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老合拍纪录片的文化认同建构研究

2022-05-30张倩

电影评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老挝纪录片共同体

张倩

一、中老命运共同体与文化认同

中国和老挝两国地缘相近,一直以来,两国之间政治互动密切、经贸往来频繁、民族文化交融、友谊基础深厚。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既有天然的优势,也符合全球化背景下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理想。2019年5月,中老两国领导人签定《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①;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这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也是老挝由“陆锁国”向“陆联国”的转型,提升了老挝的地缘战略价值[1],对中老经贸合作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对我国打破西方势力的地缘政治包围具有战略意义。但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民众认同程度难以把握。因此,增强共同体认同度,形成具有高度思想与情感黏合的共同体意识,十分必要。

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合作共赢、‘美美与共的大同理想和多元文化认同下的‘共同价值”[2],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就是构建中老“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着眼于文化,利益共同体着眼于经济,责任共同体着眼于安全,在共同体意识体系中,责任是保障,利益是基础,价值是本质。[3]实现价值共识,要以文化认同为桥梁,构建共通互融的思想联系与文化表达。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的认可、接受和自觉实践,并按照该文化形成自身的思想体系以确认自我身份、融入同类群体和追寻价值意义”,涵盖文化形式认同、文化规范认同和文化价值认同三维度。[4]

乔纳森·费里德曼强调文化认同包含种族认同等不可被建构的层面,也有生活方式认同、传统文化认同等可被建构的层面,斯图亚特·霍尔提出文化认同话语建构论,国内也有学者强调文化认同的动态变化特性。[5]在中老文化认同建构中,合拍纪录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中老两国从业者在纪录片产制传播过程中共同参与的纪录片创作形式,具有直观性和审美性,可以降低文化折扣,形塑共同记忆;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能够弥合话语分歧;具有包容性和互动性,可以促进文化理解,消解文化冲突;具有合作性与交流性,得以助展媒体对话,助力国家外交。2019年,时任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老挝国家主席本扬·沃拉吉访华时,曾将刻录有中老合拍纪录片《光阴的故事(老挝篇)》的光盘作为外交礼物送给习近平主席。总体来说,合拍纪录片在文化认同的形式、规范和价值维度均可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使得个体成员的聚合本质被观照,“同类价值意识”得以形成和凝聚,把“我”融合成“我们”,以此建立中老命运共同体成员的“我们”心理和身份的双重归属,创设共同体价值意识的现实情境。[6]本文拟从题材内容、叙事视角、视听语言三个层面探讨中老合拍纪录片的文化认同建构实践。

二、中老合拍纪录片与文化认同建构

在“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永华提出从日常生活的物质层面、符号认知层面、文化间性层面构建文化认同,实践路径涵盖建构动态性和系统性的共享经验、文化间性式对话模式、获得满足的肯定性情感等。[7]结合中老合拍纪录片的创作实践,本文提出共享系统式题材内容、间性对话式叙事视角和肯定性情感式视听语言三种文化认同构建的实践策略。

(一)共享系统式题材内容导引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建构,不是短暂的、静态的,而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在资源共有、情感共通和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时代,借助集体记忆的共同情感,在題材内容的选择上持续挖掘共性资源,探索中老文化记忆的共享价值,导引文化认同的建构方向。中老合拍纪录片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聚焦中老传统友谊的传承

“相异文化背景的群体基于‘共同情感赋予情感表达相同的意义与内涵,获得相似情感体验唤起彼此情感共鸣,为沟通提供共享会意空间”[8]。友谊作为人类共通的情感,可以唤起共同的情感共鸣,提供有效的“共享会意空间”。中老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因此,颂扬中老友谊也就成为两国合拍纪录片永恒的主题。为了纪念中老建交55周年,五洲传播中心、广西电视台、老挝国家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纪录片《光阴的故事(老挝篇)》。该片分为《青春无悔》和《友谊长存》两集,以“六七”学校作为切入点,以“忆当年”和“看今朝”为主题,以中老两国55年的邦交历程为主线,追忆了当年老挝学生在“六七”学校的学习、生活情景,讲述了当下中老两国在教育、农业、经贸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与友谊。

2.聚焦共同地域历史文化的延续

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绵长的共同边境线,有同一条孕育文明的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探寻这些承载两国联系的地理资源,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记忆,是连接两国情感的桥梁,也是两国合拍纪录片的系统性主题之一。《同饮一江水》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牵头,联合老挝、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五国国家电视台联合制作的20集人文地理类纪录片,对各国共享的地理、历史、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梳理。第1集《多彩的水系》描述了澜沧江-湄公河的地理地貌和基本概况,概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沿岸丰富的物产资源和民风民俗。第5集《雨林故事》讲述了老挝热带雨林村寨和中国西双版纳村落的生活,展现了雨林地带独特的、共通的生活方式。第9集《不变的虔诚》展现了澜沧江-湄公河两岸的寺院、灵塔等各式各样的宗教建筑,以及围绕宗教所形成的精神世界与生活习俗。第10集《龙舟竞渡》分别讲述了中国广西和老挝的两支龙舟队伍比赛的台前幕后,从赛龙舟的习俗中感受人们对河流的崇拜与敬畏,以及蕴含在比赛中的拼搏、团结精神。第19集再现了金三角的历史和变化。过去的金三角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罂粟种植区和毒源区,漫山遍野的“恶之花”令这个地区臭名远扬,如今经过多国的共同努力,这里已经恢复了和平、宁静,又闻稻花香,金三角正在变成“绿三角”。无论是澜沧江-湄公河还是金三角,都因地域的优势而承载了中老两国共通的历史文化和共融的民俗风情,成为构建两国人民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撑。

3.聚焦合作致富的发展经验

笔者2019年底在老挝考察时,发现老挝民众普遍对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频道的节目较感兴趣,特别是《致富经》节目在老挝广受欢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2020年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经验”对老挝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两国贸易往来频繁、经济交融、互利共赢,因此,对合作致富题材的系统性开掘也成为两国合拍纪录片的主旨之一。《同饮一江水》第20集展现了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启动后各国经贸往来的状况,尤其反映了自2002年经贸合作机制全面实施以来,各国交流合作進入新的阶段。《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合》是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老挝国家电视台共同制作的一部纪录片,该片聚焦中老合作项目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展示了两国携手在青山绿水间共筑家园的生动实践:老挝梭都村村民宋康通过参与云南橡胶合作项目改变了过去“刀耕火种”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鹅安村村民桑交学习中国炒茶技术改善了生活;象龙村的妇女主任阿安前往中国广西学习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经验……该片在老挝国家电视台多次播出,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后经老挝国家电视台上传至YouTube官方账号,引发现象级传播效果,获老挝主流媒体高度赞扬。[9]

4.聚焦情感共鸣的百姓故事

中老合拍纪录片改变了以往宣传式的说教口吻,代之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活,用平凡人物托起家国梦想,以普通人身上温暖的故事和朴素的情感为叙事主旨,回归纪录片的真实本质,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同饮一江水》第8集《永远的节日》讲述了老挝少女素帕拉参加泼水节“七仙女”选美的经历。《和合澜湄——中老铁路建设纪实》通过在中老铁路的建设者们默默工作的故事展开叙事,透过个体命运展现时代精神风貌。《澜湄路上的中国建设者》第1集《渡梦之路》采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手法,由个体切入,讲述了中国两代筑路者为修建中老铁路而舍己忘身、传承梦想,造福两国人民的故事。上述纪录片聚焦个体命运,以小见大,把单一的个体连接成为群像,形成了具有情感认同的“影像共同体”。

随着中老两国合作的深入,纪录片的题材内容将会更加广泛,但探寻共同经历、挖掘共享资源、强化共通的情感记忆仍然是两国合拍纪录片构建文化认同应当持守的系统性主题。

(二)间性对话式叙事视角构建文化认同

间性对话是从巴赫金对话理论中衍生出的概念,强调在双方平等,“亦此亦彼”的间性关系中展开对话,“文化的意义只有在尊重‘他者文化的前提下才存在,在与‘他者文化的互动交往和对话中才具有意义”[10],这是构建文化认同的规范和基础。纪录片的文化间性强调的是尊重“他者”,接纳“他者”文化。纪录片的叙事视角是叙述的切入角度,“不但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问题的可能,而且还饱含着叙事判断、明显或隐蔽的情感倾向”[11]。通过叙事视角可以了解叙述者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因此它与文化间性的关系最为密切。

1.全知视角的国际化表达

纪录片的全知视角可以跨越时空串联起复杂的人物、情节、故事线索,为观众解疑释惑,保持叙述话语的客观性,是国际化表达的专业标准之一。比如纪录片《和合澜湄——中老铁路建设纪实》在介绍中老铁路的性质、时速、起始点、途经区域、站点设置等基本概况时,采用数字AE技术配合全知视角解说的方式,兼具客观性与可视性,让观众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同饮一江水》中,通篇的解说以解释说明居多,价值观引导较少,遵循了客观性原则。

解说词: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最明显的地区之一,每年从4、5月份到11月份,受到来自海洋的季风影响,而从11月到第二年的春季,又受来自亚洲大陆内部冬季风的影响,所以半年湿润多雨,半年晴朗干燥。

同时,全知视角可以充分阐释价值理念,推动纪录片向中老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方向发展,但这样的点题之语往往有说教的嫌疑。因此,涵盖主观色彩的解说,分寸把握尤为必要。《同饮一江水——雨林故事》中的一段解说可视为典范。

解说词:10年前,波光叫和曼丹村的乡亲们为了保护热带雨林,在政府的安排下从祖辈们世代居住的雨林深处搬到了现在的地方。10年后的今天,在新的曼丹村里,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过节的传统并没有改变。所以在开门节里,到寺院里祈祷,仍然是波光叫和乡亲们最重要的活动。

此外,全知视角的国际化表达还体现在避免煽情,而是聚焦于实际困难的提出和解决措施的呈现上。例如《和合澜湄——中老铁路建设纪实》中讲述中老铁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时,解说词说道:

在友谊隧道建设期间,开凿隧道和修筑涵洞给施工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隧道地质复杂,岩盐地层特殊,而友谊隧道岩盐长度长达1410米,含盐量最高达90%,具有强溶解性、强腐蚀性和膨胀性的特点,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极高。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配论证,最终克服了难关,隧道建设得以战胜岩盐的挑战,继续向前推进。

2.“文化他者”与限知内视角

限知内视角是主体性视角,“文化他者”指的是用以区分自身文化的异族或异国文化[12]。在中老合拍纪录片中,常常采用“文化他者”的内视角,不同国家的叙述者自述个体经历、文化背景,为观众带来崭新的对话体验、审美感受和思辨,赋予合拍纪录片更为多元的思想内涵。盖一个新的房子对于生活在雨林中的老龙族人康木索恩来说,是一生的心愿,透过他的讲述,我们了解了雨林居民的生存现状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康木索恩同期声:“我年纪大了,这次要把房子弄好,留给儿孙,这样我死了以后他们会说我盖的房子最漂亮,也是给村里年轻人做个榜样。”

采用“文化他者”的内视角进行叙事,能满足观众接近性的心理需求和观看习惯,降低异国观众接收信息的“文化折扣”。22岁的老挝女孩希达是中老铁路训练基地的一名学员,她憧憬着自己的新身份——中老铁路火车司机,观众借由她的讲述了解了中老铁路的修建给老挝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改变。

希达同期声:“一开始我没想过要来学这个专业,很多人跟我说这个专业不太适合女生,但我觉得不是那样的,现在世界已经开放了,女人和男人是平等的……招收女性火车司机,就是给了我们女性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机会,我们国家还没有火车女司机,我作为第一批学员,一定会认真完成好这个任务。”

以“文化他者”的内视角叙事,有助于克服“自我中心论”和“自话式”传播模式,增进彼此理解,促成文化共识。借由老挝副总理宋赛·西潘敦的话,观众了解了中老铁路对老挝的重要意义。

宋赛·西潘敦同期声:“现代铁路运输的发展,使运输系统更加安全,对环境影响更小,道路交通拥堵减少,运输成本更低,对比海运和汽车运输交货时间更短,出货量更大,交货时间更准时。修建一条国际标准的铁路,老挝政府和人民都非常自豪,提高了老挝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无论是采用国际化表达的全知视角,还是关照他者的限制内视角,都极大地拓展了对话间性,尊重了各自的文化独立性,打破了自身文化中心主义倾向,促进了相互理解,最终助力文化认同建构。

(三)肯定性情感式视听语言强化文化认同

“涉及到生理和精神状态的肯定性情感”[13]是构成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之一,中老合拍纪录片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运用镜头语言、景别构图、光线色彩以及音乐音响来感染观众,建构肯定性情感,从而加强观众对自我文化和异域文化的内涵认知,塑造文化认同。

1.景别造型

“景别”作为视觉造型元素,能够配合镜头的运转表情达意,调动观众的艺术感受。“大景别”不仅能展现宏大的背景信息和辽阔的环境信息,还能拓宽视野,增强画面的视觉表现力和冲击力。中老合拍纪录片承担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题材往往是历史文化、国计民生、国际协作的宏大主题,只有“大景别”能将这些内容元素有效凸显。同时,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本国的山川地貌、交通水利工程原本是自己熟悉的环境元素,但是随着视角的更迭转换,亲切感和视野的拓展兼顾,更易于在情感和思维上形成认同,从而加深对“命运共同体”的解读和支持。

“大景别”写景,“小景别”抒情,“小景别”镜头可以细致地描摹人类心理情感。中老合拍纪录片中对于心理感受的展现,常常会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升华纪录片的感情基调,使两国人民的情感联系更为密切。老挝鹅安村村民桑交、康贝夫妻因为学习了制茶技术,家庭生活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当他们从小憧憬的美好生活实现时,镜头用一组“小景别”展现了洋溢在孩子脸上的笑,这种纯真的笑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希达是老挝第一批参加高铁驾驶培训的女学员,一组“小景别”镜头描绘了她认真专注的学习情景,从中能品读出她对未来的憧憬,画面内涵意义更为丰富。康木索恩的新房落成时,片中用中近景交织的镜头呈现了一组群像,生动展示出村民们享用米酒时的喜悦,凸显了此事對老龙族全村的非凡意义,强化了解说词的感染力:“每一栋新房的落成都是一个节日,因为这意味着老龙族人的生命又更深的扎在了这片土地上。”此类案例不胜枚举。

“小景别”不仅可以凸显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从而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刻画事物细节,展示寓情于物的象征意义。在介绍中老铁路为老挝的产品出口带来便利时,解说词说道:“老挝咖啡是金三角咖啡的替代种植合作单位,每年咖啡豆产量超过15万吨,中老铁路的贯通必将让老挝咖啡插上腾飞的羽翼。”画面配的是旋转着的咖啡搅拌机特写,从俯拍视角看下去,仿佛在做着腾空飞翔的准备(如图1)。

2.光线造型

光线和色彩可以烘托氛围、抒展情绪,是创作者的态度表达,可以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强化其情感认同。

自然光属于纪实性光线中的一种,在合拍纪录片中采用篇幅较多,有助于还原真实的地理风貌、生活环境和经济建设,对主题的诠释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从而增强观众的信任感。而特定时刻自然光线的运用,同样可以渲染氛围,突出对“文化他者”造型的肯定性情感。在中老合拍的纪录片中,常常用早晨的阳光塑造人民生活的安详宁静;用夕阳光线象征历史或希望,常用在影片开头或结尾,奠定情感基调或升华主题;用背景光营造具有东方韵味的神秘感。

除了自然光,人工光源的延时拍摄所营造的流动感,汇聚成组也是有效的表意手法,如点明中老铁路的意义时,解说词说道:“由钢铁巨龙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将连通两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社会活动到互市往来,两国人民的交集不断扩大,互动愈发频繁,在携手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的路上全速前进。”配合着一组老挝夜景航拍延时镜头,画面的象征意义得到较好的传达,观众的情绪、情感被牵引,主题自然升华,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在视听元素的塑造下得以成形。

3.色彩造型

色彩的隐喻意义十分丰富,也是建构肯定性情感的有力工具。中老合拍纪录片展现老挝的自然风光时,常常使用绿色或具有东方意境的水墨色,象征着希望,寓意着美好,塑造着老挝自然风貌的肯定性情感(如图2);中老铁路系列纪录片在构图时常凸显动车“澜沧号”的颜色,红、白、蓝是老挝国旗的颜色,“澜沧号”也因此被称为“国旗之美”,借此色彩使用积极塑造中老友谊的肯定性情感。

不同的光线与色彩表达了不同的艺术内涵,从而使观众获得更为立体的审美想象和共享价值,强化了观众的文化认知与认同。

4.音乐造势

音乐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小觑,它渲染着画内的故事,感染着画外的观众,尤其与画面相互配合,可以极大地打破语言文化隔阂,精准表达情感力度,引发观众内在的情绪波动,获得情感与文化的认同。

中老合拍纪录片除了在片头和片尾会使用气势恢宏的音乐,在正片中也会间断使用音乐来烘托气氛。如宋康教儿子管理橡胶园时响起了轻快的音乐,既是天伦,也是希望。桑交爬树采茶和其妻子康贝炒茶时,都会响起节奏分明的音乐,营造了动作的韵律感。《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合》的结尾是一段由小提琴声、鼓声、号声、风声、水声交织而成的交响乐,给予人积极的力量与鼓舞,既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凸显了两国人民对生活充满期待的希望之美。

中老合拍纪录片对画面的反复推敲和对音乐的精心设计,凸显了肯定性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由此,两国的文化被衔接,认同与归属感被强化。

结语

共享系统式题材内容、间性对话式叙事视角、肯定性情感式视听语言是建构中老合拍纪录片文化认同的实践策略,在文化形式认同、价值认同和规范认同的维度上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视听语言通过景别、构图、光线、色彩、音乐音响等造型元素主要在形式认同维度发挥作用,与国际接轨的叙事方式已成为合拍纪录片的讲述规范,主要作用于规范认同维度,主题的选取更多的是在价值认同维度发挥导向作用。当然,三者的作用维度并非界限分明,它们相互呼应、层层递进,共同建构文化认同系统。有别于西方“资本—意识形态”思维,命运共同体是更高文明层次的理念[14],引领合拍纪录片实践更为开阔的思路,拓展主题、叙事、视听等表现形式的更多可能性,助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助力中老两国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①参见: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全文)[EB/OL].(2019-5-1)http://www.gov.cn/xinwen/2019-05/01/content_5388031.htm.

参考文献:

[1]韦健锋.中老铁路与老挝地缘战略价值的提升[ J ].东南亚南亚研究,2017(04):14-19,106.

[2]徐艷玲,李聪.“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意蕴的三重维度[ J ].科学社会主义,2016(03):108-113.

[3]廖圣清.加快构建南亚东南亚信息辐射中心[EB/OL].(2022-02-19)[2022-03-25]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2/18/031929001.shtml.

[4]钟星星.现代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23.

[5][7][10][13]赵永华,刘娟.文化认同视角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路径选择[ J ].国际新闻界,2018(12):69,79.

[6]詹小美,王仕民.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 J ].中国社会科学,2013(09):27-39.

[8]徐明华,李丹妮.情感畛域的消解与融通:“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的沟通介质和认同路径[ J ].现代传播,2019(03):38-42.

[9][11][12]张泽月.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合[EB/OL].(2020-10-27)[2022-03-25]http://www.zgjx.cn/2020-10/27/c_139469912.htm.

[14]黄宇鑫.合作与对话:广西广播电视台与东盟国家合拍纪录片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1(05).

【作者简介】 张 倩,女,辽宁辽阳人,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老挝纪录片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朝发夕至 乘着火车去老挝
共同体的战斗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