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

2022-05-30姜艳

新课程·上旬 2022年3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姜艳

在小学阶段,学生逐步产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而目前传统的教育理念常常阻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只是单一地将知识灌输到大脑中,这既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又阻碍了他们长期的发展。而通过巧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优化了教学方式,体现出学生的能动性,而且直接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激发他们的潜能,以此使他们感悟数学原理的形成过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與掌握,从而实现学生的长足发展。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生活类问题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对小学数学而言,教材中的大多数知识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的,也是常见的。对此,教师首先将数学教材与生活建立联结,其次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渗透生活化因素。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悟到数学的学科价值,另一方面还能使他们初步经历对数学知识的感性、理性到实践过程,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以“平移和旋转”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明确平移与旋转的特征,找出在平移与旋转过程中物体的不变量与变化量,教师首先创设生活类问题情境,并提出:“同学们,你们坐过直梯吗?直梯的运动变化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情况明确直梯运动的变化情况为平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提出:“根据直梯运动的变化情况能否找出物体的哪些属性改变了?”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初步回答出“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没有变化,只是位置改变了”,进而掌握平移的特征。同样地,教师再次构建“荡秋千”的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旋转过程中哪些量发生了改变,学生也能够根据经验思考并初步得到“形状、大小没有改变,只是位置、方向发生改变”。可见,创设生活类问题情境既能唤醒学生的个人经验,使他们从感性的角度出发把握理性知识,还能使他们建立更加明确的学习活动,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故事类问题情境,引发问题思考

数学问题往往伴随着抽象性的特征,并且在思考问题时,学生常常梳理不清数量关系,导致问题难以有效解决。而通过将问题情境赋予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不仅增强了数学问题的可读性,促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故事中涉及的数量关系,还能从故事情节出发,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促使数学问题得以更好地解决。

以“1~5的认识”教学为例,小学生建立数学符号主要依托具体事物,为了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教师创设故事类问题情境,即:在1轮红日的映照下,院落中有4朵向日葵,2只小鹅,还有4只可爱的小鸡,3盆花,这时,有5只燕子飞来,还有2个小朋友在院落内荡秋千,同时,他们还在讨论着:院子里有哪些物?各有多少个?这样的故事类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观察、思考,并积极参与到“数数”活动中,以此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物的数量,从而解决两个小朋友讨论的问题。由此看出,创设故事类问题情境既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他们的行为活力,又能使他们从具体的故事情节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以便内化知识、吸收知识。

(三)创设游戏类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爱玩,基于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若教师运用游戏类问题创设情境向学生输出问题,能将数学与“玩”有机结合,使课堂呈现出趣味化特点。此外,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并且易被趣味化的事物所吸引,通过创设游戏类问题情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新意识,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学习活动。

以“可能性”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真实感悟到可能、一定、不可能事件发生的过程,教师创设操作类问题情境,即:首先拿出5个不透明的盒子,盒子中装有一定量的黑球与白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摸一摸”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思考“摸出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最后由小组长记录、汇报。在进行游戏活动时,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并产生直接的学习兴趣,同时完成游戏活动。有的小组提出:“摸了6次,摸到黑球4次,白球2次,能够看出摸到的黑球比白球的可能性大。”有的小组提出:“每次摸出的都是白球。”这就使学生深刻感悟到可能性发生的过程。因此,教师通过创设游戏类的问题情境,既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还促进他们对知识的逐步内化,达到“玩中学”的目的。

(四)创设操作类问题情境,促进思维发展

小学生的认知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化阶段,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构建新的数学知识需要伴随着操作行为。对此,教师可创设操作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引导他们感受知识产生与运用的全过程,以此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提升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素养的逐步提升。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以“数方格”这一操作活动为主,初步感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随后,以复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同时构建问题,即:如何建立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应关系。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加积极,同时也使他们在操作活动中发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此总结、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由此可见,通过操作类问题情境的呈现,能够以“思”带“动”,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他们对知识的深入剖析,以此促使他们更新数学认知体系。

(五)创设媒体类问题情境,激活学习行为

现代媒体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借助信息化技术创设媒体类问题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引发他们的学习行为,还能使问题情境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方式呈现出来,将数学知识呈现得更加生动、形象,以此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以“图形的运动(三)”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感悟到旋转现象发生的过程,教师首先呈现媒体类问题情境,如风车的转动、停车场栏杆的升起、荡秋千等,这些都是什么运动?这样的动态场景给学生一定的视听觉冲击,并提供给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回答的机会,使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到后续探究活动中。此外,这一问题情境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旋转运动,还使他们对旋转的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荡秋千这一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再次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在旋转过程中,秋千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于是,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描述“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进而更加深刻把握旋转的三要素。由此可见,创设媒体类问题情境,既能够营造轻松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又能使学生动态把握基础知识,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

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分析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看出,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并且他们在思考枯燥的数学问题时常常出现思维障碍,无法直观地找出答案或者理解概念,造成学习动力不足。此外,若教师一直以刻板的教学方式构建活动,则难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首先应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他们的认知需求,并落实趣味性原则,将数学内容赋予趣味性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学习活力更强、学习行为更加活跃,从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二)层次性原则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数学认知水平不同,对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层次性原则。教师要全面了解教材的难易程度与学生个人的差异性,对问题进行合理分层,这样既能够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学有所长,完善个人的数学结构,又能够强化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以此完善每个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启发性原则

积极思考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关键,换句话说,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过程。对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积极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尤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将学生可深入思考的问题呈现到他们面前,唤醒他们的已有认知并且对新知识产生思考,加强知识之间的衔接。同时,还要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鼓励他们从情境中做出解答,以此对问题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与剖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综上所述,创设问题情境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教育所呈现出的弊端,还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完成知识系统的构建。由此,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而言,教师首先应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需求,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使他们把握数学知识的核心与原理。此外,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还需要遵循启发性、层次性与趣味性原则,使问题情境的创设更加符合全体学生的活动心理,增强他们的参与感,提高他们的行为效率,从而促进他们更加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情境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