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边塞诗文化元素提取及文创产品设计

2022-05-30杜杰臧惠方

设计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边塞诗

杜杰 臧惠方

关键词:边塞诗 元素提取 感知分析 形状文法 文创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2)08-0123-03

引言

在现代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智能化、信息化的社会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文化历史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创造,是其迅速地适应现今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及更多地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边塞诗作为一个集地域文化色彩、民族色彩、时代精神与一体的诗歌[1],从产生伊始就有研究学者的品评,但我们对于边塞诗的的认知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边塞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为创意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当下针对于文化元素提取类的文创设计和研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当下对文化的浅表解读,导致部分文化产品样式泛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文化之间存在碎片化、同质化,文化与产品实用性和功能性之间缺乏关联性等一系列问题。在边塞诗文化创意实践路径的探讨中,分析边塞诗文化、传统文化思想和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边塞诗文化元素入手,通过感性分析和形状文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进行挖掘、归纳、提取、简化边塞诗文化元素,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再将边塞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生成过程与产品属性特征进行分析,构建基于边塞诗文化的创意产品设计过程模型;在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将边塞诗将边塞诗文化与设计进行融合,情境与产品功能相结合,通过与产品功能相关的寓意形象予以再创造,以现代化的设计语言来重新演绎边塞诗文化,既要在关注形式上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基础上,也要注重意义的生成和文化价值的塑造,既有效地提高了文化和产品的精神内涵,又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

一、边塞诗文化概述

“边”边境地区、边陲、边疆、边鄙。《玉篇·辵部》:“边,边境也。”“塞”要塞、塞垣、塞外、险要设防之地。《吕氏春秋·有始》:“山有九寨。”高诱注:“险阻曰塞。”“诗”文字、纸笔、文房、诵读、节奏、故事、内容、思想。边塞,即边疆设防处。“边塞”一词最早见于《史记·三王世家》,霍去病上疏云:“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3]。”边塞诗,是以历代边塞防务为前提和背景,围绕家国卫边的故事与情感表达,主要以表现边塞各类题材为内容的诗歌,以中国古代西北边塞的风物、历史、气候、战事為素材,是一种特殊题材的诗歌,发轫于汉魏,盛行于唐宋两代。边塞诗描写了奇异的塞外风光,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反映出戍边将士的艰辛,诗歌审美主要体现在文字的优美、节奏的韵律以及画面的美好,边塞诗中情怀的的宣泄、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表达,传递着古今的对话。

边塞诗从古自今绵延不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历史文化的一个亮点。边塞诗既是历史的又是地理的,承继了中华民族胸怀仁义和为贵的文化思想,发扬刚健勇武的民族性格特点及蹈厉锐气,饱览异域情调的塞外风光及民族风俗画卷,探索异质民族从对抗走向融合的历史进程,体悟代代边防的生存缺憾和残酷战争悲剧,感怀戍边守土的艰难苦寒及悲壮人生体验,诗中从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

“边塞诗”的专属的题材性,描绘了一幅长城沿线的悲欢离合与军事画卷,“边塞”特定的地域性,是华夏多民族的融合与碰撞,又加上中国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上时空的广泛性,是历史线性中的史诗化进程[4]。

二、边塞诗文化元素的构成与提取

(一)边塞诗文化元素的构成

边塞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在传统意义上,边塞诗题材开阔,包括边塞风光、功业抱负、戍边生活、思乡之情等,具有格调高亢的特质、美学属性以及真实流露的思想情感。边塞诗人描绘的经典文化元素,展现出独特的的文化气质和意境。边塞诗中常常借助一些意象来侧面表现边塞的地域风光和战争场面,以及情感的抒发。边塞诗有区别于普通文学意象的传统文化气息,诗中描绘的“秋月”“大漠”“烽烟”“玉门”“黄沙”“孤城”作为典型文化意象,记载了边塞特有的风物、景象以及无特定的文化指向。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北风”“白草”“飞雪”“瀚海”“胡琴”“琵琶”“羌笛”“天山”等文化元素是历史文化和西北边塞地区环境地理和辽阔凄凉的气候环境对人民生活的深刻影响,以及各民族文化在漫长历史中的交融,才使这些意象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内涵。王维的《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道出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以及出使异域的政治斗争背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系列元素,情感隐晦的描摹出边塞大漠中诗人在困境中落寞的心境,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和情感追求,体现为对诗境诗意的阐述和延伸,正是大多数边塞诗的精髓。对于这一类文化意象,通过对比涉及相同意象的具体诗句,发现规律,分析边塞诗诗中之地、诗中之景、诗中之人、诗中之情、诗中之意,对意象与诗歌的关系作好归类,再深入分析边塞诗的思想性和学术性,通过运用感知分析,对抽象的诗句产生感性的认识,挖掘、归纳、提取文化主题元素,构建了边塞诗元素再造的基本造型基因库[5],通过形状文法的研究方法解构边塞诗,提炼出边塞诗的视觉文化符号,促使我们探究主题思想与相撞图式构成的关联,并以全视野、宽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审美思维,发现中国边塞诗文化的本源性、创发性,进而对边塞诗背后的传统文化、文化思想和地域文化产生深刻的认知[6]。

(二)研究流程

1.典型样本的筛选与确定。通过进行网络和线下资料搜集,对边塞诗进行归类整理分析,选取80首边塞诗,邀请10名设计专业的学生及老师作为受测者,以在线小组讨论问答的形式,根据边塞诗歌题材和内容,请他们从90首边塞诗中选取30首具有代表性的作为样本总数。

2.感性词汇的获取与提炼。分析归纳边塞诗相关的感性词汇,首先选取20名用户针对边塞诗样本进行心理意象测试,经过20名目标用户进行感性评价,将从中筛选出最具代表的感性词汇进行量化分析。依次整理出“玉门关”“大漠戈壁”“关山月色”“边塞城垣”“金戈铁马”“烽火狼烟”“将士士卒”“报国思亲”“异域风情”“笔墨诗卷”这10个最具边塞诗的感性词汇作为边塞诗文化元素。进而将这10个典型文化代表元素进行相关的图片搜索,总结出边塞诗文化元素中典型的图形元素见表1。

3.图形元素提取。边塞诗图形文化元素的提取需要对筛选出的边塞诗典型文化元素图片进行去色处理,提取出的文化元素通过线条将形态轮廓勾勒出相应的简化图形元素,再进行下一步的筛选整理。组织30名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用户心理意象测试,进行等级验证,通过感性评价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的图形文化元素。记录评价过程中每个用户的评价数据,根据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统计结果,将最具代表性的图形设计元素取排名前10的样本建立图形元素基因库[7],为后续文创产品形态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图形元素筛选与提取见表2。

4 .色彩元素提取。色彩作为最抽象化的语言,在产品设计中具备装饰性和审美性,是首要的视觉审美要素和文化情感的象征,具备一种象征性的符号意义[7]。产品的色彩的表现,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对产品的意境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边塞诗表现出的色彩不是直观上的昏黄苍茫,而是大胆地运用了“黑”“灰”“紫”“红”“黄”等丰富的色彩,例如一些著名的边塞诗代表诗句描绘的色彩,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描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翰墨灰”;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的“兵戈白”;唐代诗人贺朝笔下《从军行》“边树萧萧不觉春,天山漠漠长飞雪”的“沙场黄”;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在第二次出塞阶段所作,诗中“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提供了直接的色彩信息“碛石青”等。“边塞诗勾勒出的是边塞环境中将至的生存环境和严酷的自然环境与军事环境,表现出的是凝滞、迟重、压抑甚至萧杀的气息,蕴含残酷而又悲壮的暗色调美学。为了直观清晰的获取边塞诗色彩因子,按照以上图形元素的获取方法将通过感知分析获得最具有代表性的8个边塞诗色彩元素图片,将这8个边塞诗色彩元素图片进行应用模糊处理的方法及Adobe ColorCC取色器进行色彩捕捉主色提取技术,建立了色彩元素基因库[8],色彩配置方案见图1。

三、边塞诗特征文化元素及文创产品设计方案生成

(一)特征元素提取与整理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提取出的边塞典型文化元素中,分析图形与色彩的特征规律。从图形元素基因库里选取特征图形元素,分别提取“玉门关”“城墙”“戈壁”“明月”四个基因元素作为初始图形。并从色彩基因库中选取一个色彩元素基因片段,见图2。

(二)形状演变

形状文法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George Stiny 和 James Gips 最先提出,在一定规则秩序下以某种初始形状为模板,作为遗传特征生成新的形状的方法。在执行形状文法引入到创新设计中,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是确定推演的初始形状,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结合需求进行形状推演,产生新的产品形态[9]。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将提取的特征性元素,玉门关与戈壁、边塞城垣等物象组合图形依据形状文法的推理规则进行衍生研究与设计。在对玉门关形态进行变形时,为了保持整体的风格特征,应按照初始图形比例进行变化。在进行形状演变时,利用形状文法能够提供有效的途径,来帮助捕捉形态中的特征信息,在进行一定图形变化的基础上,记录、反映、重用之前的形态要素。对玉门关图形元素F1施加规则R1+ R2(轮廓变形+结构变形)得出F2,对F2进行施加规则R3+R4(替换元素+增加元素)得出F3,对F3进行施加规则R4+R5+R6(增加元素+去除元素+剪切元素)得到F5。对样本特征分析获得的形态进行推演,见图3。

(三)设计方案生成

随着设计的发展,文创产品开始出现低端化、同质化、表面化等问题,部分文创产品由于忽视自身的文化内涵,脱离了时代背景,用户无法从中联想与其相关的文化精神,外观样式上也只是图案的叠加和造型的随意改变,从而导致形式的雷同,无法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产品功能与文化元素差异化也比较严重,导致文化产品设计呈现萧条的现状[10]。因此,深层文化的反思设计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首先,融入文化元素,使文创产品在文化艺术内涵与表现形式上达到统一。在文化产品设计的构成要素里,不仅仅是在造型上进行改变,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关键是将诗歌所表达的特殊涵义、文化特质等因素与产品的操作性、功能性、色彩、质感等基本元素与相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视觉感受,同样也是保障文化创意产品具有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基础,也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角度。其次,把握文创产品的情感属性定位,深层次文化的融入可以将文化元素转化成为现实形态。确定文创产品的设计目标,从边塞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心境和气氛,也就是边塞诗的文化元素、美学成分和诗的内在审美,确定产品的内在属性,进而联想具有使用功能的香薰作为设计目标。最后,艺术化创造。图形、色彩、材质等文化视觉符号元素赋予文创产品外观的形式表现。将文化中突出的文化形式、文化内涵进行艺术化创新,利用对一种事物的感受去唤起对另外一种事物的感受,也就是通过产品的造型形态、功能特性等赋予到文创产品上,为使用者带来新的使用体验。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内在文化精神转化为艺术形态,营造边塞诗诗人的氛围,由此及彼、触景生情,在使用的过程中既进行了情感传递,又发挥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传播功能[11]。

四、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本次设计方案根据前面确定的边塞诗文化典型元素与文化感知的关联机制,将关联性的边塞诗文化设计元素与产品形态加以连接,取其共性,融入文化意象,确定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目标,综合考虑边塞诗的文化底蘊和内在审美,使产品呈现的方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边塞诗的美学成分主要是表达诗中的报国思亲的情感、诗中家国卫边的意境和气氛,运用的文化意象来和产品的情、境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对边塞诗文化寓意进行重新演绎。因此,联想到香薰盒在使用的同时,呈现出诗中营造的“烽火狼烟”的氛围,通过意境的巧妙营造,做到以意传神,以形达意。确定香薰盒文创产品的设计以及使用环境,针对提取得出的“玉门关”典型图形要素,建立图4特征色彩产品配色模型,以模型(a)配色进行再设计。根据图3所得到的造型要素以外,香盒顶部、盒体等细节的设计上,与其香盒的整体形态相协调。在香薰盒体的设计中,通过对材质的要求,熏香与盒体的配合,呈现光影的变化,使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现代审美属性、文化属性与现代功能属性,香盒方案设计效果见图5。

结语

边塞诗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与环境下的产物,边塞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蕴含丰富的的传统文化元素,边塞诗从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文化意蕴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方面,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根据边塞诗文化所具有的特质和美学属性,找到符合产品设计的途径和方法,设计出大众所能接受的产品,增加文化认同感[12]。本文针对边塞诗文化元素进行提取,深入挖掘其代表性元素和深刻内涵,将其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应用于产品设计中,采用感知分析得出典型因子的重要性,将研究成果利用形状文法对提取的元素进行初始形状和推理规则,在实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边塞诗精神文化内涵,创新文化艺术,使边塞文化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有机融合,设计出具有边塞诗文化特色和使用功能的文化创意产品。因此,边塞诗文化提取及文创产品设计应用有较强的现实性意义,验证了理论研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边塞诗
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民间美术视觉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多感官体验视角下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论中唐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边塞诗概念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