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伊陶瓷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2022-05-30穆俏言

东方收藏 2022年7期
关键词:青花瓷青花伊斯兰

穆俏言

15世纪前期,景德镇窑业随着御窑厂的设立进入高度发达的鼎盛时期。同时,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大规模外交活动以及由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促使永乐、宣德御窑产品中出现大量带有伊斯兰风格的青花瓷器。河北博物院收藏的宣德青花缠枝花地阿拉伯文无当尊和青花几何纹长方形瓷砖具有鲜明的伊斯兰风格,是中伊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明宣德青花阿拉伯文无当尊,高17、口径17、内孔径9.8厘米(图1)。无当尊的造型与缠线用的线轴非常相似,上下是外撇的宽板沿,尊体中空呈束腰桶形,束腰中部有一圈凸起的棱脊。上下板沿绘窄细的变形莲瓣纹,上口外沿相间绘出四个对称朵花纹和四个星点纹。尊体用双弦纹分隔成三部分,上下两部分以细密的缠枝花纹为地,上书阿拉伯文字。经翻译,确认其内容是穆斯林经常咏念的“清真言”,大意是“赞颂归于真主”“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这两句是《古兰经》中赞美真主的词句,同时也是伊斯兰教最根本的信条①。中间凸起的棱脊上绘双重莲瓣纹。青花发色浓重鲜艳,蓝中泛黑,并有明显的晕散现象,青料凝聚处常出现黑褐色带有锡光的结晶斑点。根据这些特征,其所用青料应当是从阿拉伯地区进口的“苏麻离青”料②。

无当尊是模仿伊斯兰国家金属器的造型。图2是英国大英博物馆中东厅展出的马穆鲁克王朝铜镶嵌阿拉伯文无当尊,永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无当尊应是以这种器物为模本。“无当尊”之名见于乾隆皇帝御制诗《咏宣德窑无当尊》③。《康熙字典》在对“当”字的释义中,将其用作名词时,与“底”的意思相同④。因此,“无当”可以理解为“无底”, 无当尊(亦称“无挡尊”“无档尊”)便成为国内约定俗成的名称。该物用途目前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应当是“器座”⑤。

青花无当尊是专为伊斯兰国家生产制作的,因此主要流传于伊朗、土耳其、叙利亚等国。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及英国大英博物馆等也有少量收藏。除了上述馆藏之外,在香港苏富比2019年春季拍卖会上曾出现过一件青花无当尊,当时的成交价为人民币20,156,625元。从发表的相关资料可知,上述无当尊的造型、纹饰、尺寸几乎完全相同,可见制作时是有固定制式的模本(图3、4)。

明宣德青花几何纹长方形瓷砖,长28、宽8.8、厚2.3厘米。瓷砖呈窄长方形,顶面用青花绘复杂的几何图案,其余五面露胎。几何图案以六角形作为基础格子向上下左右延伸,格子交汇处绘同心圆,中心点用三角形将相邻格子勾连在一起。两组同心圆之间夹一个绘朵花纹的六角形格子。通过单位格子的重复以及对圆的对称划分,组成极具装饰性的几何图案(图5)。

几何纹是伊斯兰图案中最具代表性的装饰纹样,通常采用基础几何形作为骨架,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等,通过与花卉、卷草等图案进行组合、交叉、套疊,形成变幻莫测的装饰图案,具有典型的伊斯兰美学风格。

在伊斯兰国家,诸如清真寺、宫殿等高级别建筑上普遍采用图案华美的釉陶瓷砖进行装饰(图6),而宣德青花几何纹瓷砖显然就是为伊斯兰国家这类高等级建筑定制的。这种青花瓷砖国内留存不多,目前仅知北京故宫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馆收藏有类似的青花几何纹瓷砖(图7)。此外,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宣德地层中也出土过此类青花瓷砖标本(图8)。

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陶瓷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早在唐代,中国的越窑青瓷,邢窑、巩县窑白瓷以及长沙窑彩绘瓷就远销到西亚及周边地区,在埃及福斯塔特以及伊拉克萨马拉等古城遗址中都出土过唐代中国瓷器。“它们主要从印度经海路抵达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或直接从陆路抵达波斯。不同种类根据优先顺序被命名为‘杏彩‘奶油彩和‘点彩(译者注:指唐代越窑青瓷、白釉、唐三彩),从早期伊斯兰遗址的考古发现来判断,这些应该是中国越州(Yuch Chou)的绿、褐青瓷(颜色类似于大马士革灰绿色杏);奶白瓷和绿褐洒釉陶(译者注:可能是指唐代长沙窑褐绿彩瓷、唐代巩县窑绿釉产品),都是唐代(A.D.618—906)产物。中国陶瓷器激发了他们对精致陶瓷的需求,对此伊斯兰陶匠们的探索并不滞后,他们首先模仿,随后加上属于自己的表达”“9世纪伊斯兰陶瓷的惊人增长实际上是因为朝廷意识到陶瓷可以是一项值得鼓励的艺术,是那些从远东进口到巴格达的陶瓷给了他们这一认识”。⑥由此可见,伊斯兰早期陶器的发展曾深受中国陶瓷的影响。

伊斯兰文化对中国瓷器也产生过明显的影响,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湖南长沙窑烧造的具有异国风采的瓷器。“长沙窑产品的装饰图形中出现了椰枣、娑罗树,均属我国唐代以前陶瓷器上所从未出现的、来自亚热带常见的植物图案。”⑦此外,长沙窑模印贴花中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以及文字装饰中的阿拉伯文都与伊斯兰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瓷器上这种为满足外贸需求而出现的伊斯兰文化因素在之后的青花瓷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蒙元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疆土最为广阔的时期,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时建立的“伊尔汗国”,其领土边界已达波斯湾⑧,因此蒙元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交流密切并互相影响。青花瓷器成熟于元代,而出土、馆藏元青花数量最多、品质最精的是伊朗、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层次丰富、布局严谨、图案满密是元青花的装饰特点,这种风格使人联想起伊斯兰地区的装饰。在瓶、罐等琢器上用多层次的横向带状分区形式装饰,在碗、盘等圆器上采用同心圆分区的方式多层次进行装饰,这在13—14世纪早期西亚地区的金属器皿和陶器上很容易找到它们的原型。”⑨由此可见,元青花的主题图案虽然都是中国传统题材,但构图风格显然受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而其主要销售对象也是伊斯兰地区。

明代初期,朝廷在严厉推行禁止民间海外贸易政策的同时,大力加强由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永宣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可以视为一种主动的朝贡贸易,其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半数以上都信奉伊斯兰教,瓷器作为赏赐、贸易中最为重要的物品,无论造型还是纹饰都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例如永宣御窑厂烧造的无当尊、烛台、折沿盆、花浇等都能在伊斯兰地区制作的铜器、玻璃器、陶器中找到相应的范本。纹饰中的植物纹、几何纹以及阿拉伯文等典型的阿拉伯图案和文字,也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伊斯兰文化。

永宣时期,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中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风格的占有很大比例,这一点从景德镇御窑厂永乐、宣德地层考古发掘出土的标本中可以证实。⑩    这种以外来文化因素为主体的现象,显然与郑和七下西洋的外交壮举有关。“郑和船队到过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或多或少地都有明初青花瓷殘片出土,完整无缺的传世品大多集中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中东国家。全球范围内最集中最重要的境外明初青花瓷的收藏,要数伊朗的阿德比尔宫博物馆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博物馆。”  此类伊斯兰风格的瓷器造型奇特、装饰精美,不仅用于赏赐和朝贡贸易,同时也受到宫廷的赏识与青睐。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有大量此类藏品,证明当时伊斯兰风格瓷器在宫廷中也颇为流行。

自唐代以来的一千余年中,中国陶瓷与伊斯兰陶器始终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但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最为突出且影响到宫廷审美取向的,只有永宣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

注释:

①关于此件器物上的阿拉伯文字,穆青先生曾专程前往保定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定州清真寺,请精通阿拉伯文的王广义阿訇协助辨识。由于文字书写不规范,大略译读出两句:第一句“赞颂归于真主”出自《古兰经》第一章第二节,并在以后的章节中反复出现;第二句“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出自第二章第一百六十三节.

②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窥天外乘》中,有关于“苏麻离青”料的记载:“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置官窑次之。我朝则专设于浮梁县之景德镇。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③“清代乾隆皇帝曾于乾隆壬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甲午(乾隆三十九年)两次作咏颂无当尊的御制诗,名曰《咏宣德窑无当尊》。”参见吕成龙.故宫陶瓷图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 :121.

④“又底也。《韩非子·外储说》堂溪公见韩昭侯曰:‘人主漏泄群臣语,辟尤玉巵之无当。”参见在线《康熙字典》午集上·田部(第765页).

⑤参见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163。另在英国大英博物馆23号展厅(中东厅)说明标牌上将其称为“托盘架”.

⑥(英)亚瑟·莱恩著,程庸、王安娜译.早期阿拉伯陶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4.

⑦周世荣.长沙窑瓷鉴定与鉴赏[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

⑧伊尔汗国是组成蒙元帝国的几大汗国之一,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当时都由伊尔汗国直接统治。合赞汗(1295—1304)在位期间,蒙古贵族和伊朗贵族日益合流,并改宗伊斯兰教,伊尔汗国遂成为伊斯兰国家.

⑨陈克伦.元青花研究六十年[C].//幽兰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⑩炎黄艺术馆.景德镇出土元明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首都博物馆.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官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刘淼,吴春明.明初青花瓷业的伊斯兰文化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121-128.

猜你喜欢

青花瓷青花伊斯兰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青花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车 站
纯净的青花瓷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青花瓷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