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螳螂拳与所城张家的渊源

2022-05-30曲彩云孙兴华李松明

走向世界 2022年34期
关键词:学武寿山张家

曲彩云 孙兴华 李松明

600多年的所城是煙台人的专属城市记忆。所城里的民俗传统文化,最为老烟台人所津津乐道。

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那些侠义故事、传奇往事从未被历史的浪潮打散。被称为“拳窝子”的烟台与武术又有着特殊渊源,创于明末清初的螳螂拳源于此长于此,武术的血脉根植于烟台人的心中,烟台也是至今全国螳螂拳传承和发展最盛行的地区。

所城张家厚禄延请崔寿山

明代,烟台所城张家的祖先曾在朝中担任武官,驻烟台以防倭。后人以经营钱庄、商社为主,积累了不少财富,解放前是烟台最为殷实的家族之一。

周振东与张家渊源颇深。周振东姐姐嫁与太极螳螂拳第八代嫡系传人所城张楷堂之子,他从18岁起跟随张楷堂习武。因为两家关系密切,张楷堂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周振东多年勤练不辍,终有所成。

所城张氏至张楷堂一代,已经富甲一方。张楷堂的叔父张蒙家少年时正值张家生意红火、财源茂盛的黄金时代。俗话说,穷文富武,烟台武风甚盛,张蒙家热爱武术萌生了学螳螂拳的想法。因此,他拜姜化龙为师,后因多种原因,张蒙家在武术上没有什么太大建树。虽然张蒙家学艺不成,但是他与螳螂门人关系亲厚,为张楷堂学习螳螂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楷堂是张蒙家的堂侄,也是自幼好武。他曾在郝家学习梅花螳螂拳。郝家武学在当时的烟台也是赫赫有名的,家传的“罗汉锤”“梅花劈”“铁砂拳”和看家拳“穿枝”威名远扬。当家人郝连玉曾学习过太极螳螂拳三大母拳之一“乱接”。张楷堂在郝家随郝连玉之子郝恒禄、郝恒信苦学6年,精通了所有拳法。上世纪30年代初,张楷堂与其叔叔张蒙家听说崔寿山打算去大连教拳,正途经烟台,于是他们一起去拜访了崔寿山,想请他留在烟台授拳。因张蒙家与螳螂门有着很深的渊源,崔寿山接到请柬后便欣然同意了。

崔寿山,莱阳市东诸麓村人,是当时太极螳螂拳的杰出代表人物。当时,崔寿山与莱阳的王玉山、李昆山和宋福亭、赵玺亭,因武艺超群,被称为“三山两亭”。崔寿山是宋子德的大弟子,深得其真传,崔寿山还著有《螳螂拳谱》,将螳螂拳从实践到理论进行了提炼总结,是一部难得的完整的螳螂拳典籍。

张家十分尊重崔寿山,生活上精心细致地照顾,年底还要再赠三百块大洋作为学费。崔寿山很快发现了张楷堂在武学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对螳螂拳理的深刻领悟常令崔寿山大感惊奇。张楷堂在崔寿山的指导下勤学苦练,只用6年便精通了太极螳螂拳的所有套路。

结缘所城 周振东拜师张楷堂

因姐姐与张楷堂之子结亲,周振东在18岁时开始跟随张楷堂学拳。

周振东生长于老烟台街,幼时住所周围有好多拳坊。耳濡目染,周振东自小就喜欢武术,得空就去各家拳坊转转,观摩别人练拳。等到年纪稍长,周振东先是师从螳螂拳老拳师于枝如(化龙)学了“偷桃”“窥园”等拳法。

后来周振东与张楷堂一见如故,张楷堂将其视为大弟子。在周振东姐姐嫁入张家后,张楷堂更是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痴迷于学武的周振东非常刻苦,周末和节假日到老师家学习之前,他都会提前在家苦练一番,出一身汗,再换身干净衣服到老师家学功夫,以免老师检查时说自己功夫不到位。初中毕业后,周振东扛过大包,做过修理工,也开过大车,不管工作多辛苦,他从未间断习练。

张楷堂年老后,周振东代师授徒。周振东随张楷堂习武16年,学得“大小摔捋”“八方”“中路翻车”“乱接”“崩补”“梅花路”“五段分身八肘”“六段摘要”等近二十段太极螳螂拳套路。

2005年,周振东被评选为烟台十大拳师。2007年5月,周振东应邀率团赴香港参加首届国际螳螂拳群英大会,所报的11个比赛项目全部获得金牌。

传承武术文化 桃李满天下

尽管自己学有所成,但是周振东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将武术传承下去,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从女儿周蕾年幼时起,周振东就让孩子跟随自己学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周振东从不娇惯女儿,持之以恒地刻苦努力,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周蕾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武术锦标赛螳螂拳女子甲组第一名、第三届中国青岛国际武术锦标赛螳螂剑第一名。女儿长大结婚生子后,周振东继续带着外孙女崔宝艺一起学武,天赋异禀的外孙女在烟台国际武术节多次夺得金牌。

周振东胸襟博大,不囿于门户之见,只要诚心学武,他都毫无保留,悉心教授,几十年下来,桃李满园,甚至远涉欧美。对中国武术有着浓厚兴趣的荷兰小伙子Eyal慕名拜师周振东,目前已经有6年,每次到师父这里学武,他都练得特别认真。对于Eyal的一招一式,周振东也是耐心细致地指导。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周振东还会教授孩子学武。看到孩子们认真习武的样子,周振东格外开心,他仿佛看到了幼时执着的自己,看到了武术的美好未来。

With a history of over 6 centuries, Suocheng is an exclusive city memory of Yantai locals.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of Suochengli is what old Yantai locals enjoy best.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ave undergone a journey of wind and rai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chivalrous stories and legendary events are never shattered by the tides of history. Called the “Nest of Boxing,” Yantai is specially connected to the source of martial arts. Founded at the turn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Qing Dynasty, the Mantis Boxing originated and developed here. The vein of martial arts is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Yantai locals. And Yantai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area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ntis Boxing in China.

猜你喜欢

学武寿山张家
“霸王”不在家
不灭的初心(节选)
无线仿真在基站搬迁评估中的应用
浅述刘寿山验方接骨紫金丹辅助治疗骨质疏松合并Colles骨折经验
张家塬村村歌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柳学武
张家贵 藏石欣赏
秀秀台
读书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