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八届京台公益论坛在京举行

2022-05-30王慧

环球慈善 2022年2期
关键词:慈济慈善防疫

王慧

2021年12月16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环球慈善》杂志社、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台北市生产力促进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京台公益论坛,在北京朝林松源酒店和台北福华饭店以视频连线方式成功举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环球慈善》杂志社副主编马瑞聪、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副会长蔡双出席北京地区分论坛,本届论坛由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名主持。来自两岸的50余家社会组织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与了本次活动。

京台公益论坛作为京台科技论坛的品牌分论坛之一,自2013年以来,已成功举办8届。8年间,论坛主办方分别组织海峡两岸的百余家社会组织前往首都北京和台湾地区互相参访、学习,围绕两岸共同关注的公益慈善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增进了两岸公益机构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彼此的感情融合,建立健全了两岸公益慈善领域交流合作的常态化机制,促进了两岸公益机构的深刻交流,推动了两岸公益慈善组织的深入合作和两岸公益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越来越多,本届论坛以“疫情防控和社区公益”为主题,邀请了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蓝煜昕、台湾阳明交通大学教授郭宪文、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衍臻、台湾慈济总会执行长办公室主任王运敬分别就“社区慈善:疫情防控与社区公益”“社区公益+互联网+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实践”“慈济在疫情下的公益行动”等话题发表主旨演讲,大家相互分享经验,为后疫情时代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支持。

后疫情时代的趋势与使命

来自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蓝煜昕讲解了多个乡村建立“乐善群”“村村有慈善”的故事和德胜社区在扎根本地,依靠网络的基础上,加速常态化和非常态化社区之间的韧性,讲述了公益社区化趋势。

他从我国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社区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目的地、共同富裕的微观单元,是第三次分配的精准对接的载体等三方面阐述了社区公益是基层治理视野下的使命。

疫情防控与社区公益

台湾健康城市联盟秘书长郭宪文,从减少健康者受感染的主要策略,打造社区防疫的防护罩、民间单位捐赠防疫物资等几方面讲述了疫情防控与社区公益之间的关系。

他分享了台北市士林扶轮社响应捐赠齐心抗疫的案例。士林扶轮社通过捐赠台北荣民总医院桃园分院正压筛检站一座;捐赠空气清净机给士林区疫苗接种诊所;创办政府与民间关怀社福机构完成士林有爱、扶轮送暖、齐心抗疫的計划三部曲。

郭宪文说,面对疫情,更应该保障弱势群体的健康平等权,他建议保障个人食物供给、改革劳工保险、促进社区发展。降低疫情对孩童、怀有身孕的妇女、老人、移民及失能者等弱势群族的影响。他说没有人是这场全球疫情的局外人。

由于疫情肆虐,台湾公益团体也面临种种挑战。比起2020年疫情刚暴发时,很多团体明显感觉没有获得更多的辅助,觉得经营状况大不如从前,感觉改变不大。针对公益团体遭遇物资缺乏的窘况,实施因应措施,掌握低接触捐款的趋势,让数位转型带动了数位募捐的风气。“把爱找回来”是台湾最完整的捐款通路,超过50家团体加入数位捐款与捐点,包括贫穷饥饿、健康关怀、生态环保等类型的团体,进行开创全新信用卡订阅制服务,除便利的单次性的捐款外,更推出订阅制,培养消费者数位爱心捐款使用习惯,同时整合了团体资源。

社区公益+互联网+时间银行,志愿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衍臻博士从“疫情突发考验共同体意识,互联网让居家抗疫宅宅乐,社区公益+互联网+时间银行,关爱邻里,让好人有好报、构建社区益圈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五个方面介绍了思诚基金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新冠”按下城市暂停键,“社区”不能沉寂。

王衍臻讲到,全球疫情大暴发和联合战“疫”的经历,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不是独立存在于世界,任何人出了问题都会波及其他人。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支持、互助,“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传统智慧深刻影响着我们。互联网、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很多老年人学会了用智能手机、上网购物、社交软件等。思诚的公益活动大多转到线上,同时,酝酿社区公益+互联网+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平台构建。

疫情期间,思诚基金会积极召开线上理事会会议,募集善款,支持社区抗疫。紧急培训消毒液制作技术,解决消毒液紧缺难题,并临时建立抗疫队伍,入户为行动不便的残障者送抗疫物资;关注疫情期间居民的身体健康,带领居民居家学习太极八段锦;为丰富居家抗疫生活,举办网络灯谜、剪纸云课堂、空中诗歌朗诵会等网络活动。

谈到“时间银行”,王衍臻说,思诚基金会“时间银行”模式的初心,是为了用自己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用存储的时间交换服务,克服了现代社会人们互不往来的缺欠。

“时间银行”起源于1973年的日本大阪,由旭子水岛女士组成志愿者劳动银行,建立互助的养老机制。1981年卡恩推广至全球,1999在年中国开始流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平台,把会员为他人服务付出的时间货币化,有效调节供需平衡,而且可以储存、转让、赠与和预支。

王衍臻说,疫情灾情不断,社会公益慈善力量发挥了非常给力的辅助补充作用。社区基金会在社区防疫、卫生健康、应急处置工作方面如何发挥动员社会力量和专业服务特长,是值得社区基金会今后积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疫情下慈济的公益与慈善行动

佛教慈济基金会总会执行长办公室主任王运敬与两岸公益嘉宾分享了疫情期间,慈济开展全球防疫关怀行动的成功案例。

当疫情来临,面对封城、停飞,慈济第一时间组织与医疗机构、政府机构、教育机构、慈善机构跨宗教、跨领域地共同合作,通过主动关怀、转介串联、机构合作、借力使力等方式展开一系列全球跨信仰的慈善行动。向阿根廷、海地、美国等国家输送救灾物资及生活纾困。援助印度、不丹、尼泊尔等7国,捐赠救灾物资超过978万件。

2020年1月26日慈济成立跨志业小组;2020年1月28日慈济基金会成立“防疫总指挥中心”。迄今为止,已关怀90个国家和地区,捐赠救援物资2508万件、紓困关怀人数500万人次。

2020年,慈济在台湾地区开展防疫关怀行动。为12-17岁的青少年采购捐赠500万剂疫苗;为医护人员和一线防疫人员捐赠制氧机、呼吸机、快筛试剂、防护衣、隔离衣、口罩、面罩、手套等防疫物资;为中、低收入户,检疫隔离者,社福团体,社区弱势族群捐赠疾疫纾困金、生活购物卡、安心生活箱、安心祝福包及学童暑期营餐;对于弱势家庭学子,则提供无限分享器、新购或二手电脑及青年线上伴学趣。

2021年,慈济捐赠了24068件防疫物资用于台湾地区的安学计划,守助弱势家庭孩子的学习力。750位青年暑期志工让弱势家庭的孩子有人陪伴,青幼共学开心地度过了一个真正的停课不停学暑假,让孩子们的暑假学力不滑坡。一台笔记本是一个圆梦的希望,无论二手电脑还是全新电脑,都是弱势家庭学子增加信心与圆梦的希望。

“萤火微光,照见人间爱与善”,慈济基金会本着“疾疫纾困、看见需求、即时急救”的发心一直行动在公益慈善领域。

王运敬说:我们是有点不自量力去做这件事情,但是我们做了我们就义无反顾,没有问有没有钱,也没有问有多困难,我们把它完成,走在最前,做到最后,全球共善,携手共荣。

本届京台公益论坛秉承“合作推动新发展、携手构建新格局”的理念成功举办,两岸公益嘉宾相聚云端,真诚分享,深刻交流,积极互动,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交流,为助力社区公益组织更好地参与和服务社会,共同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增添两岸同胞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慈济慈善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在慈济的世界获得新生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慈善义卖
这里让废旧物品新生!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爱与信任”凝聚成的慈济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