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策略

2022-05-30蔡雅莉

天津教育·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磁铁区域游戏

蔡雅莉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个领域的学习区域。它让幼儿在轻松、自主、愉快的环境中主动探究,既为幼儿提供了精细动作练习的机会,也为幼儿审美表征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更是获得“关键经验”、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在区域活动的开展中发现,区域活动易受到各中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最终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便是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教师的指导策略。基于此,本文从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教师对幼儿适时进行有效的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让区域活动真正促进幼儿整体平衡发展。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价值

(一)有利于幼儿构建认知结构,提升幼儿认知水平

从认知发展理论的角度入手分析可以发现,幼儿期是幼儿各方面能力逐步发展的关键阶段,思维上具有直观形象性,在与周围材料进行互动、操作的过程中,能促进并丰富幼儿的认知结构及视野。而适宜的区域活动内容能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操作的机会,从而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

(二)有助于幼儿获得关键经验,促进幼儿整体平衡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会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差异、投放针对性的活动材料供幼儿获得关键的活动经验,在获得关键活动经验的过程中,幼儿将以此为基础实现良性的发展,同时,这类关键活动经验也将成为幼儿发展中的支撑节点,对帮助幼儿建构经验体系、迁移幼儿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实现幼儿的能力发展都将起这有效的促进作用。另外,幼儿在区域活中会结合活动的主题以及教师投放的材料,充分地与活动内容、材料和其他幼儿展开互动,其获得的活动经验也将更加丰富。

(三)有益于幼儿社会化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化发展是幼儿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区域活动则为幼儿社会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为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幼儿在活动中与同伴合作、协商,选择材料动手操作间,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专注能力得到了锻炼,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且学会了与同伴协商交流、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此过程中幼儿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魅力,还能获得耐心细致等良好的品质,为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原则

区域活动具有指导的间接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通过材料投放实现对幼儿区域活动的间接指导十分主要,故区域材料投放是否得当,是否遵循一定的原则,影响着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实现。

(一)适宜性原则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首要原则便是材料的适宜性。目前发现国内有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种类多样、复杂,但未能对材料进行分类,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实际发展需求。因为幼儿的年龄差异,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上具有共性的基础上,应分别具备不同的核心特质。比如,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班的游戏材料要具有趣味性与角色性。在主题“小动物的花花衣”开展过程中,为了满足小班幼儿对玩具趣味与角色并存的需求,在益智区布置了一片大布积布做成的草地背景,再用卡纸制作了可以反复撕拼的动物拼图,让幼儿在撕拼过程中,分辨了不同动物身上的花纹,按意愿决定让哪些动物放在一起,将锻炼手指的小肌肉动作的目的隐含其中。在角色区准备了兔(猫)妈妈、兔(猫)爸爸、兔(猫)宝宝等头饰、胸饰,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相应的游戏,既引导孩子扮演好相应角色,促进游戏情节的展开,又增进幼儿对不同动物的花纹(皮毛)的认识,而娃娃家里的锅碗瓢盆、娃娃、围裙等,增加了真实性的同时,为幼儿带来极大自主操作空间、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喜好,让幼儿更投入、更专注,进一步保证活动材料的适宜性。

(二)层次性原则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一定要突显出层次性原则,以由易到难的形式,结合幼儿心理特点展开相应的分层,进而保证活动材料的层次性,满足不同能力、不同特点幼儿的不同需求。例如,针对小班幼儿所开展的数学区域活动,投放的活动材料要以实物、实物卡片为主,从而降低小班幼儿的活动难度;而针对中班和大班的幼儿,为了增加探究性与挑战性,则应运用数字卡片或点点卡片作为活动材料,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探究空间。如此,方可让每一层次的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进一步实现既定的活动目标。

(三)探究性原则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也在逐步萌芽,能初步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此时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探究性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整体质量。为了顺应幼儿的这一特点,活动材料的投放必然要增加难度,从而激发幼儿积极探究和动手的兴趣。比如,在科学区投放各种型号的螺丝和螺帽,要求幼儿通过比对找到同型号的螺丝和螺帽进行匹配,再用“拧”的动作完成活动。又如,小实验“有趣的滚动”中,给幼儿提供不同高度、不同材质的平面板,给予幼儿不同的操作挑战性与可能性。如此,方可为发展幼儿多方面能力、增强幼儿自主探究自主活动意识带来实质性帮助作用。

三、幼儿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丰富游戏材料

区域活动也是幼儿园集中活动的有效延伸,而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与亲身体验。基于这样的实际特点,教师在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便要考虑如何投放幼儿熟悉又操作性强的材料,满足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我园地处石狮童装基地,有着极其丰富的童装文化资源,而童装又与幼儿的生活密不可分, 于是我国教师充分挖掘童装文化中可利用的资源,发动家长配合收集,将童装的各种辅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使主题区域活动更加丰富、完整、深入,进而确保幼儿在活动中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开展“五彩夏装”主题活动中发动幼儿和家长收集并投放各式纽扣、花边、商标等,共同尝試设计装饰夏装;在开展主题“炎热的夏天”,以帽子为切入点,在益智区域投放了“帽子拼图”、美工区域“折纸帽子示意图”、科学区域“帽子找家”、语言区“各种各样的帽子”等引导幼儿积极认真参与区域活动,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满足幼儿个体在不同方面的需要。通过家长和教师合力收集活动材料,可以让活动呈现出更加丰富充实的状态。

(二)结合幼儿个性特点,科学投放活动材料

幼儿以形象性思维为主,逻辑思维逐步萌芽。因此,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材料更应为幼儿的形象性思维提供自由发散空间,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结合幼儿个性特点科学投放活动材料,为幼儿发动思维、展开思考提供有效的平台。例如,在“小动物的花花衣”主题区域中,益智区的幼儿在装扮娃娃的游戏中练习扣纽扣,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分辨不同季节的衣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求助于阅读区相关的图书。又如,美工区的幼儿想让作品的动物形象(奶粉罐制作)能站立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建构并寻找可以支撑的奶瓶等材料,制作穿花衣的小动物。又如“宝宝美容屋”的区域活动,每一名幼儿可以结合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设计自己的形象,用积木、插塑等搭建起自己的美容区域,有的幼儿搭建了美发区域,并为前来理发的顾客设计了一排排座椅供顾客休息;还有的幼儿搭建起美甲区域,准备了各式各样色卡供顾客挑选美甲图案……在活动过程中,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促使幼儿结合自己的需求展开思考、挑选适合自己的活动材料。相比于教师直接布置固定的活动材料各具个性,这样的投放方式自然更加符合幼儿的活动喜好,能有效推动区域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也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区域游戏的快乐,主动地参与各种游戏。

(三)明确区域活动目标,投放针对性材料

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是幼儿发展认知的桥梁与中介,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活动材料的投放,充分明确区域活动目标、设计适合幼儿且满足幼儿个体需求的材料,发挥材料的指导功能,助力幼儿在活动中借由材料获得更加奇妙的活动体验,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例如,在开展“磁铁的小奥秘”主题区域活动时,为了让幼儿充分探究感受磁铁的特点及功能,了解磁铁正负极的含义与用处,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以下活动材料,如磁铁、铁片、纸片、塑料玩具、木块、纸屑等。活动前,教师先抛出问题:磁铁是一个有趣的东西,你猜猜它和谁是好朋友?以此激发幼儿探究:磁铁有着怎样的特点?磁铁能够吸引到什么东西?有效调动幼儿积极性,促使幼儿保持以较强的好奇心、对接下来所进行的区域活动产生更多的热情。随后,幼儿进入区域活动:拿起手中的磁铁不断与各种材料进行尝试,吸吸纸片,吸吸塑料玩具、木片和铁片,并进行记录。经过操作实践之后,幼儿理解了到磁铁可以与铁片互相吸引,当磁铁靠近铁片时,铁片会迅速地贴到磁铁上的特性,这样神奇的现象让幼儿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探究热情。在分享环节,教师可以与幼儿一同总结磁铁可以吸住什么?磁铁有哪些特点和功能?既落实了此次区域活动的目标,又为培养幼儿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明确区域活动目标投放活动材料之后,也可进一步凸显出此次区域活动的实际价值。

(四)满足幼儿需求,按需投入活动材料

活动材料的丰富度与幼儿需要的适配度,将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整体质量,当然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确保发挥活动材料的作用,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究空间。教师可以从幼儿发展需求、兴趣爱好出发,通过有的放矢地投放,满足合理投放需求,发挥区域活动最大的教育作用。如秋天的幼儿园有很多落叶,成功地吸引了幼儿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顺势将落叶预设为游戏材料。首先在环境中展示一些有趣的树叶贴画,让幼儿感受树叶的美,再引导幼儿来到室外观察并收集感兴趣的树叶带回班级,进而通过修剪或是进行各种方式的拼接,制成一幅幅美丽的作品。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幼儿,除了拼贴画,树叶还可怎样玩?通过投放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让幼儿更加专注地进行区域活动,并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这能有效促进幼兒成长。

四、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一)教师适当介入和指导,推进区域游戏的深入

区域活动中,若教师随意干预幼儿的活动,容易影响幼儿的活动成效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因此,需要教师确保个人与指导是适当的。如在建构区域活动中,幼儿搭建帐篷,搭到帐篷顶部时不懂如何封顶,此时教师直接告知可以用哪块积木,显然让幼儿失去一个探究的机会。而如果先是静静地观看,慢慢地再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的思考:帐篷顶部为什么会塌陷下去呢?是不是因为帐篷的中间没有支点可以支撑呢?可以怎么解决呢?让幼儿展开思考,再尝试着运用一根木棒支在帐篷中用来支撑帐篷顶部,引导幼儿坚持改进最终为帐篷顶部找到支点,可有效激发幼儿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遇到问题,但在教师的启发下又解决了问题,为培养幼儿活动兴趣、帮助幼儿获得活动的成功感带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相比于教师直接予以干预,这样适当的介入和指导自然更加有效。

(二)引导幼儿尝试做计划,促进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为了有效地推进幼儿游戏能力的提升,应将如何制定区域计划作为指导环节之一,让计划驱动游戏,让游戏材料“活起来”,更好地为计划服务,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幼儿能力的平衡发展。1.熟悉区域游戏玩法。引导幼儿认识、熟悉各种区域标志,各种玩具名称,玩具基本的玩法,哪些玩具对应哪个区域,区域游戏牌选了该放至哪个相应的游戏区,让幼儿逐步熟悉了区域游戏的基本常规及基本玩法,从而让幼儿爱上区域游戏。2.尝试讲述游戏过程。语言和读写能力的获得是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引导幼儿讲述游戏过程既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也是帮助幼儿进一步理清游戏行为的过程,有助于幼儿获得更多乐趣。3.模仿简单表征记录。在引导幼儿认识玩具名称,读懂区域各种图文规则时,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进行简单的表征。从选区——圈出自己喜欢的区域标志,计划——画出自己的想法,分享——说出自己游戏中的做法与想法……让幼儿在游戏中、在分享中逐步丰富做计划的经验。4.给予幼儿充分做计划的时间。幼儿每一次计划体现其目的和能力的发展情况,为让指导更具延续性,充分了解幼儿的游戏意图及游戏能力、幼儿计划中需要的材料支持,教师要与幼儿进行合理的交流,共同制订计划,让指导更具针对性。

总之,创设合适的区域活动种类,投放适宜性、层次性、探究性兼备的活动材料,以及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让区域活动呈现出适合幼儿发展的理想的效果,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满足幼儿个体需求,从而为助力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邱瑞玲)

猜你喜欢

磁铁区域游戏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分区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