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现状及教学对策

2022-05-30何佳睿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文作业一体双减

何佳睿

内容摘要:“双减”政策的颁布和逐步实施,迫使初中语文作业必须在数量、方式、形式、内容上都有所改变。针对初中语文作业数量过多,使学生疲于应对;形式单一,学生敷衍对待的现状,语文教师应该落实作业分层布置、创新作业形式,作业内容应该贴近生活,体现语文味、文学味、文化味,使语文作业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的辅助工具。

关键词:“双减”政策 语文作业 分层布置 三“味”一体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i此次“双减”政策与以往不同,它在减轻作业负担的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各年龄阶段书面作业的总量,并且要求提高作业的设计质量。由此可以预见,“双减”政策的颁布将会给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以及作业布置带来新的变革,而语文作为最基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势必也将作出相应的改变。同时初中作为义务教育中年龄最大的阶段,又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所以初中语文作业的改革在此次“双减”政策中至关重要。本文就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现状,探究“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应对策略,以期能为初中语文作业的变革带来新的思考。

一.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现状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语文作业的看法是:“咱们提倡勤读多练,出练习题确是一般十分重要的工作。”ii诚然,任何一个科目的学习除了课堂教学以外,都需要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来达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但是作为大家所谓的“主科”之一,语文学科的作业却出现了数量过多、形式单一的现象。

(一)数量过多,学生疲于应对

因为语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最多,所以语文成为了大家心中的“主科”之一,想要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么语文的分数就不能太低。同时在中国传统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思想的影响下,所有的老师们就一致采用了“题海战术”,语文作业的总量也就随之增多了。于是不仅只是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多,比如放个三天的中秋小长假,语文作业就是两三张卷子,还要写个作文,而且回家后学生家长还会给学生布置额外的语文作业,除了近几年的中考卷子,还有各种各样的中考模拟题,就是想让学生在各个试题中不断巩固知识,找到所谓的“答题套路”,在一次又一次的联系中熟悉中考的题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随着作业数量的增多,也会导致学生对语文逐渐产生了疲惫感和厌恶感。因为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像数学等理科一样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固定答案,于是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开始乱做作业、互抄作业,甚至抄答案。每次假期的最后一天,学校周围的快餐店或者饮品店里都会出现一大群学生坐在一起赶作业或互抄作业的现象,而他们抄的大多是语文作业。可见,语文作业的数量之多已经使学生到了疲于应对,甚至是不愿面对的地步。

(二)形式单一,学生敷衍对待

除了数量过多以外,语文作业还呈现出形式单一的特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所有的语文作业都是读、背、写这三种形式——读课文、背古诗文、写配套的课后习题或卷子。作业形式的单一,使学生觉得语文除了读背就是写,枯燥乏味没有任何乐趣,因此他们也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还因为语文学科短时间提高分数很难,又没有唯一的答案,语文自然而然就成了被学生轻视甚至放弃的那一科。于是很多学生便开始敷衍地完成语文作业,或乱做或抄,甚至有些学生开始不做语文作业。归根究底就是语文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学生敷衍对待语文作业。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应对策略

针对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的现状,结合“双减”政策中所规定的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和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要求,笔者认为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需要做到落实分层布置,因材施教;创新形式,反对无效作业;积累生活,拓宽视野;三“味”一体。

(一)落实分层布置,因材施教

“双减”政策中明确鼓励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不同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由教師为学生“量体裁衣”,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准备不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进行选择。iii这已经不是教育部第一次鼓励作业分层布置了,并且自从国家提倡减负以来,作业分层就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作业分层却一直没有真正地在学校得到大范围的实施,想要落实作业分层布置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文本文体进行分层,并利用教育资源,设计作业内容。

首先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分层,孔子在《论语》中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iv,这句话便是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智力水平、能力高低都不一样,但是老师却给他们布置一样的作业,这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一方面,对于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重复训练的基础题不仅会浪费他们的时间,而且也提升不了他们的水平,对他们来说是无用的;另一方面,对于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作业中难度较大的习题,他们并不会做,这样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更不愿意再做语文作业。因此,不管是对于能力较高的还是较低的学生来说,做一样的作业都不利于的他们的发展。想要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就需要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情况。

以往分层布置作业,老师通常是根据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分层,考试分数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但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语文学科具有特殊性,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语文学科又是学习中文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语文能力,甚至大部分人的语文能力都不相上下,并且语文试卷中存在许多的主观题,是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的,甚至阅读理解中还会出现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且短时间内语文成绩很难有大幅度的升降。就语文考试的分数而言,大部分的学生都长期处于100—120分的阶段,如果是按成绩来分,那他们就长期处于中等水平,于是这部分人就一直做着一样的作业。但是,这部分学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同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中,有的人可能基础知识很牢固,而阅读理解失分严重,有的人可能阅读理解能力很强但基础知识还不够牢固。但这些人却长期做着一样的作业,这导致本是以因材施教为宗旨的作业分层对他们而言却缺乏针对性,这也不利于他们各自的发展,所以把考试分数作为分层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笔者认为,真正根据学生情况的分层,是以考试成绩、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以及学生自身能力的综合情况为参照,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失分原因以及擅长与不擅长的部分而进行的细致分层,比如让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加强相关的训练等,而不是以分数为标准的笼统的划分。

其次是要根据文本文体进行分层。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者专家强调要分文体教学,认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重点。同样的,作业作为巩固和检测课堂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辅助工具,也应该根据课文的文体文本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教材中的文本从文体上分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而每一种文体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细分,比如诗歌还可以划分为咏物诗、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咏史诗等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种文体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教法,比如咏物诗需要着重分析这首诗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咏物的手法。那咏物诗的作业内容,也应该结合这一文本的文体特点,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和咏物手法,而不是毫无针对性地随便出题。并且不仅课文需要按文体特点分类教学,相应的随堂作业也需要按文本文体的特点进行分类分层,才能帮助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最后,想要真正落实作业分层布置,使每个学生的作业内容都能做到结合他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每种文体文本的特点,就必须利用教育资源,设计作业内容。一方面,想要每一份作业都能根据其对应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这需要老师充分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力水平。这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但目前大多数老师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这需要一些相关的专家来为老师上课,教会老师如何去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并以此为根据为其布置相应的作业。另一方面,想要将作业按课文的文本文体特点来分类,并针对文本文体设计相应的作业内容,这也是一项工程量巨大的任务。同时,现在大部分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大多是市面上的教辅资料或者配套的一课一练的习题,这些资料固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他们很多都没有按照教材文本文体进行分类分层。所以想要完成分类,需要集全校或整个区域乃至全国优秀的语文老师、教育专家一起,以市面上目前存在的习题资料为参考,重新设计作业内容。只有做到将作业内容分类,并将学生按照他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准确分层,才能真正做到结合文本文体特点和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适合他自己的作业,并在这些作业中真正做到巩固知识和提升自己。

(二)创新形式,反对无效作业

所谓无效作业,顾名思义就是指没有给学生带来任何效果的作业。笔者结合目前语文作业的现状认为无效作业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作业数量太多,导致学生没有认真做,用乱写、抄答案的方式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完成了作业,但并没有认真思考作业的内容,所以这份作业并没有做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检查漏洞,所以是一份无效作业。另一类是因为作业形式单一造成的,比如许多老师喜欢让学生抄写古诗文以帮助他们熟悉古诗文的内容、背诵甚至默写课标里要求的古诗文。因为中考题中就有默写题,老师们普遍认为默写题是所有题中最基础也最不该丢分的部分,所以他们大多数都会给在默写题中失分的学生布置惩罚性作业。比如让学生把丢分的古诗文每周都抄写一遍,直到下一次考试结束或者把错的句子一次性罚抄十几遍等等。老师们希望通过这种重复抄写的举动来帮助学生记忆并减少丢分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重复机械的抄写除了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以外毫无意义,这也是一份无效作业。

想要将无效作业变成有效作业,前者需要减少作业的量,后者则需要创新作业的形式。现在大多数的作业都是书面作业,如今“双减”政策要求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但减少书面作业不代表要减少作业,除了书面作业以外,教师还应布置其他形式的作业。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衣》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并一起表演,这既有利于让学生理清本文的内容、学会团队合作,又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比如针对古诗文的默写问题,学生记不住、不会写,很大程度上是不懂古诗文的内容造成的,而抄写不仅不会更好地帮助他们记忆,还有可能造成他们的厭恶。除了抄写以外,朗读或听朗读音频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古诗文的内容,并通过理解内容来背诵古诗文甚至是默写古诗文,保证每个字的准确性,同时还能感受古诗文的音律美。另外小说教学可以布置续写或讲故事形式的作业;而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写作时,可以通过观看新闻联播来学习新闻写作的特点和写作方法;学习议论文时可以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论证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体会议论文的论证特点,还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形式的作业是学校以前从未采用过的形式,但这些具有创新性的作业,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作业的效用得到真正的发挥。

(三)积累生活,拓宽视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v语文课程要根植于现实就是要贴近生活,同样地,语文作业也应该贴近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并拓宽视野。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公认的最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部分。老师只能教会学生写作的技法,比如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等,但他们无法给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于是就出现了学生作文写记叙文内容雷同,如写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许多学生都写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送他去医院、写扶老奶奶过马路等许多都被写烂了的内容,而写议论文也出现了观点不新颖的现象,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写作素材、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视野狭窄。想要提高写作能力就需要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观察生活、拓宽视野。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可以通过作业让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记录不一定需要每天写,当你这一天发生了很特别的事的时候,可以记下这件事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内容也不需要太多,一两百字即可,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求写由夏入秋的变化,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观察,每天记录下观察的内容,观察一周之后再写作,这样就比直接写作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以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课外书籍,督促他们读书,并记录下好词佳句以及新颖的观点,还可以多关注时事热点、多收看新闻联播以达到积累素材和拓宽视野的目的。

(四)三“味”一体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刘中黎教授认为一堂臻于理想境界的语文课,是语文味、文学味、文化味,并且三“味”是一体的。所谓语文味,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如地掌握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体悟经典文本言语表达的精妙。所谓文学味,就是要以文学经典作品为主要载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所谓文化味,就是要引导学生传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借鉴学习外国的多元文化。笔者结合刘中黎教授的观点,认为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的延伸和辅助工具也应该是三“味”一体的。

首先是语文味,语文味主要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反映到语文作业中就是一些字音字形、语言表达应用和鉴赏的题型,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部分,目前的语文作业基本上都涉及了这些内容。

其次是文学味,语文作业中的文学味是指阅读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加强课外积累,锻炼学生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加强课外积累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摘抄的作业,至于锻炼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来完成。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三课《安塞腰鼓》的时候,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可能可以抽象地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魅力,但这种感受还不够具象和震撼。老师可以通过布置观看安塞腰鼓表演视频的作业,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将文字里的安塞腰鼓具体化,真正地欣赏和感受文字中所描述的安塞腰鼓里所蕴藏的力量美和生命律动,同时视觉的震撼也可以让他们更能体会安塞腰鼓的美。又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4课中的古诗《天净沙·秋思》时,诗人虽然用了白描的手法写了一幅凄凉萧瑟的景象,但却表达了他内心的愁思,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画面,再画下来,既能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感情,也能锻炼了他们的文学想象能力。

最后是文化味,相比于前两“味”,文化味是最难也是最少在作业中得到体现的。文化味强调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其实文化味都隐藏在语文教材的课文中,以经典文本为载体呈现给学生。而语文作业中的文化味需要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将这些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心中。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就是讲的民间文化,《社戏》、《安塞腰鼓》和《灯笼》都是以一个物品或表演为载体,背后所蕴含的是一种文化习俗。比如说教师在讲《灯笼》的时候,除了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观看相关的纪录片,亲自动手学做灯笼,在视频和手工中体会灯笼对我们民族的意义,感受灯笼文化。除了民间文化,教材中还涵盖了儒家、道家等的经典作品,例如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描绘了一个儒家观念中传统的中国式家庭,表达了作者对这样和谐和美的中国式家庭的礼赞;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阐述了儒家的学习观,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则》阐释了儒家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八年级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描绘了儒家心中的理想社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几篇课文对比起来阅读感受,从家庭、学习、人生哲理、理想社会几个方面体会儒家思想,并推荐相关的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读的儒家书目给学生,使他们更了解儒家思想和文化,从而使文化在一次次语文作业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总之,基于“双减”政策的背景,针对初中语文作业数量过多、形式单一的现状,语文作业唯有真正落实作业分层布置,因材施教;做到创新作业形式,取消无效作业;积累生活,拓宽学生视野;体现语文味、文学味、文化味,三“味”一体,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作业的功效发挥到极致,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成长、助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

107/t20210724_546576.html,2021-07-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6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4]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5]程丽萍.语文课程视野下的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

注 释

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

107/t20210724_546576.html,2021-07-24.

ii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6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159.

iii程丽萍.语文课程视野下的作业分层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181.

iv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111.

v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0.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文作业一体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谈学生语文作业纠错评价的有效策略*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