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探析

2022-05-30苏琦童

关键词:路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

苏琦童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作为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内在要求。为此,高校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和创新教育方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引领;路径选择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而政治引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政治引领的关键在于,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科学的政治信仰,形成正确的政治行为。

一、强化政治引领的时代之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2]现今,随着各国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频繁,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交织渗透,如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取向存在较大的偏差,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观造成冲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这既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在需要。

(一)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渐密切。由于国情存在差异,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斗争仍然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国内各种矛盾和热点问题叠加出现,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一刻也没有放松,这些都对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国家栋梁的重要后备人才,由于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个性比较强烈,再加上涉世尚浅,缺乏实践经验,在处理问题时难免考虑不周。正因如此,西方敌对势力便将青年大学生视为价值观渗透的主要对象,它们主要通过肆意传播带有迷惑性的社会思潮来侵蚀我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辨别能力薄弱的大学生较为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迫切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及时纠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为其成长发展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也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强政治引领对于培养具有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言,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4]。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梦的实现不是敲锣打鼓、随随便便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领,能够充分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因此,青年学生既要深刻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又要将自己的报国之志转化成具体实际行动,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之中,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勇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强化政治引领是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正确的政治道路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唯有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表明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回溯历史,我国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广大青年学生的努力。立足当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落实人才强国重要战略。高校作为培育祖国人才的重要阵地,将大学生培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后备力量,就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因为思想是引动的先导,加强政治引领有助于矫正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的偏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从而调动大学生积极参加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在明确自身的使命担当的前提下,才能明晰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发展态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社会发展规律,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加强政治引领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具有正确政治观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更要铸魂塑形。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表明我们党将德育摆在重要位置,重视发挥高校的铸魂育人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6]这里的“德”涵盖内容丰富,包括政德、公德、私德等方面,涉及国家、社会及个人层面的道德规范要求。这里的政德,可以理解为引领青年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跟党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育国家栋梁的使命,不仅要对大学生普及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尤其是要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明确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将在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基础上,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长效机制,持续优化教育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服务。

二、强化政治引领的核心要义

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引领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于青年大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作出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多次围绕青年大学生发表系列重要讲话,其中蕴含着对青年大学生加强政治引领的丰富内容,主要涵盖了政治信仰、政治方向、政治慧眼和政治担当等方面的内容。

(一)树立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一个人的重要精神支柱。大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纪,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或许有些许规划,或许正处于迷茫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育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不仅仅要带领学生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还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因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对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应当结合我国发展大势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个人的理想目标,注重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而是需要一代代青年朝着这一伟大梦想在实践中接力奋斗。大学生只有明确了实现中国梦的信心,才会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

(二)坚定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和国家实现政治目标的重要前提,把握政治方向是加强政治引领的首位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思想的主要渠道,要对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确引领,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引导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其形成正确的政治行为。首先,引领大学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章和宪法中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7]因此,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有任何的含糊与动摇。其次,引领大学生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坚持为实现中国梦矢志不渝地奋斗。最后,引领青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着力练就过硬的本领。在新时代,大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做到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练就政治慧眼

练就政治慧眼,需要引领大学生学会审时度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内外环境纷繁复杂,引领大学生练就一双政治慧眼尤为必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青年大学生需要紧跟党的步伐,关心国内外大事,洞悉世情国情社情的政治新动向。不仅如此,青年大学生仍需夯实政治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自觉强化政治风险意识,认清政治发展趋势,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渐密切,在自由主义政治思潮的影响下,有的大学生懵懂地接受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没有认清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实质和危害,盲目鼓吹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价值观的优越性,甚至还将它们视为“普世价值”高度推崇、肆意宣扬。此外,便捷的网络既为青年人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捷途径,但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里,也对大学生的辨识能力和自控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铸魂育人工作实施力度,把思政课办好,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识能力,在实践中练就敏锐的政治慧眼。

(四)强化政治担当

强化政治担当,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政治品格。青年大学生身上具有朝气蓬勃、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可贵品质,这些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有能力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群体。在新时代,做好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工作,需要引领大学生深刻理解党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引导大学生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激发其奋发图强、立志报国的政治自觉。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新要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是时代之需。大学生要做勇于担当的时代新人,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不断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在国家有需要之时,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不做袖手旁观者,勇挑时代赋予的使命。引领大学生强化政治担当,使大学生自觉跟随党前进的步伐,将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自觉。

三、强化政治引领的路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的思想认识而指导实践,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供思想观念条件。”[8]因此,强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目标明确地丰富教育内容、紧跟时代地创新教育方法,同时注重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政治引领的实效性,进而引导大学生坚定明确正确的政治取向,进一步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一)更新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第一课程”和“关键课程”。思政课的地位如此重要,如何将思政课办好,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新时代亟需回答的问题。一要坚持构建“大思政”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我们不能将政治引领的重任完全寄托在思政课身上,因为从教学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看,不仅仅是思政课对学生具有政治引导的功能,其他学科也可以发挥教育引导的作用。换言之,增强政治引领力需要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机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立德树人的大事,要特别注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领作用。学校要坚持以“三全育人”的指导思想,灵活巧妙地构建“大思政”格局。二要善于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功能,其他课程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根据变化发展的国家现实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将政治引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引领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三要树立信息化理念。當今是网络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条件,积极探索信息化的教学模式,拓展理论学习空间,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二)丰富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政治引领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把思政课办好,必须要在教育内容上不断进行完善,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内容上的学理性、科学性、鲜活性。在新时代,教育的内容要紧跟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做出科学的调整,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效果。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和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其二,注重结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和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在课堂中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结合社会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提高大学生对国家时事的了解度。此外,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要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又要做到有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使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其三,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要原则,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创新教育方法

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把握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召力的关键。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新的契机。高校需要运用导向科学正确的、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教育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领。首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育人作用。适当适时地将教育的地点切换到红色文化纪念馆,结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到现场参观红色革命文化基地,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在教育教学的作用。高校教师要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巧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借助通俗易懂又不失哲理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深奥难懂的理论难点,又要善于运用网络手段进行教学,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最后,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学习状态的优化,有助于营造学风浓厚的课堂氛围,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将政治引领贯穿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效果。

(四)提升教师能力

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教育者的素质密切相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离不开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9]其一,政治要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政治性是摆在首位的。因此,思政课教师自身应当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持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其二,情怀要深。思政课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将爱国爱家的情怀厚植到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其三,思维要新。思政课教师要掌握并且科学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其四,视野要广。思政课教师应当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引导学生拓展分析问题的视角,辩证科学地看待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其五,自律要严。思政课教师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注重政治话语的正确表达,在行为上争做师者模范。其六,人格要正。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人格力量,在思政课教学中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

四、结语

政治引领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摆在重要位置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引领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因此,提升政治引领的实效性就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是致力于培养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内在需要。在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要注重引领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理想。当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时,才能不断规范自身的政治行为,更好地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19-04-20)[2021-11-29].http://www.gov.cn/xinwen/2019-04/20/content_5384742.htm.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01.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32.

[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7]人民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1-11-11)[2021-11-29].http://cpc.people.com.cn/n1/2021/1111/c64387-32280050.html.

[8]魏则胜,邱翔翔.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切法则[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2):182.

[9]用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责任编辑  邱翔翔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思想政治教育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