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诊改视域下的“四线四格”质量文化实践探索

2022-05-30高炳易任为李玮谦

职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诊改实践探索

高炳易 任为 李玮谦

摘 要:開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新时期持续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立足“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的质量观。学院自2016年持续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以来,聚焦核心问题,着力打造组织、目标、标准、制度和信息五链,培育以校本化为基础、以双引擎为动力、以信息化为载体、以求突破为导向的“四线四格”质量文化,进而形成“全过程、全人员、全要素”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教学诊改   “四线四格”   质量文化    实践探索

课   题:本文系南充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诊断与改进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nzjgz1802,课题组成员为高炳易、任为、李玮谦、罗通彪、苏明、赵杨迪、蔡昭君、王鑫)的研究成果。

一、“四线四格”质量文化的生成

(一)健全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组织链

建立“学院—系部—教研室”三级质量保证组织,从体制上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确立为学院“一把手”工程,并按照质量闭环管理完善组织体系。学院成立“内部质量保证委员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主任,分管副院长任常务副主任,其他院领导任副主任,各系、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内部质量保证委员会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挂靠于教务处。各系部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管理人员为成员的质量保证工作组。各教研室成立以教研室主任为组长、各专业带头人为副组长、各课程负责人和教师为成员的质量保证小组。

(二)制定规划,完善目标体系,形成目标链

1.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

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优质校建设为总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抓内涵建设、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抓条件建设、促进办学环境的改善”为抓手,大力推进“1210”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履行人才培养主体责任为目标,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学院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衔接传递、责任到人,建立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完整的目标体系,形成目标链。学院34个部门完成了2019—2020年度工作计划及任务书,44个专业、256门课程实施了诊改,416名教师制定完善了个人发展规划,5155名学生完成了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

2.科学谋划“十四五”开局工作

学院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创建职业本科大学总目标,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为抓手,系统谋划“双高”建设方案和“十四五”规划,实现两个五年规划的有效衔接。随着诊改工作常态化推进,实现两个五年规划的科学演变。学院编制了“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任务书,并进行了“双高计划”任务书的预编制,将根据主管部门反馈的审定意见,再修订完善“双高”建设方案和任务书,最终科学优化已经形成的“十四五”规划草案。当前学生正按照项目任务书及党政工作要点推进实施,学生诊改拓展到2021级新生。

(三)落实目标,完善标准体系,形成标准链

一是优化岗位工作标准。重新明确职能划分,规范岗位名称,明确岗位设置,认真梳理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和完善24个部门、143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二是规范工作流程。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业务特点,按照“程序规范、流程简便”的要求,编制和完善91项工作流程图,建立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学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师生水平。三是以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个人的成长需求为核心,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阶梯成长为重点,紧密围绕目标链,进一步健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发展等层面的标准体系。

(四)建章立制,完善制度体系,形成制度链

以学院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结合市委巡察整改制度“废改立”,对以往各种零散、交叉、重复、陈旧的128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和修订,将246项制度汇编成册,形成《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将诊改的过程管理和结果纳入部门目标考核,并与部门绩效分配挂钩,治理重心下移,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五)搭建平台,实时开放共享,形成信息链

一是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引入社会资本,校企合作共建智慧校园,由合作企业一次性投入全部建设资金,保证信息化建设一次性规划、一次性推进。项目建设方先后在“2019年四川省高校信息化建设论坛”和“四川省计算机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分享项目建设成功经验。二是突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化校园,涵盖学院各业务部门的21个业务子系统,实现部门间信息通畅,解决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常见的“信息孤岛”问题。三是大数据引领,构建精准化服务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构建学院网上办事大厅,整合校内信息服务入口,提供个性化、场景化、一站式的信息呈现和事务办理空间,覆盖办事、办文、办会和日常校园学习、生活等多种场景,为师生提供各类服务。

二、聚焦核心问题,构建“四线四格”质量文化体系

自诊改工作启动以来,一是校外校内抓培训,积极鼓励相关人员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机构主办的专题培训、阶段性会议;二是线上线下做指导,分层递进、全方位组织校内诊改工作实施;三是省内省外学先进,分批到兄弟院校观摩学习。通过全体动员、系统培训,对进一步转变教职工思想观念、树立质量主体意识、明确诊改工作职责、优化质量文化、融入常态化诊改机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夯实了学院诊改工作的基础。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的质量观,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学院发展长期的中心任务,明确质量保证在学院总体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质量内化为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画好认同等高线,感召力顶格

质量文化作为学院价值观,能通过顶格的感召力把全员引导到组织的奋斗目标上,充分体现质量文化的导向功能。

(二)画好自律分割线,提升力定格

各质量主体在分割线内自定目标、自立标准、自主实施、自我诊改,有利于“自我实现”,同时形成群体归属意识,充分体现质量文化的约束功能。

(三)画好纠偏中轴线,推动力破格

诊断容易改进难,伤筋动骨难免遇到推诿和阻力,因此要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处理好人性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实现螺旋式改进,充分体现质量文化的激励功能。

(四)画好特色延长线,创造力升格

挖掘优秀的质量文化,突破组织的界限,发挥示范、引领、推广作用,充分体现质量文化的辐射功能。质量文化在组织内建立共同的质量价值和质量目标,使学院全员在主观观念和客观目标上有了准绳和方向,质量意识得到增强,充分体现了质量文化的凝聚功能。

三、“四线四格”质量文化体系下的教学诊改成效

(一)以校本化为基础,完善内部质量体系

以“五纵五横”为框架,基于学院的发展实际,持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修订“十三五”規划,制定、梳理、完善了各项工作标准和制度,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对标和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实施诊断与改进,形成了“全过程、全人员、全要素”的质量保证体系,师生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二)以双引擎为动力,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一是文化引擎。通过“四线四格”质量文化建设,从结构上形成有内生动力的保障系统,从对象上建立涵盖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从范围上注重教学过程,从主体上形成全员参与,从状态上充分发挥数据对办学和教育教学过程的反馈作用,从结论上关注内部质量运行保证机制的实施效果。二是机制引擎。通过系统开展制度“存、废、改、并、立”工作,从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建立涵盖“酝酿、制定、执行、反馈、完善”等环节的制度建设常态机制,实现“事前设计建标、事中实时监控、事后诊断改进”的过程化自诊。坚持“日督导—周例会—月简报—期总结—年评价”评价链,建立“诊”“评”结合常态化机制,从而让人才培养达到目标能实现、过程可控制、质量有保证。通过双引擎驱动,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构建权责清晰、多元参与、协同并进的内部治理格局,推进学院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三)以求突破为导向,打造诊改亮点

一是建立“诊”“评”结合制度。坚持“1”字形质量递进评价链和“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链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弥补学院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暂时性空白,促进了内部常态化质量内生持续,更容易接受外部阶段性脉冲式激励。二是总结提炼“四线四格”质量文化。基于“四线四格”质量文化的升华,实现自我认识质量、接受质量、悦纳质量、改变质量的蜕变。通过发展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以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塑造质量管理的灵魂,以持续改善的质量管理坚定质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刘建林.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实操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龚方红,姜敏凤.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作者单位:高炳易、李玮谦,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任为,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诊改实践探索
“教学诊改”应力避“花拳绣腿”
关于高职高专病理学教师教学诊改的浅析
基于“零缺陷”质量管理的实践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探讨
关于西藏中职学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