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维度

2022-05-30金梦兰张兢之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发展机制时代意义

金梦兰 张兢之

[摘要]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实质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随之熠熠生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结果,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符合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追求,符合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厘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由来,领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机制,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刻意义,将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力量,并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基础;发展机制;时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2)07-0022-06

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本质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选择的文明形态深刻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通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新阐释,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新贡献,是人类未来文明发展的新前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与新水平。

一、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基础

(一)理论渊源:人类文明新形态阐发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衰落与社会主义文明兴起的科学预测中

在人类文明中,资本主义文明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也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方面,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变革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存在方式。“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另一方面,以私有制为基础,以逐利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文明给世界带来了重重危机:信仰缺失,拜金、拜物主义盛行;自然环境恶化,全球性生态危机;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尖锐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

面对资本主义对人的压迫与剥削,马克思毅然投身人类的解放事业中,并通过“两大发现”寻找到了社会主义这条更高级的社会形态道路,论证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马克思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的实质,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矛盾的不可调和导致必然有更高级的社会文明来取代腐朽的资本主义文明。通过唯物史观,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形态更迭的高度,证实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否定与替代。“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也不是“与现实相适应的理想”,它是一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4]539。马克思将资本主义文明过渡到社会主义文明的过程形象地比喻为“阵痛”,这种历史的进步虽然伴随着苦难与折磨,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历史进步的“阵痛”中产下的“婴儿”,而马克思主义就是他的思想形态的助产剂。

(二)实践由来:人类文明新形态诞生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现代文明的要素生成于现代化的过程,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也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过程中”[5]。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完成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转型的基本路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诞生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历经几代领导人的不改初心、接续前行。从“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6]到“現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再到“中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8]的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奋斗中探索开拓而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铸就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诞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构想——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拓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它在充分汲取、借鉴资本主义文明后,形成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特征与属性,向世界展现出现代化道路与现代化文明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因而,中国正在自己的现代化新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向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文化土壤:人类文明新形态养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灌溉中

“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9]。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的国家,中国的历史连绵发展几千年,“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10]。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是中国人民的价值根基,“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历史上随着其他文明的凋零灭亡,只有“他一条老命活到现在,没有人能从文化上征服他”[12]。在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用丰厚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底蕴。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灌溉中成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开放包容,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思想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强调“人和”,也注重“人与自然之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因与源泉,以其深厚独特的文化积淀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可借鉴的文化价值观念。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人类文明新形态将失去历史动力与文化自信。因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区别于其他文明形态的底色。

(四)现实根基:人类文明新形态造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壮阔航程中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历史征程是成就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客观依据,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者和领航者。

人类文明新形态熔铸了党百年历程中带领中华儿女在革命、改革、建设中凝结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1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新的文明。中国共产党就是新文明、新文化的体现,开启了对新文明的创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文明的新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文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巨大飞跃,拉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守正创新,自立自强,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翻天覆地伟大建设的缩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

二、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机制

文明是发展成果的表征,是人类历史进步过程的“文化投影”,是人类社会进步与进化的标识。特定的发展实践方式孕育特定的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我国古代文明母版的简单延续,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模板的实践运用,更不是其他国家的文明翻版。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协调统筹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先进的、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

(一)目标制动机制:以人民为中心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29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人民主体地位思想。回顾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的历史不难发现,人民的愿望与诉求是新中国的建立与改革开放启动的关键力量。为了摆脱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为了让人民吃饱过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行了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立场,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创造了良好条件,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有着清晰的目标规划,“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14],“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4],“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4]。也就是说,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共同富裕的文明形态,必须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二)系统联动机制:协调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文明形态是标志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的综合统一体,是一个总体性概念”[15]。人类文明新形态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量到质的飞跃。

“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发展维度。从党的十二大关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到党的十九大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不是孤立、割裂、机械的,而是一个整体文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奋斗,取得翻天覆地成就的同时不仅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形态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拓宽了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容。物质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分配制度,创造了先进的物质文明;政治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创造了符合国情的政治文明;精神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造了自信的精神文明;社会上,补齐民生短板,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社会安定,创造了稳定活力的社会文明;生态上,实行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创造了和谐永续的生态文明。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部结构,他们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证,精神文明是先导,社会文明是目的,生态文明是前提。五大文明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人类文明新形态成为全面、协调的文明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探索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量变到质变的积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时代理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踏步发展,赶上时代潮流。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新阶段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阶段,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们有机会由“追跑者”变为“领跑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機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8]。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这一过程的文明集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质变。

(三)共生共赢机制:和平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互呼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文明的发展不仅与国家的价值选择、民族基因有关,也与国际潮流、世界发展相连。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和平发展为取向的文明形态,反映了时代主题。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形态特殊性的总结,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一般性的概括,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彼此呼应。

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和平发展为交往路径。在共产主义文明形态之前,人类文明是一部多以战争、扩张、侵略等暴力方式呈现的斗争史。特别在资本主义文明形成后,贫富分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皆由于自身文明的排他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维护公平、正义的国际环境,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16]。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得益于和平发展的世界环境,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非对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创造过程;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交往形式;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非霸权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文明形态理解的扩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物质生产的全球化,人类社会逐渐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世界市场致使世界共同体的形成,传统资本主义文明下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共同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精神生产世界化地蓬勃发展突破了传统经济共同利益的局限,使共同利益的范围延伸到政治、生态、文明等,共同利益的承担者成了全体人类。“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1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并视之为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赓续。人类文明新形态不只是中国范畴,也吸收借鉴对世界文明发展有益的一切成果,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凝聚着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伟大实践。“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18]。

三、深刻把握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承接时代责任而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史册。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意义对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世界文明有着重要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塑造中国国际形象,为其他国家提供文明建设新方案有重要价值,对推动人的解放也有伟大贡献。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9]。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相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一种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形态论的转化与再现。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文明摹本,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不断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结合所创造的文明原本。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创新发展,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了人类文明多样性,促进了世界文明沟通

文明因多样而沟通,因沟通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人类文明进入新时期,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沟通。一种文明的发展给其他文明带来的更多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回溯人类文明历史,资本主义文明的形成也吸收了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和中华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当今人类文明成果的转化与吸收,它克服了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又充分汲取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益处,坚持了社会主义,以新的文明形态指引为人类文明道路的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秉持“美美与共”的准则,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倡导世界文明相互沟通和相互学习。“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一国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一国必然失败,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各国共同成长和进步”[20]。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塑造了新的中国形象,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文明建设新方案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开创性成果,为人类社会发展另辟蹊径。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他们在自己哪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1]276。人类文明新形态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立现代化,怎样发展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并且特别是在道路、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提供了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方案,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经济的贡献者。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过文明发挥中国典范作用,以中国智慧、中国主张引领人类文明发展,在国际上塑造了新的中国形象。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人的解放提供了现实途径

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实现人的解放提供新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的解放思想的丰富发展。“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22]。实现现实的幸福就需要实现人的解放。人的解放是一个过程,需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不断创造客观历史条件。从直观来说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从本质来说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矛盾的解决,物质生产的提高。“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21]74-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創造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进步状态,缓和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物质利益矛盾,不断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在现实的世界里以现实的手段实现人的解放。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文明成果,是引领未来人类社会前进的文明形态。无论立足当下还是着眼未来,我们都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前进,随着“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布局的不断深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会为全体人类带来美好的生活与真正的解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孙代尧.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5):16-24.

[6]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79.

[7]邓小平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502.

[8]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4.

[9]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5(1).

[10]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EB/OL].(2019-10-02)[2021-12-18].http://www.qstheory.c

n/dukan/qs/2019-10102/c_1125068596.htm.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0.

[12]梁漱溟,等.致中国人的演讲(一):伟大传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7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

[14]扎实推进共同富裕[EB/OL].(2021-10-15)[2021-12-18].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10/15

/c_1127959365.thm.

[15]王文东.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逻辑与坐标体系[J].江海学刊,2021(4):5-13.

[16]习近平.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N]. 人民日报,2017-05-15(3).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40.

[1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432.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20]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9-22(1).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发展机制时代意义
关于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以及其具有的时代精神的意义探讨
喧闹深处有寂静
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研究
世纪末的赞歌——比亚兹莱插画艺术风格分析
大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务的影响
高校教师专业知识发展机制探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意义
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时代意义及其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