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存储的对策建议

2022-05-30史金

北京档案 2022年7期

史金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期安全存储档案数字资源是档案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文分析了档案数字资源存储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解决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存储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档案数字资源 长期保存 安全

档案数字资源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期安全存储不仅关乎国家安全,而且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国家档案局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存储工作,新修订的《档案法》中明确规定,保障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对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应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档案安全隐患。因此,做好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安全存储工作,既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需要,也符合《档案法》对维护档案安全的基本要求。为了主动防范档案安全风险,提升档案存储工作的质效,档案科研所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对当前档案存储工作做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保存策略体系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一、档案數字资源的存储场景

在数字时代,档案数字信息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包含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成果等多种重要数字信息。随着国家无纸化办公、信息化服务、智能化发展等工作快速推进,以及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和单套制管理体系的建立,档案数字资源凭借其存储密度高、多媒体集成、传输速度快、共享便捷等传统载体档案信息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档案数字资源作为社会的记忆和国家的核心信息资源必须被长期安全保存,这一点已经成为国家各部门的共识。另外,随着数字信息的快速增长,存储介质和存储技术也在逐步发展。在存储介质方面,发展过程大致可划分为打孔纸带、磁带、硬盘光盘和半导体四个阶段,各个阶段又包含多类型存储介质。目前,常用的介质包括光盘、磁带、磁盘和半导体等类型。存储技术则从实体存储发展到网络存储,并不断向虚拟存储演进:实体存储主要涉及大型机和PC服务器存储,以直接附加存储(DAS)为代表;网络存储主要包括网络附加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如今数据时代的存储则向虚拟化发展,从集群存储、对象存储逐步发展为云存储、软件定义存储等技术。而就存储设备而言,主要是利用磁、光、电等介质存储数据,并提供存储介质的管理与I/O输出能力的设备,包括光盘库、磁带库、磁盘阵列、NAS和SAN存储系统等类型。看似完善的存储环境,虽然在技术上,可以解决数据存储问题,但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存储的前景却不容乐观。

二、档案数字资源存储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国际局势复杂多变,档案安全威胁持续存在

磁盘、磁带、光盘等存储载体的核心技术多由外国公司掌握,导致各地档案部门使用的存储设备多为国外品牌,技术上的不可控,使得存储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严重威胁,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棱镜门”事件、我国海康威视设备被境外IP地址控制事件等。近年来,信息泄露案件数量连续突破历史纪录,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12月,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集、整理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约1.6万个,较2018年增长14%,这为档案数字资源安全存储工作敲响了警钟。另外,由于过去中国存储技术的底层标准、架构、产品、生态等多由外国公司制定,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和被“卡脖子”的风险。一旦发生技术封锁和制裁事件,我们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这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背景下,一旦爆发大规模技术封锁,甚至战争,我国档案数据可能会出现存量数据无法读取,增量数据无处可存的风险。

(二)档案数字资源海量增长,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科技的发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档案数字资源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保有档案数字资源20976TB,其中,馆藏电子档案1387.5TB,馆藏档案数字化成果19588.5TB。如何存储如此庞大的数据是档案部门面临的问题。同时,许多存储档案信息的载体已经使用多年,部分存储载体使用时间已经接近理论使用寿命,如果超出其使用寿命,数据丢失的风险将大大增加。据了解,部分档案信息已经出现了无法读取的情况。此外,档案数字资源存储还存在非结构化数据量大、文件格式不统一、存储载体可靠性不确定、相关标准规范不完善、管理机制不统一等问题。由于档案数字资源包含大量国家秘密和重要敏感信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一旦这些数据遭到破坏、丢失或篡改,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难以估量且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的角度上,补足档案安全工作短板,解决档案数据长期安全存储问题,制定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存储整体解决方案迫在眉睫。

三、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存储相关建议

(一)开展档案数字资源存储状况的调查统计工作

做好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存储工作,首先要摸清家底、吃透情况、找准问题。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部门数量众多,档案数据存储情况复杂多样,要想了解档案数字资源存储的真实现状,调查统计工作必须做到统筹规划、全面协调、深入细致。一是要明确调研内容,重点聚焦在档案数据的存储情况、存储设备的使用情况、存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二是要确定调研对象,调研以国内综合档案馆为基础,同时还要了解国家重要部门(机关、银行、国防、司法等)的档案数据存储情况。三是分类分级开展调研工作,由于调研范围广,工作量大,需要成立调研组,制订工作计划,确定人员分工,从而保证调查统计达到预期效果。四是对存在安全风险的电子档案及时进行数据迁移,对涉密档案、重要档案的存储载体进行检验和认证,确保长期可用。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统计工作,归纳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存储的问题,才能结合档案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解决方案和发展规划,才能做到精准施策,解决最急迫、最关键的问题。

(二)开展档案数字资源存储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工作

档案数字资源包含党和国家各类重要信息记录,只有把这些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做到长期安全保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环境的档案数据存储体系。在国家大力发展信创产业的政策指引下,党中央提出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自主可信长期保存信息技术体系的方略、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等重大举措,为档案数据存储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做好档案数字资源存储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工作,一是要明确目标,那就是保证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安全存储,在开展国产化替代的过程中,绝不能出现数据丢失、篡改、泄露等情况;二是要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发展策略、试点示范、评测认证、创新推广等;三是要强化保障措施,在政策、组织、技术、配套资金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目前,蓝光存储技术和固态存储技术已经初步实现了国产化,同时,我国已经形成了操作系统、CPU、数据库等全国产化的架构体系,基础软硬件已经实现可用。此时,档案部门加速推进档案存储技术的国产化工作正当其时。

(三)开展关于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存储技术的系列研究

实现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存储的基础是存储技术的自主可控。习总书记指出“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必须打造自主可控的国产化存储技术产业。从自身研发设计出发,全面掌握存储系统的核心技术,实现数据存储从硬件到软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等各阶段的全程可控,建立一个安全可信、可靠的数据存储平台。换言之,我国需要有自己的存储介质、芯片、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国产化产品。此时,国家档案部门可以联合相关单位,建立档案数字资源存储综合决策机构,一方面,时刻关注各种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档案数据存储和保护方面的技术交流,组织开展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存储载体可靠性、长期保存格式等研究工作,出台相关标准和规范,并提供决策性服务,引导档案数字资源存储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另一方面,把握未来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新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应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存储技术,建立档案数字资源存储的试点单位,探索有效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和技术支撑体系,验证存储技术的可行性,并在相关领域和行业形成规模效应,构建全国产化的存储技术产业体系,使档案数据存储彻底摆脱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推动档案安全工作稳步向前,为档案事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实现多点突破和群体跃升,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显著增强,这为做好档案数字资源长期安全保存工作迎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实现技术独立为目标,推动高可靠性国产存储设备研发和推广,有效保障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安全,为国家总体安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陶水龙.基于流程管理的电子档案安全策略的探讨[J].北京档案,2012(1):9-11.

[2]金波,添志鹏.档案数据内涵与特征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0(3):4-11.

[3]尹佳音.對外开放背景下我国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思路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2021(8):11-13.

[4]谢永宪.中国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策略体系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9:186-187.

[5]胡志强.基于自主可控技术的国产化替代综述[J].网络空间安全,2018,9(8):90-97.

[6]高文雄,张浩.税务档案数字化副本长期保存问题的研究[J].北京档案,2017(8):26-28.

作者单位: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