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2022-05-30赵林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俗气论点读书

赵林

读书可以明智,也可以长才,在给人启迪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养浩然之气。“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我们每一个人要读好书,多读书,这样才能做到修身律己、治心养性。所以读书越多俗气越少。

读书使人反省察己、向上向善。读书的过程,也是净化心灵、自我教育、润泽生命的过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这些精彩的名言,讲的都是读书在改造思想、加强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一旦放松了读书学习,精神世界会变得荒芜贫瘠。有的人说,工作太忙,无暇读书。实际上,越是繁忙,越是需要挤出时间读书。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领导干部,“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领导干部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现实生活中大量的违纪违法案例表明,一些人走向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忽视读书学习,放弃修德养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修身之本,更是立德之基。

读书的功效不在一时,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宋代大儒陆九渊讲:“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唏嘘吟咏的书页翻动之间,含英咀华、心游万仞,必然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格局和境界,有助于培育现代文明人格。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道德操守的人,即使在外部监督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慎独慎微。因为一旦“内心的法”建立起来,对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影响将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

读书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而且关涉整个社会风气、国家兴衰。对每个人来说,读书不仅是个人需要,也是社会需要。如果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那么,对一个国家、民族、政党而言,全民阅读风气则关系到国家、民族、政党的兴旺发达。我们提倡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

我们要把读书的觉悟沉淀在血液里、融会到实际行动中,还需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我们才会远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纯粹的人。

读书越多的人,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4月22日,有删改)

技法提炼

1.“总分式”论证结构

就是在论证的段落、层次结构中引入总说和分说关系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能使论证内容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總”三种形式,无论何种形式,首先应在“总”字上下功夫,要以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张目”的总纲。同时,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且分说相互之间不可重复、交叉。当然,在实际写作时,根据立论的需要,这三种方式常常结合运用。

文章《读书越多俗气越少》的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文章第一段紧扣题目,“所以读书越多俗气越少”;二、三、四段分别从“读书使人反省察己、向上向善”“读书的功效不在一时,而在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读书不仅是个体的行为,而且关涉整个社会风气、国家兴衰”这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结尾再次点明中心,“读书越多的人,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全文结构清晰,围绕中心进行论证。

2.论证方法多种多样

议论文的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能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论证更概括、深入,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对比论证,能使正确错误分明,使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比喻论证,将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如《读书越多俗气越少》的第一个分论点,运用了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引用大量名言警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读书不仅是修身之本,更是立德之基,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

猜你喜欢

俗气论点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诗剧
宁可稚气野气霸气,不可俗气火气小气
我们一起读书吧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读书为了什么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挑战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