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让语文课堂更接地气

2022-05-30马学海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导图课外阅读课文

在新课改背景下,早期单一化、割裂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如果阅读和写作长期处于割裂状态,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 激发读写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结合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趋势,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感。鉴于此,教师不妨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辅助,充分落实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读写习惯。

比如,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精读,初步感知文章的核心情节,然后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本脉络。也就是说,教师指导学生以“闻到——看到——想到”的顺序梳理文本,进一步确定每一部分的重点。随着阅读的持续深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逐步优化之前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绘制的思维导图仿写课文。比如,有的学生描写了自己赏桃花的过程,但学生的写作顺序是“看到——闻到——想到”,先是看到花园中如云霞般的桃花林,然后漫步其中,近距离观察桃花的样子,还俯下身闻了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桃花想到了很多古人的诗词,还想到了一些名人轶事。

二、优化阅读内容 营造读写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想要真正落实读写结合的理念,教师就要优化阅读教学内容,筛选可以引起学生内心共鸣的阅读素材,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思绪万千、有话可诉,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让学生真正践行读写结合理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感情的凝结,教师需要从思想的层面着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将阅读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心理活动记录下来,进行归纳和整理,将其梳理成一篇优质的读后感。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读文本,同时将其中最为精彩的片段呈现出来,即“我”去厂子找母亲要钱买书的过程。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部分中,母亲的哪些镜头最让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让学生联想课文画面,想一想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内涵,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回忆自己与母亲的相处往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动完成情感交流。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想到了很多看似平常却充满了温情的小事。比如,有的学生提到自己喜欢读课外书,而一向节俭持家的母亲却在买书的时候格外大方;有的学生想到炎炎夏日,每天放学回家都可以喝到一碗冰冰凉凉的绿豆汤,那是母亲提前煮好的。通过这些点滴琐事,学生理解了作者笔下的母亲同样怀揣着一片深情,即便工作再辛苦、再艰难,也不愿意委屈孩子,也愿意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点滴思考和感悟,记录自己的心理和情感变化。

由上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材中筛选更容易触动学生情感的素材,同时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点滴思考和感悟。这样一来,就能实现读写结合的目的。

三、延伸阅读想象 激发读写热情

小学生充满了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需要细心呵护孩子们的这一特性,促使学生涌现更多灵感,使学生迸发更多的创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属于开放性结尾,无形中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遐想空间,这便是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教师遇到此类文本,不妨引导学生想象文本中的“留白”。教师应将视线集中到文本的情感迸发处、矛盾冲突处、标点符号处、甚至是文章的结尾处,鼓励学生想象文章的“留白”,让学生对文本展开“补白”,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促进读写结合的落实。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原文是这样结尾的:“‘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根据故事情节,桑娜夫妇决定收养邻居西蒙留下的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如此心地善良的夫妻,应当获得美好的未来。于是,作者将这个责任交托给了读者,而小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同样产生了类似的想法,他们想将美好的未来赠送给这样一对善良的夫妇。作为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而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也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有的说桑娜夫妇在打捞时捞上了一个魔瓶,从此走上致富道路;有的干脆将时间线推到了10年后,此时孩子们都大了,也能帮助桑娜夫妻操持家务;有的则是虚拟了一个小仙女形象,在小仙女的帮助下,桑娜夫妇过上了美满的生活……无论怎样,每个学生都给善良的夫妇续写了一个幸福的结局,學生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四、开展课外阅读 积累写作素材

想要真正贯彻读写结合模式,教师不能只是满足于课内教学,还必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而课外阅读便是丰富学生阅读面的重要路径。在阅读课外素材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面在不断增加,也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为学生推荐适宜的阅读素材,同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筛选文本中的精华,并且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以及好的写作手法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作为学生的素材库,便于学生运用到自身的作文中。

在为小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素材时,教师需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课外读物必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二,课外读物必须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第三,课外读物最好要和课内文本素材紧密相关。具体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时,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安徒生的背景资料,同时引导学生阅读童话目录,快速筛选精彩的篇章。教师从阅读方法的角度指导学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批注自己喜欢的词句和精彩的段落,还可以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财富,夯实写作基础。

课外阅读是实现读写结合的一大重要路径。教师在组织课外阅读时,首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筛选合适的读物,然后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素材库,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读写结合的目的。

总之,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是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对教学起到推进作用,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更充实。

马学海(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阿力麻土学区山庄教学点)

猜你喜欢

导图课外阅读课文
烃思维导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