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产业兴旺的研究

2022-05-30何超樊玉然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28期
关键词:产业兴旺三产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

何超 樊玉然

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对实现农村产业兴旺以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衔接小农户与市场,发挥组织优势、有效促进三产融合,创造价值增值、统筹产业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环境、推进新型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效益,实现产业兴旺。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兴旺;三产融合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在充分总结我国“三农”问题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二十字方针”总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产业兴旺。同时,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生态和治理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之上,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或生产经营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在200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后,我国农民合作社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产业兴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能稳定农村产业。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能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实现价值增值。最后,作为统筹产业空间结构的重要载体,有效联结小农户与大市场。

虽然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以乡村振兴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结合的研究为主,缺乏更深一步研究。本文试图借鉴现有研究内容,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产业兴旺的影响角度进行更深一步研究,形成详细的分析。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产业兴旺的现实作用

截至2019年7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220.7万家,县级以上示范社18万家,国家示范社8500家。农民合作社成员中普通农户占比为98.2%,合作社理事长中普通农户占比为91.2 %,带动了全国近一半的农户。2018年自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1323个,其中社员人数为124229户,农民占比94.54%。作为新型农业产业组织能够有效促进三产融合,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组织优势,衔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统筹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经济层面: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实现价值增值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必须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使其附加价值有所提高”。2018年,自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三产融合的达到762个,实现增值收入5601万元。推进三产融合必须紧靠农业农村的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将二三产业保留在农村,将产业的价值增值以及就业岗位留给农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促进三产融合,创造价值增值是产业兴旺的必由之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中起着催化作用,有利于推进三产融合的发展步伐,进而加快产业兴旺的步伐。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涉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能加强产业链关联性,提高三产融合的效果。其次,通过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的方式,有助于降低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有助于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农村,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最后,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驻扎在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地理风貌以及人情世故把握更准确,对三产融合起着润滑作用。

(二)组织层面:衔接小农户与市场,发挥组织优势

以往农村的分散性、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的多元性极大程度地阻碍农村产业的腾飞。2020年,自贡市沿滩区农民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1.17亿元,其中按交易额返还成员840.2万元;自贡市大安区农民合作社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达2.2亿元,年经营性收入达1.2062亿元,成员收入高于同地区非成员收入20%以上。在以往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提高了农民的合作意识,农民已逐渐意识到唯有通过相互联结并与外界多方主体合作,最终才能实现农村产业兴旺。首先,经过多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在我国有显著提高,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发挥巨大的号召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群体整合,将组织层面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优势整合周边资源与信息,进而能做出有利的决策。最后,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筹分散的农民群体可以提升与外界市场的谈判力,能有效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与信用。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帮助大企业解决了农村的分散性、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的多元性等问题,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

(三)结构层面:统筹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2018年,自贡市农民專业合作社统筹产业结构面积达到12.06万亩,在1323家合作社中,种植类占47.1%;畜牧业类占25.4%。完善的产业空间结构是造就优良产业结构的重要前提。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筹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进而实现产业兴旺。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筹县域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并突出当地特色,合理配置与调整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聚集镇域产业,形成产业群,提升产业间的信息交流能力与流动性。从而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

(四)技术层面:推进新型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落后的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农具和产品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品质效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在新兴技术引进前、中、后期发挥单个农民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在引进前,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对当地农村进行整体性和全面性分析和适应性评价,可以匹配到适应性强、融合度高和实际效益好的新型技术。在引进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显现自身专业优势,对农民开展新型农业技术的具体情况、操作技巧和生产作用等方面的培训。在引进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能力帮助小农户解决售后问题以及突发情况。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产业兴旺的现实困境

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很快,在推动农村高速发展的同时,持续提高农民收入,但如今依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一)资源层面

1.人力资本贫乏,人才引进后劲不足

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产业发展的高度,同时也限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近年来,自贡市总人口逐步减少,2014年为329万;2015年为328万;2016年为327万;2017年为325万。1987年自贡市全社会从业人员133.6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03.6万人;201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169.98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62.81万人。首先,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自贡市空心化现象加剧。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村落大部分是老人和儿童,该农民群体具有文化水平低、小農意识强和关注眼前利益等问题,阻碍了农村产业发展。其次,专业人才匮乏,受到人力资本影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受益上本就困难重重,难以调动大量资金招募专业人才。

2.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匮乏缺口大

资金匮乏与融资困难长期阻碍着农村产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首先,由于农业的弱质性、风险高、周期长等劣势,使得外界投资者缺乏进场的信心。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陷入融资困难的窘迫境地。其次,由农户自愿联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本就资金薄弱,自筹资金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最后,金融机构的贷款申请也需要足够的抵押担保,而大多数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却无法作为抵押担保。

(二)价值层面:规模层次孱弱,品牌意识弱

自贡市示范社275个,仅占自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0%,其中县级129个,市级96个,省级37个,国家级13个。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激增,但还缺少拥有庞大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自贡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农产品种类繁多等因素导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数量多和规模小等特征。严重影响了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阻碍了实现产业兴旺的脚步。首先,从整体来看自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多、规模小的特征造成了运营成本高、经营难度大等问题。其次,由于规模限制,小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提供的服务只能停留在技术指导与信息服务等方面,难以在加工与销售等方面做出成果,极大地降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作用。最后,小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使得经营者品牌意识薄弱。一方面,小规模经营者长期处于生存阶段,无心考虑品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品牌化发展战略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庞大的经济实力与规模作为保障。

四、发展农民合作社推进产业兴旺的实践路径

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其实际需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能有效解决当前困境的措施,进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

(一)契合人才需求:构建人才引进机制,促进人力资本提升

充足的人力资本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特别是会管理、懂技术和爱农业的专业人才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构建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根据专业人才的实际发展需要,提高条件待遇和优化生活环境,进而提升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其次,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加快人力资本的质量提升。通过邀请农业专家或种植经验户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最后,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保留本土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引进新的适宜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将优质的劳动力留在农村。

(二)激发多元融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是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加大财政支持能够激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活力。同时,足够的政府财政支持也有利于提升外界投资者的进场信心,进一步扩大融资额度。其次,在同等条件下金融机构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相关产业适当放宽贷款政策,特别是农村小微企业。例如,逐步允许以土地经营承包权作为抵押担保。最后,拓宽融资渠道。把目标转向更宽广的外界市场,如企业、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等。

(三)转化创新模式:强化合作社间的联动性,增强品牌建设意识

数量多、规模小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常态,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不断扩大规模与实力,进一步加快产业兴旺。首先,强化合作社间的联动性,形成联合社。通过联合周边不同规模的合作社,不仅能有效扩大规模,还能增强合作社之间信息交流的便捷度,有助于长远发展。其次,在形成一定规模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必然要增强品牌建设意识。通过政策引导和打造特色农产品提高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李秉龙,薛兴利.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

[2]崔超,张旺.乡村振兴视域中农民合作社建设路径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01):17-22.

[3]农民合作社已成为振兴乡村的中坚力量[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33):51-52.

[4]自贡市统计局.自贡统计年鉴2019[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8.

[5]谭明交.乡村振兴与中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07):94-98.

[6]王梦颖.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功能作用[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0(05):8-9.

[7]张水生.依托农民合作社振兴乡村产业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9(11):56-58.

[8]赵晓峰,许珍珍.农民合作社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5):6-11.

[9]陶佩君.农村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0]范宁,樊玉然.自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及改进路径[J].农机与农艺,2020(05):69-117.

[11]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J].中国农村科技,2019(12):28.

[12]刘明月,汪三贵.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衔接:逻辑关系、面临困境及实现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04):137-144.

[13]王海南,杜晓山,宁爱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8(02):20-25.

[14]邓衡山,徐志刚,应瑞瑶,廖小静.真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何在中国难寻?——一个框架性解释与经验事实[J].中国农村观察,2016(04):72-83+96-97.

[15]董红,王有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02):105-109.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樊玉然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产业兴旺三产融合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西部乡村产业兴旺需认清五大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与实施路径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诸城:工业强县的“三产融合”之路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