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大肠杆菌病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22-05-30傅家骊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犊牛防治

傅家骊

摘要:犊牛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类、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又俗称“犊牛白痢”,可导致犊牛的生长发育速度缓慢,甚至死亡,并且在犊牛较易感。发病严重时可威胁犊牛的生命,影响养殖效益。该文主要对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犊牛;大肠杆菌病;防治;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02.039

Calf Colibacillosis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FU Jiali

(Xingyua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ureau of Anding District,Dingxi City,Dingxi Gansu 743019,China)

Abstract:Calf colibacillosis is a common and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of the digestive tract,mainly caused by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lso commonly known as “calf pullorum”,which can caus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alves to slow down,even death,and It is more susceptible in calves. When the disease is severe,it can threaten the life of the calf and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breeding. Therefore,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etiology,epidemiology,clinical symptoms,diagnosis point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alf colibacillosis.

Keywords:calves,colibacillo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feeding management

0引言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增加,犊牛在抵抗力低和发生消化障碍时都可引起发病。该病的发生原因是综合性的,因此也要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发病率。

1发病原因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犊牛出生后未饲喂初乳或进食的初乳量不足、犊牛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初乳中含有犊牛所需要的的免疫球蛋白,若新生犊牛未及时获得这些免疫球蛋白,那么就会导致败血性大肠杆菌在其体内繁殖,进而导致犊牛患有腹泻等疾病[1]。而犊牛未进食到足量的初乳或根本未吸吮初乳与母牛体弱、营养不良有关。当然大肠杆菌自身的强致病性也是导致犊牛出现大肠杆菌病的诱因,因为病原性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饲料、牛舍墙壁、围栏、饮水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导致犊牛接触到存有大肠杆菌的环境,又加上犊牛的抵抗力差,所以很容易受到大肠杆菌的感染。

2流行病学

该病的病原是病原性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差,但在干燥、寒冷的环境中存活时间长。其有多种血清型,如O8、O9、O78、O26等,这些病原性大肠杆菌可产生大肠杆菌素、肠毒素和内毒素等多种毒力因子[2]。通常来说,小于10日龄的犊牛较易感,特别是未及时吃上初乳的新生犊牛,1~2岁的青年牛也时有感染。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牛和带菌犊牛,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个别病例通过产道或脐带感染。该病通常呈地方性流行,与饲养管理水平低、卫生条件差有关。同时,该病没有季节性,只要牛场有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就有可能导致犊牛患病。

3临床症状

该病的临床症状可分为败血型、白痢型和中毒型3种。

3.1败血型

此类型也称脓毒型,主要发生于产后3 d内的犊牛。此类型的潜伏期很短,仅有数小时,且发病急、病程短,通常发病后2 d内死亡,甚至发病急的未表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大肠杆菌经消化道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的器官组织,产生毒素,引起急性败血症[3]。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吃奶次数减少或不吃奶,精神不振,多数患病犊牛有腹泻,粪便呈现粥样状、色呈淡黄色,后变为水样,腹痛、四肢无力、卧地不起,并伴发酸中毒症状。

3.2白痢型

此类型也称为肠型,多发于1~2周龄的犊牛,临床症状:主要是腹泻。发病初期病牛排出淡黄色、粥样且恶臭的粪便,而后排出淡灰白色、水样、有酸臭味且混有凝血块、血丝的粪便。发病后期肛门失禁、全身衰竭、卧地不起,最终虚脱死亡。如果及时治疗,一般病犊可以治愈,否则会因虚脱或继发肺炎而死亡。虽然有个别病牛会自愈,但其后续发育不良、恢复较慢,并继发关节炎、肺炎和脐炎。

3.3中毒型

此类型也称肠毒血型,较少见,多发于7日龄且吃过初乳的犊牛。特异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在小肠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犊牛患病。若是犊牛发病急性,通常未表现临床症状就会突然死亡。而病程稍长的犊牛,则会出现典型的中毒性神经症状,即先是表现出不安、兴奋的状态,后来表现出精神沉郁、昏迷,最终因衰竭而死。

4诊断要点

可以根据流行情况、饲养状况、临床症状等信息进行犊牛大肠杆菌的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采取细菌学检查。但是在细菌学检查中不同的类型采取的病料不同,应该根据血型确定取材部位。如果是败血型则主要取内脏组织和血液等;如果是白痢型则主要取发炎的肠黏膜;如果是中毒型则主要取小肠前部黏膜。然后通过病料培养、红色菌落溶血和生化等步骤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5防治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

首先要饲养好妊娠母牛,保障母牛在产后分泌良好的乳汁,以满足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理需求,使犊牛出生后吃上充足的初乳,获得足量的免疫球蛋白。其次是要及时饲喂犊牛初乳。如果母牛分泌足量的初乳,但是不及时饲喂也無法满足犊牛的需求,所以应在产后30 mm内(不能低于1 h)喂犊牛初乳,以尽早获取母源抗体,尤其是第1次的喂奶量可适当多些。如果牛场常发此病,可在饲喂犊牛初之前,在其皮下注射母牛血液30~50 mL,及早饲喂初乳。最后要保持产房的清洁卫生。在母牛生产之前彻底清洁、消毒产房,在产前和产后至少进行全面消毒1次。在接产时用来苏尔液清洗消毒母牛的外阴部和助产员的手臂。生产后严格处理脐带,进行脐带消毒,以免发生脐带感染。并且在犊牛吸吮乳头前用温热的0.1%高镒酸钾溶液对乳头清洗、消毒,防止乳房和乳头受到粪便等污物的污染。

5.2改善卫生条件

控制好牛舍的饲养条件,可做好控制好饲养密度、保障阳光充足、寒冷季节做好保温(冬季温度最好控制在15 ℃以上)、干燥、清除粪便及异物、消毒等几个方面的工作。良好的饲养卫生条件是避免大肠杆菌繁殖的关键,避免犊牛生活在一个充满大肠杆菌的饲养环境中。

5.3药物治疗

犊牛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菌、补液、调节胃肠机能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

5.3.1抗菌

该病的治疗是使用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例如链霉素、土霉素、氯霉素或新霉素等,可选择内服或肌肉注射,如果是内服的话,初次使用剂量是30~50 mg/ kg体重,12 h后剂量减半,连续使用3~5 d。若肌肉注射,剂量为10~30mg/kg体重,2次/d。败血型病牛通常采取注射给药的方式,白痢型病牛通常采取口服方式。兽医临床上的常用药用有复方阿莫西林、硫酸头孢喹肟、磺胺嘧啶等[3]。

5.3.2补液

补液可缓解脱水症状,可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补液量,在补液之前需加温药液接近体温。如果病牛有自吮能力,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如果没有自吮能力,可使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化钠溶液。如果发生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

5.3.3调节胃肠机能

通常选择1.5 g乳酸、15~20 g鱼石脂、水80~100 mL搅匀,对患病犊牛灌服,灌服4~6 mL/次,连续使用2~3次[4]。或给犊牛内服保护剂和吸附剂,如5~10 g次硝酸铋、50~80 g白陶土等,起到保护肠粘膜、减少毒素吸收的作用。

5.3.4调整肠道微生态的平衡

等到病牛好转时,就可停用抗菌药,换成内服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生态制剂,如6~12片促菌生,5~10 片配合乳酶生,2次/d。或者使用1~2包健复生,2次/d。使用这些生态制剂能帮助肠道正常菌群恢复生态平衡,促使病牛康复。

6结束语

犊牛大肠杆菌病是养牛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要强饲养管理,提高犊牛抵抗力、避免发病。如果出现犊牛患病要找到发病原因,清楚血清类型、发病严重程度,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使病牛康复。

参考文献

[1]贾琳.规模化牛场犊牛大肠杆菌病的发病原因[J].江西农业,2019(16):31.

[2]赵龙.犊牛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1):51-52.

[3]普利.犊牛大肠杆菌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5):101.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犊牛防治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犊牛泻痢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