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05-30姚立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33期
关键词:立德思政政治

姚立波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各环节、各方面都要围绕这一目标来设计和行动。思政课是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强化思政课是教书育人不可推卸的歷史责任。

一、思想政治课地位很关键。

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课、专业课。思政课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要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这一课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在学校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思政课内容丰富,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等。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兢兢业业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可以增进青年学生的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青年学生所理解、接受和认同;可以确立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思政课的使命,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如果政治方向出了偏差,其他品德、能力、素养无从谈起。

二、思想政治课老师很重要

“师者,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教师是关键,强大的思政课程师资队伍将带领大家“勇往直前”。

老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再加上思政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这就要求思政课老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自身水平要够硬。其次思政课老师必须三观要正。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为学生做好表率。最后思政课老师要有家国情怀,要教导学生爱国护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这“六要”,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做一名合格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要求思政课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具有家国情怀,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为国育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不仅应具备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既要高屋建瓴,也要联系生活实际把问题讲清楚,说明白。更重要是思政课教师要严于自律,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事业的永续发展,是铸魂固本的重大战略工程。

三、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教学工作必不可少

要健全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育体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加科学地规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科学地安排各教育阶段的教学大纲、教材、读物,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要以课程科学化、规范化及优化其结构、体系、内容、方法为目标,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努力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育实效。一是突破单向式的传统模式。学校鼓励思政课教师关注学生需求、关注学生特点、关注学生获得感,把思政课上出味道、上出效果,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金课”。二是坚持守正创新。老师将“高大上”的理论讲得“接地气”,将“有深度”的知识讲得“有温度”,将“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青年个人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思政课也需与时俱进,内容需着眼于实现青年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互动、协调的教育引导。特别是要注重青年全面参与社会发展的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将“中国梦”的实现作为个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引导青年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使青年积极投身和融入社会建设和发展,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彰显自身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引领青年提高思辨能力,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