂鸦艺术作品源于街头,从居民生活中汲取灵感,属于一种公共艺术,主要目的在于将新时代的信息和个人想法传递给大众,反映一个社会正在经历的事件与时代面貌,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1.2.2 涂鸦艺术具有个人思想表现性

涂鸦艺术是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其表现的主体和具体内容都是由创作者决定的。创作者表达的感情、方式通常不一样,有的作品是在墙壁上,有的是在地面上、井盖上,或是在地铁里,每一幅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个性[3]。

1.2.3 涂鸦艺术具有民间性

一是涂鸦艺术使用的工具比较简单、易上手,如喷漆罐、颜料、涂鸦贴纸等;二是涂鸦艺术的载体比较常见,如建筑物墙面、地表等。涂鸦艺术的民间性使得没有太多绘画基础的人也能很快地投身于涂鸦

创作。

2 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社区文化是指人们在社区中开展的一切娱乐、文化活动。涂鸦艺术是对人们精神状态和活动内容的一种概括,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个性表现。如今,社区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协调,需要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共同建设、发展,从而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社区成员更健康、和谐地生活[4]。

目前,各个城市的物质文化需求逐步得到落实,各城市社区完善了相应的硬件设施,如景观设施、健身器材等,为社区居民打造了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5]。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在“财、物”两大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但在“人”方面还有所欠缺,城市社区文化骨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我国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是影响农村社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上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所以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因此,要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村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充实其精神生活,为乡村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6]。

3 涂鸦艺术在社區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1 促进社区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涂鸦作为一种媒介,扩大了社区空间,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托,同时也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社区文化艺术形式。如今的涂鸦,已经不只是一种表达思想或宣泄情感的方式。涂鸦艺术从边缘化地位逐步演变成一种独立存在的文化形态,并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与主流文化相辅相成、携手发展,不仅对自身发展有利,还丰富了主流文化,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进而对社区公共环境的观赏性产生积极影响。

3.2 优化社区形象

一是在墙面、地板等平面营造出一种立体的空间感,给墙面、地板等“穿上”一件华丽的外衣,既能展现社区的个性,又能规避统一规划造成的社区活力不足问题。二是对旧城区来说,涂鸦艺术在旧城区的价值再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地域分布上,旧城区大多人口密集,建筑年龄较大,整体环境差,加上不具备改造的条件,因此对社区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涂鸦艺术可以为旧城区增添艺术魅力,还能给市民和游客带来惊喜与视觉震撼。

3.3 装饰居民生活空间

优美的社区环境能营造一种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情感宣泄是艺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涂鸦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情感价值。换言之,涂鸦艺术以一种公开的表现形式传达了个人的情绪与思想。在生活节奏加快、个体缺乏信仰的当下社会,大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涂鸦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使居民实现自我情感的宣泄和明确自身向往的理想生活。涂鸦墙被称为会说话的墙壁,将涂鸦艺术融入社区居民的生活空间,居民更容易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社区文明发展[7]。

3.4 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将涂鸦艺术置于公共场合,是涂鸦艺术与公众生活紧密相连的一种表现。社区可以在特殊节日开展各种文化建设活动,从而形成社区特有的习俗。例如,在北京798艺术区,北京及北京之外的艺术家们会定期齐聚于此,逐步形成一个艺术团体。自2004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大山子艺术节”使北京逐步形成“798共识”,长此以往,其成为社区居民共有的文化财富,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8]。

4 涂鸦艺术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用的局限性

4.1 受限于社区文化建设主体

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多是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欣赏者和受益者。社区文化建设往往重视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导致外来的涂鸦艺术创作者难以进入社区。社区文体活动的举办没有为外来涂鸦艺术创作者提供参与文化建设的机会,给涂鸦艺术留下的空间有限,涂鸦艺术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展现。

4.2 与地域文化特色相分离

涂鸦艺术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公共艺术,这种外来艺术带来的仅仅是新奇感,可以满足国人的好奇心,但从本质上来看,其起源和发展均不符合我国文化传统,无法在根本上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我国的涂鸦艺术虽已得到空前的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以模仿为主,在以自身地域文化为基础进行创作这一方面依然有所欠缺。

4.3 缺乏与居民的共情与互动

各个涂鸦创作者的文化层次不一,个别涂鸦带有脏话或奇异形状等,居民并不理解甚至难以接受,这种陌生的、异质的涂鸦艺术阻碍了涂鸦创作者与居民之间的交流。部分人认为在墙上涂鸦是对社区环境的破坏,因此涂鸦艺术很难融入传统的强调和谐、倡导德治的中国社区文化建设。与居民缺乏共情、互动的涂鸦艺术,很难被我国居民接受。

5 推动涂鸦艺术应用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5.1 基于政府领导的涂鸦艺术

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赖于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及政府对其的监管与引导。我国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占主导地位,当前,涂鸦艺术作为公共环境治理的一种方式,已被纳入城市治理措施,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借鉴。以重庆的黄桷坪艺术街为例,其在政府主导下已经成为一条具有代表性的涂鸦艺术街。改革开放后,黄桷坪街道因城市新区的开发,呈现日益衰败的景象。当时的街道规划、整治不到位,整条街脏乱不堪,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街道治理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此种情况,九龙坡区政府、四川美术学院等联合起来,在黄桷坪铁道医院至501艺术馆间道路两侧的老旧建筑物上进行涂鸦创作。黄桷坪艺术街的建成彻底改变了重庆黄桷坪的区域风貌,凸显了城市的地域特色[9]。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将涂鸦艺术与环境良性结合,才能使涂鸦艺术绽放光彩,更好地融入社区公共空间。

5.2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涂鸦艺术

涂鸦艺术正慢慢融入我国的公共艺术,要使涂鸦艺术真正成为合法的公共艺术,必须使其“入乡随俗”,将其与地方特色结合。中国台湾桃米社区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拥有1200人的社区,是当地最贫困的社区。其居住环境对社区居民的收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该地居民的收入很低,人口也越来越少,垃圾随处填埋,因此该社区的重建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10]。桃米村在明确以“生态村”为定位之后,设计团队提出了以“青蛙”为代表符号,作为桃米生态村的名片[11]。当地政府和设计团队组织居民共同参与,以青蛙涂鸦作为该地区的生态文化标识,打造生态传播符号——“青蛙共和国”,通过共同的文化来增强居民的凝聚力,激发当地居民的文化艺术创造力,增强居民对当地文化的自豪感,促使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5.3 基于参与互动、以人为本的涂鸦艺术

涂鸦艺术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实用艺术。如深圳市南山区的蛇口学校广场空间改造项目。蛇口學校广场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原本是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是个位于街道拐角处的小广场,附近居民较多,在上下学高峰期,很多家长都会在这个广场上等待孩子放学,自行车、电动车的随意摆放使这里的交通变得极其混乱,破坏了这个街角的秩序[12]。设计者采访当地居民后,了解到他们对这个广场的深厚感情,随后以“光阴的故事”为主题,以涂鸦的形式设计了童年游戏剪影、体能游戏图案等元素[13],并围绕场地布置积木座椅,为家长和孩子创造了活动空间,满足了各类居民的活动需求,使这个充满回忆的广场更有活力、更有趣,也使整个空间变得更加实用和富有人情味。

6 结语

将涂鸦艺术与传统文化和地域特征相结合,遵循与人互动、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加上政府的合理引导,这对社区文化的建设而言,利大于弊。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并了解涂鸦艺术,在此基础上充分理解涂鸦艺术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以自身地域文化特色为出发点,结合社区类型与居民意愿,不断创新作品形式及内容,使涂鸦艺术得到广泛认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与居民生活有机融合,打造更具有活力的社区。

参考文献:

[1] 李子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6.

[2] 赵媛媛.涂鸦艺术[J].中华书画家,2021(8):106-107.

[3] 张贺.试论涂鸦艺术[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1-32,35.

[4] 杨鳗倪.论博物馆美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美育实践路径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8):57-60.

[5] 马晓辰.浅析群众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文化产业,2021(24):78-79.

[6] 吴雨才,朱振如,陆守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3(12):33-34.

[7] 张元明.涂鸦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研究[J].美术大观,2016(8):138-139.

[8] 郭斌.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实践[J].文化月刊,2022(1):98-99.

[9] 陈罗辉.重庆黄桷坪涂鸦街的启示[J].大视野,2010(15):18.

[10] 付晓,谭金花,刘昭君,等.桃米村社区营造对乡村文化遗产活化的启示[J].城市建筑,2019,16(2):85-87.

[11] 刘甜.乡村社区营造中的设计参与:以台中埔里镇桃米社区为例[J].设计,2018(15):158-160.

[12] 单鹏宇,王悦.涂鸦艺术在城市微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33):100-102.

[13] 黄丹霞,梁瑞华.深圳蛇口学校广场景观改造[J].景观设计学,2020,8(2):132-141.

作者简介:罗修蝶(1998—),女,贵州望谟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社区文化文化建设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互联网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