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实效性策略初探

2022-05-30邱兆凤逄淑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5期
关键词:草房子阅读兴趣实效性

邱兆凤 逄淑清

[摘 要]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建议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也特别重视以整本书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的有效策略,导读目标定位要精准,教学内容取舍要合理,导读方式要新颖,导读要有层次、有深度,让学生能在课上习得阅读方法,形成阅读期待,让导读课更有实效性。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实效性;阅读兴趣;草房子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3-0088-0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快乐读书吧”和名家名篇课文链接,以此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如何在导读課上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教会学生有思考地阅读,养成读整本书的习惯,让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更有实效性,这些成了一线语文教师常思常想的课题。现以《草房子》导读课为例,谈谈在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新颖教学方式以及关注人文情怀几个方面的点滴做法。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基于课标,注重素养的提升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承载着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大多数喜欢读一些图文结合、浅显易懂或者单纯追求情节惊险刺激的书,而不会去深入探究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主题的深刻性。因此,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显得尤其重要。目标是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否启迪学生智慧和情感,是否体现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不仅是整堂课的导向,也是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

我在导读《草房子》这部儿童小说时,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感兴趣,更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内涵,感悟童年的美好,即使碰到苦难、病痛等,心里仍有对美的无限向往。教学目标的达成不仅能让学生对这本书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使他们更愿意深入地钻到文字中去,去自主分析人物,领悟主题思想。基于以上新课标理念和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桑桑的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走向,激发学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2.通过部分事例的文字片段和影视片段,让学生对桑桑的形象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从桑桑的经历中感悟成长美。

3.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细节来把握人物形象,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力。

这样,基于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得到了精准定位,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整堂课的教学也就有了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就有了依据。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点带面,撬动整本书阅读

虽说要多读书,读整本的书,但阅读也不应简单追求数量,更应该注重阅读实效。在这一节课上,到底要让学生了解书的哪些方面?选取哪些内容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时,教学内容的取舍变得尤其重要。

首先,课文引路,以一篇文章带入整本书甚至这一类书的阅读。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芦花鞋》这篇课文选自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在推荐阅读《青铜葵花》一书后,学生初次接触文学类小说,对这一类唯美的小说感到意犹未尽。曹文轩充满美感的成长小说是非常典型的语文审美启智教育的范本。所以,他的《草房子》作为一部内涵丰富的儿童小说,可以选为语文教材拓展阅读的补充读物。

其次,以点带面,确定教学内容和主题。《草房子》里面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情节精彩,内涵丰富。成长主题与悲悯情怀的阐发及故事的悲剧性是杂糅在一起的,作品中除了线索人物桑桑,其他人物如温幼菊、邱二爷、秦大奶奶、蒋一轮与白雀等,无不经历着人生中的藩篱和沟壑。作者将悲悯情怀倾注到每一个参与者的身上。这样一部长篇小说,一节导读课无法一一呈现。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主题时应讲究策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不能把所有人物挨个概述,所有情节挨个浏览,所有主题挨个渗透,而是要有所侧重、主线突出。为了避免走马观花,我锁定主人公桑桑的成长经历,通过抓主要事件,立足故事情节的典型性和人物形象的丰富性来体悟桑桑的多面性格、善良的本质以及面对磨难的成长过程。主题方面我选择了适合四年级学生的主题——成长之美。这样以点带面,对其他人物、情节和主题形成辐射,由此撬动整本书的阅读,更有效地达成导读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片段共读,借助问题先睹为快。在导读课中,对书中的重要环境、关键画面、精彩情节,如果选择一部分提前呈现给学生,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他们对后续的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学生完成看封面找信息、读简介知内容、看目录猜人物等任务后,我选取书中的精彩片段要求全班共读,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我选择了书中和影视中的七个精彩片段、三个梯度来引导学生感悟桑桑的形象。

在“初识桑桑”环节,首先引发期待: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我先播放桑桑夏天穿棉衣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对这个调皮、搞怪、爱出风头的小男孩产生好奇心。然后出示另一个典型事例——“桑桑用蚊帐捕鱼”的文字片段,加深桑桑顽皮、可爱、淘气的形象。接着提问:“他还会做出哪些出人意料的事呢?课后请同学们到书中寻找答案吧。”

在“再读桑桑”环节,我选择了两个片段,引导学生来感受人物的丰富性。在学习“保护纸月”的片段中,让学生默读书的第52页~第58页,边读边画出特别触动自己的语句,想想在这个故事里,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桑桑,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交流。观影“给杜小康做课本”片段,进一步加深桑桑富有同情心、富有爱心这一形象。教学中,我适时地点拨与引导,让桑桑的形象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的阅读期待更浓厚。

在“感悟成长美”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感悟桑桑因苦难而带来的改变和成长。我选取了两个场景的描写,一个是在药疗中喝药时的场景及桑桑的心理变化的描写;另一个是面对同学们关爱与同情的眼神,桑桑又是怎样做的。由此引发学生对桑桑成长的感悟。当学生沉浸在对桑桑的同情悲悯中时,我适时抛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桑桑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呢?看看书中最后是怎么写的——”我接着出示“最后的离开”片段,让学生配乐读,自由谈感悟。学生沉浸在浓厚的情感氛围中,感受着人物的成长和作品所带来的丰富的内涵。这样,在兴趣与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到书中寻找答案。学生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进而感悟到小说的一个主题——成长美。随着阅读的推进,学生脑海里桑桑的形象就会不断地丰满起来。

三、采用新颖教学方式——书影对照,自主阅读来激趣

温儒敏教授在他的《语文讲习录》中提到,要注意教学方式上对于读书兴趣的培养,把培养读书兴趣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而“光影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阅读的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光影阅读”即以经典影视为媒介,将直观性的观影与抽象性的阅读有机结合,是一种直抵儿童心灵的阅读方式。小说《草房子》获得过十多项国内、国际大奖,还被拍成了电影。所以,我整合《草房子》电影资源,采用“光影阅读”与文字片段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方法来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我在认真研究了《草房子》的书和电影之后,将三段电影片段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当中。第一次是在引导学生初识“桑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这一问题上,我首先选取了电影中最能代表桑桑性格特点的“夏天穿棉衣”的片段,桑桑的调皮、搞怪形象就非常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看到这个电影片段的时候,忍不住笑了。一个三分多钟的电影片段成功打开了学生对《草房子》的兴趣之门。接着,我让学生捧起书,找到“为保护纸月打架”的片段,细读这个故事情节,谈谈此时对人物的感悟。学生就能体会到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和立体性——桑桑除了调皮捣蛋,还富有正义感。桑桑的形象就这样慢慢走进了学生的心里。第二次,我运用了“桑桑剪坏桑乔的荣誉本,给杜小康抄课本”的电影片段。联系杜小康家的變故这个故事情节,结合生活体验,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桑桑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第三次使用,我将“桑桑得病,桑乔背着桑桑辗转求医”和“在药疗中喝药”的电影片段进行组合。这一情节让学生们忍不住为桑桑揪心,尤其是影片中小伙伴在教室里向窗外看桑桑的眼神,这一情节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电影播放戛然而止,我接着出示相关文字片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不禁对桑桑的命运有所猜测,有所思考。

这三次电影片段的运用,与文字片段的阅读形成互补,光影与文字适时地切换,衔接自然,相互碰撞,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从初识桑桑到再读桑桑,再到感悟成长,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立体地呈现出《草房子》一书中的精神世界,让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有生成、有变化、有深入。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于整本书内涵的理解和思考,让课堂更加具有实效性。

四、关注小说人文情怀——感悟成长,促进深度阅读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还要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品味,引导学生关注书中情感的表达,理解丰富的人文情怀。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的孩子,缺少人生历练,在阅读时不会主动去思考感悟,更多地表现出对他人的漠视和对人生的无所谓。《草房子》一书充满了浓厚的悲悯情怀,能够让他们学会感动,唤醒他们的人文情怀。

比如,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命运,有意渗透人文情怀。为了让学生理解桑桑的成长之美,感受到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在观影的时候,我适时地点拨学生注意桑桑的言行举止,关注细节,从而让学生在感受视觉之美的同时更直观地了解了桑桑的特点。在阅读“保护纸月”的片段时,我让学生默读书中52页~58页的精彩文字,边读边画出特别触动自己的语句,并想想在这个故事里,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桑桑。以此来训练学生练习通过特定环境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适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受力。之后我适时小结,将阅读引向纵深:“桑桑的形象是丰富的、鲜活的。好的文学作品塑造人物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立体的。”由此学生明白了,正是作家写出了人物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才塑造了真实而又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感悟成长美”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感悟桑桑因苦难而发生的改变和成长之美。“桑乔背着桑桑辗转求医”和“在药疗中喝药”的电影片段非常感人,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文字片段也有两处感人的场景描写,一个是在药疗中喝药的场景,描写了桑桑的心理变化,写出他是如何平静而又勇敢地面对病痛的;另一个是面对同学们关爱与同情的眼神,桑桑又是怎样做的。影片中的场景及音乐的渲染营造了浓浓的伤感氛围,而文字的描述又让我们捕捉到了桑桑的内心世界。这时,我再让学生联系影片有感情地朗读,由此引发学生的深刻感悟。我注意到,学生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表情发生了变化,有的学生眼里闪着泪花,他们在交流感悟时也充满了同情与悲悯。

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命运时,我出示了离开前的场景描写,让学生齐读,自由谈感悟。我适时总结小说的一个主题:“桑桑的成长告诉我们,苦难让人坚强。正如贝多芬所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因此,苦难和病痛也是美丽的。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挫折,我们都要像桑桑那样坚强,笑对困难。这,才是真正地长大。”阅读桑桑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美,那就是成长之美。遭遇重病时桑桑的改变和成长最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而情感共鸣是最好的阅读期待。

一堂有效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不仅教学目标定位要精准,教学方式也要新颖,整堂课内容应集中而有层次、有深度。课上导读有法,导读有效,才能真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让学生爱上阅读,关注生活,实现精神的成长。整本书阅读应该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好习惯。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草房子阅读兴趣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从《草房子》探讨儿童文学里“中国故事”的讲述
想飞的草房子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独有的精灵——读《草房子》有感
爱着草房子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